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暗访原则上不宜采用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ong89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3月5日,各报均报道了广州地质调查院工作人员罗锦华卖假报告牟利一案开庭审理的消息。这个消息涉及记者的行为是否合法,甚至因此牵扯到这个案件的当事人是否算犯罪的问题。
  去年7月10日,两名广东电视台记者根据群众举报,对广州市地质调查院预警室主任刘永全出售虚假“广州市地质灾害应急点调查报告单”的事进行调查。不巧没找到刘永全,经人介绍,找到了“能办此事”的该院质量审核部副部长罗锦华。记者自称是某公司工作人员,罗接受了记者给的2.5万元,交给记者一份编造的灾情报告单。7月20日,广东电视台报道了罗锦华等出售报告单一事。今年3月3日,罗锦华以滥用职权罪、受贿罪被起诉。庭审中,罗锦华认为自己钻进了记者设下的圈套,其辩护律师也认为,这是记者实施的“钓鱼”行为。公诉人认为,记者是为了公共利益实施暗访,没有刻意引诱罗锦华违法犯罪的恶意。
  罗锦华案件围绕两个问题引发争议:一、购买信息的一方不是真的购买,这种情形下出售信息的一方是否有罪;二、记者假冒身份购买信息的行为是否适当。
  国外也曾发生过同类事件。2001年印度泰赫尔卡新闻网站记者假扮成军火商,与政府官员进行秘密武器交易,随后,这家网站曝光了34名执政党和政府高级官员在这起杜撰的军火交易中受贿的录像。此事震动印度政坛,导致十几位高官辞职或被行政查办,但没有一位官员因此被追究法律责任,他们只是受到道德谴责,被迫辞去公职。因为他们并不是真的“受贿”,记者也不是真的“行贿”,这些官员无法被判为犯罪。
  同样的道理,在罗锦华案中,罗锦华确实出卖了报告单,但是购买报告单的一方是假扮身份的记者,所以罗锦华的受贿罪不成立,但他应受到行政处罚和道德的谴责。即使记者是为了公共利益进行采访,这种暗访也是不适当的。编造假身份是一种欺骗行为,这次购买从客观上促成了罗锦华出售报告单,记者制造了这个事实,而后报道这个“事实”,说不是“刻意”,逻辑上说不过去。
  暗访,即记者不暴露自己的身份采访新闻事实。如果记者仅处于观察状态,事实处于公开场景之下,通常没有问题。例如《京华时报》2008年报道的奥运冠军王皓酒后踹保安的事件。王皓等人和保安发生争执以后被带到了派出所,闻讯赶到的记者趁乱进入派出所,听到了警察询问的过程,并且录了音。记者没有亮明身份,而且始终没有干预事件过程,这属于非介入式暗访。
  但是介入事实中的暗访就需要辨别了。如果没有干预事实的进程,例如记者以乘客的身份考察出租车的运营,尚可;再进一步,例如记者向当事人声称自己是其他身份的人,并且以这种身份参与事实的进程,原则上是不允许的,即使目的是为了揭露坏人坏事。在一般情况下,说谎是不道德的(出于安慰人的“白色谎言”除外),记者的工作性质就更不允许说谎了。罗锦华事件中记者采用的介入式暗访,存在道德风险。
  为了一个合法的目的,是否可以采用非法的,或者是违背道德的手段呢?原则上是不允许的。马克思说过:“需要不神圣手段的目的,就不是神圣的目的。”但新闻职业道德属于自律范畴,是有弹性的。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下,例如在人民生命安全受到重大威胁的情形下,在用尽了各种合法手段无法获得信息的情形下,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使用暗访手段,但在罗锦华案件中,记者的暗访显然可以避免。
  关于暗访,央视《新闻调查》有个内部信条:“无论如何,秘密调查都是一种欺骗。新闻不是欺骗的通行证,我们不能以目的的正当为由而不择手段。秘密调查不能用作一种常规的做法,也不能仅是为了增添报道的戏剧性而使用。只有同时符合下述四条原则,才能采用秘密调查:有明显的证据表明,我们正在调查的是严重侵犯公众利益的行为;没有其他途径收集材料;暴露我们的身份就难以了解到真实的情况;经制片人同意。”
  现在相当多的暗访,实际上是记者懒惰的表现。九成已有的暗访报道,都可以采用迂回采访的方式揭露真相,但是比较艰苦和困难。还有一个原因推动了暗访的使用,便是追求所谓的“戏剧性效果”,这是传媒人自身对所从事的职业不严肃看待的表现,不能提倡。暗访的规范需要新闻自律的力量,通过新闻从业者自身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现在的问题在于对暗访仍然存在太多认识上的误区。
  
  作者陈力丹系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学院责任教授
  (本文第二作者为程晨)
其他文献
近年来,广东三大报业集团南方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在广东各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大面积开设了地方版。地方版成为媒体区域发展战略的新型形式。这既是媒体竞争加剧的必然产物,也反映了报业发展更加向中心城市集聚的新趋势。     广州三大报业集团在各地开设地方版的情况  根据2010年5月31日到6月14日期间,对各报出版情况的统计,广东三大报业集团的地方版出版情况如下:  羊城晚
期刊
