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家文化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7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走过了多长的历史,天下第一家是谁?是亚当与夏娃?还是伏羲和女娲,只有传说,无从考证。
  家庭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组织,追溯人类家庭的起源,是起于生活自然的需要,起于情感与生殖的需要,有此二作用方能维系家庭的永久,因子女初生不能自立时,务必有一抚育的机构,此机构即是男女两性由婚姻而组成之家庭。
  走出家的人是家的代表,有规矩,懂礼,有序,便要修身,修身方能齐家,齐家方能治国,家训、家规是我们做人修身的标准。
  家齐则国治,国是放大的家,对家负责,对国更要热爱,舜帝那“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融入到中国人血液里的中国家文化。
其他文献
追慕圣贤之言,览老庄孔孟经典。悟人生,知格物,致知、修身、齐家、冶国、平天下之道。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古语又云:格物而后致知,致知修身。庄了毕生讲求内不化而外化,内不化,便是内在要有好的品德,不为声名所累,不趋同于社会的价值,古老朴素的哲学讲求内在原因的重要性,为人首先要有好的他行,梦想才能实现,要获得成功,修身为根本所在。  “己欲达而达人,已欲立而立人”其为仁;“老吾老以
期刊
这或许触动了一些女权主义者敏感的心弦,先且不论女权主义者认为的女性该如何。先谈谈自远古时代就开始流传开来的中国人的女性观念,它被总结为“三从”“四德”。那么“四德”指的是什么呢?它们便是:第一为“女德”,第二为“女言”,第三为“女容”,第四为“女工”。“女德”的意思指的是不要求妇人非常有才智,但是一定要谦恭、呵腆、殷勤、纯浩、坚贞、整洁,有着无可挑剔的品行与绝对完美的举止;“女言”的意思指的是不要
期刊
(一)春节诗词    守岁    (唐)李世民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除夜    (唐)孟浩然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奴仆亲。那堪正漂泊,来
期刊
乃父、乃师——你的父亲、你的老师    这个近乎文言文的称谓,经常被现在的文化人揪出来引用。最常见的是领导讲话、序言后跋之中,大人物要摆摆老资格,说说“想当初”,便以客观公允的语气,联系人家的先生或者祖宗十八代:“某某人,作品如何优秀,风格如何突出,颇有乃师(或者乃父)之风。”本想拉些老人、名家来陪绑,孰料,搬来个驴唇不对马嘴的“称呼”,没做成好人,倒辱没了自家名声。“乃”,是第二人称代词,“你”
期刊
唐代以后的中国文化,要讲儒、释、道三家,也就是变成三个大店。  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无所不包,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
期刊
家是人生命的起点,每一个离开家的人都有回家的梦。每年春节回家的道路对于奔赴各地的游子,都是最重要的事,所以即使今天飞机、高铁、汽车、轮船如此发达,但依然一票难求。家,是中国文化的精义,家族是中国人血脉相连的纽带,家训是一个家的精神,家庙是一个家的灵魂。今天的家可能并不缺吃少穿,但今天我们很多的家庭缺少了中国的人文精神:孝、良、温、善、敬。  密宗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有一个故事:大师在修道时,他遥远
期刊
道场,原指佛成道的地方,后泛指供佛祭祀或修行学道的场所。列子说:色盛者骄,力盛者奋,未可以语道也。大概年轻或是骄傲的人,沉醉于外在世界的征服和欲望,往往是不需要“道”的。而人到中年以后,在巨大的生活工作压力下,面对生命的远望时,多会莫名其妙地产生心灵超越和对清修道场的渴望,且要叹羡专职修行者的洒脱自在,生出现实不可摆脱的苦恼了。殊不知修炼自我的艺术只在转念之间,生活无处不道场。  那个盛气凌人的屠
期刊
清明例行扫墓。扫墓照理是悲伤的事。所以古人说:“鸦啼雀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又说:“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然而在我幼时,清明扫墓是件无上的乐事。人们借佛游春,我们是“借墓游春”。我父亲有八首《扫墓竹枝词》:    别却春风又一年,梨花似雪柳如烟。  家人预理上坟事,五日前头摺纸钱。  风柔日丽艳阳天,老幼人人笑口开。  三岁玉儿娇小甚,也教抱上画船来。  双双画桨荡轻波,一路春风
期刊
隐忍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独一无二的国粹。中国人自古就讲忍让之道。儒家的内圣、道家的守柔、佛家的慈悲皆是“忍”的表现。内圣才能外王,守柔才能刚强,慈悲才能超度。《尚书》中周成王告诫君陈说:“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老子的“天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孔子的“小不忍则乱大谋”;孟子的“养浩然之气”;佛家的“六度万行,忍为第一”等等,都讲到了忍。    忍,是一种气度,一种修养,一种
期刊
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最宝贵的是健康,健康最宝贵的是养生;无可贵的养生,难得珍贵的健康,无珍贵的健康,难得宝贵的生命。  ——朱鹤亭    养生四大原则  第一,以不伤为本,即以不要受伤为根本。晋代养生学家葛洪强调:精神养护“以不伤为本”。他列举了不利于养生的各种伤害:“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为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挽弓引弩,伤也;沉醉呕吐,伤也;饱食即卧,伤也;跳走喘乏,伤也;欢呼哭泣,伤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