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书香 润泽童心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jjg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学术与文化瑰宝,是承载民族精神的历史河床,学校在打造“书香校园”的同时开始新经典阅读实验。如何让新经典阅读真正深入课程,走进学生,融入生活,学校的实践探索也因此而始。
  一、经典阅读以课程为依托
  孕育学生素养是新经典阅读的一个清晰而重要的目标指向,而决定学生素养的重要依托是课程。让学校的特色能更持久,更有效,也必须走课程化之路,将其纳入校本课程系列,在实践上、内容上、方式上予以保证,才能使新经典阅读突显生命活力。然而,课程不是叠加,只有将新经典阅读在语文课程中有机整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在活動课程中有机融合,才能使诵读课程成为一种常态、一种文化,才能使课程开发得到机制上的支持和保障。
  二、经典阅读以校本为载体
  校本的才是最适合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校积极打造“怡情教育”特色文化,努力实施以“怡养师生情感,促进健康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实现怡情悦性、和谐发展。构建“怡情”课程是学校文化建设目标之一,将经典阅读融入课程,符合校本课程建设的总体构建设想,也为丰富校本课程添加了砝码。其二,学校坐落在太湖之滨,临山傍水,这个流淌着阖闾历史的居住地,留下了较多的山水文化、人文典故、丰富物产。如雪堰的地方方言、童谣,《目莲救母送乌饭》《文成桥》《弯弓射箭符》等家乡传说篇,《吴稚晖的故事》《陆聚岗轶事》《吴伯超轶事》等家乡名人篇,《太湖传说》《渔家乐》《雪堰赋》等家乡名胜特产等。这些家乡文化为学校新经典阅读课程的资源开发奠定了特色基础。
  三、经典阅读以学生为中心
  我们面对学龄儿童,选择什么样的诵读素材才合适呢?学校组织语文骨干教师,开展了专题研讨,学习它山之石,多次商议,甄别删选,最终选定了各年级的诵读内容。这些内容符合三大元素。
  1.开放经典的大门
  学生阅读的经典内容是开放的、多元的、鲜活的、成长的。可以是传统的、民族的,如唐诗宋词、四大名著以及一些流行当代的经典书籍;可以是对文学经典、现当代美文的新解读,如借鉴于丹、易中天等学者亲近经典的方式,结合孩子们的特点,全新解读经典。
  2.编排主题化内容
  在选择阅读内容时,不仅考虑节日、季节等元素,使诵读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如选择了我爱祖国、迷人月色、献给老师、走进秋天等主题,每一册还安排了国学经典,如走进书法、走进论语、走进李白,旨在指导学生诵读和积累国学经典的方法,提高欣赏国学经典的水平。
  3.享受诵读的美丽
  信息时代的学生缺失对经典文化美的体味。怎样让学生体会蕴藏经典中的美丽?在阅读主题单元里,诵读内容古现代兼有,诵读形式多样化,或吟诵,或歌唱。有朗朗上口的文章,如《三字经》《大美雪堰》《农家乐悠悠》;有可以歌唱的诗词,如《水调歌头》《红梅赞》《我爱米兰》;有可以表演的小古文,如《螳螂捕蝉》《自相矛盾》等。这些内容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文学艺术感染力,也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灵感和欲望。
  四、经典阅读走入综合研究
  课程的落实最终呈现在课堂。让经典阅读走进课堂,需要有各方面的准备,这是经典阅读课程的深化研究。学校层面要认真制订学校经典阅读课程实施方案,建立与课程相适应的制度及行为规范,确定课程的指导教师。教师层面要研究经典阅读课程的呈现方式,使其能有探究性、趣味性、综合性。
  实践1——定研究的方式
  课程的综合性特质,决定了实践研究方式的多样。一是专题性研究,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专题研究,汇聚各类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对所选专题进行经典表述。二是拓展性研究,搜集经典所涉及的天文地理、历史自然等要素进行研究,拓宽视野。三是艺术化展示,用书画、歌咏、表演等形式展示经典诗文之美。
  实践2——构课堂的样式
  一是对知识的追寻,通过网络搜索、图书阅览等形式了解诗文相关知识。二是对艺术的熏陶,有些诗文依附着艺术描绘,或画,或书,或歌,课堂上可尽展其美。三是对诗文的鉴赏,各种诗文风格迥异,多篇诗文的鉴赏会让学生各得其所,使得经典阅读综合课成为鉴赏课。
  实践3——形校本的特色
  学校开展“诗书怡情”的经典阅读特色活动,使学生从经典的诗文中感受语言的精练优美,体会意蕴的深刻悠远,陶冶思想的高尚情趣。一是组建“玉兰诗社”“玉兰墨苑”等小社团,开展诗书品鉴、诗文创作、书法教育活动。二是创建诵读特色班级。各班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班级学生资源,给班级命名,可以是李白、苏轼、杜甫等大诗人的姓名,也可以是米芾、王冕、王羲之等书画家的姓名,并根据节气,或利用清明、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主题诗文诵读、书写比赛。三是策划“诗书怡情·经典养德”盛大诗书嘉年华展演活动。学生们在起舞吟唱中、在挥毫泼墨中,将源远流长的诗文娓娓道来,富有创意地诠释着经典诗文。
  余秋雨说:“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所以,我们要把这样的经典阅读扎根在课堂,浸润在平时,让经典阅读活动不仅成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成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更成为学生综合素养成长的过程。
  作者简介: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
其他文献
李煜是个浪漫多情的人,亡国前他耽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公元975年(开宝八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从此,被囚禁待罪于汴京幽居,在汴京的一座小院,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凄凉寂寞的日子。《相见欢》就是写这种幽囚生活的愁苦滋味。  “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这里的“无言”更表现了后主内心的情绪,他的痛苦无人可说,也不愿与人说,说了何用?又有谁能理解
