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的中国奢侈品市场在前几年的暴涨之下终于开始降速理性起来,市场一片火热之后的冷静来自消费者,也来自各品牌。
贝恩咨询公司近日发布数据,预计2013年大陆地区奢侈品销售额仍然会有小幅上升,但比起去年20%的增幅,今年大约2.5%的增幅对大多品牌来说可谓毛毛雨了。
记者在多方观察和咨询中发现,不论是奢侈品牌,还是独立设计师,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已经陆续开始了自己的应变措施。
守江山“难”
以路易威登和古驰为代表的进入中国较早的品牌为例,其在中国的布点早已初步完成。即使原本扩张野心颇高,现在也不得不放缓速度。
从两个品牌总部对外公布的销售数据也可见一斑。路易威登母公司表示,第三季度路易威登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销量平平”。该品牌位于北京新光天地的一名店内服务人员对记者表示,目前路易威登的各个现有店铺的销售成为上面关注的重点。
古驰母公司开云集团亦对外宣布,古驰在2013年第三季度的销售额已经开始下滑,在该季度财报中,记者可见,古驰的下滑幅度为5.4%。不仅是中国,除了日本和美国外,在其它亚太市场以及西欧地区,古驰的销量都处于下滑状态。官方认为,西欧市场的下滑主要是由于意大利经济疲软导致,而亚太市场的最大阻力则来自中国。古驰上海区公关部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古驰进入中国以来的首次出现下滑。
路易威登的母公司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的所有业务部门中,以路易威登为代表的皮具时装部门被称为今年表现最差部门,第三季度同比下滑3.8%。香水、美妆和腕表珠宝等部门同样表现不佳,要说苦中可以作乐的一点就是腕表珠宝部门的下降幅度从之前的3.8%减小为1.9%。最让掌门人阿诺特略感宽怀的是葡萄酒和烈酒部门,虽然该部门的同比营收增幅已从前两个季度的16.4%和18.4%下降到了2.6%。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除了大陆推广节约风气和消费者理性购物两个原因,品牌被过度消费也是很多奢侈品牌在华销售额遭遇滑铁卢的原因。
以路易威登和古驰为例,几乎是中国消费者最早耳熟能详的那波大牌。这也导致这些品牌的A货和山寨产品最多。面对同样的两个产品,一般消费者几乎很难用肉眼分不清哪个血统纯正,哪个是出生偏门。
为此,这两个品牌也都先后开始采取了去LOGO化,生产光面高档皮质包具等措施,但是市场效果还待检验。
轻奢化“热”
早在几年前,就有报道表明,较之欧美,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年龄要低5至10岁左右。随着这部分人群日益成为消费的主力,他们的思想越发成熟,已经不再将主要消费诉求放在人尽皆知的品牌范围中。一些独立设计师品牌和大牌的副线开始成为新宠。
如果说早期的消费者买奢侈品是为了证明自己有钱,现在的他们购买奢侈品则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品味。
而在此期间,“轻奢主义” 成为一个新的潮流趋势。
简言之,轻奢主义就是以较“轻”的价格享受到较“奢”的消费物资品质。
大家比较熟悉的轻奢品牌是1981年Giorgio Armani品牌开设的副线品牌Emporio Armani,之后陆续出现的Dolce&Gabbana的副线品牌D&G 、Prada的副线品牌Miu Miu、Donna Karan的副线品牌DKNY等。
大牌们起初创立副线品牌是为了更精准地定位消费者,将年轻群体分流到新品牌中,并随着年纪增长将其顺利过渡到主品牌中。
但是这样的做法却给品牌带来很多其他的收获。以Emporio Armani为例,如今他已不再是Giorgio Armani的副线品牌,而是成为平起平坐的兄弟俩,同属于阿玛尼大家族。原因是Emporio Armani比后者的布点更多,一些初入门的消费者只认识Emporio Armani,品牌方后来干脆将后来者Emporio Armani的地位提上一级,让二者并驾齐驱。
轻奢消费的主要目标除了这些副线品牌,买手店和独立设计师品牌店是另外一块正在被发现并日益扩大的领域。
以今年11月在北京三里屯新开的美国独立设计师品牌3.1 Phillip Lim为例,开业十天,即成为了当月销售冠军,比在北京耕耘多年的买手店I.T.的表现还要给力。
而一向善于与个性设计师合作的H&M也正是依靠这样的方式成为轻奢者的入门之选。 每次与大牌的合作都会引起粉丝的排队热情。每次的合作对象都堪称设计界的大腕,如verserce、Jimmy Choo、Marni以及2013年的Isabel Marant。
在国内,洪晃算是较早发现独立设计师价值的一位代表性人物。2010年,她在三里屯开设了支持本土原创设计师的实体店,虽然曾饱受质疑,但是事实证明她的店里已经培养出不少新锐设计师。以刘清扬为代表的这一代青年设计师不仅慢慢有了自己的品牌效应,还与不少实力雄厚的大牌一样在大型卖场登堂入室。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些设计师的创意产品符合目前中国30-40岁的主力中产人群的消费诉求:个性、高质、小众。
