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投资生态系统迎来新模式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nian2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投生态已然变化


  当前,科技初创企业不仅仅只是想得到来自风投支持者和其他投资者的支票。沃顿商学院最近在旧金山地区的校友们之间进行了一场调查。调查显示,科技初创企业正越来越多地寻求对公司运营的帮助和行业专业知识。
  在2013年11月所进行的这项调查中,调查对象是126位任职于年轻企业内的、最资深的技术高管或经理人。调查发现,这些公司更加重视市场技能和人脉关系,而并非单纯追求较高的估价或风投家的名气。这点明显地有别于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时代。
  这种趋势的转变是源于风投家同时也在抬高他们的投资标准。风投公司不再满足于仅仅只是持股某热门行业内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的公司,至少对已经脱离种子阶段的初创企业而言是这种态度。现在,投资者同时也坚持要求初创企业拥有可以盈利的商业模式。
  沃顿商学院管理学副教授、麦克创新管理研究所执行理事(Mack Institute for Innovation Management)赛卡特·乔胡瑞(Saikat Chaudhuri)说:“投资者不再只是盲目地支持公司,初创企业也不再仅仅凭借身处热门的新市场就表现出色。投资者的确都希望公司考虑自身的盈利能力。”乔胡瑞曾协助设计调查的问题。
  投资者要求公司证实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初创企业则反过来希望支持者帮助自己发展,而不仅仅只是写张支票那么简单。Y-Combinator、500 Startups、RocketSpace、Rock Health和Plug and Play等孵化器和加速器的激增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这种需求。甚至众多像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凯鹏华盈公司(Kleiner Perkins)和红杉资本(Sequoia)等大型风投公司都不仅仅只是投资金钱。乔胡瑞说:“其他方面还有运营衡量标准、招聘能力、市场能力、以及行业专业知识和人脉等。这些方面也已经变得非常之重要。”
  在调查中,32%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选择支持者时所依据的是投资者的行业专业知识和人脉。这是回答人数第二多的一个答案——回答人数最多的答案是根据所需资本的水平——达到了35%。其他因素还包括有投资者所带来的战略和商业利益、投资决策的速度、以及个人关系。
  很显然,初创企业在选择他们的投资者候选人时,尽管名气大小和公司估值高低仍然重要,但在众多因素中重要程度有所下降。近半数调查的参与者曾在员工数最多为50人的公司工作过,而且大部分是在互联网、生物科技、社交媒体、和生命科学行业。54%的被调查者年龄在36岁到55岁之间。
  乔胡瑞指出,随着初创企业的需求发生了变化,风投公司的结构也必须经历一些转变。除了标志性的金融专家之外,风投公司将越来越需要拥有行业和运营专家。事实上,56%的被调查者表示,风投公司必须“大幅进行结构调整”,以适应初创企业团体的发展改变。这点对于那些在社交媒体、消费应用、移动网络、和Web 2.0领域的初创企业而言尤为正确。在这些行业,只要拥有不太多的资本水平,企业就可以开发产品,争取顾客。
  沃顿管理学教授拉菲·阿密特(Raffi Amit)表示,风投行业早已经开始经历“地震般”巨大的改变。他说:“这个行业的规模正在缩小。”他所指的是2000年曾经有1000家风投公司,但现在仅仅只有300家依然活跃。阿密特补充说,尽管风投公司的数量已经下滑,但对初创企业的整体投资资金有所增加,这是因为来自其他资金渠道——其中包括“超级天使”、孵化器、和众筹平台——的数量已经“激增”。
  他表示,与此同时,创立公司的成本已经大幅下降,由此导致了新创业者的“泛滥”。但尽管初创企业可能会得到启动资金,许多初创企业无法在第二轮融资中获得补充资金,并因而倒闭。因此阿密特指出,找到具有运营经验的投资人“就会带来相当大的优势。众多创始人都相当年轻,而且没有管理公司的经验。有一位‘过来人’来帮助他们避免陷阱,那将会大有裨益。”
  初创企业和风投公司新的关注重点也反映出科技领域的参与者们从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中汲取了痛苦的教训,逐渐成熟起来。风投公司现在对投资的审查更为仔细。乔胡瑞说:“人们不再是将大量的钱拿来广泛撒网,现在愿意等待一段时间,等待企业的发展前景更加明确,然后再在发展前景更好的企业上多投一点钱。”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摩根士丹利公司(Morgan Stanley)曾经的明星分析师玛丽·米克(Mary Meeker)。她是一位著名的互联网牛市论支持者,目前在知名的风投公司凯鹏华盈担任合伙人。乔胡瑞说:“她是对互联网行业最为乐观的人之一。”米克擅于分析各大行业和他们可能的战略发展方向,并因而被该风投公司所聘请。现在,米克变得更加深思熟虑。“她的工作仍然是思考未来的发展情况和工作的发展方向,但她变得更为谨慎。”
