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改革是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中心工作之一,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被广泛探索、蕴含丰富、常提常新的问题。从高一到高三的这三年教学中,我一直在思索:到底怎样才能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业中,把英语这门实践时间很少的科目学得有兴趣,有成果?
一、课堂创新,是新课标下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必备武器。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刻意求新,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位老教师说过:必须使你的每一节课都有新东西——哪怕只是一个新词汇。抓住学生求新心理,不断在学生面前展现那个灿烂的知识新天地,你就会受到欢迎。
二、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是新课标下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捷径。
英语是一种语言,它最本质的特点是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我们正是用听、说、读、写来评判一个学生的英语能力。所以,英语素质教育应该是以发展学生智能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注意对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的双重研究,引导学生由苦学变乐学、由学会变会学。
传统的死背单词、讲授课文、分析句型、讲解语法,教师讲得口干舌燥。结果呢?学生中“怒发冲冠”的有之,之呼者也昏昏欲睡的有之,教学效果不佳。仔细思考,这都缘于没有把语言生动化、生活化、情感化,而是硬塞给学生,这样根本不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如果我们换个方式,把一篇课文中所涉及的语言知识点全部溶入学生亲历的生活,让它口语化,使得学生在课后的嬉笑玩耍中能信手拈来,脱口而出。这种方式最能让学生尽快品尝到成功的滋味,而这种内在的改变又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师教得舒心,学生学得热心,从而使教学活动得到良性循环。
三、采取“任务型”的教学途径,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著名英国学者Andrew Littlejohn认为:任务型学习活动是一种以完成任务(即目标为导向goal-oriented)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真实地使用语言(use language to achieve real outcome)。就是说,学生要使用他们掌握的所有英语知识和一切手段进行交流,以达到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目的。任务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列一个名单,猜一个谜,做一个游戏,进行一次简短采访,交流彼此的观点或经验,甚至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语法练习等。《新课标》提倡教师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对于中学英语课堂来讲, “任务型”的课堂教学就是在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需要分析和设计具体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其他前提知识以及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等,旨在将每一个教学目标拓展为教学活动中可用的具体内容。我尝试过将高二课本中要求学生了解海报的内容和作用这个学习任务重新整和成一场比赛,让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制作各自具有特点的海报,要求各个小组分工合作,发挥特长,看哪组制作速度最快,制作出来的海报最好。结果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积极参与,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自己动手中了解了相关的知识。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有效的媒体手段有助于课堂容量、密度和速度的提高。尤其是在复习课堂上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手段,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面,短、频、快的大容量课堂节奏能有效的吸引并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从而最终提高学习的听课效益;其次,课堂效益意识还体现在教学的设计中要充分为学而教,以学生如何有效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标准来设计教学。课堂设计要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助于他们有效内化知识与信息,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恰当地渗透中考的信息,拓宽教学内容。
五、灵活处理和利用教材中的文化因素,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新课标》将“文化意识”列为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并提出,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其中适量地介绍了部分与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生活紧密相关的节日, 各个国家的民俗风情等等,让同学们能在学习的过程中领略到异国风情,体会到真实的语境。我在教授这些内容时,利用我校优越的网络资源环境,教学资源库中搜索到有关的图片、影片等,自制成幻灯片辅助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到有关西方各种节日的知识时,我尽量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境,抽时间让学生举行一些类似的活动,如参加英语话剧比赛、集体观看原声名著,让学生在各种英语氛围中感受到外语学习的乐趣,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
六、建立公正合理、灵活多样的激励性评价机制,有效消除学生学习中的焦虑感和挫败感。
《新课标》提出,中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为主要依据。竞赛是英语课堂常见的教学形式。竞赛的内容有很多,可以是知识方面的,也可以是能力方面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小组对抗赛、个人夺标赛、单词接龙赛……无论哪种形式,什么内容,学生都乐于参与,课堂气氛空前活跃。通过竞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培养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学生在兴奋的状态下很容易接受新知识,提高了课堂效率。在这一点上,我采取了等级制的评价方式,相应的等级发给相应的小奖品,对学生的学习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同时,我还给各小组建立了自评表、互评表,及时对他们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消除学习中的焦虑感和挫败感。
