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尼克松总统访沪时的简报工作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uyo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首40年前的往事,在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历史进程中,我成为了参与者与见证人。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留着短发,身穿白衬衫、黑裙子,我走进上海市外事办公室,踏上外事工作之路。在尼克松访华前,作为一个进入外事部门不久的“新兵”,我当时毫无外事经验,对世界格局和外交形势还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70年代,我开始参与了一些中美交往的重大事件:1970年11月,我参加了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夫妇访问上海的接待工作。斯诺返回瑞士时带去了毛泽东主席会见他时发出的可以进行中美首脑会晤、会谈的重要信息。1971年4月我参加接待美国乒乓球队对上海的访问,这个举动是毛主席决定的为恢复中美接触和打开中美人员来往大门的一个重大步骤。接下来就是参与基辛格、黑格将军等美国先遣组及尼克松总统访华等一系列接待工作。
  一、汇总信息 报告中央
  尼克松总统为期7天的“破冰之旅”,第一个抵达的城市是上海,最后,又从上海告别中国。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一行在虹桥机场入境时,停留了约1小时,再飞往北京。为了接待尼克松总统访华,上海外事部门(当时叫市革委外事组)根据中央的指示,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组织了专门的接待班子,下设几个组,对每个环节都作了精心安排。
  为了弄清为什么要接待尼克松、如何接待好他,我和同志们一样,如饥似渴地学习中央指示、周总理讲话。我印象最深的是周总理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毛主席的战略决策。他说,美国乒乓球队来中国,中美开始接触。尼克松,我们要争取一下,这对人民有利。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力气来搞接待?为了要使世界起战略性的变化……
  当时上海向中央传递上海方面的信息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一种是由外事组的领导通过保密电话直接报告;还有一种就是撰写简报,供中央决策参考。简报的要求是当天发生的事必须当天汇总,特事特报,急事急报,有时一天发三四期简报。负责简报工作的主要是外办秘书处的三四位工作人员,我是其中之一。为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整个接待班子包括综合信息、撰写简报的人员进驻锦江饭店北楼办公达三个月之久。
  我被分配的任务是用我的头脑和笔,或自己采写,或汇总由其他组四处搜集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最快的速度写成精炼的简报,向党中央报告上海准备情况。我们的工作很紧张,经常通宵达旦地写,内容主要有上海的市容市貌、环境布置、机场联检、安全保卫、通讯联络、宣传报道、基层准备、宾馆设施、生活接待、文艺节目、群众教育……同时,我还参加尼克松一行及其一批又一批先遣组人员参观访问的现场活动,了解他们的反映,整理成文。
  在锦江饭店的三个月中,几乎每天都会传来中央的指示和总理的声音,还有中央有关部门的简报,我们也从中学习到简报的写法,其中不乏许多细节。从中我也了解到,除了大政方针,总理还亲自过问礼宾规格、陪同安排、礼品选择、是否挂国旗、是否奏国歌、宴会上演奏什么曲子……总之,一些“细枝末节”都事关重大,不能有半点马虎。因为,这些都是“以礼相待,不亢不卑,不冷不热,不强加于人”的接待方针的具体体现。
  在与美方人员的密切接触中,我们注意到,几乎所有来访的美国人对我们的国家、人民和我们的传统文化都显示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对能来中国惊喜万分,新奇万分。好几次发生了这样的事:有人把餐桌上的筷子、卧室里的衣架、客厅里的香烟悄悄地“藏”起来,带回美国去;有的到商店购买中国的瓷瓶、邮票、扯铃;他们还不约而同爱上了中国的食物,开玩笑地跟我们说:“这次回去以后,不吃美国饭了,留着肚子下次来中国饱餐一顿。”我们将这些细节通过简报向中央作了汇报。中央考虑到对美国客人多做友好工作,因此决定在他们离开上海前赠送一些纪念品。我们按中央的指示向美方每人赠送5千克糖果,美方人员手捧礼盒,高兴得跳起来,有的激动地说:“我们到过世界上许多国家,从未受到过像中国这样热情的照料。”不少人临别时说,耳闻不如目睹,中国将长久地留在他们的记忆之中。
