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言文教学中的“导入法”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nting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近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我恰当运用“导入法”进行文言文教学,取得了颇为理想的效果。众所周知,初中阶段是学习文言文的起始阶段,特别是初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还是很大的,兴趣和信心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学好文言文的重要因素。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文言文的语义、句义,然后生硬地把它们背下来,必然会学得枯燥无味,最终导致丧失学好文言文的兴趣与信心。“导入法”的作用和目的就在于促使学生进入积极、愉悦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和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积累,以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运用“导入法”要讲究方式,而用什么方式为宜,要根据文言文的内容来确定。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下面就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选入的文言文作一些具体介绍。
  一、成语导入法
  成语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就出在初中文言文课文中,对这类文言文的教学,若采用相应的成语来导入,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导入呢?在教《扁鹊见蔡桓公》时,我先要学生说出或查出“讳疾忌医”这一成语的本义和比喻意义,然后告诉学生:“这个成语就出自我们现在要学的《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言文。”接着,我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范读,边看课文,同时还要注意:文章里写的是谁隐瞒了自己的疾病不让医生治疗?医生是谁?他劝了几次?最后的结果又怎么样?学生听完范读,很快就找到了上面几个问题的答案,从而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扁鹊是如何劝告的,桓侯又是怎么拒绝的呢?下面我们仔细地阅读课文。”以前,我教这课是直接进入字词句篇的教学,学生显得很被动,因而对课文中的信息接受与理解要比这慢得多。初中文言文中,还有不少的篇目可以采用这一导入法。如:《〈论语〉六则》可用成语“温故知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导入;《桃花源记》可用成语“世外桃源”导入;《醉翁亭记》可用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导入;《岳阳楼记》可用成语“先忧后乐”导入;《愚公移山》可用成语“愚公移山”导入;《曹刿论战》可用成语“一鼓作气”导入。这种导入法进入文言文教学,能使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文言字词教学,还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有关成语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丰富学生词汇的目的。
  二、故事导入法
  在初中文言文中,有一类文言文选文,故事性很强。对这类文言文的教学采用故事导入法,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故事本身富有情节、趣味盎然,学生听老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自然兴趣浓厚。教师把这种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用讲故事的形式先讲给学生听,就可以使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在愉悦的心情下接受文言文内容的信息,然后再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文言文,落实字词句篇的教学。学生则可以借助听来的故事,加深对文言字词和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这种方法可以降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有利于学生识记文章的内容。还可训练听力,对学生的说话也会产生积极影响,真可谓一举多得,如:《狼》、《口技》、《伤仲永》、《为学》、《愚公移山》等,都可采用这种导入法进行教学。
  三、讨论导入法
  在初中文言课文中,选用了不少说理性很强的篇章,如《马说》、《说虎》、《爱莲说》、《陋室铭》、《〈孟子〉二章》、《出师表》等。教这类文言文,如果教师先组织学生展开一些有针对性的讨论,则对完成教学任务有极大的帮助。教师如何设计讨论的问题是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它要紧扣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尽可能把课文的大致内容讨论出来;否则,这种讨论就达不到导入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如:在教《说虎》时,我先要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人与虎相比,虎的力量远比人大。不过,虽然有虎吃人的现象,但多数情况是虎败于人手,这是为什么呢?讨论中有的学生说人会挖陷阱,有的说人会使用刀枪和猎狗,有的说人可以乘老虎不备杀死它,也有的说人杀的老虎是老弱病残的……大部分学生讨论的结果,实质上已触及到了文章的中心。针对学生五彩缤纷的答案,我并不急于加以肯定或否定,只是顺势导入课文教学:“大家的答案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我们来读一读刘基的《说虎》,看看他是怎样分析这种现象的。”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显得很主动、很积极,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训练,学习的内容掌握得又快又好。在教《出师表》一文时,我先向学生介绍诸葛亮写《出师表》的背景,然后要学生讨论: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可能向刘禅诉说一些什么?学生在我的指导下进行讨论,讨论的结果归纳起来,大体跟文章内容一致。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学习《出师表》一文,学生对文中的内容就会产生更深的印象和认识,这对学生识记和理解课文大有裨益。
  总之,正确利用导入法进行文言文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减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难心理,更重要的是对于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读懂文言文,积累文言文的词句、章法等具有促进作用。所以,这种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很有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在电脑已经基本普及的今天,人们已经习惯于用手指敲敲键盘,代替写字,似乎写字没有那么重要。但是作为教师,我们都希望自己所教的学生人人能写一手好字,当自己批阅作业时,就好像在欣赏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也有不少教师经常碰到这样的烦恼事:翻开学生的作业本,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简直是在看“天书”,费时、费神,更费劲,真是苦不堪言。可见,加强小学生写字教学不能懈怠,指导小学生写一手规范的字对教师而言责无旁贷。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重点阐述了理解课文、扩展想象等培养小学生想象能力的方法,并强调只要我们注重想象力的培养,学生将来就一定会有所创新。在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再造想象,也可以用课文中的悬念进行创造性的想象,从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想象力 培养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
期刊
【摘要】语文创新能力是用语言文字进行理解和表达的双向交流的能力,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能顺利完成语文活动所具备的必要心理特征的总和。学生具备较高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等基本的语文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存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中等职业教育中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展开论述。  【关键词】培养 职业教育 语文能力    创新能力是
期刊
一、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情操  进入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  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知识水平,我以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课的审美教育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二、审美想象及联
期刊
教师在上文言文时,基本上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法,重点在“讲”字上下功夫——教师讲,学生听或记。一般采用的是“串讲法”,即教师逐字逐词细解释之后再疏通句子,逐句意思弄懂之后再概括段意,讲通之后再概括主题思想,再讲解写作技巧。在讲授知识时,教师不厌其烦,不厌其细。那种耐心和负责的态度实在令人感动。但是,从素质教育的高度、从学生未来的发展来审视文言文教学时,不难发现,这种方法施教的结果仅仅是“学会”。而当今
期刊
因为作文最忌讳和别人雷同,那样会给人留下抄袭的不良印象。所以,我认为老师在平时指导学生作文时,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呢?  一、习作训练要走向开放的社会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习作,不能只是圈定在课堂上和书本中,也不能只靠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作文,而是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入生活。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活
期刊
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5分钟,为什么课堂教学效果却不同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话题,也就是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怎样才能上好一堂数学课。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其次,完美的教学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再次,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还要认识到练习的重要性。  教师们天天都在上课,也常常去听别人的课,大家看到的课堂教学往往有两种不同的场面:其一,教师满怀
期刊
破题探究法,是一种指导学生从课题入手,破解课题、析出目标、探究阅读、掌握课文内容的阅读教学方法。所谓“破题”,就是指导学生分析课文标题,透过标题含义,推测作者在课文中将会写到哪些内容,逐步析出问题,以此作为学习本课的教学目标。所谓“探究”,即让学生顺着自己在“破题”时确立的目标,自觉、自主地去阅读课文,分析、比较,寻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完成该课的学习任务。破题探究法,是建立在正确的学生观基础上的教
期刊
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由于种种原因,小学生数学成绩整体不是很理想,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摆在我们的面前。下面浅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优化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1、摆正师生关系。长期以来,教学一向强调“师道尊严”。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居高临下,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的做法,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