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高中语文课文教学以阅读鉴赏为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常从整体感知切入,再到品味鉴赏,然后研讨探究。由此可见,从教学设计看,整体感知应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它和鉴赏、探讨等步骤在教学流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阶段,而后面的几个阶段是整体感知的强化、细化和深化。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或以“教师全盘教”、或以“学生自由学” 的角色设计,漠视了整体感知这一环节的切入。
误区一:整体感知如同一顿快餐
在新授课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会急于求成。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后,瞄准时间,马上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或基本内容,自己再做一番到位的点评。所谓的到位是全方位的,包括内容梗概、语言风格、主旨思想等。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尽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更愿意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个个教学环节,以争取有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殊不知,这种速战速决的做法,只是教师单方面的心态,导致学生或启而不发,或促而不动,或不做思考。显然,语文课教师想快,却没有达到高效率,学生也会兴味索然。
误区二:整体感知如同一团散纱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也会把时间还给学生,把阅读留给学生,把问题留给学生;然后不做指导或空做指导,不提要求,没有检查,没有信息反馈;最后教师草草收兵。学生在自留地里忙于耕种,收获甚少;学生在黑暗中摸索,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获。可见,在课堂中,读无方法,学无目标,这种整体感知又有何效?又怎能进入品味鉴赏、研讨探究等阶段?
如何走出这些误区呢?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高瞻远瞩,不仅要自己善于教,既要宏观把握,又要不厌其细,还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更要教给学生感知方法。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整体感知的切入方法:
1.关注文章的标题。有些课文的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概括。如果顺标题之“藤”摸全文内容之“瓜”,自然“手到擒来”。如,教学《陈情表》,就扣住标题,设计了三问:①为什么陈情?②怎样陈情?③陈情的效果如何?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围绕三个问题来读、思,便可以把握文本的内容。这样引导学生紧扣标题思考,简捷地使学生整体性地把握文本。
2.抓住文章的中心句、词眼。抓住这些,就等于提起了衣服的领子,或揭示题旨,或点明中心,或概括内容,或凝聚情感。如,《声声慢》的中心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句概括了“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秋雨”等情景,这些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作者的哀愁又何止这些呢?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凄凉之境,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如此,学生对此诗就有了一个触动心灵的整体感知。
3.了解文本的特点。散文以抒情擅胜,杂文以说理见长,诗歌情景交融为主,等等。从文本特点入手,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也是一种方便简捷的方法。在教学《囚绿记》时,引导学生从文本特点入手: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他的眷恋,他的感叹,他的祈祝,完全寄寓在对常春藤的深情怀念里。这样切入,使学生由浅入深整体感知到全文。
4.理清文章的线索。线索贯串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可表现作者的情感变化,体现人物的形象特点。《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是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为线索:“弃舟登岸”后由东向西先后经过“宁国府”——“荣国府”——“西边角门”——“一射之地”——“垂花门”——“抄手游廊”——“穿堂”——“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三间厅”——“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可见,随着地点的转换,看出黛玉这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态度,表达出她寄人篱下的思想感情。显然,线索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由此快速地整体感知到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5.重视矛盾冲突。这种方法适合于叙事性强的文章,特别是小说和戏剧,应抓住矛盾的焦点来整体感知。如,《雷雨》第一部分矛盾的焦点是围绕周朴园和鲁侍萍产生的冲突,整个故事是在激烈的矛盾冲突和痛苦的心灵碰撞中展开的。与周朴园相逢,表现出侍萍是一个善良、正直、刚毅、倔强的旧中国下层劳动妇女的形象。当周朴园出现在她面前时,她先是冷静地回答周朴园的提问,观察他的变化;当周朴园翻脸时,她终于看请了周朴园的本性,悲愤地诉说了自己的不幸,当场撕毁支票,表现了对其行为的蔑视与抗议,保持了自己做人的尊严。抓住事情的矛盾冲突,学生简捷地整体感知到人物心灵的变化。
6.凸现文章的写作技巧。有的文章特点比较明显,理清文章的结构或表现手法等,即抓住了文章的整体。如,教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学生会发现第一段中“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与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舍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首尾呼应,文中描写的五幅图都是围绕“清”“静”“悲凉”这三个特点刻画,笼罩着淡淡的悲伤。由总分总结构,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与眷念之情。这些写作技巧,对于整体感知文章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误区一:整体感知如同一顿快餐
在新授课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会急于求成。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后,瞄准时间,马上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或基本内容,自己再做一番到位的点评。所谓的到位是全方位的,包括内容梗概、语言风格、主旨思想等。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尽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更愿意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个个教学环节,以争取有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殊不知,这种速战速决的做法,只是教师单方面的心态,导致学生或启而不发,或促而不动,或不做思考。显然,语文课教师想快,却没有达到高效率,学生也会兴味索然。
误区二:整体感知如同一团散纱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也会把时间还给学生,把阅读留给学生,把问题留给学生;然后不做指导或空做指导,不提要求,没有检查,没有信息反馈;最后教师草草收兵。学生在自留地里忙于耕种,收获甚少;学生在黑暗中摸索,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获。可见,在课堂中,读无方法,学无目标,这种整体感知又有何效?又怎能进入品味鉴赏、研讨探究等阶段?
