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田野去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e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昨晚,田野踏着带露的青草,携着金灿灿的稻子走进我的梦中,我奔跑着,地平线浑厚而漫长,闪烁着淡淡的白光,很快,我奔跑的姿态被田野的那片高粱慢慢融化……
   虽然梦中能感受到自己渐渐在被田野吞没,但我依然伸开着双臂,拥抱着路边的向日葵和摇曳的草木,田野醉人的芬芳,把每一处细节都变得更加生动,以至于整个梦中的全过程如同白天,我分明看见了头上的蓝天白云朵朵,田野间的小溪淙淙。
   一般出现了这种情况,我知道这是田野在召唤。第二天,我是一定要去田野的,早晨起床便把一天的行程安排好,老家并不远,即使下班时间挤一点,去一趟应该是没问题的。
   上午八点去上班,是必须的事情。然后,接下来的事情便是马不停蹄地在机关忙碌,去田野的愿望只能成为空想。既然是这样,田野还是伴随着我左右,心里满满地装着关于村庄、乡亲和田野的一些惦念。
   那是一些什么啊!似乎没有固定的形态,但它们始终又让你注视。也许,这就是故乡的情结,这就是淡淡的乡愁,它一直在我的情感中缠绵,包括老屋、树木、田野,还有黝黑的皮肤凸出的脊梁。那些永远弯向泥土的脊梁里面,有着让我一辈子也忘怀不了的父老乡亲!他们的脸、他们的手、他们的脊梁近似于泥土的颜色,土地永远是他们的一面镜子。他们终日劳作,早已把自己融化到田野与庄稼之中。
   傍晚,小城如豆的夜灯一盏一盏地亮了起来,下班回到家里,孩子的二伯和爱人正在客厅里拉着家常,他们从老家给我们送来了新米,不论我们怎么强调超市里什么样的大米都有,但哥嫂每逢新谷收割完,都要送一些到家里来。
   于是,这夜的晚餐便是老家的新米饭,虽少了乡下的大灶和木柴,从电饭锅里飘出的饭香依然带着自然的清香。二哥告诉我,明年春,他家的两亩地就要征收为工业园区,他邀我和爱人尽快去老家走走,留下一些对那几丘稻田的念想,不然,再去的时候那儿便是厂房。
   “周末回趟老家吧。”我约上爱人。其实,老家田地的征收与城市的扩充是谁也阻止不了的事情,但老家人谁都不会在乎可能分到的那一笔可观的钞票,他们眼巴巴地真不愿让谁要走他们的一亩二分田,那可是他们朝夕相处了几十年的“伙伴”,是他们的“命根子”。
   周末的那天,我和爱人排除了所有的事情,到老家去,到田野去看看,大哥、二哥都在田野等候我们。
   当我们走进田野的腹地,兄弟三人一路上一言不发,我知道,他们是在用心与土地交流,那种默然的倾诉,真让人揪心!大哥的脚板与田土摩挲的声音轻轻地传递给我信息,而二哥却坐在那丘水田的田埂上,毫不遮掩地掉着眼泪,这样的场面,让我和二嫂也为之心酸。我俩在田埂的青草上席地而坐,庄稼在田里拂动的声音和二哥的呼吸声撞击在一起,使我们仿佛倾听到了他们之间倾情的交流,虽没有言语,但那寂静中我能感受到田野的心跳。
   整整一个下午,我们一家人如同城里人在马路上溜达,在田野里滞留,我躺在刚收割完的稻草上,从灵魂深处与田野、阳光、空气以及那渺不可见的地平线慢慢融合,我眯着眼睛,感觉到田野的力量,它正在把我双手托起,像小时候父亲的双臂那样,坚强有力。阳光,暖暖地照在我脸上,田野上的风悄悄地从头顶上滑过,我深深地呼吸着这带着夏日芬芳的空气,一种飘飘然的感觉让我的灵魂体驗到了田野的无限情感与魅力。只等到天完全黑下来,偌大的田野被黑色浇灌,我们已经看不清对方的脸,孩子他大伯、二伯还站在那丘自家的田里一动不动。
   我知道一向少言少语的二哥,只有静静地待在这里,或许才能释放其内心的郁闷与不安,或许在等待着某种期待,或许在那田角边寻找着自己失落的什么东西,而那些不能用语言表达,但又需要表达的东西,都将在与田野沉默的对峙中去完成。
   我忽然意识到,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速,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城市边沿上的田野正在朝后倒退而去,一个村庄,一条小河,一座山丘,还有他们朝夕相处的村民,他们无奈的眼里流着伤痛的泪,微微有些驼了的脊背依旧朝着田野的方向,他们有着许多不舍,而在明年,随着建设的大军开进田野,取代它们的将是绿色的林带、全新的建筑、公路……
   那些他们心爱的田野,将完全淹没在城市的扩充之中。我家的农民兄弟,他们对这片土地,属于他们的村庄、他们的田野,又该是有多么的不舍呢?
