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红楼梦》中,“诗意地栖居”着一位奇女子——林黛玉。她才华横溢,敏感多思,脱俗不凡,毫不造饰,自然地表现自我。因为奇特的身世,与众不同的情思,“孤标傲世”的个性,加之一颗赤诚的“诗心”,所以无论是她的生活还是诗词都诗意盎然,因而林黛玉的生活诗化,情感诗化,行为诗化,她就是诗意的存在。
关键词:诗意地栖居 《红楼梦》 林黛玉
海德格尔以“诗意地栖居”表明一种无功利、真实无束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由向往的内在意识,指人对生活理解把握后,保持内心的安详、和谐,对诗意生活的憧憬与追求。它是人灵魂深处的存在,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渴求“理想世界的永恒,是精神生命的清澈”。
刘再复在《红楼梦悟》中说:“诗意栖居的形式却很稀少,它是向往,并非现实。”而曹雪芹却使诗意“栖居”有了具体的存在形式——大观园,并让他所珍爱的一众女子“栖居”其中。换言之,大观园呈现的诗意栖居是诗人的国度,国度主体全是诗意的生命。在这个“诗国”里的林黛玉,更是诗意的存在。
一、诗意之居——仙境别红尘
林黛玉的前身本是一株绛珠仙草,生活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因得神瑛侍者灌溉之恩,故在其下凡后要“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而后在大观园中,林黛玉所选居处潇湘馆,是元妃省亲第一处行幸之所,题匾为“有凤来仪”,在颂圣同时也暗示了黛玉栖居之所的不俗。小说中多次对潇湘馆的环境进行描写:
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第十七回)
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举目望门上一看,只见匾上写着“潇湘馆”三字。宝玉信步走入,只见湘帘垂地,悄无人声。走至窗前,觉得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第二十六回)
先到了潇湘馆,一进门,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漫的路。(第四十回)
黛玉选中潇湘馆作为自己的居所,是中意这里的曲栏、梨花、芭蕉、翠竹、苍苔,石子小路,清净深幽,诗情画意。可以说,主角住处的布景往往是其性格的表现,“一个人的房子即是他自己的一种伸延”。因此,“不论是外面的庭园布置、花草,还是室内装置都在配合这几位主角的性格,衬托得他们更形凸出”。
装点潇湘馆的花木是梨花,它洁白、素净、神圣、高雅,所谓“梨花淡白柳深青”(苏轼《东栏梨花》),它从侧面表现出林黛玉的孤傲自尊。芭蕉是愁苦的象征,多和离愁别绪、孤独愁苦情绪有关,雨打芭蕉,哀怨凄苦,但也诗情无限。而竹“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象征着傲岸不屈、挺拔倔强、正直高洁、出尘脱俗的文人品格,同时,娥皇、女英泪洒潇湘竹的神话也使得“竹”有了更强的诗意。黛玉“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正说明她诗意的眼光,适合诗意地栖居。总之,从居所的庭园布置、花木栽种来看,潇湘馆显得恬淡安静、凄苦哀怨,但又诗意盎然。
同时潇湘馆室内布置也充满诗意,“窗下案上设有笔砚,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难怪刘姥姥要说“这必定是哪位公子哥儿的书房”。书和笔砚表现了林黛玉超群出众的闺阁诗人的才能和气质,也使她区别于一般的尘俗女子。林黛玉独具慧眼诗心,品味高雅,文化修养极高,加之内心敏感,情感丰富,她的居所可谓“仙境别红尘”,连室内陈设都有翰墨之香,充满诗意,因此潇湘馆也是“林黛玉这个富有诗人气质而又有着丰富内心世界的典型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诗意之情
(一)处事的率真随性——孤标傲世偕谁隐
林黛玉身世悲惨,她有先天不足之症,因父母早丧,寄居贾府,孤苦伶仃。加之心思玲珑剔透,敏感多思,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天性尚自然, 富有诗人的敏感气质,做事不权衡利弊,孤标傲世,她的恣情任性被世人理解为“小性儿”。俞平伯先生称黛玉直、刚、热、尖锐、天真,因为“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所以对周瑞家的送宫花不满;当她以为送给宝玉的荷包让小厮解去了,于是剪掉“费了许多工夫”才做好一半、准备给宝玉的香袋儿。她用“小性儿”维护自尊心,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林黛玉有着诗意的情怀,她有极其自然,毫不矫揉造作的生活状态,能任自然地生活。她的“诗意”不矫揉造作,更不刻意而为,以自我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自我的想法为人处世。她追求“诗意”的自我存在,真正地“栖居”在诗境之中。
(二)诗意爱情——暗洒闲抛却为谁?