同样嗜好轻奢的还有一些百货商场,如2013年秋季在北京西单商业圈重装开业的老佛爷百货,被媒体称为巨型“时尚买手店”。不同于他的邻居君太百货、汉光百货或大悦城,绝大多数品牌在北京老佛爷百货里并没有单独的店面,而是简单地被陈列在整齐摆放的货柜之上。在独立设计师的女装区,服装品牌本身被有意弱化,消费者往往先是被产品本身吸引,然后才会注意到品牌。业内人士表示,没有醒目、奢华的品牌标识高高在上,消费者的心理防线更容易被攻破,这样的衣服的价位大多几千元,正是轻奢主义者们较多消费的价格空间。
中国式代工降温
除了前台销售数字和店面的变化,传统奢侈品牌的后台加工生产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据媒体报道,由于人力成本的上升,中国的代工企业正逐渐将生产放到以菲律宾为代表的其他亚洲国家。虽然需要前期的上岗培训,但是工人工资却可以减少一半左右。
美国二线奢侈品牌COACH近八成的生产都由广州某箱包生产厂家代工。由于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该厂不得已在菲律宾开设了新的代工厂。招工越来越难,工人工资越来越高,提货商不愿意多付拿货价格,是代工厂家不得不另寻他径的主要原因。一旦设立海外厂子,代工厂就能将在中国工厂接到的单子,分流到生产成本低的其他国家去生产,可谓曲线救国。
除了工人工资,该厂相关人员还对媒体表示,菲律宾英语普及度高,当地政府给予外国企业8年免交所得税、增值税的优惠政策,是对企业另一大吸引力。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奢侈品牌在倒逼中国代工企业创造出自己的品牌,而其中也确实不乏成功者。曾经为 Prada和纪梵希等品牌代工的台湾工厂Stella Luna就已经创出了自己的天地。继在中国拥有近400家门店之后,巴黎的Stella Luna首家店也已于2013年中开张,专营女鞋,价格是Prada鞋子的三分之一,250欧元至600欧元之间。
由此也可见,为他人做待嫁衣的代工企业终有一天可以反客为主,走进游戏圈,成为市场的主角之一,参与到前台的竞争中去。
无论是奢侈品牌自身的销售数字,还是轻奢主义的分头渐进,亦或代工企业的曲折向上,在大的历史潮流下都只是一时一事而已,大可不必过于忧虑。恰如当年如入万劫不复之地的日系车在华市场,现如今不又再次来袭,进入了井喷之势。
贝恩咨询公司近日发布数据,预计2013年大陆地区奢侈品销售额仍然会有小幅上升,但比起去年20%的增幅,今年大约2.5%的增幅对大多品牌来说可谓毛毛雨了。
记者在多方观察和咨询中发现,不论是奢侈品牌,还是独立设计师,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已经陆续开始了自己的应变措施。
守江山“难”
以路易威登和古驰为代表的进入中国较早的品牌为例,其在中国的布点早已初步完成。即使原本扩张野心颇高,现在也不得不放缓速度。
从两个品牌总部对外公布的销售数据也可见一斑。路易威登母公司表示,第三季度路易威登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销量平平”。该品牌位于北京新光天地的一名店内服务人员对记者表示,目前路易威登的各个现有店铺的销售成为上面关注的重点。
古驰母公司开云集团亦对外宣布,古驰在2013年第三季度的销售额已经开始下滑,在该季度财报中,记者可见,古驰的下滑幅度为5.4%。不仅是中国,除了日本和美国外,在其它亚太市场以及西欧地区,古驰的销量都处于下滑状态。官方认为,西欧市场的下滑主要是由于意大利经济疲软导致,而亚太市场的最大阻力则来自中国。古驰上海区公关部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古驰进入中国以来的首次出现下滑。
路易威登的母公司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的所有业务部门中,以路易威登为代表的皮具时装部门被称为今年表现最差部门,第三季度同比下滑3.8%。香水、美妆和腕表珠宝等部门同样表现不佳,要说苦中可以作乐的一点就是腕表珠宝部门的下降幅度从之前的3.8%减小为1.9%。最让掌门人阿诺特略感宽怀的是葡萄酒和烈酒部门,虽然该部门的同比营收增幅已从前两个季度的16.4%和18.4%下降到了2.6%。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除了大陆推广节约风气和消费者理性购物两个原因,品牌被过度消费也是很多奢侈品牌在华销售额遭遇滑铁卢的原因。
以路易威登和古驰为例,几乎是中国消费者最早耳熟能详的那波大牌。这也导致这些品牌的A货和山寨产品最多。面对同样的两个产品,一般消费者几乎很难用肉眼分不清哪个血统纯正,哪个是出生偏门。
为此,这两个品牌也都先后开始采取了去LOGO化,生产光面高档皮质包具等措施,但是市场效果还待检验。
轻奢化“热”
