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大兵

来源 :名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xi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过灭黑的亚窝,投元,一杂老府蹦哒屈来,把你卜哒地哈,但是它冒把你恰嘎,哦嘎它冒把你吃嘎类?原来那杂老府是肥族地,不恰居肉。”这是湖南长沙方言中非常有名的一个段子,翻译过来就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突然,一只老虎蹦了出来,把你扑在地上,但是它没把你吃掉,为什么它没把你吃掉呢?因为那只老虎是回族的,不吃猪肉。”夸张,重叠,带形容词,砸地有坑的,噼里啪啦像倒豆子,节奏感极强,似极了湖南人辛辣的风格。
  长沙话风趣、幽默、丰富。比方说某人干某事不行,可以说:“他搞得那匝路”?也可以说:“他不是那号腿”,“他不是那呷菜的虫”,还可以说:“他有那号本事还在咯里?”甚至会说“他冒得那号泡”。你看语言多么丰富!长沙话中的一些土话往往还可以看出点古文言文的痕迹,可谓荆楚遗风。如“嗯男家”其实是“你老人家”,“逗咯里”可能是“逗留”在这里的意思,“健旺”是说身体还好。因此,湘派相声演员话一出口便有一种放松感。
  北方相声有一套雷打不动的规定:一逗一捧,一胖一瘦,三翻一抖,上台五分钟观众还等不到一个被抖出来的包袱。湖南人不习惯这一套规定,他们觉得这种三翻一抖式的笑的频率不够。于是湘派相声按照这个思路把三翻一抖改为一翻一抖,演员一上台就能让观众笑起来。按照他们的说法就是:“现代人的节奏在加快,工作和娱乐的节奏也在加快。湖南给北方相声提了个醒,相声也需要快的节奏,要增加笑的频率。”
  湘派相声最早出现还是在解放之前,那是长沙有个民间艺人叫欧德林,他边做生意边用长沙方言说唱顺口溜,以此招睐顾客。后来,长沙市成立了由艺队,欧德林便参加了曲艺队,把一些北方相声,改成长沙方言表演出来,这便是湘派相声最早的起源。
  现在,说起湘派相声,多数人都会想起奇志和大兵,但实际上推动湘派相声发展的旅程,却是湖南著名笑星杨志淳。杨志淳从事曲艺创作及表演30余年,因其幽默诙谐的表演,他的本名渐渐被人忘却,观众们却总是亲切地称呼他为“杨五六”。在行家眼中,杨五六是湖南相声界里程碑式的人物。1982年杨五六首次与搭档周卫星合作,当他们拿起相声唯一的母本北方相声当范本时,却遇上了麻烦。当时相声在人们印象中是必须用普通话,而且以特别标准的京韵京腔为上。当他们俩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开口说相声时,遭到了观众的非议。杨五六和周卫星在困境中想到了“改变”。第一次尝试失败。第二次他们麻着胆子用长沙话说了段相声,观众笑了,但观众认为拿方言说的段子也能叫相声那简直是开玩笑。杨五六对周卫星说:“你说普通话,北方人接受你的,我说湖南方言,湖南人接受,我们再试试看。”结果一碰撞就出了火花。终于,1983年他们演绎的相声走向了湖南电视台。
  从1996、1997年开始,另一对本土笑星——奇志和大兵异军突起,将湖南方言相声推向了新的高度。1998年底,南派相声代表大兵和奇志以《白吃》在1999年央视春晚一举成名,将湖南方言相声推向了一个高峰。一脸坏笑的大兵一天比一天红。大兵为改造北方相声做出了很多努力,且成绩不俗。
其他文献
无厘头语言和行为被周星驰引入到他的电影中,成为他的一种极其重要的表现元素之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化。英雄的时代早已结束,崇高日渐式微,人们越来越平庸且甘于平庸,越来越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既然成不了英雄,何不活得轻松点,肤浅一点?    传统文化里的金箍棒    你有没有说过“我KAO!”?看到一只蟑螂,会不会惊叫“小强!”?见到喜欢的女孩时会不会说“让我们大家立刻开始这段感情吧!”?都没有?!那你太
期刊
关于英孚(EF)  始于1965年的EF教育集团,已在70多个国家设立了200多个分支机构,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私人国际语言教育机构。近40年来,享誉全球的EF英孚教育帮助非英语国家的学生突破地域局限,通过遍布世界各地的英语连锁学校、在线教育以及游学方式,为数以千万计的学员提供专业服务。1998年,EF在汉城奥运会上被指定为专用语言学校;1990年,EF在BOSTON成立“世界语言专家委员会”(Wo
