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寺与宗教学系:相隔有多远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直坚信,对于任何有兴趣于当代中国宗教的人来说,北京的这条街都是绝不可忽略的:顺着一0三路公共汽车路线,由东而西(当然相反亦可),在西安门一个看上去不太显眼的机关门口,与赫赫有名的“国管局”并排,挂着另一副世人所不太熟悉的牌子:“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其斜对面有一座在近代中国史上名气很大的西什库天主教堂,西去一站之遥便是广济寺。往下的路就是人们所熟悉的了:去动物园换车往北大,或往东到终点北京站——其对面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两个单位都有宗教学研究机构,北大有新挂牌的宗教学系,社科院则有老牌的国内首屈一指的宗教所(在其研究生院也称宗教系)。这条长街上囊括了中国宗教的政、教、学三界,可能是因为这条长街上有的是出名得多的大风景,人们迄今为止极少注意到过上述这道小小的景致。
  如同在当代文学创作以及諸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对于当代现实的关注和提倡一直算作我们的一项“国策”一样,迄止目前恐怕没人会对于当代宗教研究之重要性、必要性有任何质疑。除了学术界和宗教界的力量之外,国务院宗教局甚至还专门设有以研究当代国内外宗教为目标的机构(目前若干省市宗教局亦已有此举)。事实上,与社会上一般人们的淡漠印象恰好相反,在我国的宗教界特别是有关宗教的政界和学界,遍布着从事当代宗教研究工作的力量。开创这一领域的决策人是已故毛泽东主席,英明如毛主席早在文革前夕“阶级斗争”之弦渐绷渐紧之际,却完全出人意料之外地拈出了这一着“闲棋”——专门下达指示成立了国内第一家宗教研究所。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之评价,非本文所能为,而于对当代中国宗教这一对象本身的评品来说,极度缺乏元理论的研究——如果不是一个致命的,至少也是再明显不过的缺陷。这种元理论,我把它叫做“元宗教学”:解决“什么是宗教”、“什么是宗教学”这样的最基本的问题的理论。换句白话说,我们缺乏这个前提,没这个“底子”。这个缺陷是先天的。宗教学在中国起步晚,这个名词作为二级学科名称,甚至也是晚近十来年里才羞答答地从“哲学”的羽翼之下探头探脑地出现的。而在今天的宗教学界,即便是保守的学者也承认,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虽然在宗教理论方面有着十分精辟和富有文采的论断,但却没能给我们留下至少接近成形学科意义上的“宗教学”系统理论。最糟糕的是,在我们自己的传统库存里,不要说替宗教学,就是直截了当地为宗教本身——也找不到像样的“理论”梳篦(反过来,其宗教“实践”肌体之发达之精彩,远远胜过任何当代语言的描绘)。这样一来,中国宗教的当代窘境甚至比之中国中医还要麻烦得多:中医研究院至少拥有古老如《黄帝内经》的底子,而中国社科院宗教研究所这家龙头研究机构,却不得不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从头组织班子搞“宗教学通论”,第一次在历史上建构中国人自己的“宗教学原理”。这个“原理”的全部内容在目前至少还正在被认可和接受之中。这一先天缺陷的严重后果是,使得有关当代中国宗教的研究和阐述,往往在它的极其庞大、鲜活、精彩、生动的描述对象面前显得单薄简陋。
  有人说现代西方神学家抱怨那里太多宗教哲学家,却太少真正的神学家。这与我的感受何其相似乃尔!对当代中国的职业宗教家们,我毫无品评权力,但是我知道,类似我本人这种宗教学专业训练出的学者、文人正在越来越多地进入当代中国宗教界——哪怕只是话语上的试图进入。可结果会是什么呢?我不得不引用流行歌曲,为宗教界代拟敬复道:你的真情,我永远不懂。因为当代中国宗教界可能越来越多宗教哲学家、文学家或别的什么家,但是却罕有真正的“神学家”,学者、文人的对话欲望找不到足够的接收者,成了无主招领的单相思。因此,我们喜欢使用蒂里希的“终极关切”,但是却始终看不到这个关切的落脚点;因此,汉斯·昆一来中国就必定变成一个“学者”在宗教学学术界打转儿,而不再是那个威震西方的宗教改革家,如此等等。
  我相信,只有保持、发展和最终完成一种(甚或多种)纯净、宁静的“元宗教学”,当代以及未来中国宗教信仰———这是一出何等活跃和变幻莫测的活剧——才有可能得到真正合理的、合现代的诠释。而在目前,“宗教学”与“宗教”,仍然是咫尺天涯,是两张皮。对此我有太深的切肤之痛。我自己从宗教学系毕业十年了吧,如今也仍算在从事“宗教工作”,专业对口,可只有我自己知道,当学生时所学的那个“宗教学”离今天我日日都在触摸的这个“宗教”有多么遥远。但是也有好处,就是使我明白:一种纯净的“元宗教学”的构建,之于当代乃至十年二十年以后的宗教学界和宗教界,其间的联系绝不会像今天看上去那么遥远和隔膜。总有一天,佛寺(或者教堂、道观)与宗教学系会真正地相互走近、交谈,同时政府宗教局的工作也许将比现在轻省得多……
其他文献