  二、深入现场 采写实况
  在此期间,我们接待了一批又一批为总统访华作准备、打前站的美方人员,其中包括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副助理亚历山大·黑格准将、总统军事助理斯考克罗夫特准将和其他高级官员以及许多美国新闻记者和技术、安保人员。
  那时,在中美隔绝20多年后,不少来访的美国客人对中国怀有一种“神秘感”,他们非常希望了解中国,而又显得有些拘谨。我们都以礼相待,主动了解他们的要求,为他们安排好各项活动,陪同他们到现场参观。我记得有一次曾安排一批美方安保人员参观华山医院“针刺麻醉”心脏手术,接受针刺麻醉后,胸腔打开的病人还可以吃橘子,开口说话。当时一位29岁的安保人员目睹这“神奇”的一幕,紧张得一度几乎昏厥,经现场紧急抢救才缓过气来。事后,他对我说:“你知道我是干什么行业的,工作时身上带着枪的,但在手术室里见到血,看到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非常震撼。”
  在接待美方先遣人员的工作中,上海民航前后承担了51架次的美方专机的飞行导航,保证美机在虹桥机场顺利着陆。客人抵沪后,入境手续均在十几分钟内完成。电讯部门确保上海与美国之间的全部通讯线路畅通。接待办公室调集了英语翻译到宾馆总机间工作,国际电话在2—3分钟之内接通。首次在上海兴建的通讯卫星移动地面站,从土建、安装到调试、开通不到20天。美方人士对上海的工作安排之周到和办事效率之高留下深刻的印象。基辛格博士曾经说:“中国人办事好像毫不费力。”
  2 月27日上午,尼克松总统一行278人在周总理和外交部代部长姬鹏飞、副部长乔冠华等陪同下自杭州抵达上海进行1天的访问。我当时在现场采集信息,那富有历史意义的一幕幕,现在还记忆犹新。能亲眼目睹敬爱的周总理的风采,我非常激动。尼克松、周总理走到哪里,大批外国记者蜂拥围去,试图靠近他们。我年轻气盛,毫不示弱,勇往直前,最后总有办法挤到他们的前头,采集到第一手的材料。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我完全进入角色,成了一名能“抢新闻”,能作特殊报道的“外事记者”。   当天上午,尼克松在周恩来陪同下参观了上海工业展览会。虽然天气晴朗,但寒意袭人。宾主一同步入展览馆时,尼克松表现得很殷勤,主动帮助周总理脱了大衣,他也脱去大衣,说:“我的血和总理的血一样热。”尼克松在展览馆里看得很认真,他停下脚步饶有兴趣地听讲解员介绍。在观看一部开式双柱冷挤压机的操作表演时,尼克松试着按了一下启动电钮。当取出加工件时,周总理笑着对他说:“你这是按了建设性的一钮。”他高兴地说:“对,对,我按的这一钮是建设性的。”
  下午,《上海公报》在锦江小礼堂发布。当天的晚宴上,尼克松总统发表即席演讲说:“公报只是一个开始,今后所要做的更重要的事情,是建立一座跨越16000英里大洋和曾分割我们22年敌对情绪的桥梁,要做到这点,还要做更多的事。”这段话当然被我完整地写入当天的简报中,而且四十年后仍记忆犹新。
  三、记者“疯狂” 群众自如
  我面对面接触的第一批美国人是1971年来访的美国乒乓球队和随团记者。尼克松访沪前后,更多的美国记者云集上海。他们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有的说:“美国人已经同中国隔绝20多年了,所以现在顾不上休息、吃饭,要拼命工作。”他们带着与中国隔绝22年的“饥渴感”到处猎取信息,希望将第一手的新闻最快地传递给美国人。
  美国记者的“疯狂”甚至让我有些头痛。他们到了农民家里,有时一句话不说闯进厨房就掀开锅盖,看看农民吃什么菜,有没有肉。他们提的问题很具体,刨根究底,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房租、交税、饭菜、工资、退休、食堂、菜场、储蓄等,问到对美国、对尼克松有何看法等等。在工人新村、市郊农村,记者们都与普通百姓开展对话。有一批美方人员在参观工人新村时问一位老妈妈:“你是否欢迎我们美国人来访问?”老妈妈笑着说:“当然欢迎。解放二十多年了,现在的上海同旧社会已经大不一样了,你们是该来看看啦!”一批美国记者在参观一家工厂时问主人:“你对这次中美会谈有何看法?”主人答道:“世界形势变化了,看来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政策也有些不同了。这次会谈是件好事,但我们还要看美国今后怎么做!”不少美国记者感慨地说,他们在与中国人接触中,“深深感受到中国人的信念、自尊和对政府政策的信任!”
