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如美棠:永远有多近

来源 :芒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shen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饶平如: 1922年生,黄埔军校18期学员,参加过抗战、解放战争。在老伴美棠去世后,饶平如每天笔耕不辍,手绘了18本画册,记述了他与美棠从初识到相处的近六十年时光,取名为《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被读者誉为“2013年度中国最美的书”。
  饶平如和毛美棠的婚姻快满60周年时,美棠去世了。
  饶平如本想着五个月后带着美棠回江西,在江西大旅社——他们举办婚礼的地方——好好庆祝钻石婚纪念日。美棠一走,饶平如的日子突然没了盼头,每日恍惚,不可终日。
  18本画册,便是这日子里,平如俯就的念想。
  一见钟情只是个开场白
  “爱情这里头,有个缘分”。
  饶平如和毛美棠儿时也见过,美棠才十岁。当时孩提,懵懂无知,能明白些什么,只不过留个淡淡的印象,给后来父母之言下的二人添少许关联。
  饶平如相信中国人说的缘分。“虽然是父母说的亲,但之前见过的那几个,我都不喜欢,不愿意,只有美棠。后来问美棠,美棠也是。”1946年的那一面,才算是饶平如与毛美棠的初见。“那年我26岁,父亲来信希望我借着假期回家订亲。我们两家是世交,当我们走至厅堂时我忽见左面正房窗门正开着,有个年约20岁,面容姣好的女子正在揽镜自照涂抹口红——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美棠的印象。”饶平如把场景记得很清楚,60年后细细画下来,竟历历在目。
  100军63师188团迫击炮连二排的饶平如,遇到黛眉朱唇颇有番洋派的毛美棠,像戏文里说的,一见钟情。“这是我和美棠有缘分。当时100个青年当中,90个都是一见钟情。大家都是十八二十的年纪,男孩子潇洒风流,女孩子如花似玉,怎么能不动心?”
  不过,“一见钟情只是个开场白”。
  饶平如说爱情两个字,要分开看。最初是爱,年纪轻的时候爱多一点,逐步逐步,爱少了,情就重了。“少年变成老头子,女孩子变成老太婆,不好看了,但情就多了。”
  婚姻是每天要存储的户头
  “婚姻是一个两个人开的银行户头”。
  和美棠结婚后,饶平如真切地感受着幸福,总有人关怀,有人照顾,有人牵挂,“一个人就是要一个人牵挂”。饶平如觉得婚姻就是两个人一起开了一个银行户头,每天每天,感情存进去,要积累的。慢慢地有了感情的存款,偶尔哪天吵个架,红个脸,银行里划拉个小头,两人的日子还是照过。感情不够,一点小事,银行就破了产。
  “中间我离开了差不多二十年光景,一年至多能回来一次。我又在劳教,美棠被人要求跟我划清界限。”又是离别,又是威胁,日子并不好过。饶平如却一直乐观,“以前有了感情,现在就可以拿出来用。这种挫折对我们来讲,我们存款付得起。我们相信将来会好起来的,会团聚的,这个问题会解决的。我相信,她也相信。”
  哪怕团聚,婚姻也还是婚姻,里头混着柴米油盐、鸡毛蒜皮。恋爱的浪漫与高兴不适用于每天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争吵不可避免。“有一次我和美棠吵起来了,吵架吵到最后,我去主动拉了她一把,她就笑了。我就觉得,男孩子跟女孩子吵了,不妨认个错、哄哄她,哪怕是她不对。夫妻之间,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讲情的地方。你去拉她一把,这就是你有情。家里头都是小事情,没什么大道理。”
  平如美棠的婚姻里,时常回放拼命为对方好的点滴,然后问问自己,这些地方你记不记得?饶平如说,感情不能过了以后就忘记了,情,一定要记住。
  爱这个世界永远的事情
  “终身大事,头一个说的就是终身,白头到老。”
  饶平如跟美棠成亲的那一天,别人按着传统送出祝愿——白头到老,百年好合。现代人拿它当套话,几个能当真,饶平如却觉得是天经地义。不管年轻或衰老,健康或疾病,都是和这一个人白头到老。美棠后来生病,人糊涂了,说要绞了被子盖小的;说要吃杏花楼的马蹄小蛋糕,而后又忘了;说饶平如把舒舒藏了起来,又把黑底红花的旗袍弄丢了……饶平如也坐在地上痛哭过,哭完仍然总想着满足她,哄着她,让她糊涂着也高兴。
  他也跟后辈讲他们的故事,“小孩可能有些想法,也可能没有。孙女孙子跟我很亲,我觉得他们应该会这样”。饶平如只教他们找朋友不要太草率,“网络上买东西都危险,何况找朋友”。
  “终身大事,不是儿戏。那些个人三个月闪婚,三个月闪离,就像是开玩笑。”饶平如劝孙女,看人看品德,忠厚的人会记住感情,会老老实实和你一起存银行,他总归是可以持久的。就像柴静问饶平如自己,时间为什么没有把它磨平,饶平如的回答,
  “爱这个世界是很久的,这个是永远的事情”。
  自从饶平如的画册出了名,偶尔总有神通广大的媒体打听了联系方式,拨通上海家里的电话想要约采访。九旬的饶平如精神头不错,每每十分有耐心的应下,但又一直强调,“我不是什么婚姻学家、伦理学家,我说不出高深的理论。我只能告诉你,我这一辈子的经过”。
其他文献