十九世纪俄国革命史上,涅察也夫是一个今人鲜知的名字,至少很多对这段革命史有相当了解的中国人从未听说过他。对于那些希望从正面意义上叙述这段历史的人来说,涅察也夫的棘手之处在于他是一个信念坚定的革命家,同时又是一个极端专制和不择手段的人。因此,长期以来这个名字成为了某种禁忌。然而,一部俄国革命史假如没有这个人的名字和他的“革命家手册”,那不但是一个缺憾,而且是对这个漫长的革命过程中某种内在连续性的忽视
期刊
新疆人民出版社约一些学人为鲁迅画像,作一个“世纪末”的回顾。  “世纪末”本是人为。人为的东西成了习惯,也就信以为真,似乎这世界真有所谓世纪之分。一年之末,十年之末,百年之末,人们都惯于回首历史。  对过往的回忆是在遗忘了一部分情绪之中进行的,所以往往可以让人“去蔽”,使人比较的澄明。我想这就是回忆的价值,编书者的匠意也与此有关吧。  大概是受这回顾之风的感染或时间之“末”的暗示,近年来笔者很有兴
期刊
乱翻书的伴随习惯之一,是乱买书。几年前从摊上捡回来的一部“破书”(家长和老师昔日的评语,这话表明他们当初既不看,又不何以知其“破”?)是《济公活佛》。付钱之际瞥见还有一部《济公后传》,便也都买了。回家后不敢放在家里,怕儿女见笑,说老爹返老还童;带到班上也怕同事见笑,就塞在乱书堆里。坦率说一句,那书里大量的故事实在不高明:皇权与佛法相结合(活佛身为相爷的“替僧”);神通与无赖行径相结合(抓起新出笼的
期刊
在强调“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的美国社会中,一些族裔团体的称谓有时也会成为敏感的种族问题。五十年代以前,美国黑人被称为“Negro”。六十年代民权运动兴起以后,这个词被认为是对黑人的不尊重,因为它源于西班牙语,与罪恶的奴隶贸易与黑人奴隶制度相联系。于是,简单而又响亮的“Black”成为黑人的新称谓。进入七十年代,美国各族裔集团出现了“寻根热”,重视起自己的文化背景,一场
期刊
近代中国的世界语运动    近代中国的领袖人物是敢于作梦的。  从康有为的“大同”到梁启超的“新民”,孙中山的“民国”,陈独秀的“新青年”,胡适的白话文,以至于毛泽东的共产主义,在在都呈现了一班年轻人追求理想的勇迈和豪情。  在这些梦里,有的是残梦,有的是恶梦,当然,也有的美梦成真。但真正在“太虚幻境”中神游的一场春梦却是在五四运动前后开始提倡的世界语。    早在十七世纪,欧洲已有人提出世界语的
期刊
小平同志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的气度和风格。我在小平同志领导下工作的时间算是比较长的。从太行山到南下进军大别山。在中原局,小平同志是书记,我是秘书长。过了长江就分开了,他去了西南,我留在中南。后来,又都调到了北京。我是随邓子恢到中央农村工作部,小平是做中央秘书长,总书记。文革都靠边站了。后来我到农委搞改革,大事都是小平同志点了头的。在这里,我对小平同志谈点印象。  一个人首先应该有坚定的信仰,对共产党
期刊
世间最难读的是人心,最难记的是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其难也如斯,然犹有勤勉为之者,更觉难能可贵。这是我读完《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的第一感受。  读《年谱》,要首先抓住的是冯友兰的学术思想。这也是修年谱的重要意义。  冯友兰先生关于哲学的定义与流行的说法是不大一样的。教科书上说,哲学是世界观的系统理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问。可是冯友兰先生说,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冯友兰著,
期刊
重讀《阿Q正传》    《阿Q正传》是悲剧还是喜剧,学者们曾有过争论。于是,有人出面调停,谓之“悲喜剧”。这种两可之说自无闪失,颇具“和光同尘”之妙谛。然而,终是未能忘记提示人们别忘了作品中那些嬉耍逗哏的成分。其实,这“悲喜剧”的说法,如果不是一个出色的噱头,便显得多余、累赘。举凡古今中外的喜剧作品,只要真正楔入人的生存境况,多半也还是悲剧。像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不就是一种明证?鲁迅写阿Q,显
期刊
编者按    九十年代初,一本介绍当代西方伦理学主要争论的书:《普遍主义对共同体主义》的编者拉斯马森(D·Rasmussen)说:“伦理学再一次处在现在哲学讨论的中心。伦理—道德的观点活跃在后实证主义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反思继续着,并未被哲学终结的形象减弱。”他指出了诸如在海德格尔哲学里的伦理思维的再评价;由德里达发现差别的道德之维引导的后现代主义最近向伦理的转向;对道德普遍主义论据的重建;罗蒂
期刊
编者按    继考古学、科学、伦理学、人文地理学、“大众文化”、“乡土中国的当代图景”等座谈会后,《读书》编辑部于今年四月邀请在京的部分中青年社会(文化)人类学者座谈,与会者围绕“人类学者的文化视野”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和争论。  由于篇幅的原因,这里发表出来的,仅仅是这次讨论的部分内容,本刊将在下期继续发表有关内容。我们之所以组织这次座谈,不单是考虑到人类学在中国的田野工作积累和学术思想发展曾经有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