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慕羽近十年了。我们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的同学,本不同系,但在学院开设的公共课上我们一见如故,于是相约彼此成为一辈子的朋友。
慕羽当时攻读的是舞蹈学博士,专业方向是舞蹈创作研究。不过,我第一次从外界了解到慕羽却是从一个研究音乐剧的学妹那儿得知,当时她正在做一个音乐剧的课题,偶然聊起了一个叫慕羽的人一直在研究音乐剧,我很惊讶,“慕羽就在我们博士生班上呀!”从那时候起,慕羽的“跨界研究”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与慕羽认识的日子里,我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她的开朗与活力,以及她那从骨子里散发出的真性情,闯劲十足。敢于尝试,敢于追求,丰富的实践都为日后的跨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在2007年博士毕业典礼上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先是我的导师田青担任导师代表发言,先生语重心长、字字珠玑。而后是我最好的朋友慕羽作为我们这一届毕业生代表发言,她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婉约大气,淑女风范,这一切都让台下的我心潮澎湃。
慕羽常被问及,到底喜欢音乐剧多一点还是舞蹈多一点?她的回答却是,这就像问我喜欢妈妈,还是喜欢爸爸一样。从美国回来后,其实她把更多时间花在了舞蹈评论和研究上,但音乐剧从来就驻她心间。她爱感性的娱乐——音乐剧,也爱超感性的当代艺术。因为她喜欢多元化的艺术生态和城市文化生态。
慕羽与音乐剧的缘分
1995年北京舞蹈学院在日本艺神集团的资助下开办了音乐剧班,那一年,慕羽还在北京舞蹈学院上大学,由于她的英语和专业成绩不错,所以被时任院长吕艺生教授选为进行音乐剧教学资料翻译的人选,为新开办的音乐剧班做准备。但实际上慕羽开始接触西方音乐剧的经历是从童年时代观看美国歌舞片开始的。歌舞并重的表演形式对于一个从小就沉迷于唱歌、跳舞的女孩子来说魅力实在太大了。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逐渐出现了不少西方音乐剧爱好者,其中对于像慕羽这样70年代中期出生的喜爱音乐剧的超级剧迷来说可能都要感激一个人,他就是美国的传媒大亨鲁伯特·默多克。80年代中期,收购了福克斯公司的默多克的实际举动是给中央电视台以免费的形式提供了200部早期20世纪福克斯影业公司的大片,其中《音乐之声》等经典影片给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老百姓带来的冲击和欢娱可谓历久弥新。慕羽也正是在那个时期认识并喜欢上了美国的歌舞片,并由此产生了对音乐剧最深切的期待。
1998年社教系主任张平教授同意出资帮助慕羽在北京舞蹈学院校内刊印了《百老汇音乐剧》一书,这是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专业的第一本教材。虽然这只是一本编译的剧目资料而已,但却让慕羽执着地爱上了音乐剧。2002年,海南出版社与慕羽达成共识,将这部书改编,并以自己的角度重写,进行商业包装,做成了一本普及读物。谈到这本书,慕羽还要感谢的两个人就是周小川先生和邹德华女士。周小川先生作为著名的经济学家更像是一位学者,而且这位学者在艺术修养上的造诣让慕羽非常敬佩,多年来,他无私地给予慕羽很多音乐剧资料上的帮助。
2004年慕羽考上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研究生,同年出版了《西方音乐剧史》等书。同事或同学都认为慕羽会在博士期间继续研究音乐剧,但当时慕羽认为,她对音乐剧的认识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2004年出版的《西方音乐剧史》就成为了研究瓶颈时期的一个产物。这本书按照线性梳理历史的线索写作,还没有做到对历史的整体规律性的把握。
