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化还是山寨版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chh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中国报刊业刚刚迈进21世纪时,有一个现象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注意——报纸版面的模样越长越相似。有行家说了:这就是格式化的流行趋势。有读者说了:都长一样,拿报都拿错了。有位对此感到心理不平衡的总编辑说了:如此下去,集体无性格。有位摄影记者说了:每期都给我预留位置,照成啥样也不能空了这块地。有位美术编辑说了:好事,好事,我们再也不用每天动脑筋,一年或几年下来,我们就是个填空的机器……有舒服的,有不解的,一件看似仅仅属于形式设计的事情,竟然引发了多方不同的关注。
  其实对工业产品而言,自人类大工业革命之后,就已经大规模实行了大机器生产下的工艺设计秩序化,随之带来的就是制作程序的格式化。当我们一不留神发现全世界的水龙头都长得差不多的时候,才开始珍惜作坊式的手工艺品。因为个性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中国的报业或许因为刚刚走进类似工业革命的中期,正陶醉在报纸版面格式化带来的速度、稳定和制作成本降低的沾沾自喜之中,还无暇考虑个性丢失的问题。
  那么报纸版式的格式化是否一定会丢失个性?这是使我们曾经集体走入片面理解格式化的误区的关键所在。因为有一个叫“山寨”的流行词语,被一些报人不知不觉中用得愈来愈娴熟。《南方都市报》的报头是红底色上压黄色的报头字。不知道为什么,国内相当数量的报纸在一段时期内纷纷效仿。结果此后,“西红柿摊鸡蛋”的报头格式成了某些嘲弄者的口头禅。《新京报》自创刊以来,一直坚持被称为“网页式”的版面风格,谁料到国内又冒出许多报纸采用这类风格。原本有许多好听的词来形容这种风格,如“网页式”、“对联式”等等。在被“山寨”后,开始有人用不入耳的话来形容:“一张超级脸蛋(指1版主图),两排小肋骨(指两侧导读标题)。”如此扎堆对版式的效仿,至少说明中国报业在形式设计上,已经不在乎什么“山寨”行为。一些报人干脆放弃了自己原本的形象特征来仿效别人,甚至还名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由此,我们看到国内的一些晚报与日报没什么两样,都市报与商报也混淆不清;周报看不出耐读性,日报丢了速度感。
  想想20世纪末中国报业不同的版面风格,《人民日报》的端庄大气,《光明日报》的儒雅风范,《解放军报》的舒展硬朗,《中国新闻出版报》的浓眉大眼,《中华工商时报》的精打细算,《北京青年报》的横冲直撞……你能够领略到从内容到形式非常匹配的不同式样。我们都知道人配衣冠马配鞍,如今怎么用到了报纸版面上竟然以“山寨”为先。
  对格式化的误解关键还是没搞明白这格式是自己的格式,而非全天下的格式。拿全国不同地域读者的阅读口味作证,南方报纸版面的细腻和北方报纸版面的粗放形式,不是你随意可以变动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当地风土人情多年培育和打造出来的刚性标准。记得有本杂志照搬香港某杂志“杂音”过多的设计风格,结果读者并不接受,认为看上去太乱,读起来头疼。而南方某家报纸版面把北方某报纸的风格平移过去,结果习惯在里弄中轻聊细语的读者受不了版面粗放的设计形态。
  既然我们应该将格式化的确定与自己的特点结合起来,就可以把自己从头到脚审视一遍。我们是否有强大的摄影力量来支撑1版的超大图片?如果没有,就不采用1版主图的格式。我们是否有写小评论的高手?如果没有,就犯不上固定更多的评论栏目。我们是否有制作标题的高手?如果没有,就不用特为重点选题设置更大更有层次的标题区。我们是否具备在当地迅速征集新闻图片的能力?如果没有,就不开设集束式图片栏目……
  总体来看,在全国范围内真正有自身风格的格式化报纸不超过10%,其余要么是“山寨”,要么是半“山寨”。这些报纸在并不符合自己条件的运作中,有苦也只能咽进肚子里。只有在两种条件下,“山寨”才会转正:一是你改造了大家的审美习惯和阅读口味;二是你仿照的对象把你吞并入一个超大规模的集团运作链条中。这两个条件都会把我们的苦主心血熬干,前者是你很可能看不到成功,因为一代人的改造时间不够用;后者是成功的同时,你已经不属于你自己。
  面对中国报业市场竞争白热化的现状,首先被挤出市场的最有可能是那些同质化明显的媒体。同质化现象不仅存在于报纸定位上,也体现在办报风格和形式风格上。认识到这一点,或许能够在客观上减弱“山寨”的势头,催生出更多有新鲜特征的媒体。
  
  作者张光系《北京电视周刊》
  执行主编
其他文献
编者按:本刊今年第7期“广电聚焦”栏目刊发《广电从业者生态调查报告》一文后,业界反响良好。为此,我们特邀作者陆高峰续写《报业从业者生态调查报告》,以飨读者,并约请作者对期刊及图书出版等领域从业者的生态状况进行后续调查,敬请期待。    人力资源是一种活的资本,不仅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可以多次开发的再生性,而且还具有自我增值的特点。美国“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曾这样强调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土地本身并不
期刊