  我后来知道周总理在1972年2月25日曾说过,要转告新华社,美国这次随尼克松来中国这么多记者,从他们在这里的工作中,看看有没有什么可学的东西。我对美国记者的工作效率、敬业精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感受到西方媒体的“无冕之王”具有难以对付的特点。在机场、参观单位和宴会席上,我也成为他们追踪采访的对象。我是中文系毕业生,以前学的是俄语。用英语与美国记者交流常常让我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他们快速提问,言辞犀利,我用几年来自学的英语,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单词与他们对话,刻把钟以后便“粮尽弹绝”,无言以对。我心急火燎,美国人十分失望,他们带着遗憾的口吻对我说:“希望下次见面时,你的英语能说得好一点!”这也直接促成我两年后,在市外办领导的支持下,重返大学校园学英语,掌握外交、外事人员与世界沟通的主要语言工具。
  尼克松访华,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也打开了中美跨文化交流的大门。我作为一名地方外事干部,参与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历史事件,在国家的外交全局中,犹如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发挥了虽然很微小,但也是不可或缺的作用。尼克松访华后,我接待了大批美国访问团组,并在此后的若干年中,进行了三次以“了解美国,宣传中国”为主题的跨文化之旅。
  (口述者夏永芳为上海市外办原主任助理)
  责任编辑 张 鑫
其他文献
陈依范(1908-1995) 现代画家,作家,新闻记者。父亲陈友仁曾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广东中山人,生于南美特列尼达。早年在英国受教育,1927年按照父亲的要求到中国,在武汉人民论坛报英文版任漫画编辑。后又到莫斯科绘画学院学习,毕业后作为漫画家和记者先后在苏联和英国工作。1937-1938年在欧美与亚洲二十个城市展出中国画家作品,向世界介绍中国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时期,曾以外国报社记者身份驻华,到延
期刊
在故宫博物院工作多年,除去感受到雄伟壮丽的古建,举世闻名的珍宝文物外,故宫确实存在另一面,森严宫殿群使人肃穆,甚至还带有几分恐怖。实际上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明清皇宫,长期与百姓隔绝,使人们留下了太多的神秘面纱,故宫闹神闹鬼的传说层出不穷,游人也大多怀着窥秘的心理参观故宫。  我曾在办公室值过夜班,在院中站立,在昏暗的夜色中,在近十米高的城墙与高耸宫墙之间,望不到边的甬道空空荡荡,漆黑一片,孤身一人,
期刊
罗伯昭:慧眼识得女真钱  1937年10月底,我举家逃难,离开苏州,途中遭遇日寇进攻南京的先遣部队,亲人惨遭屠杀,殒命六七人之多。次年4月中旬回到苏州,其时苏城空空荡荡。1936年时,我还经常拜访住在大太平巷的大收藏家刘公鲁先生(清代苏淞太兵备道刘瑞芬之孙)并向他买得多件古董。逃难回来,刘公鲁未到不惑之年,因为孩子多且幼小,沒有出逃,竟已不在人世,不觉感叹战乱之中人生无常。进得刘府,刚坐下,其妻刘
期刊
关于1923年蒋介石的莫斯科之行已经有不少著述,本文旨在利用现有的档案材料,介绍蒋介石作为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团长访苏期间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早就向往到俄国考察,一度被共产国际视为左派的蒋介石带着“了解俄共”的使命兴致勃勃地开始一系列访问苏联的活动,但在代表团将反映国民党军事计划的《代表团意见书》提交到共产国际后,近两个月时间杳无音讯,遭到冷处理。苏联对外蒙古问题所持的苏俄利益至上的立场一度让蒋介石大
