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浚深港金融通道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z8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月11日上午8时,深圳西部蛇口半岛以西的前海合作区,一个颇具划时代意义的金融会议正在举行。
  这是今年以来深港两地首次共同举办的合作会议,会议的主题紧扣“前海”二字。在会上,香港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反复提到前海与香港两地的紧密关系,强调“香港近年来人民币离岸业务发展迅速,香港的人民币资金池可以为前海、深圳的企业筹资”。林郑月娥话语的背后,是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于2012年12月底扬帆起航。
  2012年12月27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发布公告称,《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已获得央行办公厅批复,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正式启动。1月7日,又出台了《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下称《细则》)。


  根据《暂行办法》规定,在前海注册成立并在前海实际经营或投资的企业,可从中国香港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银行借入人民币资金,用于前海的建设与发展。
  《暂行办法》文件明确表示,“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期限由借贷双方按照贷款实际用途在合理范围内自主确定;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利率由借贷双方自主确定”。
  这意味着,未来香港的银行可以自主设定贷款利率,为前海企业发放人民币贷款,对发展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促进境外人民币回流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自香港银行公会处了解到,第一批受理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的香港银行暂定3家,分别是汇丰、恒生和渣打;前海范围内接受跨境人民币专项贷款立户的内资银行则为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三家。
  根据深圳相关银行人士透露,国家开发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等也将在前海设立支行,但未列入首批名单内。
  堵住套利空间
  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的开闸,迈开了中国资本账户开放改革的第一步,也引来深港两地金融业人士的热切讨论。
  观望者认为,在当前利率、汇率以及资本项下尚未开放的前提下,可能达成的所有关于资本交易的试点,暂时都不具备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性质。
  “在人民币暂时不能自由兑换的前提下,前海开放人民币跨境贷款,短时间内造成大量套利资本集中,不会形成一个套利区间吗?”有银行界人士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香港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在金管局规定的4.5%利率水平上下浮动,而内地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6%,国内企业在内地贷款和在香港贷款的利率差大约能达到1~3个百分点。
  “《暂行办法》与《细则》其实对防止套利有着比较明确的规定,如规范了贷款用途、贷款采取备案制、专款专项账户等等。”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政策研究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对记者表示。
  按照《暂行办法》、《细则》的规定,目前前海所实施的跨境人民币贷款方案并非此前广泛被宣传的“双向贷款”,而是允许前海范围内注册成立的企业向香港银行贷款;前海企业所获得的人民币贷款的用途需按照前海产业发展目录要求,优先支持用于进口及其他对外支付的贷款需求;不得用于投资有价证券和金融衍生品,不得用于委托贷款,不得用于购买理财产品,不得用于购买非自用房产等。
  《细则》内容显示,前海企业除规定了贷款用途外,还规定了企业在办理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前,必须通过境内结算银行向深圳人行备案,备案时需要提供企业的营业执照和贷款用途的说明、企业相关征信报告等材料。
  此后,企业则凭《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备案表》等材料,向中国香港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银行申请跨境人民币贷款,《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备案表》有效期为三个月。
  更严格的一点是,企业在向人行备案后,还要在境内结算银行申请开立专门用于从香港汇入的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资金(账户不得办理现金收付业务)。在贷款资金入账前,要向银行提交资金使用说明和此前人行的备案表,待境内结算银行审核通过后才能通知香港贷款银行办理贷款资金划拨款手续。
  使用资金时,还需要向境内银行提交相关资金用途证明材料,并在获得香港贷款银行同意贷款资金支付书面答复后,才可以办理贷款资金支付。
