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模式 链接三农

来源 :国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o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根市场,创新驱动,服务三农—中粮创新商业模式,以全产业链战略开创了农民、企业、消费者多赢的局面
  2011年12月的黑龙江肇东,虽未下雪,白天平均气温已低至零下10摄氏度。寒风吹面,冰凉无比,转瞬,冻人的寒意便成肆虐之势。然而,这儿的收粮现场却是热火朝天。
  “这里的服务很周到,有农民休息室,有免费食堂,省得冬天在外排队怪冷的……价格又合理,最近几年都往这里送(玉米)”。五里明镇大窑屯村民张宝成2011年种了26亩玉米,12月13日拉了3万多斤玉米来到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交售。“和以前交公粮一样,年年都习惯往这里送了,现场就能拿到钱。”来自海城乡双山屯的另一个送粮农户在一旁说道。
  在有的农民迫于价格下跌、运输成本高企的压力而选择免费向市民送大白菜的时候,这里的农民着实让人羡慕。他们处境的根本改变,都源于一个企业——中粮集团。
  订单农业:让农民真正受益
  “平均每户增收1万元。”年关岁尾,黑龙江省依兰县道台桥镇联民村兴旺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社长刘文昌喜笑颜开地盘点这一年的收成:水稻每亩增收200元,合作社30户社员1500亩地共增收30万元。在刘文昌看来,这得益于2011年初与中粮集团合作开展的订单农业——有机水稻种植。“来年合作的规模还要扩大。”农民增收不易,实实在在的收益让刘文昌满怀憧憬。
  刘文昌的憧憬正是政府努力的方向。不久前闭幕的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此前,中央连续8年发布了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
  服务三农不仅是政府的责任。“实际上,企业可以为‘三农’问题做的事情非常多。”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认为,不管是农业企业、食品企业,只要是和农产品有关的企业,都应该从整体战略出发,通过创造一个新的有附加值的战略设计,服务于三农。
  中粮的订单农业以不同形式组合,将产业链最末端的市场和消费需求反馈到产业链的上游,连接起千家万户小农户和千变万化大市场,通过市场机制服务农业。采用中粮订单农业的合作社,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只要质量达标,粮食一种下来就已经销售出去了,并且以合同约定的形式消除了粮价波动所带来的收益损失。目前,中粮集团主导的土地集约经营、农业现代管理的订单农业达到350万亩,涉及农户155万户,直接带动农民增收7.33亿元。
  为什么订单农业会受到追捧?效益说服力最大。有些农民希望自由选择品种及销售对象、不受集中统一管理的约束,没有进入到中粮订单农业中去。这些农民随后发现,他们的收益降低了。而加入订单农业的农户,严格按照中粮的要求操作,生产效率获得极大提升。“进入中粮产业链的农民能够获得两大好处,一个是稳定,另一个是高效益、高速度。这对农民来说非常重要。”宁高宁表示。
  现代农业:全方位支持
  2009年6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到黑龙江省肇东市五里明镇五里明村视察,称赞当地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创建优质高产粮田,走出了一条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成功路子。
  而就在几年前,当地还处于散种散收、“靠天吃饭”的生产状态。据64岁的杨文玉介绍,进入中粮产业链之前,自家的玉米亩产只有500到650公斤。因为种植面积小、玉米产量低、质量不稳定,缺乏跟化肥零售商、粮食收购商讨价还价的实力,杨文玉经常在市场波动中吃亏。而进入中粮产业链后,中粮按照市场需求,引导杨文玉改种优良品种,改善种植、灌溉条件,提高种植效率。如今,杨文玉家农田已经用大型农用机械取代了原先的牛车,亩产已提高到1100到1200公斤,收入增长了好几倍。
  农产品产量要提高、抗风险能力要加强,有效途径是实行集约化、机械化、专业化经营。为解决农户集约化经营所需的资金问题,中粮参股龙江银行,探索农业供应链金融新模式,并引入第三方——中粮信托有限公司,与当地农业合作社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鱼塘承包经营权信托,解决农民贷款担保缺乏实物资产的难题。同时,中粮承诺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合作社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解决农民粮食销售难的问题。此外,中粮推动当地合作社与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院校合作,聘请专家对粮食生产进行全程指导。
  通过一系列措施,中粮推动当地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银行+保险+政府+科技+信托”的农业生产模式,大大提升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以五里明镇先锋玉米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例,集约化生产后,玉米由亩产650公斤提升至1000公斤。合作社理事长徐凤玉向《国企》记者表示:“合作社发展到今天,一要感谢中粮的订单农业,二要感谢中粮提供的信托贷款担保。”
