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婆母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mfdpv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一年,婆母患宫颈癌去世时,53岁;公公55岁。当时,爱人兄妹三人虽然都在城市工作,但都刚刚落脚,都租房住,经济十分拮据。两个姑子,大的已结婚,小的才谈男朋友。婆母满“五七”孝期后,我和爱人返城上班,两个姑子也回城上班,公公的孤单、冷清、凄楚是我们无法感同身受的;公公不仅要上班,还要种田、喂猪、侍弄菜园……家里的责任,我们也都分担不了。婆母“百日”孝期过后,公公向爱人提出了他的愿望,希望再找一个老伴儿。爱人说,要找就要找一个身体好、性格好、能使家庭和睦的人。
   就这样,婆母满“百日”孝期又过了一段时间,公公便迎娶了我现在的婆母。
   后婆母也是一位農村妇女,比公公小两岁,中等个子,胖胖的,圆脸庞,面相也和善。记得第一次回去和她见面的情景。那时她已经和公公领取了结婚证,已经进了家门。我走在回家的小镇上,就有喜欢探究别人私事的妇人问我:“明明,你回去怎样叫你那位后妈呀?”我脱口就说:“叫妈呗。”因为村子里和镇上有老人再婚的,子女是不愿意叫爸叫妈的。作为儿媳,我想:自己的亲妈已经去世,婆母又早逝,公公已把她娶进门,叫“妈”,是应该的。
   走在门前的路上,她就已经在道场上迎候了,我赶紧叫我儿子喊奶奶。走近她,我叫了她一声“妈”!在那刹那间,她似乎不相信似的,温和的眼睛愣了一下,笑容也静止了,就那样弯着弧线。我又叫了一声“妈”!“哎!——”她回过神来,声音颤颤地答应着,眼圈都红了,脸也红红的。她连忙接过我手里的东西,问我饿不饿,身体好不好,工作忙不忙,又是泡茶又是削水果,真像接待客人一样。做饭时,她一会儿问我:“明明,你是吃擀面,还是吃馍馍?”“明明,是爱吃炖鸡蛋,还是爱吃煎鸡蛋?”她的热情和亲切,使我的心暖暖的,心中厚厚的隔膜少了一层又一层。虽然还不十分亲近,不像见亲婆母那样随和,但是已经没有十分的生分,心中已有缕缕喜欢之情。
   隔天我们要走了,到车站搭车,她执意要送。她第一次大包小包地提着,跟我一起走在去车站的街上,似乎街上的人都在看着我们,好像指指点点,我还真有点儿不自在呢,眼睛都不知往哪里看,倒是她像没事似的,边走边和我说话,叮嘱我,放假了要回来玩;有什么困难了,要对家里说……她关切的话语,自然的神态,好像在送亲闺女似的。
   自从有了后婆母,我回老家就有了着落,尤其是过年,我不用再笨手笨脚地筹备过年的生活了。每年过年回去,她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还需要做的,也不让我做。我想帮忙,她总是阻拦我,说我在城里工作忙,又带孩子,已经很累了,回来该好好休息。正月待客更是婆母最辛劳的了,我说我不去走亲戚了,留在家帮帮忙。婆母又不同意了,她连劝带吵地说:“上班了,好长时间不得闲回来,就是过年好见面,说说话,在一起玩玩,你不去,长辈们会见怪的,家里有我就行了。”
   我住在城里,后婆母住在老家,但是她时时牵挂着我们,吃什么都想着我们,一年四季,总是不断地给我们捎来东西。几把青葱红蒜、几棵青菜、几个南瓜、几块腊肉、几袋木耳香菌、一纸箱土鸡蛋……都是她的心意。杀年猪了,特意送来蒸肉、蒸骨。正月走时,准备一大堆东西,每样都仔细装好,收拾得利利亮亮、清清爽爽的。