一、课堂创新,是新课标下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必备武器。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刻意求新,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位老教师说过:必须使你的每一节课都有新东西——哪怕只是一个新词汇。抓住学生求新心理,不断在学生面前展现那个灿烂的知识新天地,你就会受到欢迎。
二、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是新课标下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捷径。
英语是一种语言,它最本质的特点是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我们正是用听、说、读、写来评判一个学生的英语能力。所以,英语素质教育应该是以发展学生智能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注意对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的双重研究,引导学生由苦学变乐学、由学会变会学。
传统的死背单词、讲授课文、分析句型、讲解语法,教师讲得口干舌燥。结果呢?学生中“怒发冲冠”的有之,之呼者也昏昏欲睡的有之,教学效果不佳。仔细思考,这都缘于没有把语言生动化、生活化、情感化,而是硬塞给学生,这样根本不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如果我们换个方式,把一篇课文中所涉及的语言知识点全部溶入学生亲历的生活,让它口语化,使得学生在课后的嬉笑玩耍中能信手拈来,脱口而出。这种方式最能让学生尽快品尝到成功的滋味,而这种内在的改变又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师教得舒心,学生学得热心,从而使教学活动得到良性循环。
三、采取“任务型”的教学途径,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著名英国学者Andrew Littlejohn认为:任务型学习活动是一种以完成任务(即目标为导向goal-oriented)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真实地使用语言(use language to achieve real outcome)。就是说,学生要使用他们掌握的所有英语知识和一切手段进行交流,以达到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目的。任务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列一个名单,猜一个谜,做一个游戏,进行一次简短采访,交流彼此的观点或经验,甚至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语法练习等。《新课标》提倡教师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对于中学英语课堂来讲, “任务型”的课堂教学就是在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需要分析和设计具体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其他前提知识以及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等,旨在将每一个教学目标拓展为教学活动中可用的具体内容。我尝试过将高二课本中要求学生了解海报的内容和作用这个学习任务重新整和成一场比赛,让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制作各自具有特点的海报,要求各个小组分工合作,发挥特长,看哪组制作速度最快,制作出来的海报最好。结果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积极参与,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自己动手中了解了相关的知识。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有效的媒体手段有助于课堂容量、密度和速度的提高。尤其是在复习课堂上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手段,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面,短、频、快的大容量课堂节奏能有效的吸引并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从而最终提高学习的听课效益;其次,课堂效益意识还体现在教学的设计中要充分为学而教,以学生如何有效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标准来设计教学。课堂设计要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有助于他们有效内化知识与信息,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恰当地渗透中考的信息,拓宽教学内容。
五、灵活处理和利用教材中的文化因素,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新课标》将“文化意识”列为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并提出,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其中适量地介绍了部分与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生活紧密相关的节日, 各个国家的民俗风情等等,让同学们能在学习的过程中领略到异国风情,体会到真实的语境。我在教授这些内容时,利用我校优越的网络资源环境,教学资源库中搜索到有关的图片、影片等,自制成幻灯片辅助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到有关西方各种节日的知识时,我尽量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境,抽时间让学生举行一些类似的活动,如参加英语话剧比赛、集体观看原声名著,让学生在各种英语氛围中感受到外语学习的乐趣,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
六、建立公正合理、灵活多样的激励性评价机制,有效消除学生学习中的焦虑感和挫败感。
《新课标》提出,中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为主要依据。竞赛是英语课堂常见的教学形式。竞赛的内容有很多,可以是知识方面的,也可以是能力方面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小组对抗赛、个人夺标赛、单词接龙赛……无论哪种形式,什么内容,学生都乐于参与,课堂气氛空前活跃。通过竞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培养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学生在兴奋的状态下很容易接受新知识,提高了课堂效率。在这一点上,我采取了等级制的评价方式,相应的等级发给相应的小奖品,对学生的学习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同时,我还给各小组建立了自评表、互评表,及时对他们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消除学习中的焦虑感和挫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