其他文献
这棵老树,遗世独立。方圆几十里,一说到老树,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就像外地人眼中的百脈泉,不用详说就知道在章丘一样,成了一个村庄的地标。   树叫梭罗树,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锦葵目,是梧桐科的常绿木本乔木,生长在神秘的高海拔南方。十多年前,去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采风,下榻的宾馆,名字就叫“梭罗宾馆”。起初,以为这是宾馆老板故作玄虚,拉来美国波士顿的瓦尔登湖搞的一个噱头,没有在意为什么叫“梭罗”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家庭电子秤还很少见,称体重、身高要专门到大街边摆摊经营的摊档才有,收费一块钱。我由于太瘦,不敢在众人面前示丑,怕人笑话,每次称体重时,都要等人员稀少时才去称,而且还要环顾左右,确定没人注意我,才跳上摆在地上的秤盘上面去,而且迅速上下,扫描一眼体重的数量,特担心摊主会把体重说出来。   我有一个好兄弟在另一个机关单位工作,与我年龄相仿,都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也很瘦。时常有人关心他为
期刊
记事时,洋芋便是老家的主产,也是一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曾经是全家“一日三餐”的主粮。如今,五十多年过去了,吃着父母曾经种植洋芋的土地生产的“细粮”,当年被人称为“粗粮”的洋芋,依旧是自己和家人不离不弃的依赖。   在老家,点种洋芋,是一件重要的农事,关系到一家人来年的收入和生活质量。腊月农闲时,父母便开始考虑来年的点种计划。哪几块地轮歇改种,哪几块生地种啥洋芋种。那时的洋芋种比较单一,当家品种就
期刊
故乡,对于游子来说,无疑有着不同一般的分量。   “一壶好茶一壶月,只愿月圆勿再缺,万里乡情满腔爱,今夜伴月回……”每次听到这首潮语歌,我就仿佛回到了家里,和父亲坐在一起,喝着功夫茶,聊着不着边际的话题……人生如茶,茶如人生。心情好的时候,泡一杯茶,在茶的香气中,荡涤空灵的心。心情差的时候,泡一杯茶,在苦尽甘来的味道中,品味人生的起伏。我不谙茶道,也品不出什么好坏,但这一切却令人怀念,感觉温馨和
期刊
满天的繁星,你甚至能清楚地分辨出它们是蓝色还是紫色。   小村庄变成了一个个黑影,显得特别安静。村中的一小片空地上,全村的老少爷们儿或蹲或坐,烟火一闪一闪的。他们正在享受着自己的艺术。这是一些古老而简单的说唱艺术:云南花灯,或者山歌。关于它们的名称由来、起源和发展,是文艺学家和民俗学家的事,这儿没人管它。忙碌了大半年的春种秋收都过去了,是该歇一会儿啦。   表演者坐在场地中央的小马扎上,通常是
期刊
暑假的一天,火辣辣的太阳照着大地,我从县城艺术学校接学舞蹈的孙女回来,她要吃米粉,我把电车停在上蔡縣北大公学门口一个卖炒米粉的小摊前。   由两个简易方形圆锥顶遮阳篷搭成的饭摊,一边摆放着几张桌凳,一边是做炒米粉的锅灶设备。这时,小摊里没有吃饭的,厨师是一位三十来岁的年轻人,正在拿着一把笤帚扫地。他个头儿不高,黝黑的面庞,大大的眼睛,上身穿着白色短袖衬衫,下身穿着黑色短裤,脚上的运动鞋上面露出洁
期刊
我童年时的伙伴三毛音乐感颇强。自从我们一起踏进学校大门时,他就能用笛子演奏当时流行的许多歌曲,像《火车向着韶山跑》《我爱北京天安门》《在北京的金山上》《翻身农奴把歌唱》等曲目,他在班级组织的各种文娱活动中都要上台演奏,随着他那手指娴熟的起落,一曲曲宛转悠扬的乐曲便在校园里阵阵飘起,教室里掌声如潮,喝彩声不断。每到那时,我心中总会升起一种渴望:什么时候我也能像他,那该多好呀!   三毛知道我的想法
期刊
我是听着父亲讲老叔的故事长大的。   父亲大老叔三岁,并非亲兄弟,上溯七八代都没有血缘关系。他们是同一辈分,早失怙恃,同病相怜。夜里,结伴睡在阴暗潮湿的破烂矮屋里,冬天,北风挟着雪花侵入屋里,他们蜷缩在墙角,相互拥抱,用体温温暖着对方,等待天亮。二十多岁时,父亲凭着出色的石匠手艺去了体力劳动繁重的公路段,老叔凭着聪明能干去了当时特别红火的副食品公司。能走出农村,领取国家工资,真是鲤鱼跃龙门。休息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和二哥、三哥都在15公里外的中学求学。   我们每周六回家,周日带上足够一周的煎饼再回到学校。那时,学校虽有食堂,但只是在生病或带的饭不够的情况下才到食堂“犒劳”一下,因此,每期末除了烙好必備的煎饼外,准备好五六天的下饭菜对母亲也是极大的考验。冬天还好说,夏天的菜用不了几天就会变味,所以,在我们常年外带的“菜系”里,“炒咸菜”是最受欢迎,也是母亲做得最多的。   辣疙瘩是芥
期刊
一   秋意成虎,呼嘯起一地的金黄,玉米接天,水稻铺地,那个天上的大太阳,在人的心里,养眼的晃,一下、一下,乌裕尔河就丰盈了这片黑土地。   认识北安不容易。1939年,北安是伪满洲国设立的19个省之一的北安省省会,也是伪满军政中心之一,建有大量办公用房和军事设施。北安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滨北、齐北、北黑三条铁路在此交汇,东南通达哈尔滨,西南通达齐齐哈尔,向北直达边境城市黑河,可以联系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