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管理无模式

来源 :企业文化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eijj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级管理无模式,这话可能比较绝对。但事实上,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模式。换句话说,没有永远优秀的管理模式,任何优秀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都只限于特定的条件之下。宽松的管理不一定比严格的好,专业化不一定比多元化好,分权不一定比集权好。我国总结了许多优秀的管理模式,如海尔模式、三九机制、邯钢经验,就是特定条件下的成功模式。管理是多变的,随着内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管理的方法与手段也必须随之而变。工业管理与商业管理不同,服务业与制造业也不同。在同一企业内,对管理人员和车间工人不同,对行政人员和技术人员也不同。甚至可以说,某一方法在同一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的管理手段也不尽相同。影响管理的有效性的因素很多,但总是与特定的管理对象和管理环境密切相关的。
  首先,管理环境对管理的有效性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西方管理与东方管理就有明显的区别。西方管理强调尊重个性,推崇个人英雄;而东方管理注重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中国人讲求中庸,不得罪人,要顾及人的面子。这是由人文环境决定的。中国的南方与北方也有区别:北方人性格豪爽,南方人心思细密。如把具有典型的鲁文化的海尔模式全搬到南方来,未必有那样的效果。管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同时还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曾有一位老板告诉笔者,他们企业在创业初期,当时条件很差,工作量很大,员工每月只有几百元工资,但大家非常满足,管理也很到位。几年过去了,现在的条件好了,他也以同样的心态对待他们,员工的工资每月已增至几千元,但牢骚却随之多了,他觉得不可理解。
  其次,管理对象是决定管理方法的关键。对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学历背景的群体,都应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如果用管理国有企业的方法去管理民营企业,可能就不灵。道理很简单,目前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家还很难把自己的企业交给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去管理。在民企发展的初期,家族管理未必是坏事,而过早地进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改造也未必是好事,因为人的观念还未完全转变过来。对高学历背景的人,更多的应当用理解和尊重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如果用严格的纪律和行为规则去要求他们,就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创造精神。而对工人却不一样,因为他们更能适应模式化的操作方法。反之,管理者不同,面对相同的管理对象,管理的方式也不一样。比如,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可能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样的方式,不同的管理者去执行,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最后,管理目标的不同也影响着管理的方法。企业都有它短期的、中期的、长期的目标,也有创业期、发展期、高峰期的目标。但一般来说,目标是相对固定的。因此,在不同的阶段,一定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法。其中原因很多,关键是人的期望值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其他文献
实施企业文化战略,是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结合大庆炼化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我认为,构建优秀企业文化必须遵循四大原则:    原则之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致力于构建个性化的企业文化    建设个性化的企业文化,必须实事求是,从企业实际出发,既然要认清“入世”后的体制接轨、文化接轨的大趋势,又要从中国国情出发,认清企情,客观审视企业的文化背景和企业现状。大庆
期刊
很多企业强调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原则,强调企业管理的透明化,甚至提出“玻璃缸管理”的说法。但现实中,究竟有多少企业能做到呢?其实,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只适用于社会管理,它是人民监督政府的有效手段,而不能滥用在企业管理中。在社会上,先有了大众,才有了为大众服务的政府,大众是政府存在的条件,政府靠大众的税收而生存。在企业就不同了,先有了企业,才有了为企业服务的员工,企业是员工存在的条件。企业和政府
期刊
激烈的商业竞争和紧张的工作环境,使每一个人都不自觉地保持高度的警觉和高度的戒备。防范心理使人们总是将彼此的关系搞得若即若离。办公室没有友谊,已经成了一种不容置疑的经验之谈。每个人在衣冠楚楚、谈笑风生的交往之间,总会习惯性地给出职业化的微笑,做出职业化的手势,说出职业化的措辞。于是,有人说,“职业化”就是一套面具,它在压抑自我的同时,也使职业人对自我心存极大的鄙夷。很多上班族都会在下班之后感觉精神疲
期刊
企业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往往只能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企业领导人。企业家的素质与企业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邯郸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刘汉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长期的实践中,以自身特殊的九大品质为企业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精神  创造性企业家的本质在于创新精神,刘汉章的许多所作所为就是超前的甚至是“不合常理”的。在钢铁市场疲软的时候,刘汉章敏锐地感觉到,单纯靠增加产量的路子已经走不通
期刊
小团体的形成对组织未必有害,主管对小团体文化的拿捏与运用,才是一门大学问。  办公室的小团体,学名叫做“非正式组织”,讲得直白一点就是派系。想要管理好小团体,主管必须首先了解小团体的成因与角色。    志趣相投、利益一致    所谓的小团体,可分为两种性质:首先是利益团体,成员具有共同的利益与目标;再者是友谊团体,因为彼此志趣相投、私交甚笃而扩展到于公于私都能互相关怀,形成小团体。小团体通常兼具以
期刊
企业在管理员工时,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个难题:究竟是以激励为主,还是以惩罚为主。这涉及到管理学中的X理论和Y理论,即把人的本性看作是向善的还是向恶的:如果认为人性是向善的,就会以激励为主,通过激励来达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如果认为人性是向恶的,就会以惩罚为主,借助惩罚来规范员工行为、促使员工在外在制度规范的约束下提高工作效率。  事实上,在具体的操作中往往是激励和惩罚并用,切实做到
期刊
从某种意义上说,产品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品牌之间的竞争。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中国品牌要想走向市场,必须重视文化这个灵魂。缺乏文化色彩的品牌是很难真正占据国内市场的,更不可能在国际舞台上立足。  身为中国人,我们常常为拥有五千年文明而骄傲、自豪。然而,国内一些企业却往往忽视了自己产品的文化内涵。河南有一种酒,照说应该很有卖点,因为该酒产地所代表的彩陶文化距今已有7000年历史。
期刊
梁思成在老北大开授“中国建筑史”,课讲完了,梁先生说:“为了应付公事,还得考一考,诸位说说怎么考好?”  堂下默然。先生鼓励道:“反正是应付公事,怎么样都可以,说说吧。”  仍然无人应答。梁先生恍然大悟:“请选课的举手。”眼看20多位学生没有一个人举手,先生乐了,向台下作了一个大揖:“原来都是旁听的,谢谢诸位捧场。”一笑而散。    来者不拒、去者不追  自从蔡元培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要求
期刊
企业的人才跳槽、辞退、高薪招聘、高待遇(如股票期权、奖励)经常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有的企业可能因为艺术地使用了好办法、恰当地使用了合适的人才而较好地促进了企业的良性发展,但更多的企业却常常因为没有处理好人才管理工作而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因素。作为一个期望长期、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企业来讲,应如何处理好人才管理工作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辩证认识与处理好人才的“留”与“流”。    一、慎重考虑
期刊
人与文化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企业究竟应当如何迎接新的挑战呢?应该认识到:追求卓越的企业就是追求卓越的文化,而成功的企业必然得力于成功的文化。先进的企业之所以能够战胜落后的企业,就是因为先进企业的文化比落后企业的文化更能适应竞争的要求,更具有生命力的缘故。企业文化总是随着企业和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