对于博士研究方向,慕羽选择了从社会学、政治文化学、文化学、美学等跨学科角度研究中国当代舞蹈创作,非常希望能从另外的角度丰富自己的学养,锻炼新的思维方式。几年的博士学位攻读,除了完成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以及一部专著《中国当代舞蹈创作与研究》之外,还带给了慕羽舞蹈学、艺术学、文化学的一种全新的舞蹈文化理念和跨学科的思维方式。从2008年开始,慕羽在国家大剧院进行了为期两年的音乐剧系列讲座,促使慕羽重新对音乐剧进行了思考和整理,而这个阶段中国的音乐剧生态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博士毕业后,慕羽终于有机会通过短期访学再次探访“伦敦西区”和“纽约百老汇”,此次是在情感中略带理性地体验世界音乐剧大本营的魅力,而非年轻时纯感性的直面。音乐剧是这两个大都市的城市名片,置身其中,她几乎是贪婪地呼吸着这里的空气,完全徜徉在音乐剧的氛围中了。2010年,慕羽更有幸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首次“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公派留学的机会,虽然她的专业方向依旧延续着舞蹈创作研究,但选择到纽约留学,音乐剧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纽约的留学经历对她认知作为艺术样式的音乐剧,作为艺术行业的音乐剧,以及作为公共文化的音乐剧,作为艺术产业的音乐剧……有了一次整体升华。
博士毕业后,慕羽开始了《音乐剧艺术与产业》这部书的写作,同时又把多年前硕士论文修改成了另一本书《音乐剧与舞蹈》。这两本书的写作并非一气呵成,其间慕羽还必须完成教学和其他科研任务,以及留学学业,但思想上从未怠慢。
旁人总很惊讶,这个外表年轻清秀的女子怎么会有如此能量?也如此高产?她却淡然地说:“因为我是一个宅女!”就像她的微博留言:静若处子,,动如脱兔,喜欢宅居,也喜欢游历。她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个行政化艺术学院中的艺术思想个体户!
要么宅居 要么游历
我们从上大学起,就被人告知,做学问要“坐得冷板凳”,要“耐得住寂寞”!慕羽却说:“在我的世界中,没有什么‘冷板凳’一说,更不会‘寂寞’!”舞蹈写作成为她的一种生活方式,她热爱这种生活方式。
旁人或许难以理解,如今一个喜欢宅居家中成天爬格子的女子,曾经有多不太安分!慕羽就是这样一个人,她的兴趣方向一直在不断扩展,做着不同领域的尝试,投入地去做她想做的每一件事,她拍过电影,当过电台电视台主持人,做过编辑,做过翻译……体验了丰富的人生。慕羽说,从1990年开始,每十年她的人生都经历了一次转型。
1990年,慕羽第一次离开成都的家去北京参加全国中学生的一项活动,时间不长,但印象深刻,那次经历最终让慕羽走向了专业舞蹈学习的道路。 2000年,慕羽第一次出国,跟随中影集团一个电影剧组远赴法国戛纳电影节,虽然只是作为幕后工作人员的一份子,但她仿佛觉得年轻的生命第一次有了绽放的平台,那次经历让慕羽开始接纳更多元的、更多形式的艺术表达。
第二年,硕士毕业后,她却开始安于北京舞蹈学院教师这份职业,喜欢这份自在与宁静。有人说,这注定和她的名字有关,慕羽,鲜卑族的后裔,字面上讲就是“羡慕高飞的羽毛”,并不恢宏,但追求的是一份洒脱和自在;慕羽博客和微博的名字叫“慕容习习”,就是慕羽生活状态的一种表述:活在当下,学在当下!儿时曾幻想成为各类演员,但从未想过自己竟然能成为一名从事艺术教育和研究的学者。
在她看来,25岁之前的生活与25岁之后的生活有很大的不同,在青春年代就应该有属于青春的那份冲动与闯荡。那些年的经历,诸多领域中的人和事,让她学会了沉下心来思考,在交流与处世中,会发现自己懂得太少,继而不断地读书学习,充实自己。随着经历的慢慢积淀,慕羽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定位——教学研究。之前种种看似与舞蹈毫无关联的经历,都让她开拓了视野。她说,迈出舞蹈界以外,艺术界以外后,再重新审视舞蹈,审视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更好的对其进行深入认识研究。那些“不务正业”的游历和闯荡被她看做自己25岁之前的最宝贵的财富。