编者按:本刊今年第7期“广电聚焦”栏目刊发《广电从业者生态调查报告》一文后,业界反响良好。为此,我们特邀作者陆高峰续写《报业从业者生态调查报告》,以飨读者,并约请作者对期刊及图书出版等领域从业者的生态状况进行后续调查,敬请期待。    人力资源是一种活的资本,不仅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可以多次开发的再生性,而且还具有自我增值的特点。美国“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曾这样强调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土地本身并不
期刊
南非世界杯的喧哗在瞬间轰然而起,又在瞬间戛然而止,这就是大事件的传播和事件营销的特点。围绕这个事件的话题实在如过江之鲫,本文就跨媒体传播和营销来谈一些体会。  本届世界杯之所以值得关注,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南非作为非洲第一个主办世界杯的国家,因其历史、政治、文化、经济、风光等诸多原因,受到包括非球迷在内的全世界人们的关注。人们不仅仅要观看世界杯,也想直接了解在摆脱了种族主义和与世隔绝之后的那个神
期刊
大众媒介在现实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传媒人,深入地思考这一问题,益处也许更大。经验表明,文艺的发展繁荣,离不开高质量的文艺批评;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也离不开不断的证明和证伪。同样的道理,新闻事业、传媒产业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严肃认真的新闻批评、传播批评。所谓批评,既不是一棍子打死,也不是无原则的捧场,而是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分析得失及成因,从而使新闻事业、传媒产业能够更健康
期刊
借着周末假日,上邮箱处理一些来往信件。看到博雅书屋的朋友向我推荐了一本传媒方面的书,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塞缪尔弗里德曼写的《给年轻记者的信》。他积自己三十年新闻写作与新闻教育之经验,谈到成为一位名记者的素质修炼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感染力的观点和建议。笔者仅仅浏览了一下该书的梗概介绍,便生发出不少感悟,愿意在此与同行分享。  塞缪尔弗里德曼先生在书中一开始,就提出:要成
期刊
2009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报业的广告直线看涨。有人便据此认为报业进入复苏期。这种希望不要唱衰报业前途、多给行业信心的想法可以理解,也值得支持。但理性分析,我们会发现,无论是从目前报业广告增长部分的结构来看,还是从传播技术手段的发展导致受众信息接收与消费的习惯改变来看,纸媒复苏的观点都值得商榷。  表面上看2009年以来报纸广告上涨迅速,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稍稍分析一下这轮广告增长部分的行业,
期刊
编者按:期刊“走出去”是我国由新闻出版大国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从产品、版权到资本和机构的“走出去”,期刊业已取得不俗业绩,但也存在明显不足。期刊业如何增强“走出去”的动力?如何把握自己,少走弯路?如何“走进去”,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可持续传播力?为此本栏目组织以下稿件,与您一起探讨期刊业“走出去”之路径。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开发,把云南
期刊
当李米勒先生(Lee Miller, Editor-at-large for Bloomberg News)在清华大学彭博财经新闻实验室向研究生展示如何使用彭博财经服务终端系统之时,SOHO中国联席总裁张欣和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正在北京和华盛顿同时使用该系统。在全球,约有30万名像张欣、盖特纳这样的商业与财经专业用户付费在彭博的终端上使用彭博提供的财经信息服务。  由现任纽约市长布隆伯格(Micha
期刊
最近,我还一直在揣摩和重读已故的Jan Ekecrantz教授的著作。他的著作对我们今天关于全球媒介问题的讨论有重大贡献。我在这里以及今后将参加的会议中都将感念他的智慧和人格魅力。今天我将尝试解决Jan在他最新的文章中提给自己的问题——“在全球化的世界里如何进行媒介研究?”(Ekecrantz,2007: 169)。因此,我的评论不仅仅是针对Straubhaar教授的演讲或著作,而更多地针对从国际
期刊
本刊讯 2010年7月19日~25日,中国传媒领袖远东大讲堂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此次活动由上海交通大学远东书院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传媒杂志社、人民网传媒频道、搜狐传媒、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协办。  据本次活动的总策划、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远东书院院长谢耘耕教授介绍,当前国内传媒新闻学院900多所,新闻专业学生达15万,毕业找不到工作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看似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