如何走出这些误区呢?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高瞻远瞩,不仅要自己善于教,既要宏观把握,又要不厌其细,还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更要教给学生感知方法。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整体感知的切入方法:
1.关注文章的标题。有些课文的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概括。如果顺标题之“藤”摸全文内容之“瓜”,自然“手到擒来”。如,教学《陈情表》,就扣住标题,设计了三问:①为什么陈情?②怎样陈情?③陈情的效果如何?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围绕三个问题来读、思,便可以把握文本的内容。这样引导学生紧扣标题思考,简捷地使学生整体性地把握文本。
2.抓住文章的中心句、词眼。抓住这些,就等于提起了衣服的领子,或揭示题旨,或点明中心,或概括内容,或凝聚情感。如,《声声慢》的中心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句概括了“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秋雨”等情景,这些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作者的哀愁又何止这些呢?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凄凉之境,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如此,学生对此诗就有了一个触动心灵的整体感知。
3.了解文本的特点。散文以抒情擅胜,杂文以说理见长,诗歌情景交融为主,等等。从文本特点入手,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也是一种方便简捷的方法。在教学《囚绿记》时,引导学生从文本特点入手: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他的眷恋,他的感叹,他的祈祝,完全寄寓在对常春藤的深情怀念里。这样切入,使学生由浅入深整体感知到全文。
4.理清文章的线索。线索贯串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可表现作者的情感变化,体现人物的形象特点。《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是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为线索:“弃舟登岸”后由东向西先后经过“宁国府”——“荣国府”——“西边角门”——“一射之地”——“垂花门”——“抄手游廊”——“穿堂”——“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三间厅”——“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可见,随着地点的转换,看出黛玉这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态度,表达出她寄人篱下的思想感情。显然,线索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由此快速地整体感知到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5.重视矛盾冲突。这种方法适合于叙事性强的文章,特别是小说和戏剧,应抓住矛盾的焦点来整体感知。如,《雷雨》第一部分矛盾的焦点是围绕周朴园和鲁侍萍产生的冲突,整个故事是在激烈的矛盾冲突和痛苦的心灵碰撞中展开的。与周朴园相逢,表现出侍萍是一个善良、正直、刚毅、倔强的旧中国下层劳动妇女的形象。当周朴园出现在她面前时,她先是冷静地回答周朴园的提问,观察他的变化;当周朴园翻脸时,她终于看请了周朴园的本性,悲愤地诉说了自己的不幸,当场撕毁支票,表现了对其行为的蔑视与抗议,保持了自己做人的尊严。抓住事情的矛盾冲突,学生简捷地整体感知到人物心灵的变化。
6.凸现文章的写作技巧。有的文章特点比较明显,理清文章的结构或表现手法等,即抓住了文章的整体。如,教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学生会发现第一段中“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与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舍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首尾呼应,文中描写的五幅图都是围绕“清”“静”“悲凉”这三个特点刻画,笼罩着淡淡的悲伤。由总分总结构,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与眷念之情。这些写作技巧,对于整体感知文章有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