  “从根本上说,农产品若没有附加值的提升,仅靠涨价来提升的农民收入实在有限。我们希望能形成包括技术、种子、金融等产业链各环节的服务,最终使农民和土地变成中粮整个产业链的一部分,使农民成为中粮的战略合作者。这样对双方都有益。”宁高宁对《国企》记者表示。
  中粮“全产业链”模式:开创多赢局面
  农民生产粮食,提供生命最基本的保障,却只能获得低利润;消费者千挑万选,却买不到价廉物美的农产品,反过来影响优质农产品的市场。这是中国农业的老问题。
  作为国内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中粮集团开创“全产业链”模式,探索大规模、高效率、好品牌、广渠道的企业为龙头,连接农民和消费者两端,通过为农产品创造更高价值的市场化方式服务三农。
  “全产业链”是指以客户和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涵盖从田间到餐桌,即从农产品原料到终端消费品,包括种植、收储物流、贸易、加工、养殖屠宰、食品制造与营销等多个环节,通过对全产业链的系统管理和关键环节的有效掌控,以及各产业链之间的有机协同,形成整体核心竞争力,奉献安全、营养、健康的食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粮视农民为产业链条的一部分,在农业服务和种植、养殖环节上,扮演服务者、收购者、生产组织者甚至生产者角色。按照市场、客户和消费者需求,中粮组织农民引入优良品种,提升种植、养殖效率,推动农业产业化;通过合理布局的物流和加工设施,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供应链系统;以消费者洞察为引领,形成品牌、渠道和研发体系,源源不断地提供高附加值的新产品。   在三农层面,中粮发挥资金、品牌、管理、技术等优势多渠道服务三农,通过推动农村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改变其经济发展方式,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在企业层面,中粮“全产业链”有效地确保了央企在引领粮油食品产业创新和升级、解决“三农”问题、保障国内粮油供应、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协助国家保障粮油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主力军作用,持续为企业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环境。
  在消费者层面,中粮“全产业链”从源头、渠道上确保了农产品的优质优价,带动了市场销售,从而能够将正确的市场讯号反馈到农民环节。
  “作为国有企业,最大的优势是信任。中粮把所谓的农业问题、农民问题、农村问题都囊括到中粮的全产业链战略决策上。”宁高宁告诉记者。
  创新驱动:提升产业链价值
  中粮全产业链战略的核心是龙头企业。以往,以企业带动农户发展市场化农业的路子曾经被很多企业实验过,但最终能坚持做好、做深、做透的寥寥无几,原因就是企业不能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无法应对农业成本提升和农产品市场的瞬息万变。而中国农业发展的趋势是生产成本提高、转向科技化机械化集约化农业、形成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农产品市场。
  中粮的成功秘诀在于,以创新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推动企业创新,以企业创新推动产业链升级,从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价值。
  在中粮集团,创新被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企业要创新,最根本的是有创新的文化。企业里创新的文化是怎么形成的?我觉得还是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导向所形成的。这个战略导向可能是企业家自身的选择,也可能是社会的一种引导。”宁高宁认为。
  农业是中国最古老的行业,但中粮希望在传统的行业中通过提升现有产品,开创新的商业模式、新的产品和品牌,带动整个行业。从创新与农民合作的模式,到不断推出新产品,再到推出“我买网”试水电子商务,以市场为导向提升附加值的创新从未停止。“比如以前中粮只做玉米贸易,现在把玉米做成糖、淀粉、柠檬酸、乳酸等,尝试把这个产业链做长,提升整个链条的附加值。”宁高宁向记者表示。
  中粮集团通过整合科技资源、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和平台建设,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增加科技投入等一系列举措,全面推进自主创新。2011年,中粮集团投资32亿元建立了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宁高宁表示,从营养健康的方面提升中国的农产品是中粮未来创新的方向,“希望通过创新创造的价值能大过一般的规模扩张所创造的价值”。
  管理和文化的内部创新逐渐转化为可持续性的外在效益,最终体现的是科学管理、成本降低和整个产业链条效率的提高。这就使得连接田间和餐桌的是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渠道,使得整个链条上的“共生”者——农民、客户、消费者、股东等从中受益。
  在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得到提升的同时,中粮也得到可持续发展。如此,为农民、股东和客户创造价值、市场化、高效率,拥有源源不断创新活力的“新国企”呼之欲出。
其他文献
