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我国两大战略部署,其工作关键是要解决“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培养问题,这离不开各方力量的支持。其中,作为技术技能型实用人才培养基地的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发挥办学优势来创新工作机制、调整专业设置、优化师资配置,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健全人才培养结构、提供“靶向”技术服务,起到“智库”的作用。通过株洲市职业院校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经验数据,可以佐证职业院校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的优势和作用。
[关 键 词] 职业院校;职业教育;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7-0042-02
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的两项重大战略部署,同时也是推进农村建设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两者在目标上具有统一性,在举措上具有互补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脱贫攻坚战即将夺取全面胜利之际,更要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这两大战略有机衔接,进一步深化乡村振兴推进工作。作为重要战略举措,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离不开多方力量的推动。职业教育具有专业覆盖面广、技术技能应用性强、与“三农”结合的门槛低等特点,发展职业教育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具有天然的耦合性。如何凝聚职业院校的力量,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实现院村合作、院乡合作,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一、职业院校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的意义
发展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是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从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开始,数年来,精确设计的顶层制度和行之有效的落地政策减少了以往粗放式扶贫过程中没有顾及、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兜牢了不再发生极端贫困的底线。在这个基础上,要提高脱贫实效,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实现乡村振兴这一战略,关键在于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贫困地区由于缺乏人才支撑,没有“走出去”的部分农民,存在故步自封、视野狭窄等问题,缺乏脱贫的主动性,依靠驻村扶贫工作队“定点子”“想主意”;无法掌握市场规律,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该部分农民束手无策,只能“等”“靠”“要”。部分因各种原因返乡“走回来”的外出务工人员,空有创业激情,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栽种经济作物时,不事先考察当地的自然环境,认为哪种作物挣钱就盲目种植,最终因产品市场饱和度高导致滞销;养殖动物禽类时,不做疾病防疫防控工作,动物禽类死亡率高导致破产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归根到底都是缺乏人才造成的。
职业教育贴近区域经济发展,它可以有效解决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中出现的人才问题。一方面职业院校是教育与社会资源富集之地,在优化生产技术、攻克技术难题、实现成果转化方面拥有独特优势。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及职业教育利好政策的颁布,职业院校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目前,全国的职业院校在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挖掘发展潜力,借助政策利好的机遇升级改造。另一方面主动作为,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也是实现职业院校“服务社会”办学宗旨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的教师受教育程度高,科研成果转化技术能力强,能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供紧缺的技术支撑,还能调动农民脱贫摘帽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来。
本文以株洲地区职业院校为案例,采用问卷调查、档案查阅、开座谈会、不定期走访院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师生等多种形式及手段,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的调查研究。
二、职业院校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的优势
职业教育通过整合办学资源、发挥办学优势,能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创新工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元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具有独特的办学优势。目前全国各省已经普遍建成了遍布基层的职业教育网络,以湖南省为例,每个市州至少有一所高职学院,每个县至少有一所公办中职学校,全省中职学校有农村学生60.6万人,高职院校有农村学生46.8万人,分别占在校生总数的89.1%、75.5%。如今大量农村毕业生返乡回流,农村“空心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好转,这种情况在一段时间内会持续存在。如何将这些回流的人力资源就地转化,使其成为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需要职业院校起到思想引领作用。
为了进一步落实、强化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基本职能,许多省市出台政策支持职业院校开展乡村产业劳动力补贴性培训,建立职业院校与政府、行业企业协同培训机制,国家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地方共建产业学院、产教园区,联合招生办学,推行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线上线下结合、育训结合等教学组织形式,实行灵活而有质量的学业考核形式,鼓励探索混合所有制。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的基础辐射能力不断增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養质量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衔接不断深化,为打赢扶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整合了资源、创新了机制。
职业院校科学调整专业设置,能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健全人才培养体系。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的特性,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内核高度一致,普遍与地方、区域发展契合度高。为了达到大量输送“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实用型人才的目的,职业院校围绕现代农业及服务业、地方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调整、优化专业和专业群,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据统计,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专业覆盖21个大类,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深入联系的专业大类接近半数,基本可以与农村做到专业和产业相对应、全覆盖。为了落实服务社会、产教融合的办学宗旨,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均以地方产业的发展为导向,以脱贫攻坚为刚需,达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的。 职业教育通过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能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提供“靶向”技术服务。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职业院校的师资要求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职院师资的整体水平。目前,职业院校的教师普遍学历水平高、综合素质高,其中大量“双师型”教师能教学、会技能,拥有企业从业经历,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职业院校选派优秀教师组成技术服务队,在田间地头打造技术技能积累高地,将新媒体、“互联网+”等新技术引进产业升级,创办了农民实实在在需要的培训班,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人才支撑及智力支持。