又一个十年过去了。2010年,慕羽获得了一次国家公派留学纽约的机会,与年轻时的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游山玩水不同,这次出国对她来说有重要的意义,她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然而十分恋家的她也曾一度犹豫。其实,早在20岁出头时慕羽就曾考虑过赴美留学,不过由于正在恋爱,而且对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生生活也算满意,便彻底打消了这个想法。虽然这些年来慕羽也曾四处游学,尤其是博士毕业以后,她开始进行一个个短期国际访学项目,先是去英国做现代舞、音乐剧方面的研究,随后去了土耳其、俄罗斯、瑞士、奥地利、法国等,进行有关舞蹈和音乐的研究。但大都是短期寻访,与只身一人的异国留学生活完全两码事。十年中,慕羽走过了世界许多地方,在情感上,思想上,或是在生活上,慕羽也喜欢纽约、巴黎、罗马、布拉格、萨尔茨堡、圣彼得堡、蒙特利尔、哈瓦那、台北……,北京或许不是“最宜居”城市,但只有在北京慕羽才会有一种归属感!因为这里有她的家。
没想到博士毕业几年后,已为人妻的她仍然当上了大龄“留学生”,成为了2010年留学美国的超十万中国人中的一员。这应是生活对慕羽的考验吧。得要有一种年轻的冲劲,才能迎接这种挑战。慕羽说,本来以为博士毕业就已经告别学生生涯了,但实际上,这次纽约之行也算用青春尾巴作为资本让自己优雅转身。选择学者作为自己终生职业,除了终生学习,还得抓住增长视野的机会。能有机会远赴纽约留学,必将增添自己的生命浓度。
对于研习表演艺术专业的访问学者而言,留学也不能只是在“象牙塔”里学习,而更应该走进各类剧场,走进表演艺术图书馆、博物馆,走进更多的戏剧人和舞蹈人所生存的空间。纽约,这座世界最繁华的城市从商业金融、时尚流行、文化艺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堪称具有世界领导性的大城市。虽然不是第一次去美国了,但这次的纽约之行尤其特别,不仅每天都充满挑战,更是充满了“新鲜感”,让她有时间、有机会过一段自由的、但只专属于自己的纽约生活。
在纽约,慕羽既不像一般的匆匆过客,也不是久居于此的“纽约客”,与攻读学位的留学生也完全不同,她的生活完全围绕着表演艺术展开,充分享受着上课、看剧、闲逛,或是宅居的这份自由。她说,她十分享受一个人在纽约的生活,一个人看剧,一个人行走,一个人发呆……这些会让自己安静下来,减少浮躁,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在纽约的每一天都有许多值得回味的人或事,忙碌而充实,虽然偶尔会想念在北京舒适、安逸、滋润的生活,但她仍然不会停下来。为了珍藏这些点滴记忆,慕羽用博客、微博、facebook记录着每天的表演艺术生活。最终,她把纽约心得汇集成了一本新书《爱上纽约 世界舞台》,即将出版。这本书正是因为有了那时的积淀,才会浮出水面。
学者是一个终生的职业,博士毕业后慕羽才感觉自己终于起步了;美国留学后她更坚定了自己“国际视野、立足本土”的学术信念,她相信这是一条漫长、艰辛但充满乐趣的道路。生命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个个目的;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你一步一个脚印地追随自己内心的声音,坚定、踏实的做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情,真正做自己。
从美国回来后,慕羽表示要静下心来总结梳理所学所思所想。在她眼里,人要动静相宜,不能懒于与外界交流学习,也不能太过浮于“四处奔跑”,把握好自己每个阶段的收获是最重要的。
