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搏击斗士对于拳套的认识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_2872294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现在,最受搏击家们欢迎的训练器械是什么?
  答:拳击套。


  每个人都这样认为吗?我想不会。但许多人喜欢它们,因为它们重量轻、易操纵,且用途广,除了厨房的水池,你可以把它放在任何地方,而且跪、踢、打均可。当然,你也可以用它练拳。它适用于任何人,不管你的水平如何。噢,它还有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自卫训练有益。
  练习散打的最好方法


  多数人在对打中缺乏经验和技能,这不要紧,问题在于如果不置身实战,就很少有机会得以提高。那么该怎么办呢?如果你准备好了,先进行些散手练习怎么样?
  对于初学者或欲学习自卫术者,散手也许是最好的选择。而且相对而言它更安全,因为你在挥拳时很少会伤及自己。练习散打的最好方法:找一个训练伙伴,准备一副拳击套和进行一些适当的训练。


  干净利索、敏捷的击打
  在这项练习中,你需要一个伙伴和一副拳击套。站在距同伴约0.6米的地方,并请同伴把两只拳套举至与肩同高,成一定角度。面向对方双脚叉开,膝部弯曲,双手举起(与拳击的姿势类似)。准备好后用右拳击打同伴的右拳套,然后回到初始位置,再换左手击打同伴的左拳套。
  这种训练需要扭动腰部,以便在每一击后调整重心。然而,保持膝部弯曲和肩部放松对于充分利用力矩转变也是很重要的。


  为使训练更接近实战,你不必等一只手回撤再用另一只手击打,而是轮流交替训练。但空闲手必须随时做好攻击准备,以便能在下一组动作中迅速击出。


  记住,动作一定要干净利索,也许这种训练会为你某一天给予攻击者的一记重击奠定基础。你可能不想撞倒他,但你一定想刺痛他,这样你也许就没时间做好充分的准备了,因为你不得不在对手摸不清你的意图时进攻。


  一旦你习惯了这种一对一的击打,就可以进行一些其它的击打练习。做一点小调整,让你的同伴变换一种举拳套的姿势,以便你练习后手击打和迂回击打。但你不要奢望在这一训练上获得很多经验,因为这个动作简单而直接。还有别的击打可以增强动作的灵活性,但训练的关键还在于一对一的击打。
  克服厌烦的心理
  想让这项训练更生动吗?你可以改变一下你的攻击节律,但这并不是说要改变击打本身的属性及韵律模式,而只是改变速度。时快时慢不仅会使训练更富情趣,而且更有成效,还可以减轻厌烦心理。
  换个花样怎么样?让你的同伴任意移动拳套,形成一个移动靶。但不要把练习变成追逐赛。主要目的在于锻炼技巧。同伴不要只顾耍把戏欺诈对方。
  还有,拳套不要移动的太远、太快,毕竟基本动作与多数拳手真正的反应不是一致的。还要注意:如果你的同伴出其不意地缩回拳套,而你未击中,切忌不要冒险伸直手臂去击打,这不是上策。
  舒适性与天性


  再改变一下,让你的同伴丢掉一只拳套,然后不要分腿站在靶前。改变一下方式,假定你既不向左也不向右,而采用零击或后手联合击打。
  你会体验到姿势的改变会给训练带来不同的感觉。你的后手现在必须能达到前手可以达到的目标。如果你不习惯用后手击打,你可以不调整姿势,就按你的习惯去练好了。
  “改装”姿势
  又到“改装”姿势的时候了。这项训练有点怪异,你呈仰卧姿势,你的同伴骑在你的身上,其余的动作与站立时变化不大。惟一的不同就是你躺在地上。处在这个位置想要发力会困难得多。
  当你击打拳套时,别希望得到太多的喝彩,也许根本就没有人喝采,尽管如此,从这项练习中得到一些经验还是很重要的。
  缺乏力量不是惟一问题,你不会像杠杆作用那样获得太大的力量。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地面的缘故。但我们不要抱怨,这的确很困难,但也许有一天你不得不面对这种情况,你会习惯它的。如果你仰卧击打时觉得不再困难,那么不久你就会发现你已不必依赖他人的保护了。
  斜持拳套


