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教学在综合实践课中的应用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形象、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既能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因此,其在教学上的运用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符合现代化教学规律的要求。
  综合实践课着重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会服务和探索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利用和创新能力,塑造完美人格,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自我的责任感等。本文将就多媒体课件辅助综合实践课教学的积极作用及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多媒体课件在综合实践课教学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1.促使知情合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综合实践学科的理论性、逻辑性较强,如果采用单一理论灌输方式,则会使课堂教学显得呆板枯燥,长此以往会令学生感到综合实践课“面目可憎”,无半点兴趣可言,这不仅违背现代教学的基本理念,而且将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显现。多媒体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先进教学手段。在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以音画媒体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集中全部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从中获得直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意识达到有机融合。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借境生情,由情悟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促进学生始终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提高能力。
  2.扩大练习容量,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很有必要的。综合实践课练习往往材料长、文字多,如果教师将题目抄在黑板上或口头念,既浪费时间,题目容量又不大,而且也不能达到好的效果。如果教师使用计算机制作课件,通过多媒体演示,则能使学生很快接触问题并进入对问题的思考,加快了课堂教学进程,增加了练习容量。同时,计算机辅助教学也能够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保持其良好的学习心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多媒体课件在综合实践课教学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1.从实际需要出发,避免追求形式,处处滥用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锻炼自己,亲身实践,体验成功与失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
  运用计算多媒体辅助教学,首先要明确其地位是“辅助”而不是“代替”,不能盲目地认为计算机教学是唯一的手段,从而一律地代替其他教学手段。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那种为了赶时髦,为“运用”而运用的做法将会造成教学的失误。
  2.紧扣教材重点,避免哗众取宠,喧兵夺主
  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够把被感知的对象形象直观的呈现出来,通过音响、色彩、动画等激发学生的多种器官,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注意力更为集中、稳定、持久,思维更为积极活跃,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但在许多课堂实践中,有些课件却或多或少地偏离了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在不失时机发挥媒体作用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展示媒体的最佳时机和最佳的呈现方式,从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切不可随意呈现,喧宾夺主。
  3.处理好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关系
  现代教学手段有其突出的特点,但传统教学手段也有自身的长处,而且至今仍是确有成效且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也改善了师生教与学的环境。例如板书,传统的板书能较完整、科学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具有持久性,完整性、操作简单性等特点。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思考,同时还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多媒体课件虽也具备“板书”的功能,但由于它的画面经常变动,“板书”具有短暂性和局部性,因而它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板书的功能。
  4.利用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取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提高教学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确能替代教师的一部分工作,但是那种认为机器能代替教师的观点是错误的。计算机再怎样更新,它总需要有人去操作和管理的;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情况需要教师去把握,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教师去引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要坚持教师学生双主体互动的理念,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不能心中只有多媒体教学工具,而忽略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让现代化教学既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作用,又能与学生紧密相结合,使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如何合理选择一种适合本学科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和发挥计算机的特点,避免课本搬家等形式主义倾向,使每一个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教师都必须重视的问题。运用课件的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也要有利于学生的学,这是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运用的一条宗旨!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初中历史课被当作一门“豆芽”课,广大师生及家长对其不够重视。因而,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平淡无味,缺乏活力,致使历史课难以开展。要改变初中历史课教学的这种现状,历史教师应很好地运用教学语言。    一、历史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以对话、交流与合作等为基础的知识建构活动。因此,没有好的教学语言,就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对于历史学科而言,好的教学语言能起到事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的识字量为3000字,其中要会写2500个汉字。而低年級要求学生认识1600~1800个汉字,其中会写800~1000个汉字。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多识字、少写字,而且把识字集中在低年級教学。可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級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小学低年級语文教学的难点。笔者认为小学低年級识字教学,应做到以下两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语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注重小组的构建   学习小组的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如果随意将四名学生放在一起就算是一个学习小组,那么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组建
期刊
数学学习方法,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数学学习方法问题是数学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笔者想就此问题从三个方面做以下探讨。  一、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指出的那样:“教学方法是由学习
期刊
1.情绪的特点和作用  情绪是指个体的人对于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一般来说,人的情绪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两类,即所谓的情绪两极性。  1.1 情绪两极性首先表现为肯定和否定的对立情绪。如满意和不满意、快乐和悲哀、敬慕和蔑视、兴奋和烦闷、轻快自如和沉重不耐等等;这种对立的情绪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我们在上体育课中可以经常观察到:学生
期刊
语言是教师完成使命的职业工具,具有良好的语音修养是教师的职业需要。对中学语文教师而言,他们所教授的语文课本身就是一门语言课,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语言修养更是必不可少。那么,中学语文教师在语言方面应注意哪几方面的修养呢?从教多年的经验看,笔者认为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优美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优美的语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为此,在新课改与时代要求下,为了使学生的作文得到新的突破,在作文教学中笔者运用“真情教学法”来指导学生作文,尽力让学生从身边之事写起,写出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表达出真情实感,这样,学生的作文就会越写越灵活,并逐渐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一、引导观察,从“我”写起,激发写作兴趣  观察是作
期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的网民在8年间扩大了30倍,截至2009年1月,中国网民突破3亿人,而且还在以每月800万至900万人的速度增长。其中青少年学生的比例占到了32.4%,而18岁以下的网民占15.8%。从统计报告中可以看出,青少年已经成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电脑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在人们尽情享受它的
期刊
创新,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中学语文属基础教育学科,传统的教学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学习,注重学习已经确立起来的观点、方法和原则。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中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对此进行研究与探讨,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行创新思维教育
期刊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人文精神是能够照亮社会发展路程的火把。只有将它保护、发展、传承下去,才能使人类得到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