祝福慕羽!学问求真、为人求善、生活求美,是我们共同恪守的人生信条。相信她会在追求真、善、美的人生之路上坚持自己的学术理想,勇于探索追求已知和未知的艺术世界,一如既往,从容面对。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慕羽当时攻读的是舞蹈学博士,专业方向是舞蹈创作研究。不过,我第一次从外界了解到慕羽却是从一个研究音乐剧的学妹那儿得知,当时她正在做一个音乐剧的课题,偶然聊起了一个叫慕羽的人一直在研究音乐剧,我很惊讶,“慕羽就在我们博士生班上呀!”从那时候起,慕羽的“跨界研究”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与慕羽认识的日子里,我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她的开朗与活力,以及她那从骨子里散发出的真性情,闯劲十足。敢于尝试,敢于追求,丰富的实践都为日后的跨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在2007年博士毕业典礼上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先是我的导师田青担任导师代表发言,先生语重心长、字字珠玑。而后是我最好的朋友慕羽作为我们这一届毕业生代表发言,她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婉约大气,淑女风范,这一切都让台下的我心潮澎湃。
慕羽常被问及,到底喜欢音乐剧多一点还是舞蹈多一点?她的回答却是,这就像问我喜欢妈妈,还是喜欢爸爸一样。从美国回来后,其实她把更多时间花在了舞蹈评论和研究上,但音乐剧从来就驻她心间。她爱感性的娱乐——音乐剧,也爱超感性的当代艺术。因为她喜欢多元化的艺术生态和城市文化生态。
慕羽与音乐剧的缘分
1995年北京舞蹈学院在日本艺神集团的资助下开办了音乐剧班,那一年,慕羽还在北京舞蹈学院上大学,由于她的英语和专业成绩不错,所以被时任院长吕艺生教授选为进行音乐剧教学资料翻译的人选,为新开办的音乐剧班做准备。但实际上慕羽开始接触西方音乐剧的经历是从童年时代观看美国歌舞片开始的。歌舞并重的表演形式对于一个从小就沉迷于唱歌、跳舞的女孩子来说魅力实在太大了。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逐渐出现了不少西方音乐剧爱好者,其中对于像慕羽这样70年代中期出生的喜爱音乐剧的超级剧迷来说可能都要感激一个人,他就是美国的传媒大亨鲁伯特·默多克。80年代中期,收购了福克斯公司的默多克的实际举动是给中央电视台以免费的形式提供了200部早期20世纪福克斯影业公司的大片,其中《音乐之声》等经典影片给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老百姓带来的冲击和欢娱可谓历久弥新。慕羽也正是在那个时期认识并喜欢上了美国的歌舞片,并由此产生了对音乐剧最深切的期待。
1998年社教系主任张平教授同意出资帮助慕羽在北京舞蹈学院校内刊印了《百老汇音乐剧》一书,这是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专业的第一本教材。虽然这只是一本编译的剧目资料而已,但却让慕羽执着地爱上了音乐剧。2002年,海南出版社与慕羽达成共识,将这部书改编,并以自己的角度重写,进行商业包装,做成了一本普及读物。谈到这本书,慕羽还要感谢的两个人就是周小川先生和邹德华女士。周小川先生作为著名的经济学家更像是一位学者,而且这位学者在艺术修养上的造诣让慕羽非常敬佩,多年来,他无私地给予慕羽很多音乐剧资料上的帮助。
2004年慕羽考上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研究生,同年出版了《西方音乐剧史》等书。同事或同学都认为慕羽会在博士期间继续研究音乐剧,但当时慕羽认为,她对音乐剧的认识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2004年出版的《西方音乐剧史》就成为了研究瓶颈时期的一个产物。这本书按照线性梳理历史的线索写作,还没有做到对历史的整体规律性的把握。