19世纪末以来,强国梦一直伴随着中国几代仁人志士,今天终于梦想成真——中国正在崛起,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经济强国。  然而,何谓强国?是富国强兵的力壮山河,还是以普世有效的理念、制度和文化征服天下?是生存竞争、优胜劣汰的霸业,还是文明示范、天下归仁的王道?本文从思想史的角度,探讨清末明初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强国梦的历史嬗变。  文明主义与国家主义  晚清的强国梦有两个目标,一个是富强,另一个是文明。富强
期刊
央企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加强对投资债务指标控制  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所有中央企业尽快实施全面预算,将企业的人、财、物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行质量。  《通知》要求中央企业加强关键指标的预算控制,包括:加强成本费用预算控制;加强投资项目的预算控制,严控亏损或低效投资;加强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加快资金周转;加强债务规模与结构的预
期刊
揭开纱布的一刹那,周善花老人终于看见了10年未“见”的儿子,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2011年8月以来,由中国石化冠名赞助的“健康快车”开进河南省新乡市,计划为新乡市的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来自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院的医护人员为自内障患者进行了精心的手术治疗。  为了配合好“中国石化光明号”健康快车治疗工作,河南新乡石油分公司的志愿者纷纷来到健康列车上,为白内
期刊
美国“占领华尔街”的运动从纽约蔓延到全美各大城市,强烈抗议1%的美国权贵富豪掠夺99%美国人的血汗钱。美国统治阶级怎么办?将怒火引向中国!  美国参议院逼迫中国提高人民币汇率,就是对中国所有出口到美国商品进行摧毁性的打击。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政府对美国参议院的这个法案反应这么强烈了。  10月12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不顾中方的坚决反对,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该法案指责中国
期刊
油价,世界经济的晴雨表和操控杆。不過,这个晴雨表在中国却有些失灵了。  中国人没有美国人收入高。为何油价居然快打了个平手?高油价下怎么还会有油荒?国内央企的炼厂全部开足马力,为什么还会发生油荒?石油企业利润高,为何还拿政府的巨额补贴……其实,民众对油价的关切和怨言,可能不单纯在油价本身,而是另一个层面问题的折射——对国民收入分配的不满。  油价,世界经济的晴雨表和操控杆。不過,这个晴雨表在中国却有
期刊
人大工作中的党的领导作用,系在制度和法律两个层面上,维护和保证党在国家中的执政地位,保证党在国家权力机关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进而确保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成为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必须遵守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准则。  后夹道三:人民共和国这个炉灶,是在拆毁蒋先生炉灶的基础上重起的    问:人民共和国这个炉灶,是在拆毁蒋先生炉灶的基础上重起的,现在我们能不能推倒自己的炉灶,照着美国
期刊
高铁发展思路转向,民营化呼声再起。梦幻是完美的,但中国高铁真的能够民营化吗?  如果中国高铁吞下民营化的药方,结果可能是抱着美好愿望的公众所最不愿意见到的。  对高铁亏损的指控不仅威胁到了高铁的发展思路和前景,而且将矛头指向了铁道部的政企不分以及高铁产业链相关国有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技术水平。  在声讨铁道部的舆论掩护下,民营铁路呼声风高浪急。作为一个很方便的论据,日本东海道新干线被屡屡提及:由于日本
期刊
东北有大庆,西北有罗钾。在经历了常人不能想象的10余年艰苦奋斗之后,罗钾人在罗布泊腹地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硫酸钾基地,改善了中国钾肥严重依赖进口的状况,展现了新时期国企人可贵的“罗钾精神”  辽阔无垠的戈壁荒滩上,哈罗公路曲折蜿蜒,一辆辆运煤车、运肥车飞驰而过,将罗布泊和哈密乃至更广阔的区域紧紧联系在一起。  上世纪70年代彻底干涸以后,罗布泊就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死亡之海”,天上无飞鸟、地上无寸草,
期刊
对于高铁这样一个兼具战略性和公益性的新生事物,单纯因为“亏损”就踩急刹车,甚至将其打入冷宫,是否太过草率和偏激?  “7·23”甬温线铁路特大事故对中国高铁的影响正在从正面纠偏转向矫枉过正。  2011年8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高速铁路及其在建项目安全大检查,适当降低新建高速铁路运营初期的速度,对拟建铁路项目重新组织安全评估,暂停审批新的铁路建设项目。(关于“高铁双降”,详见本刊2011
期刊
以董事会薪酬与考核专业委员会为主导、以年度预算目标和战略发展目标为核心、以动态调控为手段、以薪酬考核和干部任免为杠杆、以经营业绩提升为目的,五大特色构建了具有“新兴际华”特色的动态调控三级经营业绩考核体系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2005年4月,中央企业推行了董事会试点制度,中央企业的董事会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