黛玉为情而生,亦为情而活。她用一生之泪,偿一世深情。作为贯穿《红楼梦》始终的宝黛爱情,有“木石前盟”的诗性开端。黛玉多愁善感,超凡脱俗。她看重精神契合、灵魂层面的沟通。在恋爱过程中,不重视功名利禄等物质层面的俗物,从不劝诫宝玉走仕途。
《红楼梦》中写到湘云劝宝玉走“仕途经济道路”,一向对年轻女子温柔体贴的贾宝玉出语毫不留情:“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黛玉不愿失去诗人的实体、本体,从不劝宝玉角逐权力、功名、财富。
林黛玉的行为语言,一是泪,一是诗。宝黛初见,即“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当探春提议以“潇湘妃子”为林黛玉诗社别名时,大家听说,都拍手叫妙。林黛玉却低头不语,可见黛玉默认了探春“爱哭”的说法。
因为爱深沉专一,所以黛玉将宝玉当作自己生命中、精神上的唯一寄托,也希望能得到对方全身心的回报,这种期许执着浪漫,却不够现实。黛玉对感情的要求“十分挑剔、十分多心,不能容忍、不能冷静对待哪怕是最微小的一刹冷淡和疏失”。所以一旦她与宝玉中间有了误会,她就自伤自怜,自嗟自怨,使超出世俗恋爱婚姻的诗意化爱情,早已注定黛玉“泪尽而逝”的结局。 三、诗意之为
(一)诗意葬花——一净土掩风流
黛玉葬花,在《红楼梦》中有两次描写。
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第二十三回)
话说林黛玉只因昨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至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是一腔无明正未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哭了几声,便随口念了几句。不想宝玉在山坡上听见,先不过点头感叹;次后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第二十八回)
爱花之人,见到春光流逝,不免感伤痛惜,感慨伤怀。而黛玉的爱花却是通过“葬花”得以体现。“葬花”的行为,非人人能想到,出色不俗的宝玉不忍践踏满地桃花,也只是将花扫起来,抖入池内,任其随波逐流。唯有黛玉,也只有黛玉懂得落花真正洁净的所在。她对宝玉说:“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随后提议:“不如装在绢袋里,拿土埋了,日久不过随土化了。”
在黛玉而言,葬花的行为是诗意的,也是避免花被糟蹋的一种真正洁净的方式,是杜绝花与世俗丑恶世界、脏臭俗人接触的方法,因此看到落红满地,感花伤己,乃荷锄葬花,借吟“葬花吟”来抒发感慨,以遣愁思。葬花是她对自我不幸命运的一种哀叹和无奈之为,她说:“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在暮春时际,花虽凋零渐落,无所归依,甚至可能无法避免被践踏的命运,但花尚有“我”葬,得以保持最终净洁。可是自己的命运如何,一旦红颜老去、生命终结,谁又会为之伤痛?“一净土掩风流”,她以葬花的行为保全了花的净洁。同时以花代己,用葬花的行为表现另一种对自我的爱惜与对现实的无奈。在她心目中:“人与花无分,人与诗无分。人便是花,花便是人;人即诗,诗即人,全是真生命。”
(二)诗意诗作——堪怜咏絮才
有“咏絮才”之称的林黛玉,具有独特的诗人气质,是大观园众多诗性女子中的佼佼者。在诗的王国里,林黛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得以展现,她的出众的诗才得以突显。
在“香菱学诗”一节中,黛玉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之后评价香菱所作诗作措词不雅或过于穿凿,可见她反对诗歌语言凡俗不雅,同时也不赞同刻意牵强地认为“意”才是诗的灵魂所在,作诗更应注重意境的深远。而她推荐给香菱学习的诗人,不管是王维、李白、杜甫,还是陶、谢、庾、鲍等人,大概因为他们的诗作坚持自我,没有丝毫矫饰做作,所以才能入黛玉法眼。真挚自然,情感深挚,而这恰巧是林黛玉的一种诗性选择、诗性理念。
