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感知误区,寻找切入方法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ngzijiang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高中语文课文教学以阅读鉴赏为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常从整体感知切入,再到品味鉴赏,然后研讨探究。由此可见,从教学设计看,整体感知应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它和鉴赏、探讨等步骤在教学流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阶段,而后面的几个阶段是整体感知的强化、细化和深化。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或以“教师全盘教”、或以“学生自由学” 的角色设计,漠视了整体感知这一环节的切入。
  误区一:整体感知如同一顿快餐
  在新授课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会急于求成。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后,瞄准时间,马上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或基本内容,自己再做一番到位的点评。所谓的到位是全方位的,包括内容梗概、语言风格、主旨思想等。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尽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更愿意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个个教学环节,以争取有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殊不知,这种速战速决的做法,只是教师单方面的心态,导致学生或启而不发,或促而不动,或不做思考。显然,语文课教师想快,却没有达到高效率,学生也会兴味索然。
  误区二:整体感知如同一团散纱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也会把时间还给学生,把阅读留给学生,把问题留给学生;然后不做指导或空做指导,不提要求,没有检查,没有信息反馈;最后教师草草收兵。学生在自留地里忙于耕种,收获甚少;学生在黑暗中摸索,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获。可见,在课堂中,读无方法,学无目标,这种整体感知又有何效?又怎能进入品味鉴赏、研讨探究等阶段?
  如何走出这些误区呢?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高瞻远瞩,不仅要自己善于教,既要宏观把握,又要不厌其细,还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更要教给学生感知方法。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整体感知的切入方法:
  1.关注文章的标题。有些课文的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概括。如果顺标题之“藤”摸全文内容之“瓜”,自然“手到擒来”。如,教学《陈情表》,就扣住标题,设计了三问:①为什么陈情?②怎样陈情?③陈情的效果如何?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围绕三个问题来读、思,便可以把握文本的内容。这样引导学生紧扣标题思考,简捷地使学生整体性地把握文本。
  2.抓住文章的中心句、词眼。抓住这些,就等于提起了衣服的领子,或揭示题旨,或点明中心,或概括内容,或凝聚情感。如,《声声慢》的中心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句概括了“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秋雨”等情景,这些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作者的哀愁又何止这些呢?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凄凉之境,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如此,学生对此诗就有了一个触动心灵的整体感知。
  3.了解文本的特点。散文以抒情擅胜,杂文以说理见长,诗歌情景交融为主,等等。从文本特点入手,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也是一种方便简捷的方法。在教学《囚绿记》时,引导学生从文本特点入手: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他的眷恋,他的感叹,他的祈祝,完全寄寓在对常春藤的深情怀念里。这样切入,使学生由浅入深整体感知到全文。
  4.理清文章的线索。线索贯串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可表现作者的情感变化,体现人物的形象特点。《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是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为线索:“弃舟登岸”后由东向西先后经过“宁国府”——“荣国府”——“西边角门”——“一射之地”——“垂花门”——“抄手游廊”——“穿堂”——“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三间厅”——“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可见,随着地点的转换,看出黛玉这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态度,表达出她寄人篱下的思想感情。显然,线索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由此快速地整体感知到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5.重视矛盾冲突。这种方法适合于叙事性强的文章,特别是小说和戏剧,应抓住矛盾的焦点来整体感知。如,《雷雨》第一部分矛盾的焦点是围绕周朴园和鲁侍萍产生的冲突,整个故事是在激烈的矛盾冲突和痛苦的心灵碰撞中展开的。与周朴园相逢,表现出侍萍是一个善良、正直、刚毅、倔强的旧中国下层劳动妇女的形象。当周朴园出现在她面前时,她先是冷静地回答周朴园的提问,观察他的变化;当周朴园翻脸时,她终于看请了周朴园的本性,悲愤地诉说了自己的不幸,当场撕毁支票,表现了对其行为的蔑视与抗议,保持了自己做人的尊严。抓住事情的矛盾冲突,学生简捷地整体感知到人物心灵的变化。
