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之物还需天籁之音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美妙了千年的时间,犹不褪色。代代无穷的人生,传递着生命,也传递着这丝美丽的受享。年年相似的月儿,曾经照亮过历史的夜空,也还浸润着茫茫现世的诗意。古人诗里的月光,在经历了千年后,已是斑驳地带了锈痕,软软地、苍白地洒在这样的诗人的心上。
  先生独自承受了这历史的月光的伤痕,心里的伤痕用月光来填补,月光里的伤痕,却是先生最优美的忧伤。他把它放在清净的夜里,放在少有人觅的荷塘里。月光是陈旧的月光,所以不要明亮,像披了轻纱的梦,似醉了,却是静静地、安然地开着双眸的。先生不忍心去惊扰,却还是忍不住来探视。
  一个不能入睡的夜,一个有月光的夜,一个可以独自拥有的夜。荷塘在这里出现,它夜色里的生命,它夜色里的清香,都被夜色的秀美缠绕。
  先生在这里踱步,他把月光放置在这方荷塘之上。妩媚的是幻化的女子的丽质,而满盛的却是先生盈怀的深深的不敢发而忍不住又发的温情。柔美的女子在荷塘上舞蹈,先生温存的诗意正在深沉。
  千年前的诗人,仰望天空的孤轮。而现在,先生却要俯首在荷塘的月色里。美不胜收的姿态,是心底最诗人化的抱负。似在询问,似在探寻,于是柔柔的情怀荡漾心间,琅琅的采章尽流笔端。
  不忍道出,又忍不住道出。
  这是千年的等待与轮回呀,是诗情在融化,是美色在流淌。忍不住看一眼,还忍不住再看一眼。如此美丽的尤物,岂能让人评头论足呢?不是少了发现美的眼睛,是面对美,竟粗暴得不知如何是好了。
  此文只应天上有,是织女的彩袖,不慎飘坠于尘世。人间凡物,也才得见这华章了。
  先生不自觉地泄露了天机,不知是可悲可叹,还是可喜可贺。世间相逢自是多见,真心知己能有几人。这月色,几人能懂;这荷塘,几人看清。
  所以,先生的文章,也可放过一马。让其通透洒脱,让其美丽不羁。不去品评,而是让其在心间默默彰出光彩。
  愈夜愈美丽,愈读愈诗意。
其他文献
诗歌鉴赏,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和文学鉴赏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从学生答题反映的问题看,最主要的还是看不懂诗歌,不能从诗歌语境出发进行具体分析鉴赏。其实现在很多诗歌鉴赏的题目就是考察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并没有进入到鉴赏的层面,有人叫做“前鉴赏”。下面就谈谈读懂古诗的一些方法、门径。  诗歌是由意象组成的,读诗就要紧紧抓住意象及其组合关系。如何扣住意象来读懂诗歌呢?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期刊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提高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着基础性、理论性、实践性的探讨和研究,硕果累累,成绩卓著。但美中不足的是关于民俗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关研究甚少。从本质上讲,任何课程体系的建立都与国家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因素相联系。其中,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也是学科课程建设的根本依据。语文课程作为
期刊
如果就写景而言,《荷塘月色》也许并不算特别,一个非常普通的荷塘,几句简短的描写,怎么就会成为名篇呢?其实《荷塘月色》的成功之处并不在于写景,而在于作者极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委婉曲折的表达。文章是作者思想的记录者,是作者心理活动的记录者,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作品的研究者应该把作品视为当下活动着的思想来看待,而不应将其视为已经物化的僵死的物体来对待。弄清作者的思想过程,把握他的心理轨迹,不仅有利于把握作品
期刊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我常常自已问自己。我遵守校规校纪,不迟到,不早退;我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我对学生既不过分严厉,也不一味姑息;我的教学成绩一向很好。扪心自问,我觉得我应该算是一个优秀教师。  但是,在我读了《美国最优秀教师的自白》之后,我再问自己:“我是一个优秀教师吗?”我却不敢,至少不是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是一个优秀教师了。  菲利浦·比格勒——他把课堂变成了一个虚拟时间机器,激励学生展开
期刊
作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出发,还作文以“人”性,还作文“生活”的本质,旨在建构和实现生活的审美工程。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不但要结合美术构图、音乐要素作文,更应适应当今关注心灵的内宇宙运行的趋势,将心理学与文史哲等学科进行整合。从而使师生突破学科本位思想,从传统的作文模式中解放出来,使审美活动大胆地向广度、深度发展;并突破思维定势,促进思维的自我创新,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创造能力、素
期刊
高中阶段对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农村学校的高中语文教学更面对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除了一些常规的课堂训练、或者课后作业外,能不能寻找一些途径,让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堂在提高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这方面更有实效性一些。  为了改变现阶段高中生普遍不重视语文学科的现象,为解决农村学校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的问题,为切实提
期刊
社会交往是语言运用的广阔天地,访谈是难得的社会交往实践机会。可以使学生学会与别人打交道,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和交流,从而逐步具备文明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既可以积累写作素材,又可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那么怎样才能确保访谈的顺利进行呢?笔者认为:提问、动作、表情的恰当把握,是保证访谈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  一、提问的把握  1.题目转换。在访谈过程中,访谈者的问题转换应不露痕迹,突然转换题目的做法,很可
期刊
一提起作文,许多学生愁眉苦脸,提笔似有千斤重,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教师也感到“无规可循,无法可依”,师生在泥泞的沼泽中前行,可谓举步维艰。如何走出写作的困境,寻得写作捷径,下面简要介绍两种方法,希望有所收获。  一、汲取古诗词入文  “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的诗歌艺术源远流长,“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
期刊
世人谈到荆轲,都会称赞他义薄云天,视死如归,深谋远虑,机智沉着,其实他更是个像烛之武那样的辩士。下面就他劝说樊无期那一部分,来简要谈论一下。  荆轲是一个职业杀手,杀手杀人的方法有多种,最差的是自己亲自动手,其次是借刀杀人,最出神入化的就是让死者自杀,而自己却不沾丁点血腥,不担丁点儿责任,可谓兵不血刃。看《战国策》,似乎重新回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中。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年,即秦
期刊
在通常的文言文教学中,过于注重字词的理解,而轻视文章整体内容的建构,因此在学生的心目中文言文学习多为零散词语的乏味记忆,而少有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高三复习文言文之初,要找到恰当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将考点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去。  一、通读文章,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礼记·学记》有言:“呻其占毕。”占,即阅读;毕,是书简;呻,发出声音来诵读。绘声绘色的朗读,能使学生如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