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是小学科技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依托大足的本土资源,创新活动形式,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体会科技的神奇魅力,从而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真正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技创新;青少年;本土资源
十八大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知识是力量,人才是未来。未来总是属于年青人的,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实现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小学科技教师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大家都知道,大足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并拥有大足石刻、龙水小五金、汽车生产三大特色资源。同时,大足区实验小学拥有科技馆、天文台、生态园等校内活动基地和北山佛湾、长河、天醉园枇杷山庄、荷花山庄、西苑、驻足部队实践基地等校外实践基地。于是,教师可以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结合青少年发展需要,依托本地区及学校资源,创新科技教育活动形式,开展有地方特色的科普活动。
1.依托本土自然资源,普及青少年科学知识
科学普及是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它是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让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1]学校的科技教师对大足的自然资源非常了解和熟悉,他们知道大足区西山森林公园既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珙桐、活化石桫椤等珍稀植物,又有小灵猫、白鹭、竹鸡、青羊、猪獾等60多种飞禽走兽,还有溶洞、温泉、奇石、茶山等自然景观,等着孩子们去探索发现。因此,科技教师可以依托这些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财富,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如探秘龙水湖、桫椤园生态环保科学体验活动、走近大足矿产资源等,普及学生的科学知识,树立青少年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意识,同时,激发青少年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挖掘地区特色资源,培养青少年实践能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2]适当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可以保持青少年的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开发他们的创造智能,使他们从小就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学习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大足拥有闻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更有“龙水小五金、汽车生产”现代工业文明对它的格外垂青,科技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地区特色资源,并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实践活动课程,如参观龙水五金博物馆、到汽车生产基地实地考察、了解大足石刻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等。在这些科学实践活动中,青少年成为一个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他们不断动手、动脑、动嘴,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又增强青少年的对家乡的自豪感。
3.利用科普教育基地,树立青少年远大理想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我国青少年因长期接受传统教育,注重记忆力的训练,忽视观察力、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缺乏质疑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培养,思维死板,缺乏创新。[3]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青少年会面对许多既尖锐又艰巨、既复杂又实际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过程中,从问题的提出到制定出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案,再到采取正确的措施解决问题,都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思维,而这一过程正是对青少年创新思维开发和培养的过程。大足荷花山庄、雅美佳湿地公园、西苑原也农业公司等是市级科普教育活动基地,也是学校的校外实践基地,科技教师可以积极开发这些科普教育基地资源,定期组织青少年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如:到西苑认识植物、荷花山庄观察太空荷花的生长情况、在学校的科技馆、天文台、科技创新制作室、劳技室等校内科普实践阵地大显身手等。这些基地是科技创新的典范,青少年在参观学习或亲手实践时,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树立科技兴国的远大创新强国梦。
4.联系当地自然现象,激发青少年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技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反映自然科学学科发展的新进展,引起青少年的极大的探究兴趣,从而真正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如结合重大天文现象2016年5月9日的水星凌日、2014年10月8的月全食、2013年ISON“最美彗星”光临地球等现象进行讲座、观测、摄影等活动,激发青少年探究欲望和对太空的向往;也可以根据一定时期的热点问题,如我国的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宇航员太空授课,物联网、智能家居、3D打印、云计算、4G时代领跑等等作为与青少年交流的话题,既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又使孩子们好奇心得到满足。
我们还可以结合本土科学资源,反映自然科学学科发展的新进展。如大足石刻启动夜游工程,运用3D投影技术,为大足石刻增添色彩形成了白天游宝顶山、夜游北山,昼夜可赏景的立体式旅游线路……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驱使他们迫切想知道3D投影技术以及相关的新进展。这时科技教师就可以抓住契机,对青少年介绍相关的科学前沿知识。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的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还能使青少年在科技活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真实地感受到体验科学的本质及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5.打造优秀辅导团队,保障青少年科技活动
稳定而优秀的辅导员队伍,是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有力保障。仅有了好的活动形式,没有优秀的科技辅导员进行有效指导,也是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的。科技教师首先可以依靠本校的科学、科技教师队伍,组成精良的辅导员团队,形成稳定的辅导员队伍;其次,可以邀请热爱科学的爱心人士组成科普志愿者队伍,利用他们的专长开设特色课程,以弥补师资的不足;再次,科技教师还可以借助科委、科协的力量,聘请一些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特聘辅导员为青少年举办讲座或开展活动时进行具体操作指导,可以提升科技创新活动的科技含量和整个活动的质量。总之,要尽可能地与其他科技辅导员形成教育合力。另外,科技教师还应该对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评价与成果展示,确保活动质量,这样既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兴趣,又促进科普特色活动纵深发展。
综上所述,科技教育工作应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目标,以科技活动为抓手,依托本土资源,精心组织丰富的活动内容,细心呵护青少年对周围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帮助他们体会到科学的神奇魅力,从而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科学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国务院公报.2002.6.29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
[3]熊翼 谯玫.浅谈暑期社会实践对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旅游纵览(行业版)[G].河北.2011(5).