  6.凸现文章的写作技巧。有的文章特点比较明显,理清文章的结构或表现手法等,即抓住了文章的整体。如,教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学生会发现第一段中“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与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舍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首尾呼应,文中描写的五幅图都是围绕“清”“静”“悲凉”这三个特点刻画,笼罩着淡淡的悲伤。由总分总结构,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与眷念之情。这些写作技巧,对于整体感知文章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他文献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我常常自已问自己。我遵守校规校纪,不迟到,不早退;我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我对学生既不过分严厉,也不一味姑息;我的教学成绩一向很好。扪心自问,我觉得我应该算是一个优秀教师。  但是,在我读了《美国最优秀教师的自白》之后,我再问自己:“我是一个优秀教师吗?”我却不敢,至少不是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是一个优秀教师了。  菲利浦·比格勒——他把课堂变成了一个虚拟时间机器,激励学生展开
期刊
作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出发,还作文以“人”性,还作文“生活”的本质,旨在建构和实现生活的审美工程。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不但要结合美术构图、音乐要素作文,更应适应当今关注心灵的内宇宙运行的趋势,将心理学与文史哲等学科进行整合。从而使师生突破学科本位思想,从传统的作文模式中解放出来,使审美活动大胆地向广度、深度发展;并突破思维定势,促进思维的自我创新,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创造能力、素
期刊
高中阶段对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农村学校的高中语文教学更面对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除了一些常规的课堂训练、或者课后作业外,能不能寻找一些途径,让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堂在提高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这方面更有实效性一些。  为了改变现阶段高中生普遍不重视语文学科的现象,为解决农村学校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的问题,为切实提
期刊
社会交往是语言运用的广阔天地,访谈是难得的社会交往实践机会。可以使学生学会与别人打交道,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和交流,从而逐步具备文明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既可以积累写作素材,又可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那么怎样才能确保访谈的顺利进行呢?笔者认为:提问、动作、表情的恰当把握,是保证访谈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  一、提问的把握  1.题目转换。在访谈过程中,访谈者的问题转换应不露痕迹,突然转换题目的做法,很可
期刊
一提起作文,许多学生愁眉苦脸,提笔似有千斤重,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教师也感到“无规可循,无法可依”,师生在泥泞的沼泽中前行,可谓举步维艰。如何走出写作的困境,寻得写作捷径,下面简要介绍两种方法,希望有所收获。  一、汲取古诗词入文  “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的诗歌艺术源远流长,“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
期刊
世人谈到荆轲,都会称赞他义薄云天,视死如归,深谋远虑,机智沉着,其实他更是个像烛之武那样的辩士。下面就他劝说樊无期那一部分,来简要谈论一下。  荆轲是一个职业杀手,杀手杀人的方法有多种,最差的是自己亲自动手,其次是借刀杀人,最出神入化的就是让死者自杀,而自己却不沾丁点血腥,不担丁点儿责任,可谓兵不血刃。看《战国策》,似乎重新回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中。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年,即秦
期刊
在通常的文言文教学中,过于注重字词的理解,而轻视文章整体内容的建构,因此在学生的心目中文言文学习多为零散词语的乏味记忆,而少有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高三复习文言文之初,要找到恰当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将考点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去。  一、通读文章,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礼记·学记》有言:“呻其占毕。”占,即阅读;毕,是书简;呻,发出声音来诵读。绘声绘色的朗读,能使学生如见
期刊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美妙了千年的时间,犹不褪色。代代无穷的人生,传递着生命,也传递着这丝美丽的受享。年年相似的月儿,曾经照亮过历史的夜空,也还浸润着茫茫现世的诗意。古人诗里的月光,在经历了千年后,已是斑驳地带了锈痕,软软地、苍白地洒在这样的诗人的心上。  先生独自承受了这历史的月光的伤痕,心里的伤痕用月光来填补,月光里的伤痕,却是先生最优美的忧伤。他把它放在清净的夜里,放在少有人觅的荷塘里。月光
期刊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花儿等春天的到来,农民等秋天的收获。“塞翁失马”教人耐着性子去等,“沧海桑田”教人无穷无尽地等。历史文化教人受益最深的便是一个“等”字,然而,“等”最怕的是起坐彷徨,一事无成。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或你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
期刊
现代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教学方式已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重教”发展到“重学”。因此,如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共同参与语文课堂的构建,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一个特别重要的课题。  纵观世界语文教育历史,主体性参与教学,一直以来便是先贤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热点问题。早在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认为,理想的教育并非教师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强调“因材施教”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