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一个热情似火的年代,小学各班级每天上下午首堂课前,都要合唱课前歌。爱唱歌的常予平同学就这样脱颖而出了。
升入初中,我与她分到了74五班。但遗憾的是,她不久后转到了74四班。
中学期间,随着学校“舞台”的拓展,她成为校宣传队的“台柱子”,不仅歌唱得好,而且舞蹈也好,表演天赋极高,演什么角色像什么角色,成为学生中的“名人”,学校的“公众人物”。我只是远远地关注着她,时常能听到同学们对她的各种好评,听得我心里也很舒坦,偶尔也有同学说她坏话,我心里也感到愤愤不平,毕竟在大多数同学及老师看来,她是那么优秀。说来也奇怪,我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转眼到了1977年,我们中学毕业,我像大多数知识青年一样下乡当知青,而她留在城里。说来也巧,我们两家又从县城东面的大水坑边搬到西面的大水坑旁,我家住前排,她家住后排,自然又成了邻居。透过后窗玻璃就依稀能看到后排屋内的陈设。出门也经常碰面,甚至一天会多次碰面。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开始变得怀旧,碰面后会聊一聊学校的往事和熟悉的同学。
我们都很感慨,学生时代未曾说过的话题,一提起总是说不完,意犹未尽,那么多有趣话语伴随着爽快的笑声在风中飘荡,这或许就是成长带给我们的,有失去,有怀念。她还是很腼腆,当一个话题聊完不能及时接上另一个话题时,她的脸瞬间泛红,透着女孩儿腼腆的羞涩,我也会怦然心跳,但不像学生时期那样眼神躲闪,和惧怕路人投来目光,她总会默不作声地笑一笑。同住前后院,到了饭点儿总能听到家人高亢的声音喊我们回家吃饭,我们的交谈才会被呼喊声打断。离开时,她嫣然一笑,向我挥手示意再见。那段时光相比我们在学校同任班干部,甚至是同班都要快乐,或许交流才是友情必不可缺的情感。那段时光,我们在一起很愉悦。有时候,几天不见就会在心里念叨,感觉话还没有说完,有时正念叨着,我们就会奇迹般的撞个满怀,彼此尴尬一笑。
是不是因为初中转班,成了我对她的一个心结呢?或许她也有别的心结呢?反正我也说不清,直到我参军离开家,谁也没有说出含在唇齿之间的那句话。
1980年6月,家父到嵩县赴任,我们也随迁至嵩县。7月,常叔叔到洛阳地区公安处赴任,她家搬到洛阳市,音信隔断。
再次见面,竟是在洛阳长途汽车站。汽车站售票窗口人头攒动,相互拥挤,大家都在挤抢着,生怕买不到回家的车票,我好不容易挤到售票口,岂料当天的票已售完,我只能选择买第二天一早的车票。当我拿到票从售票口出来时,正好与她打了个照面。我惊喜地问她:“你也要买票吗?”她说:“不是我,是给亲戚买票。”我转身再次排队,帮她买来一张票。当我们走出售票室欲分手时,她说:“这么晚了,没车你怎么回嵩县?”
“住旅社。”
“不行,住我家。”
“不行!不行!”我不好意思地说,“怎能麻烦叔叔阿姨呢?”
她脸上顿时飞起了红霞,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地望着我,不容置疑地说:“住我家!咱们是同学又是邻居,你有什么可顾虑的?”仿佛一道不容拒绝的命令。
我心里忐忑不安:我一个男生住到一个女生家里,尽管常叔叔、阿姨是看着我长大的,但我这个大“孩子”到她家住,见到叔叔、阿姨,还真是有点难为情……
“还愣怔什么,走走走!”她催促道。我拗不过她,只好半依半就地跟着她去了所在行署路公安处家属院的家。
翌日,在她家吃过早饭,她送我上了汽车。分别时,她提了一个小小请求:“你回去给李叔说说,能不能在嵩县给我批一张女式‘永久牌’自行车票?”