  沃顿商学院旧金山分校副校长道格·考罗姆(Doug Collom)则持有不同的观点。“目前在业内有一种众所周知的新现象,名叫‘A轮粉碎’——最近则出现了‘B轮粉碎’——其部分原因就在于大量风投公司在公司初期投入适量的种子基金,但未进行尽职调查或尽职调查力度很小,” 考罗姆说,“此后,当这些初创企业烧光了他们的种子资金后,会希望进一步筹集更大规模的资金,也就是从200万美元到500万美元不等或更多。只有等到此时,风险投资者才会更加仔细地分析,了解这种规模的后续投资是否有所保障。当大型风投公司未再进行后续投资,初创企业就会因此遭遇‘粉碎’而倒闭。这种公司的数量是相当庞大的。”
  硅谷标志
  在公司数量、交易数量、以及区域内的投资金额等方面,硅谷仍然遥遥领先于全球其他科技中心。尽管56%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相信旧金山港湾区仍然因为资本充裕和创新与冒险文化而占据重要的地位,但他们同样也有怨言。硅谷高昂的生活成本和创业成本是最让高管们苦恼的两大问题,其中38%的被调查者对这两个问题给予了较高的排名。紧接这两大问题之后的抱怨重点则是人才的竞争。“人们开始看到硅谷生态系统的缺点,”乔胡瑞说,“这个方面也是一个重大的变化。”   被调查者担心的其他问题还包括有港湾区的交通状况、高昂的税赋、以及在招聘或工作中对那些接受过传统培训或拥有更多经验的人所存在的偏见。一位调查的参与者写道,硅谷在对待女性员工和经验丰富的工人方面可谓思想守旧,这些挑战是“看不见的障碍”,导致许多创业者“因为他人的错误”而只能扮演配角的角色。
  另一位被调查者则写道,在硅谷“孕育的文化中,这里的所有人都开始认为全世界其他地方消费媒体和科技的方式都与旧金山港湾区一样” 。
  乔胡瑞表示,硅谷的缺点也意味着其他城市的机会。只要能够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环境,例如更低的生活成本和对企业的支持性政策,他们就可以借此吸引科技创业者们来到自己的领地。他补充说:“他们应该为创业和创新的繁荣发展提供合适的框架性基础。”
  对于港湾区发展强劲的科技经济而言,最大的竞争威胁就是高昂的生活成本。有28%的被调查者提到了这个问题。紧随其后的就是国家、州和市这三级政府强加给企业的“不利的”监管环境,提到该问题的被调查者达到了23%。
  其他担心的问题还包括有员工们的移民障碍、总统和国会在解决美国经济问题上所陷入的僵局、以及如何获取经验丰富的工人队伍。排名较后的问题是来自中国、印度和以色列等其他国家的竞争,但许多人都认为这方面的威胁不大。
  硅谷有着传奇般的发展历史,但这里并非所有技术的最佳发展地点。专家们指出,其他城市可以提供港湾区所没有的专业技术。乔胡瑞说:“不是一切问题都可以在硅谷得到解决。”例如,卫生医疗设备和分布式能源行业都是其他城市可以专攻的市场。“这些东西不会来自加利福尼亚州,”他说,“要在这些领域要想进行最理想的创新,需要不同的环境。”
  但在吸引科技新创企业方面,硅谷依然将波士顿、得克萨斯州的奥斯丁市、和北卡罗来纳州的三角研究园(Research Triangle Park)等第二梯队远远抛在脑后。9/10的被调查者持有中等或较高的信心,相信这个地区会持续发展,或者是快速发展。乔胡瑞说:“他们认为硅谷仍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
  但让乔胡瑞最为惊讶的就是,大家将扩张的重点主要放在加利福尼亚州和美国国内。在调查中,近9/10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在未来12个月里计划进行扩张,其中41.7%的人着眼于加利福尼亚州,25%的人的发展目标放在美国其他各州。只有5.2%的人表示他们正在将扩张目标对准中国,3.1%的人选择印度,还有2.1%的人瞄准了欧洲。他说:“我本以为考虑中国、印度和其他市场的人会更多一些。”
  这种目光狭隘的答复让乔胡瑞很是困扰,因为这些年轻的公司可能会错失良机,不能趁早在快速发展的海外经济体里站稳脚跟。此外,他也指出,风投家们的确会去了解初创企业的全球战略。“对他们而言,不去考虑新兴市场就是一种错误,”他说,“各大市场都在繁荣发展,所以不要错过机会。坦率来说,看到这种答案,我的确感到失望。”
其他文献
2013年以来,中国掀起阵阵互联网热潮,“言必称互联网”成为一道风景,谁要敢说互联网半个“不”字,立马被人兜头一棒:“旧势力”。  于是,互联网和工业制造一下子成了冤家——一个被定义为“颠覆者”,一个被定义为“被颠覆者”。此情此景,不仅过去没有,甚至全世界也仅见。即使特斯拉,我们也未看到其以传统汽车产业“颠覆者”自居。当然,我们也未看到谷歌以传统眼镜产业“颠覆者”自居。  华为总裁任正非这样说:“
期刊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有句经典诗句:无限风光在险峰。你想亲眼目睹顶峰美景,却不愿去冒险,天下哪有此番好事?如果你发现一个人突然很成功,那可能就是无数次冒险过程的爆发。  我曾经和外国校长交流,他表示,中国的孩子普遍缺乏冒险精神以及开放性思维。人是要有一点冒险精神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冒险,不敢冒险就是最大的冒险。  这些年来,我就像一个职业的冒险者,一直在追逐冒险中的快感。我认为,只要自己再付出多一点