期刊
最近我读到上海一份杂志发表的关于宋庆龄出生日期的文章,题目为:《不愿过生日的宋庆龄》。该文大致是考证了宋庆龄出生的月份和日期(目前公认其生日为1893年1月27日),但对宋庆龄出生的年代是肯定的,即1893年,与毛泽东同庚。作者在发表文章前曾咨询过我,我提供了原外交部长黄华夫人何理良对我说的一则轶事:50年代陪同宋庆龄参加亚太会议时,因宋庆龄身体不适,曾请医生看病。外国医生出于职业习惯,问她年龄。
期刊
我在《在秦城监狱管教工作岗位40年的记实片断》一文中写到:“文革初,在戚本禹操纵下,把在秦城关押的陈里宁作为‘反刘少奇英雄’抛了出来。”这件事是我亲历的,记录下来也许对后人研究这段历史有用。  陈里宁原是中共湖南省湘潭地委的秘书。1964年他因以给中央写信、撰写文章等方式批判刘少奇一案,由公安部一局(政保)逮捕押解北京,关进秦城监狱。在狱中我直接监管他,1965年秋我们将他送往北京安定医院住院。1
期刊
[本刊讯] 2012年华东地区优秀期刊评选结果揭晓,由中央文史研究馆和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共同主办的《世纪》杂志荣获2012年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称号。这是《世纪》第二次获此荣誉称号。据悉,华东地区优秀期刊评选工作从2012 年10月开始启动,经华东地区优秀期刊评审委员会评选,共计445家期刊入选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世纪》杂志自1993年创刊以来,长期坚持“以史为鉴、存史资政”的办刊理念和“积累史料、
期刊
命中注定,我会认识苗子和郁风,但是,在何时何地以何等方式圆认识之梦,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北京当大兵的我,是做梦也做不到的。  书信催生记忆  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隔年的军队减员,向北大荒输送了一批流民和大批移民。“流民”是中央各部委及其下属部门划定的右派中的1327名,以及中央军委及其下属部门中划定右派中的97名①(其中有与我同单位的战友)。“移民”就是号称十万的全国各地的转业军官和部分士兵。
期刊
一场“文革”,在当时是作为正剧扮演的,据称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广大革命群众和国民党反动派长期斗争的继续,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继续”。何等义正词严。  但是,十年的“命”革下来,弄得疮痍满目,哀鸿遍野,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教育败坏,科技停滞,经济也弄到了崩溃的边沿。这样看,“文革”又是一场特大的悲剧。  然而,
期刊
早在1912年孙中山就力主“和平建设”的发展道路,反对暴力革命。因此他对1917年苏俄革命的一系列政策持有异议不足为怪。但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在寻求境外支持者的过程中,对俄国革命的胜利格外感兴趣,对联合俄国并取得后者援助抱以极大的期望,利用旅俄华工组建军队的“西北计划”顺势提出。 与此同时,1919年列宁手创的共产国际决定在中国“利用南北两方的战争促进社会革命”,“西北计划”的设想一度成为孙中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