南非世界杯的喧哗在瞬间轰然而起,又在瞬间戛然而止,这就是大事件的传播和事件营销的特点。围绕这个事件的话题实在如过江之鲫,本文就跨媒体传播和营销来谈一些体会。  本届世界杯之所以值得关注,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南非作为非洲第一个主办世界杯的国家,因其历史、政治、文化、经济、风光等诸多原因,受到包括非球迷在内的全世界人们的关注。人们不仅仅要观看世界杯,也想直接了解在摆脱了种族主义和与世隔绝之后的那个神
期刊
大众媒介在现实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传媒人,深入地思考这一问题,益处也许更大。经验表明,文艺的发展繁荣,离不开高质量的文艺批评;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也离不开不断的证明和证伪。同样的道理,新闻事业、传媒产业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严肃认真的新闻批评、传播批评。所谓批评,既不是一棍子打死,也不是无原则的捧场,而是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分析得失及成因,从而使新闻事业、传媒产业能够更健康
期刊
借着周末假日,上邮箱处理一些来往信件。看到博雅书屋的朋友向我推荐了一本传媒方面的书,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塞缪尔弗里德曼写的《给年轻记者的信》。他积自己三十年新闻写作与新闻教育之经验,谈到成为一位名记者的素质修炼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感染力的观点和建议。笔者仅仅浏览了一下该书的梗概介绍,便生发出不少感悟,愿意在此与同行分享。  塞缪尔弗里德曼先生在书中一开始,就提出:要成
期刊
2009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报业的广告直线看涨。有人便据此认为报业进入复苏期。这种希望不要唱衰报业前途、多给行业信心的想法可以理解,也值得支持。但理性分析,我们会发现,无论是从目前报业广告增长部分的结构来看,还是从传播技术手段的发展导致受众信息接收与消费的习惯改变来看,纸媒复苏的观点都值得商榷。  表面上看2009年以来报纸广告上涨迅速,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稍稍分析一下这轮广告增长部分的行业,
期刊
编者按:期刊“走出去”是我国由新闻出版大国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从产品、版权到资本和机构的“走出去”,期刊业已取得不俗业绩,但也存在明显不足。期刊业如何增强“走出去”的动力?如何把握自己,少走弯路?如何“走进去”,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可持续传播力?为此本栏目组织以下稿件,与您一起探讨期刊业“走出去”之路径。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开发,把云南
期刊
当李米勒先生(Lee Miller, Editor-at-large for Bloomberg News)在清华大学彭博财经新闻实验室向研究生展示如何使用彭博财经服务终端系统之时,SOHO中国联席总裁张欣和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正在北京和华盛顿同时使用该系统。在全球,约有30万名像张欣、盖特纳这样的商业与财经专业用户付费在彭博的终端上使用彭博提供的财经信息服务。  由现任纽约市长布隆伯格(Micha
期刊
最近,我还一直在揣摩和重读已故的Jan Ekecrantz教授的著作。他的著作对我们今天关于全球媒介问题的讨论有重大贡献。我在这里以及今后将参加的会议中都将感念他的智慧和人格魅力。今天我将尝试解决Jan在他最新的文章中提给自己的问题——“在全球化的世界里如何进行媒介研究?”(Ekecrantz,2007: 169)。因此,我的评论不仅仅是针对Straubhaar教授的演讲或著作,而更多地针对从国际
期刊
本刊讯 2010年7月19日~25日,中国传媒领袖远东大讲堂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此次活动由上海交通大学远东书院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传媒杂志社、人民网传媒频道、搜狐传媒、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协办。  据本次活动的总策划、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远东书院院长谢耘耕教授介绍,当前国内传媒新闻学院900多所,新闻专业学生达15万,毕业找不到工作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看似饱
期刊
2010年3月5日,各报均报道了广州地质调查院工作人员罗锦华卖假报告牟利一案开庭审理的消息。这个消息涉及记者的行为是否合法,甚至因此牵扯到这个案件的当事人是否算犯罪的问题。  去年7月10日,两名广东电视台记者根据群众举报,对广州市地质调查院预警室主任刘永全出售虚假“广州市地质灾害应急点调查报告单”的事进行调查。不巧没找到刘永全,经人介绍,找到了“能办此事”的该院质量审核部副部长罗锦华。记者自称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