当探春偶结诗社的想法得到众人响应后开社时,以《咏白海棠》为题,黛玉所作《咏白海棠》“碾冰为土玉为盆”诗,既表现出了海棠花既有梨花的雅洁,更有梅花的幽香。夜色已昏,却“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超凡脱俗,遗世独立。
而后史湘云再邀一社作“菊花诗”,众人作毕,林黛玉所作的三首竟完占三甲,《咏菊》:“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大概要算隐逸世外的陶渊明最能知晓菊花孤傲贞洁的情操,菊花因陶令而得高风之评,陶令因菊花而得所慰藉,菊花与陶令惺惺相惜。此处满怀“秋心”的不只是菊花,更是林黛玉,菊花已与她融为一体,有欲仿效陶渊明追求高风亮节的期盼。《问菊》则更进一步刻画菊花与众不同的高洁个性。林黛玉内心情感丰富,有诗性气质,所以她问菊花:“孤标傲世携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孤高傲视的菊花,隐居田园,但相伴为谁?为何开花如此之迟?在庭圃之中,有没有感受到霜露寒冷,孤独寂寞?在大雁南归、秋虫浅唱时,是否会思念着什么人?她用一颗独特的“诗心”,借问菊表现出诗意的孤独、诗意的寂寞。林黛玉在《菊梦》中伴菊睡去,逃遁于尘世之外,醒后篱畔清冷,并不羡慕庄生蝴蝶式栩栩然的自得解脱,却记挂陶令旧盟。诗中那些断续清冷的梦境,其实是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拒绝与逃遁。林黛玉疏离于现实世界之外,活在内心构筑起来的自我精神世界中。林黛玉有和菊花相似的坚贞高洁的精神气质,她借菊花诗任自然地表现个体的性灵。
作为诗化了的人物,林黛玉用满腔的炽热与真诚,全身心地投入诗歌创作中,她的生活和诗意融为一体。她刻意疏离、逃遁于现实世界,显得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葬花吟》是林黛玉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见到满地落花,想到自己身为女子不能主宰命运,如泣如诉地书写了满腔的悲愤辛酸。诗情哀伤凄恻,又有不平孤傲之气。她控诉了冷酷无情的现实,表现出不甘屈服的孤高自傲,渗透着她对自身遭遇和命运的哀叹;为追求理想与现实环境的抗争,表现出独抱高洁的高贵品质。黛玉保持着自我的心灵与精神与外在现实世界的距离,她以诗句抒发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呈现她的不平与悲伤,表现出对诗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刘小枫说:“诗是存在的歌唱,生命本身的言说。诗的语言原初、直接地使生命形式和体验形式成为言语,使人的存在精神性地转化为透明或浑浊。”而林黛玉正是用诗歌来言说自己的本真生命,为自我的存在歌唱。
四、结语
林黛玉才华横溢,敏感多思,脱俗不凡,毫不造饰,能自然地表现自我。因为奇特的身世、与众不同的情思、“孤标傲世”的个性,加之一颗赤诚的“诗心”,无论是她的生活还是诗词都诗意盎然,她的生活诗化,情感诗化,行为诗化,她以诗性的情、行、言做到了诗意地栖居。
参考文献:
[1] 余英时.红楼梦的两个世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2] 刘再复.红楼梦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54.
[3]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名家汇评本[M].北京:北京图书出版社,2008.
[4] 宋淇.红楼梦识要——宋淇红学论集[M].北京:中国书店,2000:16.
[5] 尹振华.人物性格的外化与延伸——略论《红楼梦》中潇湘馆的环境描写[J].河北大学学报,1995(4):72.