三、株洲职业教育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湖南省株洲市地处湘赣两省边界,总人口400余万,虽属中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地市,但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平衡,所辖炎陵县、茶陵县是有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贫困县,整体脱贫攻坚的任务重、压力大。
株洲地区有8所高等职业院校,即:湖南铁道职业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学院、湖南化工职业学院、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商业技师学院、湖南工贸技师学院,在校学生8万余人。中等职业学院21所,在校学生5万余人。此外,株洲市正全力打造职教科技园区,这一省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已基本建成,规划2020年实现人口规模25万,其中常住人口5万,在校学历教育学生人数10万,年均培训学生人数10万。株洲独具特色的科技职教园区,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中做到了资源传递和经验共享。
(一)主要做法
党委率先,全力扶贫攻坚。株洲市委、市政府按照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举全市之力,统筹安排、全力推进,安排株洲各大职业院校牵头成立驻村工作队,选拔优秀干部直接驻帮扶村精准帮扶。各职业院校积极响应株洲市委市政府的号召,跑政策、找资源,为帮扶村争取政府专项资金近千万元,克服困难建设了扶贫点村级公路、太阳能路灯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及黄桃种植基地等产业合作社,并多次组织后盾单位到扶贫点走访慰问贫困户。
思想引导,“扶贫先扶志”。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助其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惰性,株洲市职业院校驻村工作队开展“星级脱贫户”“创富榜样”等系列争优争先创评活动,有力促进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为乡村文化的繁荣贡献了力量。
职业院校利用学校教育资源,拓宽路径,解决代际贫困问题,推荐贫困家庭子女就读职业学校,组织贫困户劳动力到职业学校参加免费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推荐到企业就业。校党组织指定党员一对一密切联系贫困学生,贫困学生中的每位入党积极分子配有一名“思想导师”,通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路径,帮助贫困学生党员掌握生存技能,鼓励他们毕业后就地稳岗就业,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领头羊”作用。
技术指导,输出现代工艺理念。株洲市科技职教园区整合教育资源,安排每所高职院校对口帮扶一所贫困地区中职学校。在帮扶过程中,株洲市高职院校依托对口中职学校所在地,了解贫困地区农民的真实需求,调研贫困地区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为对口学校优化了一批“涉农”专业,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援建了一批教育基础设施,采购了多种专业教具,免费提供各类师资及技术培训。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提高了对口学校的办学主动性,扩大了株洲市职业院校的办学辐射半径,更好地满足了贫困地区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主要成效
株洲市于2017年年底实现了炎陵、茶陵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申请摘帽验收,确保剩余12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53万贫困人口脱贫,比国家计划提前三年实现了全部脱贫“摘帽”。2018年实现了16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3.7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2019年,株洲全市实现3665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低至0.3%;产业扶贫政策惠及4.3万户、13.72万人贫困人口,占贫困人口总数的82.58%;新增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473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3.65%;教育资助贫困学生1.91万人次,易地搬迁贫困户脱贫率94.18%,五县市区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360元/月,年保障标准为4320元,1.42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全市15.5万脱贫人口脱贫成果得到了巩固,获得国家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和省脱贫攻坚市际交叉检查的高度肯定。在扶贫工作上形成了“株洲经验”,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联合国家部委、权威研究机构的领导与专家组成了全国精准扶贫典型经验课题调研组来株洲调研,认为株洲经验“在社会扶贫创新探索上具有全国性的典型价值”。
四、结语
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是一项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也是党中央对于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为了贯彻中央精神,职业院校必须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注入活力,助力脱贫攻坚、助益乡村振兴,为贫困地区打造一支有知识、懂技术、能创新、想致富的新农民队伍,实现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的积累及优化。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工作的不断融合,其优势和作用必定会更加彰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3-06.
[2]吴雨龙.职业教育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对接探索[J].农业与技术,2020(11).
[3]龚仕建.人民日报今日谈:乡村振兴 人才是关键[EB/OL].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9/0217/c1003-30758626.html,2019-02-27.
[4]吳晶,刘亦湛.习近平: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6/23/c_1111276223.htm,2014-06-23.
[5]毕树沙.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N].湖南日报,2020-05-28.
[6]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全国精准扶贫典型经验课题调研之株洲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株洲经验:株洲市社会扶贫的创新探索[J].人民论坛,2017(33).