对于博士研究方向,慕羽选择了从社会学、政治文化学、文化学、美学等跨学科角度研究中国当代舞蹈创作,非常希望能从另外的角度丰富自己的学养,锻炼新的思维方式。几年的博士学位攻读,除了完成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以及一部专著《中国当代舞蹈创作与研究》之外,还带给了慕羽舞蹈学、艺术学、文化学的一种全新的舞蹈文化理念和跨学科的思维方式。从2008年开始,慕羽在国家大剧院进行了为期两年的音乐剧系列讲座,促使慕羽重新对音乐剧进行了思考和整理,而这个阶段中国的音乐剧生态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博士毕业后,慕羽终于有机会通过短期访学再次探访“伦敦西区”和“纽约百老汇”,此次是在情感中略带理性地体验世界音乐剧大本营的魅力,而非年轻时纯感性的直面。音乐剧是这两个大都市的城市名片,置身其中,她几乎是贪婪地呼吸着这里的空气,完全徜徉在音乐剧的氛围中了。2010年,慕羽更有幸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首次“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公派留学的机会,虽然她的专业方向依旧延续着舞蹈创作研究,但选择到纽约留学,音乐剧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纽约的留学经历对她认知作为艺术样式的音乐剧,作为艺术行业的音乐剧,以及作为公共文化的音乐剧,作为艺术产业的音乐剧……有了一次整体升华。
博士毕业后,慕羽开始了《音乐剧艺术与产业》这部书的写作,同时又把多年前硕士论文修改成了另一本书《音乐剧与舞蹈》。这两本书的写作并非一气呵成,其间慕羽还必须完成教学和其他科研任务,以及留学学业,但思想上从未怠慢。
旁人总很惊讶,这个外表年轻清秀的女子怎么会有如此能量?也如此高产?她却淡然地说:“因为我是一个宅女!”就像她的微博留言:静若处子,,动如脱兔,喜欢宅居,也喜欢游历。她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个行政化艺术学院中的艺术思想个体户!
要么宅居 要么游历
我们从上大学起,就被人告知,做学问要“坐得冷板凳”,要“耐得住寂寞”!慕羽却说:“在我的世界中,没有什么‘冷板凳’一说,更不会‘寂寞’!”舞蹈写作成为她的一种生活方式,她热爱这种生活方式。
旁人或许难以理解,如今一个喜欢宅居家中成天爬格子的女子,曾经有多不太安分!慕羽就是这样一个人,她的兴趣方向一直在不断扩展,做着不同领域的尝试,投入地去做她想做的每一件事,她拍过电影,当过电台电视台主持人,做过编辑,做过翻译……体验了丰富的人生。慕羽说,从1990年开始,每十年她的人生都经历了一次转型。
1990年,慕羽第一次离开成都的家去北京参加全国中学生的一项活动,时间不长,但印象深刻,那次经历最终让慕羽走向了专业舞蹈学习的道路。 2000年,慕羽第一次出国,跟随中影集团一个电影剧组远赴法国戛纳电影节,虽然只是作为幕后工作人员的一份子,但她仿佛觉得年轻的生命第一次有了绽放的平台,那次经历让慕羽开始接纳更多元的、更多形式的艺术表达。
第二年,硕士毕业后,她却开始安于北京舞蹈学院教师这份职业,喜欢这份自在与宁静。有人说,这注定和她的名字有关,慕羽,鲜卑族的后裔,字面上讲就是“羡慕高飞的羽毛”,并不恢宏,但追求的是一份洒脱和自在;慕羽博客和微博的名字叫“慕容习习”,就是慕羽生活状态的一种表述:活在当下,学在当下!儿时曾幻想成为各类演员,但从未想过自己竟然能成为一名从事艺术教育和研究的学者。
在她看来,25岁之前的生活与25岁之后的生活有很大的不同,在青春年代就应该有属于青春的那份冲动与闯荡。那些年的经历,诸多领域中的人和事,让她学会了沉下心来思考,在交流与处世中,会发现自己懂得太少,继而不断地读书学习,充实自己。随着经历的慢慢积淀,慕羽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定位——教学研究。之前种种看似与舞蹈毫无关联的经历,都让她开拓了视野。她说,迈出舞蹈界以外,艺术界以外后,再重新审视舞蹈,审视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更好的对其进行深入认识研究。那些“不务正业”的游历和闯荡被她看做自己25岁之前的最宝贵的财富。
