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已成为当前小语教改中众人注目的重点。但在課堂教学实践中,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朗读训练的形式、方法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1.“有效”导读——叩击语文课堂的情感大门。叶圣陶指出:“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我们教师应突破“系统讲授”和“满堂灌、一言堂”那种绝对化、凝固化的教学模式,多方设法致力于“导”,增强阅读教学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比较彻底地改变阅读教学的陈旧面貌。
例如,在教《有趣的发现》一文时,我采取了以问促读的导读方式,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把字读准确。每个小朋友都聚精会神地读了起来。接着,我让学生再认真地读一读课文,并把不懂的词语句子画出来,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又读开了。在这基础上,我又让学生读读课文,读读课题,并对课文质疑。
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我通过上述导读方式,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精心设计问题来指引学生的思维方向,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学会怎样读书。
2.欣赏画面,倾听音乐,“有效”美读课文。现在使用的苏教版教材,特别是低年级的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不仅画面充满童趣,而且色彩鲜艳,让人赏心悦目。我在教学这些课文时,经常制作色彩鲜艳的插图课件,适时用插图配合朗读,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进行看图训练的基础上去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产生朗读的欲望,从而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
优美的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神悟,能带领人们进入精神的圣域,能烘托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情绪,更进一步感受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根据课文的类型,选择与其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作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
1.自读自悟——“高效”掀起语文课堂的情感涟漪。“品读”之“品”从三口,谓之品读,也就意味着,必须多层次地、有梯度地、反复地读,读出情境,品出情味,让课堂的情感在大门打开后,随着读,漾起涟漪,泛起微波。
记得苏教版二年级教材《水乡歌》中有这么一句话:“千首曲,万首歌,装满一箩又一箩,唱咱水乡新生活。”这句话二年级的小学生很难理解。如果教师对他们进行点拨启发:他们在歌唱新时代,歌唱新生活,歌唱更美好的未来,学生也许也能理解,但这种理解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学生缺乏自身的感受和体会。为此我没有马上对课文加以分析而是以“读”为主。在这个过程中,我通过多种形式,层层深入地朗读,让学生充分进入角色,从中体会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这种感受显然是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所不能达到的。
2.方法指引,促使语文课堂诵读的“高效”发展。在今天的语文课堂上,很多老师已开始注重对朗读的指导,并贯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体验”的新理念。不过,语文课堂上的朗读训练,一定要根据课堂教学的不同内容,注重朗读的层次。
(1)读出词语的“层次”。有人说,会读书的人把书读厚。这句话尤其适用于语文学习。语文是感性的,需要学生边阅读边想象,想象其中的画面,想象其中的情节。哪怕是一个相当抽象的词语,一个高度概括的词语,都应该借助慧眼把它一眼认出并无限放大,并在朗读中读出不同词语的不同“层次”。
(2)读出句子的“层次”。对于句子的朗读,更要读出“层次”。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的品读,体会课文情感后发自内心最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的诵读,这样逐层深入的朗读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朗读,这便是我所谓的“活”的朗读。
我们的语文课,往往不乏理性的分析和知识的渗透,恰恰缺少激情的诵读。所谓诵读,首先应是有感情的朗读,再是进行背诵,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有感情的背诵。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品出其中的味道,悟出其中的深层含义,体会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我们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一、“有效”诵读,使语文课堂“读”出心裁
1.“有效”导读——叩击语文课堂的情感大门。叶圣陶指出:“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我们教师应突破“系统讲授”和“满堂灌、一言堂”那种绝对化、凝固化的教学模式,多方设法致力于“导”,增强阅读教学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比较彻底地改变阅读教学的陈旧面貌。
例如,在教《有趣的发现》一文时,我采取了以问促读的导读方式,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把字读准确。每个小朋友都聚精会神地读了起来。接着,我让学生再认真地读一读课文,并把不懂的词语句子画出来,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又读开了。在这基础上,我又让学生读读课文,读读课题,并对课文质疑。
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我通过上述导读方式,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精心设计问题来指引学生的思维方向,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学会怎样读书。
2.欣赏画面,倾听音乐,“有效”美读课文。现在使用的苏教版教材,特别是低年级的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不仅画面充满童趣,而且色彩鲜艳,让人赏心悦目。我在教学这些课文时,经常制作色彩鲜艳的插图课件,适时用插图配合朗读,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进行看图训练的基础上去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产生朗读的欲望,从而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
优美的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神悟,能带领人们进入精神的圣域,能烘托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情绪,更进一步感受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根据课文的类型,选择与其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高效”品读,使语文课堂“读”具特色
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作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
1.自读自悟——“高效”掀起语文课堂的情感涟漪。“品读”之“品”从三口,谓之品读,也就意味着,必须多层次地、有梯度地、反复地读,读出情境,品出情味,让课堂的情感在大门打开后,随着读,漾起涟漪,泛起微波。
记得苏教版二年级教材《水乡歌》中有这么一句话:“千首曲,万首歌,装满一箩又一箩,唱咱水乡新生活。”这句话二年级的小学生很难理解。如果教师对他们进行点拨启发:他们在歌唱新时代,歌唱新生活,歌唱更美好的未来,学生也许也能理解,但这种理解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学生缺乏自身的感受和体会。为此我没有马上对课文加以分析而是以“读”为主。在这个过程中,我通过多种形式,层层深入地朗读,让学生充分进入角色,从中体会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这种感受显然是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所不能达到的。
2.方法指引,促使语文课堂诵读的“高效”发展。在今天的语文课堂上,很多老师已开始注重对朗读的指导,并贯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体验”的新理念。不过,语文课堂上的朗读训练,一定要根据课堂教学的不同内容,注重朗读的层次。
(1)读出词语的“层次”。有人说,会读书的人把书读厚。这句话尤其适用于语文学习。语文是感性的,需要学生边阅读边想象,想象其中的画面,想象其中的情节。哪怕是一个相当抽象的词语,一个高度概括的词语,都应该借助慧眼把它一眼认出并无限放大,并在朗读中读出不同词语的不同“层次”。
(2)读出句子的“层次”。对于句子的朗读,更要读出“层次”。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的品读,体会课文情感后发自内心最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的诵读,这样逐层深入的朗读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朗读,这便是我所谓的“活”的朗读。
三、“长效”发展,使语文课堂“读”占鳌头
我们的语文课,往往不乏理性的分析和知识的渗透,恰恰缺少激情的诵读。所谓诵读,首先应是有感情的朗读,再是进行背诵,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有感情的背诵。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品出其中的味道,悟出其中的深层含义,体会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我们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实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