[6] 李希凡.沉沙集:李希凡论红楼梦及中国古典小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389.
[7] 王蒙.红楼启示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79.
[8] 刘再复.红楼哲学笔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85.
[9]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M].上海:三联书店,2001:31.
关键词:诗意地栖居 《红楼梦》 林黛玉
海德格尔以“诗意地栖居”表明一种无功利、真实无束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由向往的内在意识,指人对生活理解把握后,保持内心的安详、和谐,对诗意生活的憧憬与追求。它是人灵魂深处的存在,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渴求“理想世界的永恒,是精神生命的清澈”。
刘再复在《红楼梦悟》中说:“诗意栖居的形式却很稀少,它是向往,并非现实。”而曹雪芹却使诗意“栖居”有了具体的存在形式——大观园,并让他所珍爱的一众女子“栖居”其中。换言之,大观园呈现的诗意栖居是诗人的国度,国度主体全是诗意的生命。在这个“诗国”里的林黛玉,更是诗意的存在。
一、诗意之居——仙境别红尘
林黛玉的前身本是一株绛珠仙草,生活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因得神瑛侍者灌溉之恩,故在其下凡后要“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而后在大观园中,林黛玉所选居处潇湘馆,是元妃省亲第一处行幸之所,题匾为“有凤来仪”,在颂圣同时也暗示了黛玉栖居之所的不俗。小说中多次对潇湘馆的环境进行描写:
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第十七回)
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举目望门上一看,只见匾上写着“潇湘馆”三字。宝玉信步走入,只见湘帘垂地,悄无人声。走至窗前,觉得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第二十六回)
先到了潇湘馆,一进门,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漫的路。(第四十回)
黛玉选中潇湘馆作为自己的居所,是中意这里的曲栏、梨花、芭蕉、翠竹、苍苔,石子小路,清净深幽,诗情画意。可以说,主角住处的布景往往是其性格的表现,“一个人的房子即是他自己的一种伸延”。因此,“不论是外面的庭园布置、花草,还是室内装置都在配合这几位主角的性格,衬托得他们更形凸出”。
装点潇湘馆的花木是梨花,它洁白、素净、神圣、高雅,所谓“梨花淡白柳深青”(苏轼《东栏梨花》),它从侧面表现出林黛玉的孤傲自尊。芭蕉是愁苦的象征,多和离愁别绪、孤独愁苦情绪有关,雨打芭蕉,哀怨凄苦,但也诗情无限。而竹“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象征着傲岸不屈、挺拔倔强、正直高洁、出尘脱俗的文人品格,同时,娥皇、女英泪洒潇湘竹的神话也使得“竹”有了更强的诗意。黛玉“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正说明她诗意的眼光,适合诗意地栖居。总之,从居所的庭园布置、花木栽种来看,潇湘馆显得恬淡安静、凄苦哀怨,但又诗意盎然。
同时潇湘馆室内布置也充满诗意,“窗下案上设有笔砚,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难怪刘姥姥要说“这必定是哪位公子哥儿的书房”。书和笔砚表现了林黛玉超群出众的闺阁诗人的才能和气质,也使她区别于一般的尘俗女子。林黛玉独具慧眼诗心,品味高雅,文化修养极高,加之内心敏感,情感丰富,她的居所可谓“仙境别红尘”,连室内陈设都有翰墨之香,充满诗意,因此潇湘馆也是“林黛玉这个富有诗人气质而又有着丰富内心世界的典型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诗意之情
(一)处事的率真随性——孤标傲世偕谁隐
林黛玉身世悲惨,她有先天不足之症,因父母早丧,寄居贾府,孤苦伶仃。加之心思玲珑剔透,敏感多思,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天性尚自然, 富有诗人的敏感气质,做事不权衡利弊,孤标傲世,她的恣情任性被世人理解为“小性儿”。俞平伯先生称黛玉直、刚、热、尖锐、天真,因为“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所以对周瑞家的送宫花不满;当她以为送给宝玉的荷包让小厮解去了,于是剪掉“费了许多工夫”才做好一半、准备给宝玉的香袋儿。她用“小性儿”维护自尊心,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林黛玉有着诗意的情怀,她有极其自然,毫不矫揉造作的生活状态,能任自然地生活。她的“诗意”不矫揉造作,更不刻意而为,以自我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自我的想法为人处世。她追求“诗意”的自我存在,真正地“栖居”在诗境之中。
(二)诗意爱情——暗洒闲抛却为谁?