[7]谭慧,程泊静.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策略研究: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世界家苑(学术版),2018(4).
编辑 李 争
[关 键 词] 职业院校;职业教育;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7-0042-02
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为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的两项重大战略部署,同时也是推进农村建设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两者在目标上具有统一性,在举措上具有互补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脱贫攻坚战即将夺取全面胜利之际,更要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这两大战略有机衔接,进一步深化乡村振兴推进工作。作为重要战略举措,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离不开多方力量的推动。职业教育具有专业覆盖面广、技术技能应用性强、与“三农”结合的门槛低等特点,发展职业教育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具有天然的耦合性。如何凝聚职业院校的力量,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实现院村合作、院乡合作,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一、职业院校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的意义
发展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是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从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开始,数年来,精确设计的顶层制度和行之有效的落地政策减少了以往粗放式扶贫过程中没有顾及、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兜牢了不再发生极端贫困的底线。在这个基础上,要提高脱贫实效,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实现乡村振兴这一战略,关键在于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贫困地区由于缺乏人才支撑,没有“走出去”的部分农民,存在故步自封、视野狭窄等问题,缺乏脱贫的主动性,依靠驻村扶贫工作队“定点子”“想主意”;无法掌握市场规律,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该部分农民束手无策,只能“等”“靠”“要”。部分因各种原因返乡“走回来”的外出务工人员,空有创业激情,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栽种经济作物时,不事先考察当地的自然环境,认为哪种作物挣钱就盲目种植,最终因产品市场饱和度高导致滞销;养殖动物禽类时,不做疾病防疫防控工作,动物禽类死亡率高导致破产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归根到底都是缺乏人才造成的。
职业教育贴近区域经济发展,它可以有效解决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中出现的人才问题。一方面职业院校是教育与社会资源富集之地,在优化生产技术、攻克技术难题、实现成果转化方面拥有独特优势。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及职业教育利好政策的颁布,职业院校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机遇。目前,全国的职业院校在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挖掘发展潜力,借助政策利好的机遇升级改造。另一方面主动作为,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也是实现职业院校“服务社会”办学宗旨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的教师受教育程度高,科研成果转化技术能力强,能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供紧缺的技术支撑,还能调动农民脱贫摘帽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来。
本文以株洲地区职业院校为案例,采用问卷调查、档案查阅、开座谈会、不定期走访院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师生等多种形式及手段,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的调查研究。
二、职业院校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的优势
职业教育通过整合办学资源、发挥办学优势,能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创新工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元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具有独特的办学优势。目前全国各省已经普遍建成了遍布基层的职业教育网络,以湖南省为例,每个市州至少有一所高职学院,每个县至少有一所公办中职学校,全省中职学校有农村学生60.6万人,高职院校有农村学生46.8万人,分别占在校生总数的89.1%、75.5%。如今大量农村毕业生返乡回流,农村“空心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好转,这种情况在一段时间内会持续存在。如何将这些回流的人力资源就地转化,使其成为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需要职业院校起到思想引领作用。
为了进一步落实、强化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基本职能,许多省市出台政策支持职业院校开展乡村产业劳动力补贴性培训,建立职业院校与政府、行业企业协同培训机制,国家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地方共建产业学院、产教园区,联合招生办学,推行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线上线下结合、育训结合等教学组织形式,实行灵活而有质量的学业考核形式,鼓励探索混合所有制。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的基础辐射能力不断增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養质量不断提高,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衔接不断深化,为打赢扶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整合了资源、创新了机制。
职业院校科学调整专业设置,能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健全人才培养体系。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的特性,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内核高度一致,普遍与地方、区域发展契合度高。为了达到大量输送“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实用型人才的目的,职业院校围绕现代农业及服务业、地方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调整、优化专业和专业群,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据统计,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专业覆盖21个大类,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深入联系的专业大类接近半数,基本可以与农村做到专业和产业相对应、全覆盖。为了落实服务社会、产教融合的办学宗旨,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均以地方产业的发展为导向,以脱贫攻坚为刚需,达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的。 职业教育通过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能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提供“靶向”技术服务。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职业院校的师资要求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职院师资的整体水平。目前,职业院校的教师普遍学历水平高、综合素质高,其中大量“双师型”教师能教学、会技能,拥有企业从业经历,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职业院校选派优秀教师组成技术服务队,在田间地头打造技术技能积累高地,将新媒体、“互联网+”等新技术引进产业升级,创办了农民实实在在需要的培训班,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人才支撑及智力支持。