  在前面的训练中,你的同伴斜持拳套时,你可以迂回击打或勾手佯击他的耳部或面部。在这个练习中应注意,向上击(与重力相反)很容易伤及手腕。因此你的同伴一定不要在拳套上太用力或用力下压。
  不要超负荷练习
  所有练习应在5-10分钟间。每天不必练太久,甚至可以一周练习一次。只要你练下去就可以。你可以有自己的个人训练方式和自卫训练计划,因为你毕竟只是想进行些实战自卫练习,以便在某天用来自卫。不是吗?大家都知道,有备无患。那么,这项训练将用有效、可靠的技术武装你。□
其他文献
意拳是王芗斋先生取各家之长而创立于40年代的一种拳术,后经弟子姚宗勋先生不断阐述,理论和实践更加完善,成为今天独树一帜的近代拳学。意拳没有套路和固定招式,被国家体委确认为特殊拳种,今天,仍然显示着蓬勃的生机。正如姚宗勋所说:“意拳仍在不断地吸收、总结中外拳种的科学训练方法,籍以充实和发展自己。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意拳是一门尚在不断发展中的近代拳学。”(《中国现代实战拳学——意拳》)王芗斋、姚宗勋以
期刊
激昂少年    郑成功,明末著名将领、民族英雄,祖籍河南光州固始县,公元1624年生于日本河内浦。  郑成功七岁时由母亲田川氏带领回到福建泉州安平镇。其父郑芝龙原为福建一带的富商,后来又成为当地的最高军事长官。郑芝龙对郑成功喜爱备至,专门请来私塾先生教授郑成功。  郑成功天资聪慧,诗文礼法过目不忘。郑成功的叔叔郑芝虎文武双全,十分看中郑成功,便开始传授郑成功武艺。  于是,郑成功一面读书,一面刻苦
期刊
撑捶,八极拳入门功——“金刚八式”第一式,是八极拳的基础拳法。长期正确的练习此式可以将八极拳三种劲(十字劲、沉坠劲、缠丝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现根据师传和个人体悟谈谈这个动作的练法。  含步:一般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前脚脚跟提起、脚尖轻点地,两脚距离约一脚远,重心落于后腿,五趾抓地,收臀。右拳前撑,左肘后拉,肘头“外迎”。头要“虚领顶劲”;臂要“沉肩坠肘”;胸应“含胸拔背”。左拉右撑,上顶下沉,
期刊
迷则经累劫,悟则刹那间。俗话说:“初学三年,走遍天下;再学三年,寸步难行。”为什么呢?很简单,中华武功的修为明显分成两大境界:初期须凭毅力、韧性、汗水与时间;后期则离不开根基、缘分、悟性与德行。项羽力扛千鼎,终属气血;仲尼朝闻夕死,是何意志!  要修成上乘武技,成为人中之凤、人中之龙、铁之铮铮的出类拔萃者,则必须重视并切实的进行心性修养。本文只就有关上乘武技心性修养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并聊抒己见
期刊
怎样练好太极拳,算是老话常谈,可能令人耳中生茧。练好太极拳,是习太极拳者终生追求的目标。但是,不是每一位习拳者都能如愿以偿,很多人带着无限的迷惑与遗憾,在攀登太极拳巅峰的路途上停滞不前。  京城已故太极拳名家杨禹廷公,一生修炼太极拳,可说是达到了“无形无象,全体透空”的意境。他原地不动,不见有什么动作,就能将人拿起一米多高,放出几米远,见者叹为奇观。先生拳艺虽高,但仍每天盘拳不辍,直到九十五岁寿终
期刊
如果你问那些习截拳道者,李小龙在实战中都运用过哪些技击术?我敢打赌,他们会说戳击、踢术、击打,也许还有些辅助击打的擒拿动作等。他会用密集的攻击降伏对手,他在许多影片中精彩的武打动作至今仍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脑海里。  尽管这些功夫并非都是真实的,也并不完全是他所创立的截拳道,但无可否认他的速度、力量以及对时机的准确把握使他在第三、第二乃至一招就可以征服对手。    永不满足    李小龙不是那种对功夫
期刊
每种拳法都有其基本功的训练方法,都有内和外、形和意、力和技的有机练习,不同的只是方法而已。而这种方法必须符合事物的规律性,只有这样才算是科学的训练方法。武术十分讲求意、气、神、手、身、步合一。但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其它原因,一些习武者只侧重于招式上的练习,这种外形训练完全脱离了武术宗旨,从而使武术的技击真谛和养身健体的价值面临失传的境地。  咏春拳对拆训练同太极拳推手及形意拳、大成拳、八卦掌的意、
期刊
据福州史志专家林伟功先生考证并经权威部门确认,“刚柔流”的创立者东恩纳宽量在清朝光绪年间,曾到福州拜鸣鹤拳宗师谢如如为师,学艺三年,返日后将鸣鹤拳的拳法加以创新发展,创立了空手道最大流派“刚柔流”。日本武术界近年来曾多次组团来榕寻根认祖,有力地促进了中日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据有关资料和民间调查表明,这种渊源关系还可追溯到更早。福州鸣鹤拳的创立者谢如如曾师从罗汉拳名师“盘屿八”——林达崇,后来
期刊
随着现代散手、拳击运动的发展,专家们已越来越重视散手、拳击心理训练的研究和应用。心理训练已被国际国内体育界人士所公认,而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散手、拳击心理训练的目的,就是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被训练对象在实战时的心理施加影响,培养人们的战斗意志、心理品质、性格气质,控制、改善不利于比赛的不良心理因素,使之在实战中沉着、勇敢、自信,战斗作风顽强,不但敢于拼搏而且善于拼搏,使实战效果得到提高。在散手、拳
期刊
形意五行拳以劈拳为母拳,钻、崩、炮、横四拳均由劈拳转化而成,所以练好劈拳至关重要。  劈拳的练法,各有所长。  劈拳的练法是以掌(五指分开),大拇指与食指呈半月状张圆,五指微曲,均呈弧形,掌面顺势上抬,与前臂无明显棱角,犹如五指抓按一浮悬之气球。练拳时,由起势开始,先打一个不用力的钻拳,再使后掌压着前手臂,呈抛物线打出一个劈拳,如法反复练习。  劈拳,若不经点拨,是很难应用好的。一则它不如崩拳、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