期刊
历年的春晚,北方相声从来就是不可或缺的节目,虽然近年来相声有些没落,然而当年却很是经历了一番辉煌。  相声,中国北方曲种。以语言为主要表演手段的一种喜剧性曲艺艺术。最初流行于北京和天津地区,在笑声里,逐渐撒遍了大江南北,在平常百姓间广泛流传。  为何相声多出于北方,而不是黄河以南呢?我们都知道北方人性情幽默,善调侃,尤以北京人为最,向来侃爷辈出,北方多茶馆,素有喝下午茶的习惯,三五知己好友,相约茶
期刊
马英九小资料  生日:1950年7月13日  祖籍:湖南湘潭  渊源:祖先源自甘陕一带,与苗栗通霄镇树风里的马家村祖先同源  理念:跑是一项运动 捐血是一种活动 捐助是一个互动  笔名:马英九、王绍陵、叶武台、波佬  小名:弟弟(限家人使用)  外号:“天桥小马”、阿九、小马哥、史艳文  未完成的杰作:长篇武侠小说巨著《竹剑银钩》,初中二年级时写到数万字,因功课忙而中断唯一的退稿记录:1971年1
期刊
王小波,被称为“文坛外的高手”,写小说写杂文,写的是非常中国的内容,但是先受到的却是海外学界的认同。怪异或者平常的是,他的死亡成就了他在中国的闻名,生前无人解读,身后喧哗追捧,中国文坛的“造神运动”,将他尴尬地供奉起来。这一切或许都不打紧,可是当孀妻李银河在换妻、性虐等问题上喋喋不休之时,她可曾记得,若干年前这个瘦高的男人,曾在她耳边颤颤地说:银河,我爱你哇……    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
期刊
很多年前,张爱玲在《到底是上海人》里写道:“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这种智慧使他们“曲折地自我讽嘲着,看不起人,也不大看得起自己,然而对人与己仍旧保留着亲切感。”笔锋一转,张爱玲又不无怜爱地继续道:“谁都说上海人坏,可是坏得有分寸。上海人会奉承,会趋炎附势,会混水里摸鱼,然而,因为他们有处世艺术,他们
期刊
有女作家曾尊章含之为中国“末代名媛”,这个拥有“美丽”、“才情”“传奇”、“刻骨的爱情”“罹难的遭遇”等所有被施于想象的名词于一身的女性,即使跨过世纪的厚重红门,也不可能淡出时代的记忆。    章含之,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在她的名字前加上长串大家熟知的党政名流:中国著名人士章士钊的女儿、毛泽东的英文翻译、前外交官乔冠华的妻子以及洪晃的母亲等等。掠过这些逝去光环,当70多岁的她以名畅销书作家的身份端坐在
期刊
很久以前听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位香港同胞去北京旅行,到了吃饭的时间他走进一家餐厅问服务员:“小姐,水饺一碗多少钱?”话音刚落,女服务员一巴掌掴到了顾客的脸上,原因是她把刚才的话误听为:“小姐,睡觉一晚多少钱?”  当然这只是个笑话,普通话说得再不好也不该被掌掴。也许我们不该过多地去批判国家对普通话大力度的推广和宣传,甚至以立法的形式在公众媒体、教育领域强制执行。但现在扑天盖地的普通话风潮到了地方与方
期刊
在年都乎村,於菟仪式无疑是一件牵动上下老小的大事,所有的人届时都投入到“驱魔”大潮中。无论舞者、村民还是外来者都混混沌沌,甚至有时都搞不清这是神圣的仪式还是热情的表演,人、神、鬼的界定也就变得模糊起来……    於菟的传说    “於菟”(WUTU),系古汉语,意为老虎。是生活在青海省同仁县隆务河畔年都乎村土族人的一种祭祀舞蹈,它的最初蕴意是驱妖逐鬼,祭祀山神,保佑太平。这种古老的民俗活动,距今已
期刊
“Sylphide”源自法语,意即“窈窕淑女”,她有一个美丽的中文名字“馨香女人”。古典款式,现代激情,馨香女人本身就是“奢华高贵”、“优雅美丽”和“成熟年轻”的化身。    当围着灶台完结了一个下午的时光去准备场浪漫的晚宴,摆完闪亮的银餐具,点燃温馨的烛光,脱去围裙,换上一袭典雅、高贵的雍容服饰,侧倚在沙发上,等待着爱人的到来。烈艳红唇,顾盼生辉,如此优雅精致的完美女人怎能不让他心跳,让他惊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