三、株洲职业教育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湖南省株洲市地处湘赣两省边界,总人口400余万,虽属中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地市,但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平衡,所辖炎陵县、茶陵县是有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贫困县,整体脱贫攻坚的任务重、压力大。
株洲地区有8所高等职业院校,即:湖南铁道职业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学院、湖南化工职业学院、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商业技师学院、湖南工贸技师学院,在校学生8万余人。中等职业学院21所,在校学生5万余人。此外,株洲市正全力打造职教科技园区,这一省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已基本建成,规划2020年实现人口规模25万,其中常住人口5万,在校学历教育学生人数10万,年均培训学生人数10万。株洲独具特色的科技职教园区,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中做到了资源传递和经验共享。
(一)主要做法
党委率先,全力扶贫攻坚。株洲市委、市政府按照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举全市之力,统筹安排、全力推进,安排株洲各大职业院校牵头成立驻村工作队,选拔优秀干部直接驻帮扶村精准帮扶。各职业院校积极响应株洲市委市政府的号召,跑政策、找资源,为帮扶村争取政府专项资金近千万元,克服困难建设了扶贫点村级公路、太阳能路灯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及黄桃种植基地等产业合作社,并多次组织后盾单位到扶贫点走访慰问贫困户。
思想引导,“扶贫先扶志”。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助其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惰性,株洲市职业院校驻村工作队开展“星级脱贫户”“创富榜样”等系列争优争先创评活动,有力促进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为乡村文化的繁荣贡献了力量。
职业院校利用学校教育资源,拓宽路径,解决代际贫困问题,推荐贫困家庭子女就读职业学校,组织贫困户劳动力到职业学校参加免费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推荐到企业就业。校党组织指定党员一对一密切联系贫困学生,贫困学生中的每位入党积极分子配有一名“思想导师”,通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路径,帮助贫困学生党员掌握生存技能,鼓励他们毕业后就地稳岗就业,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领头羊”作用。
技术指导,输出现代工艺理念。株洲市科技职教园区整合教育资源,安排每所高职院校对口帮扶一所贫困地区中职学校。在帮扶过程中,株洲市高职院校依托对口中职学校所在地,了解贫困地区农民的真实需求,调研贫困地区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并为对口学校优化了一批“涉农”专业,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援建了一批教育基础设施,采购了多种专业教具,免费提供各类师资及技术培训。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提高了对口学校的办学主动性,扩大了株洲市职业院校的办学辐射半径,更好地满足了贫困地区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主要成效
株洲市于2017年年底实现了炎陵、茶陵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申请摘帽验收,确保剩余12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53万贫困人口脱贫,比国家计划提前三年实现了全部脱贫“摘帽”。2018年实现了16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3.7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2019年,株洲全市实现3665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低至0.3%;产业扶贫政策惠及4.3万户、13.72万人贫困人口,占贫困人口总数的82.58%;新增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473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3.65%;教育资助贫困学生1.91万人次,易地搬迁贫困户脱贫率94.18%,五县市区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360元/月,年保障标准为4320元,1.42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全市15.5万脱贫人口脱贫成果得到了巩固,获得国家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和省脱贫攻坚市际交叉检查的高度肯定。在扶贫工作上形成了“株洲经验”,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联合国家部委、权威研究机构的领导与专家组成了全国精准扶贫典型经验课题调研组来株洲调研,认为株洲经验“在社会扶贫创新探索上具有全国性的典型价值”。
四、结语
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是一项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也是党中央对于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为了贯彻中央精神,职业院校必须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注入活力,助力脱贫攻坚、助益乡村振兴,为贫困地区打造一支有知识、懂技术、能创新、想致富的新农民队伍,实现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的积累及优化。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工作的不断融合,其优势和作用必定会更加彰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3-06.
[2]吴雨龙.职业教育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对接探索[J].农业与技术,2020(11).
[3]龚仕建.人民日报今日谈:乡村振兴 人才是关键[EB/OL].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9/0217/c1003-30758626.html,2019-02-27.
[4]吳晶,刘亦湛.习近平: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6/23/c_1111276223.htm,2014-06-23.
[5]毕树沙.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N].湖南日报,2020-05-28.
[6]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全国精准扶贫典型经验课题调研之株洲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株洲经验:株洲市社会扶贫的创新探索[J].人民论坛,2017(33).
[7]谭慧,程泊静.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策略研究: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世界家苑(学术版),2018(4).
编辑 李 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