黛玉为情而生,亦为情而活。她用一生之泪,偿一世深情。作为贯穿《红楼梦》始终的宝黛爱情,有“木石前盟”的诗性开端。黛玉多愁善感,超凡脱俗。她看重精神契合、灵魂层面的沟通。在恋爱过程中,不重视功名利禄等物质层面的俗物,从不劝诫宝玉走仕途。
《红楼梦》中写到湘云劝宝玉走“仕途经济道路”,一向对年轻女子温柔体贴的贾宝玉出语毫不留情:“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黛玉不愿失去诗人的实体、本体,从不劝宝玉角逐权力、功名、财富。
林黛玉的行为语言,一是泪,一是诗。宝黛初见,即“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当探春提议以“潇湘妃子”为林黛玉诗社别名时,大家听说,都拍手叫妙。林黛玉却低头不语,可见黛玉默认了探春“爱哭”的说法。
因为爱深沉专一,所以黛玉将宝玉当作自己生命中、精神上的唯一寄托,也希望能得到对方全身心的回报,这种期许执着浪漫,却不够现实。黛玉对感情的要求“十分挑剔、十分多心,不能容忍、不能冷静对待哪怕是最微小的一刹冷淡和疏失”。所以一旦她与宝玉中间有了误会,她就自伤自怜,自嗟自怨,使超出世俗恋爱婚姻的诗意化爱情,早已注定黛玉“泪尽而逝”的结局。 三、诗意之为
(一)诗意葬花——一净土掩风流
黛玉葬花,在《红楼梦》中有两次描写。
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第二十三回)
话说林黛玉只因昨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至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是一腔无明正未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哭了几声,便随口念了几句。不想宝玉在山坡上听见,先不过点头感叹;次后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第二十八回)
爱花之人,见到春光流逝,不免感伤痛惜,感慨伤怀。而黛玉的爱花却是通过“葬花”得以体现。“葬花”的行为,非人人能想到,出色不俗的宝玉不忍践踏满地桃花,也只是将花扫起来,抖入池内,任其随波逐流。唯有黛玉,也只有黛玉懂得落花真正洁净的所在。她对宝玉说:“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随后提议:“不如装在绢袋里,拿土埋了,日久不过随土化了。”
在黛玉而言,葬花的行为是诗意的,也是避免花被糟蹋的一种真正洁净的方式,是杜绝花与世俗丑恶世界、脏臭俗人接触的方法,因此看到落红满地,感花伤己,乃荷锄葬花,借吟“葬花吟”来抒发感慨,以遣愁思。葬花是她对自我不幸命运的一种哀叹和无奈之为,她说:“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在暮春时际,花虽凋零渐落,无所归依,甚至可能无法避免被践踏的命运,但花尚有“我”葬,得以保持最终净洁。可是自己的命运如何,一旦红颜老去、生命终结,谁又会为之伤痛?“一净土掩风流”,她以葬花的行为保全了花的净洁。同时以花代己,用葬花的行为表现另一种对自我的爱惜与对现实的无奈。在她心目中:“人与花无分,人与诗无分。人便是花,花便是人;人即诗,诗即人,全是真生命。”
(二)诗意诗作——堪怜咏絮才
有“咏絮才”之称的林黛玉,具有独特的诗人气质,是大观园众多诗性女子中的佼佼者。在诗的王国里,林黛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得以展现,她的出众的诗才得以突显。
在“香菱学诗”一节中,黛玉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之后评价香菱所作诗作措词不雅或过于穿凿,可见她反对诗歌语言凡俗不雅,同时也不赞同刻意牵强地认为“意”才是诗的灵魂所在,作诗更应注重意境的深远。而她推荐给香菱学习的诗人,不管是王维、李白、杜甫,还是陶、谢、庾、鲍等人,大概因为他们的诗作坚持自我,没有丝毫矫饰做作,所以才能入黛玉法眼。真挚自然,情感深挚,而这恰巧是林黛玉的一种诗性选择、诗性理念。
当探春偶结诗社的想法得到众人响应后开社时,以《咏白海棠》为题,黛玉所作《咏白海棠》“碾冰为土玉为盆”诗,既表现出了海棠花既有梨花的雅洁,更有梅花的幽香。夜色已昏,却“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超凡脱俗,遗世独立。