又一个十年过去了。2010年,慕羽获得了一次国家公派留学纽约的机会,与年轻时的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游山玩水不同,这次出国对她来说有重要的意义,她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然而十分恋家的她也曾一度犹豫。其实,早在20岁出头时慕羽就曾考虑过赴美留学,不过由于正在恋爱,而且对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生生活也算满意,便彻底打消了这个想法。虽然这些年来慕羽也曾四处游学,尤其是博士毕业以后,她开始进行一个个短期国际访学项目,先是去英国做现代舞、音乐剧方面的研究,随后去了土耳其、俄罗斯、瑞士、奥地利、法国等,进行有关舞蹈和音乐的研究。但大都是短期寻访,与只身一人的异国留学生活完全两码事。十年中,慕羽走过了世界许多地方,在情感上,思想上,或是在生活上,慕羽也喜欢纽约、巴黎、罗马、布拉格、萨尔茨堡、圣彼得堡、蒙特利尔、哈瓦那、台北……,北京或许不是“最宜居”城市,但只有在北京慕羽才会有一种归属感!因为这里有她的家。
没想到博士毕业几年后,已为人妻的她仍然当上了大龄“留学生”,成为了2010年留学美国的超十万中国人中的一员。这应是生活对慕羽的考验吧。得要有一种年轻的冲劲,才能迎接这种挑战。慕羽说,本来以为博士毕业就已经告别学生生涯了,但实际上,这次纽约之行也算用青春尾巴作为资本让自己优雅转身。选择学者作为自己终生职业,除了终生学习,还得抓住增长视野的机会。能有机会远赴纽约留学,必将增添自己的生命浓度。
对于研习表演艺术专业的访问学者而言,留学也不能只是在“象牙塔”里学习,而更应该走进各类剧场,走进表演艺术图书馆、博物馆,走进更多的戏剧人和舞蹈人所生存的空间。纽约,这座世界最繁华的城市从商业金融、时尚流行、文化艺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堪称具有世界领导性的大城市。虽然不是第一次去美国了,但这次的纽约之行尤其特别,不仅每天都充满挑战,更是充满了“新鲜感”,让她有时间、有机会过一段自由的、但只专属于自己的纽约生活。
在纽约,慕羽既不像一般的匆匆过客,也不是久居于此的“纽约客”,与攻读学位的留学生也完全不同,她的生活完全围绕着表演艺术展开,充分享受着上课、看剧、闲逛,或是宅居的这份自由。她说,她十分享受一个人在纽约的生活,一个人看剧,一个人行走,一个人发呆……这些会让自己安静下来,减少浮躁,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在纽约的每一天都有许多值得回味的人或事,忙碌而充实,虽然偶尔会想念在北京舒适、安逸、滋润的生活,但她仍然不会停下来。为了珍藏这些点滴记忆,慕羽用博客、微博、facebook记录着每天的表演艺术生活。最终,她把纽约心得汇集成了一本新书《爱上纽约 世界舞台》,即将出版。这本书正是因为有了那时的积淀,才会浮出水面。
学者是一个终生的职业,博士毕业后慕羽才感觉自己终于起步了;美国留学后她更坚定了自己“国际视野、立足本土”的学术信念,她相信这是一条漫长、艰辛但充满乐趣的道路。生命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个个目的;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你一步一个脚印地追随自己内心的声音,坚定、踏实的做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情,真正做自己。
从美国回来后,慕羽表示要静下心来总结梳理所学所思所想。在她眼里,人要动静相宜,不能懒于与外界交流学习,也不能太过浮于“四处奔跑”,把握好自己每个阶段的收获是最重要的。
祝福慕羽!学问求真、为人求善、生活求美,是我们共同恪守的人生信条。相信她会在追求真、善、美的人生之路上坚持自己的学术理想,勇于探索追求已知和未知的艺术世界,一如既往,从容面对。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