期刊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已成为当前小语教改中众人注目的重点。但在課堂教学实践中,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朗读训练的形式、方法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一、“有效”诵读,使语文课堂“读”出心裁  1.“有效”导读——叩击语文课堂的情感大门。叶圣陶指出:“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
期刊
最近,应某教育机构之邀给四百多位语文老师上了一篇表现人性善恶的小说——澳大利亚著名作家泰格特的《窗》。  在第二课时,还有25分钟,便进行本课的“当堂训练”。我出了这样两道题目。  第一道题目:你想做善人吗?想做善人的请举手。  结果,全体同学无一例外地举了手。  第二道题目:某一个晚上,你一人正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迎面走来的一位老奶奶跌倒在你身边。你身边没有手机,你旁边也没有他人,也喊不到人。
期刊
我们常把品德课归入德育教育的行列中,因为品德学科是以道德判断为重点的学科。苏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中的《他们贡献大》就是道德判断类非常典型的一课。我从研读教材到备课,从分析学情到执教,有了一些如何教学道德判断类课型的小思考,也有了一些对品德学科中的“人文性”“社会性”的小想法。一、以小见大,取独还众  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对于劳动者的概念是模糊的,所以“认识劳动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第一
期刊
感性美学可以让学生们重新认识生活,用心发现生活中的动情点,有利于引导学生们在感性层面上进行写作。将感性美学融入到教学中,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乏味,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说真话,诉真情,将自己内心的感受真实地描述出来。让学生们在接触生活的过程中,慢慢培养写作的兴趣,拓宽眼界的同时,理清写作的思路。一、生活:感性美学的再发现  1.生活才是作文教学之根本  在作文教学中,提到要了解生活,观察生活,但
期刊
一、教学设想  王充闾的散文《火把节之歌》情景交融,通过生动描写火把节的盛况,展现了黎族的民俗风情,让读者充分感受到黎族人身上的“狂欢”精神。我教的学生语文素养并不高,知识面狭窄,在理解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设计怎样的问题才能引导学生逐步领略到火把节的“隆重、盛大”,理解彝族,成为我备课时重点考虑的问题。这堂课我通过预设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达成了教学目标,授課中适时地把握
期刊
最近,笔者应邀到一所兄弟学校执教一节作文课。内容是五年级习作5,要求是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注意把事情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其实,写事作文在各个年级段都有,无非是写法要求与目标重点略有区别。因为是写事,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学生是不是会感到乏味?还有什么东西可教呢?到底又该怎么教呢?笔者尝试把微课与作文教学整合,希望能激起学生不一样的习作兴趣,给作文课堂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一、微课增加课堂的观感情致
期刊
一所发展中的学校需要一位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校长。滨城区三河湖镇第一小学是一所偏远的乡镇小学,学校的发展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教师资源不足,教师老龄化严重,留守儿童多。然而,参与“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一年多,就已经初见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学校校长的支持和管理是分不开的。下面是笔者与薛玉江校长的谈话,从中可以看出一位小学校长的教育理念。  王营营:担任小学校长已经十几年,您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薛玉
期刊
学习小古文,就像在孩子面前打开一扇窗户,让他们穿越时空,在阅读和思考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但由于小古文与当代白话文之间差异较大,以及小古文本身晦涩难懂,学生接触的语言环境和语言习惯在时空上有很大的差距,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小古文教学起来难度较大,学生兴趣也不高。那么要解决小古文教学中遇到的这些难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行之有效的方法呢?下面我以《刑天舞干戚》为例谈谈低年级小古文教学。  一
期刊
张志公先生曾说:“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孙双金老师把一堂好课的标准归纳为16字: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寫写练练。其中,“议论纷纷”指的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言声不绝于耳。教师通过方式多样、灵活多变的说话训练,使课堂上学生人人参与,个个活跃,议论纷纷,踊跃发言,由此可见,教师在作文课上的指导至关重要。那么,教师如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