“好!我回去与父亲说一下。”我虽然当面应承好,可心里真没底。
回到家,我把在她家住的事情给父亲说了,便趁机向父亲提出要求:“同学想买一辆女式‘永久牌’自行车,您能不能给批个条子?”父亲听后,半天没吱声,我也没敢再坚持下去。只觉得给同学保证的话兑现不了,丢了面儿,失了信。这点事在现在看来不算个“事”,但在那个时候购名车、名表、名收音机,人称“两转一响”是要凭票供应的,就像春运的火车票,一票难求,我迟疑着没给她回信。
说来,真是天意难违。家父1983年12月在53岁人生黄金般的季节走了,她要的自行车票也没了下文。
1986年夏的一天,我去洛阳日报社投稿小说《兰花草》,在西工区凯旋路的一輛公共汽车上与她巧遇了。看见她,我顿时慌了神儿,感觉当年没有给她搞到自行车票失信于她,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这时,她先开口:“李叔走了,我们事后才知道,你当时也不说声。”她有点责备我的意思。“当时忙忘了。”我不好意思地解释道。说话间,汽车到了行署路站,她便在行署路下了车,我们隔窗挥了挥手。
1996年的仲秋,洛阳来的她、白刚、苏洛丽、张玉萍在三门峡与同学们共庆高中毕业20周年。那天晚上,在同学经营的饭店聚会,气氛温馨,在轻歌曼舞的旋律伴奏下,一种久违的激情瞬间在我心中荡漾,我主动邀常予平跳起舞来,在霓虹灯光的照射下,我鼓起勇气,终于说出了掖在心底的那句话:“初中时,你为啥转班?”
她怔了怔,不紧不慢地说:“那时咱班的班主任曾是我姐的班主任,我在咱班或许有不方便的地方。”
“哦,原来是这样。”我顿时释然了。从此萦绕在我心中的结终于解开,但它竞来得这么迟,居然越过了23个春秋。此时,我们都已过了而立之年,学生时期的那些疑惑、那些青涩的懵懂,都随时光的流逝埋藏在了我的心底。
哪知一年后,她病了,从上海治疗回来就住进了洛专医院。得此消息后,我感到很震惊,心想,一年前我们还在一起聚会,怎么说病就病了呢?
很快,三门峡的几名同学前往洛阳看望她。在洛专医院病房里,她看上去精神不太好,虚弱地躺在病榻上,我们一行来的同学说了许多宽慰的话。她感谢同学们远道而来看望。她神志坚毅,达观开朗。离开病房时,她执意送我们到医院大门口。我们与她渐行渐远,她孤零零地站在那里与我们徐徐挥手告别,我望着她无助的倦容,那一刻,我眼睛潮湿了……趁她没注意的瞬间,我赶紧悄悄背了背身子。
我们是从小到大的同学,生前她从不让我破费、怕我孤单,豪侠义气地把我留宿她家,而我却没有兑现承诺——自行车票,当时,我为何只是例行“公事”与父亲泛泛地说?为什么没有软磨硬泡,说服父亲批一张供应票呢?唉,连她要的一张自行车票也没能兑现。
她于1999年11月4日香消玉殒,年仅39岁,在不该走的年纪走了。
责任编辑:子非
升入初中,我与她分到了74五班。但遗憾的是,她不久后转到了74四班。
中学期间,随着学校“舞台”的拓展,她成为校宣传队的“台柱子”,不仅歌唱得好,而且舞蹈也好,表演天赋极高,演什么角色像什么角色,成为学生中的“名人”,学校的“公众人物”。我只是远远地关注着她,时常能听到同学们对她的各种好评,听得我心里也很舒坦,偶尔也有同学说她坏话,我心里也感到愤愤不平,毕竟在大多数同学及老师看来,她是那么优秀。说来也奇怪,我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转眼到了1977年,我们中学毕业,我像大多数知识青年一样下乡当知青,而她留在城里。说来也巧,我们两家又从县城东面的大水坑边搬到西面的大水坑旁,我家住前排,她家住后排,自然又成了邻居。透过后窗玻璃就依稀能看到后排屋内的陈设。出门也经常碰面,甚至一天会多次碰面。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开始变得怀旧,碰面后会聊一聊学校的往事和熟悉的同学。
我们都很感慨,学生时代未曾说过的话题,一提起总是说不完,意犹未尽,那么多有趣话语伴随着爽快的笑声在风中飘荡,这或许就是成长带给我们的,有失去,有怀念。她还是很腼腆,当一个话题聊完不能及时接上另一个话题时,她的脸瞬间泛红,透着女孩儿腼腆的羞涩,我也会怦然心跳,但不像学生时期那样眼神躲闪,和惧怕路人投来目光,她总会默不作声地笑一笑。同住前后院,到了饭点儿总能听到家人高亢的声音喊我们回家吃饭,我们的交谈才会被呼喊声打断。离开时,她嫣然一笑,向我挥手示意再见。那段时光相比我们在学校同任班干部,甚至是同班都要快乐,或许交流才是友情必不可缺的情感。那段时光,我们在一起很愉悦。有时候,几天不见就会在心里念叨,感觉话还没有说完,有时正念叨着,我们就会奇迹般的撞个满怀,彼此尴尬一笑。
是不是因为初中转班,成了我对她的一个心结呢?或许她也有别的心结呢?反正我也说不清,直到我参军离开家,谁也没有说出含在唇齿之间的那句话。
1980年6月,家父到嵩县赴任,我们也随迁至嵩县。7月,常叔叔到洛阳地区公安处赴任,她家搬到洛阳市,音信隔断。
再次见面,竟是在洛阳长途汽车站。汽车站售票窗口人头攒动,相互拥挤,大家都在挤抢着,生怕买不到回家的车票,我好不容易挤到售票口,岂料当天的票已售完,我只能选择买第二天一早的车票。当我拿到票从售票口出来时,正好与她打了个照面。我惊喜地问她:“你也要买票吗?”她说:“不是我,是给亲戚买票。”我转身再次排队,帮她买来一张票。当我们走出售票室欲分手时,她说:“这么晚了,没车你怎么回嵩县?”