而后史湘云再邀一社作“菊花诗”,众人作毕,林黛玉所作的三首竟完占三甲,《咏菊》:“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大概要算隐逸世外的陶渊明最能知晓菊花孤傲贞洁的情操,菊花因陶令而得高风之评,陶令因菊花而得所慰藉,菊花与陶令惺惺相惜。此处满怀“秋心”的不只是菊花,更是林黛玉,菊花已与她融为一体,有欲仿效陶渊明追求高风亮节的期盼。《问菊》则更进一步刻画菊花与众不同的高洁个性。林黛玉内心情感丰富,有诗性气质,所以她问菊花:“孤标傲世携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孤高傲视的菊花,隐居田园,但相伴为谁?为何开花如此之迟?在庭圃之中,有没有感受到霜露寒冷,孤独寂寞?在大雁南归、秋虫浅唱时,是否会思念着什么人?她用一颗独特的“诗心”,借问菊表现出诗意的孤独、诗意的寂寞。林黛玉在《菊梦》中伴菊睡去,逃遁于尘世之外,醒后篱畔清冷,并不羡慕庄生蝴蝶式栩栩然的自得解脱,却记挂陶令旧盟。诗中那些断续清冷的梦境,其实是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拒绝与逃遁。林黛玉疏离于现实世界之外,活在内心构筑起来的自我精神世界中。林黛玉有和菊花相似的坚贞高洁的精神气质,她借菊花诗任自然地表现个体的性灵。
作为诗化了的人物,林黛玉用满腔的炽热与真诚,全身心地投入诗歌创作中,她的生活和诗意融为一体。她刻意疏离、逃遁于现实世界,显得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葬花吟》是林黛玉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见到满地落花,想到自己身为女子不能主宰命运,如泣如诉地书写了满腔的悲愤辛酸。诗情哀伤凄恻,又有不平孤傲之气。她控诉了冷酷无情的现实,表现出不甘屈服的孤高自傲,渗透着她对自身遭遇和命运的哀叹;为追求理想与现实环境的抗争,表现出独抱高洁的高贵品质。黛玉保持着自我的心灵与精神与外在现实世界的距离,她以诗句抒发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呈现她的不平与悲伤,表现出对诗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刘小枫说:“诗是存在的歌唱,生命本身的言说。诗的语言原初、直接地使生命形式和体验形式成为言语,使人的存在精神性地转化为透明或浑浊。”而林黛玉正是用诗歌来言说自己的本真生命,为自我的存在歌唱。
四、结语
林黛玉才华横溢,敏感多思,脱俗不凡,毫不造饰,能自然地表现自我。因为奇特的身世、与众不同的情思、“孤标傲世”的个性,加之一颗赤诚的“诗心”,无论是她的生活还是诗词都诗意盎然,她的生活诗化,情感诗化,行为诗化,她以诗性的情、行、言做到了诗意地栖居。
参考文献:
[1] 余英时.红楼梦的两个世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2] 刘再复.红楼梦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54.
[3]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名家汇评本[M].北京:北京图书出版社,2008.
[4] 宋淇.红楼梦识要——宋淇红学论集[M].北京:中国书店,2000:16.
[5] 尹振华.人物性格的外化与延伸——略论《红楼梦》中潇湘馆的环境描写[J].河北大学学报,1995(4):72.
[6] 李希凡.沉沙集:李希凡论红楼梦及中国古典小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389.
[7] 王蒙.红楼启示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79.
[8] 刘再复.红楼哲学笔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85.
[9]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M].上海:三联书店,2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