   有了后婆母,这个家就又成了一个完整的“家”,她也始终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她来时,爱人和我都说坡田不种了,可是她说坡田是阳坡,长庄稼收成蛮好,丢了怪可惜。公公做农村工作,经常下乡,家里的三亩多田,多数也是她一个人在承担责任。村里好事的人,说她这样巴心巴肝地做,是好事了我们,对自己子女没有半点儿好处。可是她从不耳根子软,总是乐呵呵地说,我们在城里吃什么都要买,能多做点儿,就能给我们减少点儿负担。有一次,邻居张婶精精气气地对我说:“明明,你这个后妈算是找到家了,连山上的几棵树都给你看得紧紧的。”原来,有人趁公公下乡不在家,到我家责任山上砍伐树木,那时后婆母到我家才大半年,以为她不敢说什么,也不会说什么。哪知后婆母听到屋后责任山有砍伐的声音,就登上山,与那人评理,硬是阻止了,还把砍伐的树木扛回了家。
   后婆母也很快与村里人相融。她在原来的村里过红白喜事时是一个做菜的厨师,来我家后,村子里不论谁家过事情,她都去帮忙,仍然承担做菜的责任,一做就是十几年,如今已是68岁的老人了,有人相请,依然欣然前往。使我倍加感动的是,即使请到她了,她生病了,只要能坚持,她从不拒绝。我多次劝她,年纪大了,别去帮忙了。她总是说,乡里乡亲的,遇到了事儿,帮个忙,等于给自己帮忙。怎么不是呢?她这样做,是在为我们积功德呀,为我们在村子里积攒人缘,方便我们好办事啊。
   后婆母原来的丈夫也是得癌症去世的,也历经磨难,她很体贴公公。公公是典型的“三高”病人,还有痛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公公的病情也在逐渐加重,尤其在饮食上要求严格,全靠后婆母精心照顾,她从没有怨言,从没有不耐烦。公公是军人出身,又一直从事领导工作,脾气大,退休后虽然减弱了不少,但是还是时有发生,若果遇到他病痛严重,更是不由自主地爆发。后婆母从不多心,从不对公公使小性子,总是像照顾小孩似的让着公公,公公越是发脾气,她越是笑眯眯地和公公说话。公公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睡前看电视,看着睡着,睡了一觉,再关电视。这个习惯是亲婆母去世后形成的,有了后婆母,也没有改正。我就问后婆母,她是否睡得着。她笑吟吟地说,他看他的,我睡我的,身边还有个伴儿,咋睡不着?是呀,两个儿女都不在身边的老人,早已是相互依存了。去年公公糖尿病加重,影响视力;脊椎疼痛压迫神经,走路艰难,做了两次手术。我们把公公接走时,后婆母拉着我的手说:“明明,要好好给你爸治呀!”她的眼睛里噙满泪水,哽咽着说不下去。这么多年,公公身体多病,不需要我们操心的她绝不让我们知道,我怎么不深深地感激我的后婆母呢?能遇到后婆母,是我前生修得的福分!
   看着婆母进进出出,忙这忙那,那份亲切,那份温暖,仿佛我从开天辟地都和她在一起似的。
其他文献
一   秋意成虎,呼嘯起一地的金黄,玉米接天,水稻铺地,那个天上的大太阳,在人的心里,养眼的晃,一下、一下,乌裕尔河就丰盈了这片黑土地。   认识北安不容易。1939年,北安是伪满洲国设立的19个省之一的北安省省会,也是伪满军政中心之一,建有大量办公用房和军事设施。北安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滨北、齐北、北黑三条铁路在此交汇,东南通达哈尔滨,西南通达齐齐哈尔,向北直达边境城市黑河,可以联系西
期刊
昨晚,田野踏着带露的青草,携着金灿灿的稻子走进我的梦中,我奔跑着,地平线浑厚而漫长,闪烁着淡淡的白光,很快,我奔跑的姿态被田野的那片高粱慢慢融化……   虽然梦中能感受到自己渐渐在被田野吞没,但我依然伸开着双臂,拥抱着路边的向日葵和摇曳的草木,田野醉人的芬芳,把每一处细节都变得更加生动,以至于整个梦中的全过程如同白天,我分明看见了头上的蓝天白云朵朵,田野间的小溪淙淙。   一般出现了这种情况,
期刊
我喜欢十月,所以,在十月里参加过的那几场婚礼,让我特别的记忆犹新。   1991年10月,我的一位老哥结婚,他东借西凑还背了不少的债,总算把丈母娘要求的冰箱、彩电和水仙牌双缸洗衣机买整齐了,然后把单位分给他的一套48平方米的宿舍墙壁粉刷干净,在百货公司扯了几块天蓝色绒布当窗帘,买了一筒当时流行的塑料地毯,把两个房间简单地布置了一下,在窗子上贴了几个大红喜字,还在门框上贴了一副对联,就当作婚房了。