  “套利空间的存在是由于境内外利率与汇率有着较明显的差异,但如果在前海这个区域范围内实行利率/汇率的同一标准,又怎么可能出现套利空间呢?”一位参与了前海设计的内部人士认为。
  “前海基本就是金融改革先试先行的一个实验示范窗口,试对了,可以将前海的模式推广至整个国家;试错了,决策者也可以关闭这个窗口。”这位参与者表示。
  金融服务新模式
  “前海目前与40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项目,排队等待落户的企业达到百来家。”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局新闻发言人、经营发展处处长王锦侠说,各类考察团络绎不绝。
  记者从前海新闻处获悉,截至2012年12月底,已有304家企业获准进入前海合作区,有48家企业签订合作意向,其中香港企业21家,总部类项目16个,研发中心类项目24个;70%的企业为金融企业,目前意向投资总额达到700余亿元;前海至今总签约金额近3000亿元,并与78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稳定联系。
  按照规划,前海力争打造保税物流、物流金融、航运服务、总部功能、公共服务五大平台,诸如国开行、香港新世界集团、英美资源集团、大连万达集团、香港新鸿基金融、联想弘毅资本、腾讯集团、香港亚视、顺丰速运、中航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等均已在前海完成注册。
  能够引起企业浓厚投资兴趣的,无疑是前海能提供的优惠政策与发展模式。
  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综合规划》,前海将在“一国两制”框架下,进一步深化粤港紧密合作,在全面推进香港与内地服务业合作中发挥先导作用。   所谓的“一国两制”式的规划,重点在于三个领域——在人才引进与财税优惠方面,前海将为企业提供按减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以及个人所得税;“建立一个由法定机构的行政管理体系、市场运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前海将构建金融创新试验区,探索试点跨境贷款、前海股权投资母基金、建立新型要素交易平台、探索人民币回流渠道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等。
  目前,前海的深港人才特区建设的优惠政策包括:推行人才税收减免政策;允许取得香港执业资格的专业人才直接为前海企业、居民提供服务;允许获得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的香港专业人士担任内地会计师事务所合作人等。
  对于这一点,不少专业人士都表示赞同。“这是吸引企业和人才落户前海的一项重大利好,加上对香港以及海外人才个人所得税方面的减免优惠、前海保税港的政策扶植,相信作用会在短期发酵。”深圳市侨联副主席、广东人大代表文焕这样表示。
  前海在法制方面的探索也令人眼前一亮。“前海将学习香港‘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建立一个前海E站通的政府服务体系,为入区企业开展一站式、门到门的服务。”王锦侠介绍。
  “前海未来的管理和开发会更接近香港模式,比如用部级联席会议、前海咨询委员会、前海论坛等方式来共同推进区域开发。”已被聘任为前海咨询委员会的香港专家、港大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在宋敏看来,这种模式其实代表了当前中国区域金融改革的一种潮流。他认为,顶层设计者并不能对各地具体经济情况一一把握,而地区的智库则对当地经济有着更深的了解,因此设计的发展规划更能有效地解放区域经济桎梏,从而可能对中国金融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破局深港经济困境
  前海金改的意义,还在于破局眼下深港两地经济发展的瓶颈。
  名列国际金融中心前茅的香港,发展瓶颈在于经济体狭小,在国际上的地位面临着新的挑战。现任香港特首梁振英曾表示,香港过去10到20年间经济发展相当缓慢,其10年间的经济增长幅度只有同是国际金融中心的新加坡的一半水平。
  在香江的另一侧,繁荣的深圳经济面临的问题是,土地使用已经没有空间。根据2005年度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深圳陆地总面积约在19.5万平方米。其中,农用地与建设用地占总面积的90%以上,未利用地还不到总面积的2.3%。此外,尽管城市化进程迅速,深圳的服务业却依然处于低端、下游的格局。
  前海,成了振兴深圳、香港经济的一块宝地。
  对深圳而言,开发前海是其向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必经之路。
  “从历史的角度看,所有大型城市的发展均呈现沿江、沿海、沿河的模式。深圳西近珠江,城市中心因而有向西拓展的趋势。这种经济中心不断西移的过程,一方面符合经济地理学临海、临江城市的布局规律,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深圳完成了自己的成长周期。”王锦侠说。
  前海之于香港,则更像是一个“经济后花园”。
  从地图上看,离前海位置最近的是香港屯门。按照前海的规划,贯穿香港与深圳的深港西部快速轨道有望在2015年落成,它将成为深港两地打通越海的一条通道。“将来,工作在前海、生活在香港成为现实。从前海口岸到香港新机场只需13分钟的车程。”王锦侠指着办公室里一副前海2020年规划发展图说。
  未来,前海将成为香港高端服务业的后台,带动偏离中央经济区位置的香港新界地段快速发展。前海管理局局长郑宏杰表示,“前海的招商都是高端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这样也能与深圳既有的产业有所错位发展。”
  在前海建设者的规划目标中,前海将成为拓展深港国际国内的双向平台:借助前海,香港能够切实获得广阔的经济腹地,并且把香港的高端服务业和内地转移中产生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而深圳也能通过在前海注册的港资、外资企业的服务,解决多年来中国经济“大门打开,小门不畅”的问题。