任志强穿着白衬衣,安静地坐在沙发一个角落里,一脸严肃,头低得很深,双手紧握着放在膝盖上。屋子里很安静,抬腿落地的响声都显得格外清脆。  我走近他,喊了一声:“任总好”,他的头微微抬高了一点,眼睛透过厚实的眼镜片用半秒钟的时间看了我一眼,随后又低下了头。  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任志强,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过多的痕迹,而慢慢交谈,渐渐会发现严肃的面庞之下有一颗忧天下的心。  我不是商人,我是企业家  “我
期刊
如果你一个人在高速路上开车,远远看见一个陌生男子,背着三十斤的大包站在路边试图搭车,你会停下来吗?从看到、经过、从后视镜里回看,前后不过十秒钟的时间。马绰说,这十秒钟,可以考验一个人的人性。  中国的旅行者大概都知道,以搭车的方式行走中国,是一件困难的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人用搭车的方式行遍中国,这一点触动了马绰。去年4月18日,他从成都出发,采用免费搭车的方式,走过了中国的西部和中部的主要城
期刊
对我们来说,城市的美分为几种。一种是纯天然的美,像以前我们的老祖宗曾经住的村落、小镇,它跟整个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比如古寨、苗寨和湘西的很多村落;第二种是人造美,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需要大量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这就需要人与环境之间的平衡。  这种平衡,就需要预留城市空间,给人以更多的想象。欧洲和澳洲的国家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如法国巴黎,几百年下来依然那么美。它就是在老城区和新城区之间的保护做得很好
期刊
湖南广电大楼一楼大堂中那块滚动大屏幕,定时播出着收视排名情况和各个栏目的宣传片。记者每天进出,总是被其中一条片子惊到,忍不住引颈围观:光鲜白领和卖菜大妈挤成一团“排队送钱”的奇景。  湖南电视剧频道《心得乐》制片人袁慧玲弯起笑眼,有点腼腆又有点得意地说:“现场真的很震撼!老百姓很高兴能面对面把钱交给孩子,他们很信任这种方式。”  真实,才能对得起信任  中国的慈善并不太平。袁慧玲的团队成员觉得要在
期刊
(人物简介)陈收,现任中共湖南大学委员会常委,湖南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曾获评徐特立教育奖、湖南省十大杰出经济人物等。  刚刚从毕业典礼上匆匆赶回办公室的陈收教授,桌上还放着几份急待处理的文件,下午却又要前往上海。已经忙得连轴转的陈教授在听到记者说起本期将
期刊
“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人者,必兼具威信。”  “绅为一邑之望,士为四民之首。”乡绅,曾是中国乡村社会的一个特有阶层,半个多世纪来,他们在危处求安,隙处求存,如今,依稀只剩寥寥背影,在传承着依赖德性声望维系信任纽带的传统。  不是每一个村庄都可以成为国家肌体和时代变革的体温表,但村庄里的故事和人物如何演绎、寻求稳定的秩序,都始终还是离不开一个“信”字。  从平江县驱车前往长寿镇,一条蜿蜒泥
期刊
如果不是在北纬国际传媒的办公室见到杨国林,我可能不会将这个人与湖南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传媒公司的掌门人重合。拍摄大片的时候,穿着卡通T恤的他,幽默风趣,卖萌搞笑,活脱脱一副“大顽童”的模样。穿起中山装,谈起公司发展却又架势十足,不失时机地抛出几句经典话语,足以让人思索一刻。  人物简介:杨国林,北纬国际传媒董事长兼CEO,美国China Global Media(中国环球传媒)董事局主席,凤凰国际(中
期刊
叶锦添,游走于服装、视觉艺术、电影美术、当代艺术创作间的著名艺术家。参与了《楼兰女》、《橘子红了》、《诱僧》、《双瞳》、《韩熙载夜宴图》、《八月雪》、《长生殿》多部电影、戏剧的美术、服装制作,凭借电影《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奖。  作为世界金牌服装设计、奥斯卡最佳美术指导,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叶锦添,却永远是一副标准化装扮——一顶黑色帽子,一身内白外黑的两件套。  生活在大银幕后的人总
期刊
靓车新款如云,美女车模如花……很多人逛车展,往往会被众多车型、众多车模闪花眼,要么走马观花,要么停滞不前。而一年一度的湖南车展,无疑是最佳的看车、买车一站式服务的平台。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豪车、美女模特固然吸引眼球,不过也得看看自己口袋中的“米米”能买到哪些新车。  今年的长沙车展,车型丰富,阵容强大。价值568万元的宾利慕尚第二天就被买走,蓝色GT V8名车有主,法拉利价值380万元的califo
期刊
刚开始做电影,其实并不是太喜欢,因为电影里有些东西跟我的感觉不太一致。直到做《胭脂扣》,它蕴含的文化性让我第一次感觉到,我是进入了一个不同于现代世界境界里。  于是,我开始试着把电影变成另外一个世界的杰作,用人的精神状态去重新建构影像,寻找全新的表达。  这种表达需要借代。借代的意思就是,它原本不是这个东西,但通过某种形式将它变成了这个东西。  就好比说,梅兰芳是个男人,他可以通过他的装扮、他的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