期刊
戊戌年处暑时节,我应邀参加“从延安到北安”全国作家采风活动,从黄河岸边美丽的泉城,一路向北,飞跃三千多里的祖国山海江河,前往此次活动的目的地——黑龙江省北安市。   北安,取北方平安之意,地处小兴安岭南麓,北依与俄罗斯交界的黑河市,南与省会哈尔滨市相望,是中国内地通往黑河市和俄罗斯及东欧国家旅贸大通道的必经中转站。我们一行,来到大沾河国家森林公园,但见红松挺拔,高耸入云,直刺蓝天,引人仰望。白桦
期刊
这次与学生小丽的偶遇,牵动了我内心深处最不愿勾起的疼痛。我虽然只从教了三年,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却无端地想起两个曾经教过的学生。  我一直不敢在他人面前提及,只有在内心默默承受,渐渐堆积,有时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于是,我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找到他们,当面说声“对不起”。  当我们俩建起这个以我名字命名的学生群后,一些学生纷纷加入了进来。面对这么多毕业后从未见过的学生,看到他们发来慰问的信息,我的内心是
期刊
“鼻意 儿啊”,你从高树上掉了下去。  硬邦邦地,砸在地上一块硬邦邦的耢石上,圆乎乎的立马摔成了扁扁的,柿饼儿似的,死了过去,世界全都黑了。  死亡的气息潜行着。万物静寂,光线被树叶和树叶遮住,躲藏在苍绿的最暗处,发黑,汗液源源不断地从毛孔里跑出来,迅速沁成一滴又一滴的形状,被室外的高温阴干,烤干,浓缩成汗珠子们挣扎过的各种姿态,黏密密的空气里有了斤两,秤砣似的砸下去,荡起来一丝一丝草腥气。乌云比
期刊
少年时贪睡,很少听到鸡叫头遍,但那天我真切地听到家里那只“骚鸡头”的叫声了。灶台上灯昏如豆,灶膛里也有暗红的火苗,不旺。   我起了床,胡乱擦了把脸,睡意蒙眬地坐在灶膛前,母亲端来一碗米饭给我,这是猪油炒饭,可能还滴了几滴酱油,昨晚的剩饭拌着客家人的当家品种“浸菜”一起炒,咸香焦混合的气味一下子赶跑了睡意。这是特殊待遇,家里穷,平时连炒菜都舍不得放油,这一下子上升到猪油炒饭,我顿时感觉到肩上的担
期刊
我的父母过世多年了,只剩下耄耋之年的岳母还健在。岳母名叫张一秀,从小没进过一天学堂,但有着豁达的个性。自从我2013年退休之后,每年都要和爱人从山西临汾回到河北临西的农村,与岳母相守几个月。  我爱人性格内向,且老实巴交,婚后,胡搅蛮缠的二弟媳妇经常找她的麻烦,让爱人受了不少委屈。我当兵在外,女儿又年幼,爱人一肚子的委屈无处诉说,只好到岳母那里哭诉。岳母总是劝说女儿,不要跟二弟媳妇计较,更不能跟老
期刊
菊花我见过的有数十种,名贵的,养在别人的深闺的,只能远观,不能近亵,常常是知其美,而不知其名讳;铺满路边的,野蛮生长,任芳香天涯,芸芸众菊,繁花乱目,也无从知晓姓甚名谁,也没必要,好看就是了,美好就是了。因此,无论高贵的还是平凡的,浓香的还是微香的,白的黄的红的紫的,我对它们的名称数十年如初见,都一以贯之地称为菊花。   我知道菊花在很多人眼里是不同的,是有性格的。黄巢眼里的菊花是“冲天香阵透长
期刊
1  尚玉山是在1946年出生的。重要的是,尚玉山差一点就没有机会降落到黑龙江北安这个小屯子。  尚玉山出生的前六年,也就是1940年,他的父母都被关进监狱。为什么?犯了哪国的王法呢?犯了“满洲国”的王法,罪名是结交“匪类”,并为“匪类”提供金钱、棉衣等帮助。父亲被判刑八年,母亲被判刑十年,服刑的地点就在哈尔滨第一监狱。  被关进监狱的前十年,1930年,一个响晴的午后,23岁的张广英被人贩子领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