早在几年前,就有报道表明,较之欧美,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年龄要低5至10岁左右。随着这部分人群日益成为消费的主力,他们的思想越发成熟,已经不再将主要消费诉求放在人尽皆知的品牌范围中。一些独立设计师品牌和大牌的副线开始成为新宠。
如果说早期的消费者买奢侈品是为了证明自己有钱,现在的他们购买奢侈品则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品味。
而在此期间,“轻奢主义” 成为一个新的潮流趋势。
简言之,轻奢主义就是以较“轻”的价格享受到较“奢”的消费物资品质。
大家比较熟悉的轻奢品牌是1981年Giorgio Armani品牌开设的副线品牌Emporio Armani,之后陆续出现的Dolce&Gabbana的副线品牌D&G 、Prada的副线品牌Miu Miu、Donna Karan的副线品牌DKNY等。
大牌们起初创立副线品牌是为了更精准地定位消费者,将年轻群体分流到新品牌中,并随着年纪增长将其顺利过渡到主品牌中。
但是这样的做法却给品牌带来很多其他的收获。以Emporio Armani为例,如今他已不再是Giorgio Armani的副线品牌,而是成为平起平坐的兄弟俩,同属于阿玛尼大家族。原因是Emporio Armani比后者的布点更多,一些初入门的消费者只认识Emporio Armani,品牌方后来干脆将后来者Emporio Armani的地位提上一级,让二者并驾齐驱。
轻奢消费的主要目标除了这些副线品牌,买手店和独立设计师品牌店是另外一块正在被发现并日益扩大的领域。
以今年11月在北京三里屯新开的美国独立设计师品牌3.1 Phillip Lim为例,开业十天,即成为了当月销售冠军,比在北京耕耘多年的买手店I.T.的表现还要给力。
而一向善于与个性设计师合作的H&M也正是依靠这样的方式成为轻奢者的入门之选。 每次与大牌的合作都会引起粉丝的排队热情。每次的合作对象都堪称设计界的大腕,如verserce、Jimmy Choo、Marni以及2013年的Isabel Marant。
在国内,洪晃算是较早发现独立设计师价值的一位代表性人物。2010年,她在三里屯开设了支持本土原创设计师的实体店,虽然曾饱受质疑,但是事实证明她的店里已经培养出不少新锐设计师。以刘清扬为代表的这一代青年设计师不仅慢慢有了自己的品牌效应,还与不少实力雄厚的大牌一样在大型卖场登堂入室。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些设计师的创意产品符合目前中国30-40岁的主力中产人群的消费诉求:个性、高质、小众。
同样嗜好轻奢的还有一些百货商场,如2013年秋季在北京西单商业圈重装开业的老佛爷百货,被媒体称为巨型“时尚买手店”。不同于他的邻居君太百货、汉光百货或大悦城,绝大多数品牌在北京老佛爷百货里并没有单独的店面,而是简单地被陈列在整齐摆放的货柜之上。在独立设计师的女装区,服装品牌本身被有意弱化,消费者往往先是被产品本身吸引,然后才会注意到品牌。业内人士表示,没有醒目、奢华的品牌标识高高在上,消费者的心理防线更容易被攻破,这样的衣服的价位大多几千元,正是轻奢主义者们较多消费的价格空间。
中国式代工降温
除了前台销售数字和店面的变化,传统奢侈品牌的后台加工生产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据媒体报道,由于人力成本的上升,中国的代工企业正逐渐将生产放到以菲律宾为代表的其他亚洲国家。虽然需要前期的上岗培训,但是工人工资却可以减少一半左右。
美国二线奢侈品牌COACH近八成的生产都由广州某箱包生产厂家代工。由于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该厂不得已在菲律宾开设了新的代工厂。招工越来越难,工人工资越来越高,提货商不愿意多付拿货价格,是代工厂家不得不另寻他径的主要原因。一旦设立海外厂子,代工厂就能将在中国工厂接到的单子,分流到生产成本低的其他国家去生产,可谓曲线救国。
除了工人工资,该厂相关人员还对媒体表示,菲律宾英语普及度高,当地政府给予外国企业8年免交所得税、增值税的优惠政策,是对企业另一大吸引力。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奢侈品牌在倒逼中国代工企业创造出自己的品牌,而其中也确实不乏成功者。曾经为 Prada和纪梵希等品牌代工的台湾工厂Stella Luna就已经创出了自己的天地。继在中国拥有近400家门店之后,巴黎的Stella Luna首家店也已于2013年中开张,专营女鞋,价格是Prada鞋子的三分之一,250欧元至600欧元之间。
由此也可见,为他人做待嫁衣的代工企业终有一天可以反客为主,走进游戏圈,成为市场的主角之一,参与到前台的竞争中去。
无论是奢侈品牌自身的销售数字,还是轻奢主义的分头渐进,亦或代工企业的曲折向上,在大的历史潮流下都只是一时一事而已,大可不必过于忧虑。恰如当年如入万劫不复之地的日系车在华市场,现如今不又再次来袭,进入了井喷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