期刊
诺基亚的CEO曾经说过一句貌似特别无辜的话,大意是:我们没做错什么呀,为什么公司就完了呢?真是惊世之问。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一家如此伟大的风光无限的公司,说完就完了呢?哪里有答案?  在正和岛上,在吴霁虹教授的这本书里。过去两年,她对无数大大小小的“诺基亚”或艰苦卓绝向着“诺基亚”的方向努力进军的人及其企业走访研究,她直击本质的天分、她多年对全球企业研究与服务的积累就开始与眼前中国企业的实际发生
期刊
在当前PC市场分析中,说起PC市场的低迷,总会把原因归结为经济的疲软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不断增加的竞争上,经济疲软是显而易见的,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影响是否真的有那么大呢?  首先我们来看下当前PC市场,智能手机市场和平板市场的现状:  IDC和Gartner发布的1Q14数据显示,全球PC出货量连续第八个季度下跌。最新研究显示,全球PC出货量的下跌趋势将一直持续到2018年,PC市场将经历一个
期刊
产业互联网时代到来并非偶然,而是消费互联网时代发展成熟的必然。消费互联网时代完成了文化的普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使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获取资讯、社交娱乐、消费购物的习惯得到互联网化的改造,奠定了产业互联网时代的人文基础;而云计算、宽带建设、流量速度、移动终端的发达,打下了产业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  当互联网人文与物质基础完成并达到较高水准时,而中国的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水平却长期处在
期刊
在这个加速度的时代里,两种面孔正在显得越来越清晰:  传统的保守者认为企业比族群更重要,他们从金碧辉煌的大厦里开始产品创新,做着所谓的市场调研与细分定位,述说产品的品质如何牢靠、功能如何先进,在他们的眼里看到的是消费者,他们在一起谈得最多的是钱;新兴的挑战者认为族群是企业存在的理由,他们在车库里和顾客们一起讨论如何用产品实现大家的想法,一起讨论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向他们的铁杆粉丝们描述着产
期刊
根据2015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全年经济数据,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幅度为7.4010,对比2013年的7.7%和2012年的7.8%,呈下降趋势。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已正式告别高速增长进入到常态增长阶段。  2014年,在中国的外企普遍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放缓,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关键挑战。为促增长,2015年外企纷纷选择从企业自身出发制定有机发展战略,选择并购以外的扩展新市场等
期刊
家电下乡政策结束以后,中国家电产业规模增长速度相对放缓,甚至陷入了停滞。新经营主体出现,新商业模式出现,新技术的变革,人力成本要素价格发生变化,面对新的市场形势,旧模式难以为继,在世界范围内也不再有可以模仿的对象。中国家电企业必须要对市场、对未来、对自己有更深层次的思考,思考出自己的转型路线,在管理和商业模式上进行探索创新,因此这两年家电企业战略发布进入高潮。而在此之前,大家只要埋头干活就好。  
期刊
战略规划是用来清楚地表达企业经营管理的逻辑,即我为什么会成功,我能成功的依据是什么。如果能向员工说明这个逻辑,就会赢得员工的支持和全身心的投入;如果能向用户说明这个逻辑,就会得到客户的偏爱和信赖;如果能向投资者说明这个逻辑,就会赢得投资者的青睐。在这里我们不妨用逻辑的思维,从六个方面来梳理一下:  一、战略是什么  我认为战略就是实现目标的“逻辑”,它探讨的不是要做什么,而是如何做,即通过什么方式
期刊
电商!电商!电商!  京东商城、一号店、唯品会、三只松鼠……新型电商企业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了网络购物,传统零售受到冲击。  趋势不可阻挡,要么死于趋势,要么拥抱趋势。拥有线下销售体系的传统企业,强如地产帝国中的万达,家电零售业的苏宁,都投入了电商平台的打造中,欲以O2O模式重新赢得自己的竞争优势。  但是,线上与线下不是简单的1+1,线上订单,线下交货。虽然都是为更适应新的消费潮流,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