  此外,2015年要建成的这条深港西部快速轨道,除了将有效支撑前海到香港的半小时交通区,还能支撑香港到珠海的一小时交通区;待2020年12条交通城际线建成的时候,前海将作为珠三角的交通枢纽,贯通整个珠三角地区。至此,珠三角这个拥有几千万人口、经济总量达到4万多亿GDP的区域,将毫无障碍地实现粤港澳经济一体化。
其他文献
2014年9月,“2014年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暨1984年莫干山会议30周年”在浙江德清莫干山召开。  30年前,莫干山上曾举办了一次全国性会议——“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史称“莫干山会议”。这次会议,被称作“经济改革思想史的开创性事件”,为1980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思路。  30年后,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当下,讨论的议题是30年前难以预计的,比如关于生态文明的讨论成为此次莫干山
期刊
市场总是出乎预料:几乎呈单边下跌走势的2012年股市会在最后一个月出现强劲的绝地反弹。  2012年12月4日,上证综指以1956.62点开盘,之后一路高歌猛进,截至12月31日收报于2269.13点,短短20个交易日,上证综指累计上涨15.97%,使得股市重新进入“2”时代。  投资者压抑已久的情绪在最后一个月的大反弹中集中爆发,从12月4日市场开涨后一周,市场上“让我们继续买入,让死空头爆仓”
期刊
动荡的2012年让德国汽车制造商戴姆勒热切渴望新投资商加盟改善运营环境,“中国顾客”仍是这一角色的热门人选。  作为“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商,全球第二大豪华车生产商、第二大卡车生产商”,戴姆勒2012年市值高达422亿欧元。然而,受欧洲车市持续寒冬及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市场疲软的紧箍咒近些年也套在这家百年老店头上。  2012年10月,戴姆勒在其第三季度财报中下调了当年收益预期:由2011年税前收
期刊
光大国际的转型,也是一个创业的过程。至少,光大国际行政总裁陈小平这样认为。从一家濒临破产的路桥公司,转型为一家环保节能行业的领军企业,陈小平带领着这家公司走过了10年的艰难历程。  这位从金融界跨界到环保领域的领导者,在环保领域一干就是10年。如果没有10年前的转身,他或许会成为一个金融家。可如今,他却成了一个乐于与垃圾为伍的人。  “我已经爱上了垃圾,它比金钱更干净。”  如今,光大国际的项目已
期刊
2012年12月底,一封题为《守住长江鱼类家园》的倡议书,开始在环保圈内流传。  倡议书中提及的重庆市中坝岛,是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小南海水电站的坝址所在地。这里位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与实验区的连结处附近。小南海水电站一旦建成,将淹没缓冲区70公里的江段,占自然保护区干流段的1/5。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因补偿水电开发的生态损害而建。2000
期刊
过去的一年里,韩国电子舞曲“江南 Style”在韩剧之后再次引发“韩潮”,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铁腕总统朴正熙之女、执政党新国家党领袖朴槿惠当选韩国首位女总统,进一步引发各智库对“韩国模式”的争相探讨,美国彼得森研究所试问“韩国新时代是否到来?”事实上,韩国作为曾经的“亚洲四小龙”在增长乏力的后危机时代“老树焕新春”,成为“新钻11国”中唯一的发达国家。当今的韩国,仿佛80年代“如日中天”的日本
期刊
1月15日到16日,出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近六年后,吕家进以行长身份亮相邮储银行2013年工作会议。  邮政金融业务的开办,在中国有着近百年的历史,但是以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为战略定位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则组建于2007年3月,属银行业新生力量。作为一家有着38000多个营业网点的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六年来发展迅速。截至2012年底,全行资产规模达到4.9万亿元,名列中国银行业第
期刊
至少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或者从更早之前,日本人就有一种造物的欲望,在他们眼中,伟岸的经济体不应该建立在虚无的数字之上,而应当屹立于实打实的产品、工业和机械之上。  于是,当二战的阴霾慢慢消散、当复苏的曙光缓慢闪亮、当外界的牵制逐渐放松,这个国家开始走向自强自立,开始探寻属于他们自己的发展路径了。  日本精工公司的大楼坐落在索尼大楼的对面,但相比之下,精工似乎低调得多。它没有华美的装饰,甚至有些
期刊
2012年岁末,中国证券金融公司(下称“证金公司”)传来消息,第二次增资扩股方案已经基本确定。此次增资规模约为100亿元,并将重点吸收民间资本参股。第二次增资扩股完成后,该公司的总股本将达220亿元以上。  “此次证金公司吸收民间资本,是市场化改革方面的尝试,也是金融改革鼓励民间资本的落实。”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转融通业务能够活跃市场,但由于资金体量有
期刊
一场历时7年之久的跨国“婚姻”就此结束。  1月7日,美国私募股权巨头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下称“凯雷”)悉数抛售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下称“中国太保”,601601.SH,02601.HK)的股票,不再持有中国太保H股。其当初8亿美元的投资,获得超过43亿美元的回报,成为凯雷迄今为止获利最高的单笔投资。  “财务投资者”凯雷与中国太保最终的分道扬镳,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纯属“意料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