“住旅社。”
“不行,住我家。”
“不行!不行!”我不好意思地说,“怎能麻烦叔叔阿姨呢?”
她脸上顿时飞起了红霞,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地望着我,不容置疑地说:“住我家!咱们是同学又是邻居,你有什么可顾虑的?”仿佛一道不容拒绝的命令。
我心里忐忑不安:我一个男生住到一个女生家里,尽管常叔叔、阿姨是看着我长大的,但我这个大“孩子”到她家住,见到叔叔、阿姨,还真是有点难为情……
“还愣怔什么,走走走!”她催促道。我拗不过她,只好半依半就地跟着她去了所在行署路公安处家属院的家。
翌日,在她家吃过早饭,她送我上了汽车。分别时,她提了一个小小请求:“你回去给李叔说说,能不能在嵩县给我批一张女式‘永久牌’自行车票?”
“好!我回去与父亲说一下。”我虽然当面应承好,可心里真没底。
回到家,我把在她家住的事情给父亲说了,便趁机向父亲提出要求:“同学想买一辆女式‘永久牌’自行车,您能不能给批个条子?”父亲听后,半天没吱声,我也没敢再坚持下去。只觉得给同学保证的话兑现不了,丢了面儿,失了信。这点事在现在看来不算个“事”,但在那个时候购名车、名表、名收音机,人称“两转一响”是要凭票供应的,就像春运的火车票,一票难求,我迟疑着没给她回信。
说来,真是天意难违。家父1983年12月在53岁人生黄金般的季节走了,她要的自行车票也没了下文。
1986年夏的一天,我去洛阳日报社投稿小说《兰花草》,在西工区凯旋路的一輛公共汽车上与她巧遇了。看见她,我顿时慌了神儿,感觉当年没有给她搞到自行车票失信于她,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这时,她先开口:“李叔走了,我们事后才知道,你当时也不说声。”她有点责备我的意思。“当时忙忘了。”我不好意思地解释道。说话间,汽车到了行署路站,她便在行署路下了车,我们隔窗挥了挥手。
1996年的仲秋,洛阳来的她、白刚、苏洛丽、张玉萍在三门峡与同学们共庆高中毕业20周年。那天晚上,在同学经营的饭店聚会,气氛温馨,在轻歌曼舞的旋律伴奏下,一种久违的激情瞬间在我心中荡漾,我主动邀常予平跳起舞来,在霓虹灯光的照射下,我鼓起勇气,终于说出了掖在心底的那句话:“初中时,你为啥转班?”
她怔了怔,不紧不慢地说:“那时咱班的班主任曾是我姐的班主任,我在咱班或许有不方便的地方。”
“哦,原来是这样。”我顿时释然了。从此萦绕在我心中的结终于解开,但它竞来得这么迟,居然越过了23个春秋。此时,我们都已过了而立之年,学生时期的那些疑惑、那些青涩的懵懂,都随时光的流逝埋藏在了我的心底。
哪知一年后,她病了,从上海治疗回来就住进了洛专医院。得此消息后,我感到很震惊,心想,一年前我们还在一起聚会,怎么说病就病了呢?
很快,三门峡的几名同学前往洛阳看望她。在洛专医院病房里,她看上去精神不太好,虚弱地躺在病榻上,我们一行来的同学说了许多宽慰的话。她感谢同学们远道而来看望。她神志坚毅,达观开朗。离开病房时,她执意送我们到医院大门口。我们与她渐行渐远,她孤零零地站在那里与我们徐徐挥手告别,我望着她无助的倦容,那一刻,我眼睛潮湿了……趁她没注意的瞬间,我赶紧悄悄背了背身子。
我们是从小到大的同学,生前她从不让我破费、怕我孤单,豪侠义气地把我留宿她家,而我却没有兑现承诺——自行车票,当时,我为何只是例行“公事”与父亲泛泛地说?为什么没有软磨硬泡,说服父亲批一张供应票呢?唉,连她要的一张自行车票也没能兑现。
她于1999年11月4日香消玉殒,年仅39岁,在不该走的年纪走了。
责任编辑:子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