关键词:科技创新;青少年;本土资源
十八大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知识是力量,人才是未来。未来总是属于年青人的,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实现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小学科技教师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大家都知道,大足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并拥有大足石刻、龙水小五金、汽车生产三大特色资源。同时,大足区实验小学拥有科技馆、天文台、生态园等校内活动基地和北山佛湾、长河、天醉园枇杷山庄、荷花山庄、西苑、驻足部队实践基地等校外实践基地。于是,教师可以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结合青少年发展需要,依托本地区及学校资源,创新科技教育活动形式,开展有地方特色的科普活动。
1.依托本土自然资源,普及青少年科学知识
科学普及是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它是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让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1]学校的科技教师对大足的自然资源非常了解和熟悉,他们知道大足区西山森林公园既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珙桐、活化石桫椤等珍稀植物,又有小灵猫、白鹭、竹鸡、青羊、猪獾等60多种飞禽走兽,还有溶洞、温泉、奇石、茶山等自然景观,等着孩子们去探索发现。因此,科技教师可以依托这些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财富,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如探秘龙水湖、桫椤园生态环保科学体验活动、走近大足矿产资源等,普及学生的科学知识,树立青少年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意识,同时,激发青少年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挖掘地区特色资源,培养青少年实践能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2]适当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可以保持青少年的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开发他们的创造智能,使他们从小就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学习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大足拥有闻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更有“龙水小五金、汽车生产”现代工业文明对它的格外垂青,科技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地区特色资源,并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实践活动课程,如参观龙水五金博物馆、到汽车生产基地实地考察、了解大足石刻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等。在这些科学实践活动中,青少年成为一个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他们不断动手、动脑、动嘴,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又增强青少年的对家乡的自豪感。
3.利用科普教育基地,树立青少年远大理想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我国青少年因长期接受传统教育,注重记忆力的训练,忽视观察力、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缺乏质疑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培养,思维死板,缺乏创新。[3]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青少年会面对许多既尖锐又艰巨、既复杂又实际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过程中,从问题的提出到制定出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案,再到采取正确的措施解决问题,都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思维,而这一过程正是对青少年创新思维开发和培养的过程。大足荷花山庄、雅美佳湿地公园、西苑原也农业公司等是市级科普教育活动基地,也是学校的校外实践基地,科技教师可以积极开发这些科普教育基地资源,定期组织青少年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如:到西苑认识植物、荷花山庄观察太空荷花的生长情况、在学校的科技馆、天文台、科技创新制作室、劳技室等校内科普实践阵地大显身手等。这些基地是科技创新的典范,青少年在参观学习或亲手实践时,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树立科技兴国的远大创新强国梦。
4.联系当地自然现象,激发青少年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技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反映自然科学学科发展的新进展,引起青少年的极大的探究兴趣,从而真正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如结合重大天文现象2016年5月9日的水星凌日、2014年10月8的月全食、2013年ISON“最美彗星”光临地球等现象进行讲座、观测、摄影等活动,激发青少年探究欲望和对太空的向往;也可以根据一定时期的热点问题,如我国的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宇航员太空授课,物联网、智能家居、3D打印、云计算、4G时代领跑等等作为与青少年交流的话题,既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又使孩子们好奇心得到满足。
我们还可以结合本土科学资源,反映自然科学学科发展的新进展。如大足石刻启动夜游工程,运用3D投影技术,为大足石刻增添色彩形成了白天游宝顶山、夜游北山,昼夜可赏景的立体式旅游线路……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驱使他们迫切想知道3D投影技术以及相关的新进展。这时科技教师就可以抓住契机,对青少年介绍相关的科学前沿知识。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的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还能使青少年在科技活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真实地感受到体验科学的本质及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5.打造优秀辅导团队,保障青少年科技活动
稳定而优秀的辅导员队伍,是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有力保障。仅有了好的活动形式,没有优秀的科技辅导员进行有效指导,也是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的。科技教师首先可以依靠本校的科学、科技教师队伍,组成精良的辅导员团队,形成稳定的辅导员队伍;其次,可以邀请热爱科学的爱心人士组成科普志愿者队伍,利用他们的专长开设特色课程,以弥补师资的不足;再次,科技教师还可以借助科委、科协的力量,聘请一些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特聘辅导员为青少年举办讲座或开展活动时进行具体操作指导,可以提升科技创新活动的科技含量和整个活动的质量。总之,要尽可能地与其他科技辅导员形成教育合力。另外,科技教师还应该对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评价与成果展示,确保活动质量,这样既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兴趣,又促进科普特色活动纵深发展。
综上所述,科技教育工作应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目标,以科技活动为抓手,依托本土资源,精心组织丰富的活动内容,细心呵护青少年对周围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帮助他们体会到科学的神奇魅力,从而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科学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国务院公报.2002.6.29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
[3]熊翼 谯玫.浅谈暑期社会实践对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旅游纵览(行业版)[G].河北.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