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作业布置和评价的策略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ro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创新意识已深入课堂,深入到语文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很多教师在减负增效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下面我想就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业的布置和评价方面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精选语文作业题
  中学生语文作业的布置、书写与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精选语文作业题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原因。就“质”而言,我们可从理论上更深刻地揭示精选作业的重要性。如果学生是通过“做和反思”学习语文的,那么他们做什么样的题,就将形成什么样的语言经验和能力,并进一步积淀或升华为什么样的语言积累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学生应当做什么类型的语文题,不仅反映了教师的语文教学经验,还折射出他们的语文教育观念。而教育主管部门对语文教材中练习题的选配和考试题目的编拟,也反映了他们的教育价值观。就“量”而言,认真多做语文题,确有提高语文成绩之效,但凭“题海”取胜,负担过重,事倍功半。而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就从两方面决定了语文作业不能过滥,更不能简单地以熟求巧,特别是基础知识教学。习题必须精选,这是减负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从课本和习题册中,把作业题选精,或有针对性地自行设计作业题,使学生通过做这些作业题得到所期望的发展,而且练得恰到好处。
  二、改变作业的评价标准
  所谓改变作业的评价标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就是针对学生在教师留作业时普遍存在的逆反心理而做的大胆规定:学生对不会做的题可以不做,只要在会做的题做完后,回答下列三个问题,就算完成了作业。
  1.写出本次作业中,你独立完成的题的序号和在别人帮助下弄懂并完成的题的序号。
  2.回答本次作业中,你不会做的题的序号,力争分析出症结所在。
  3.本次作业你用到了哪些语文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问题1的设定,能使教师迅速、清晰地把握学生的作业情况和实际水平。对问题2的设定,可以这样理解:语文练习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那些基础扎实、想象丰富、推理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做完一道题后,往往会产生自信。即便遇上一时棘手的题,也一定能分析出只需解决了某个知识点的推理,或某个情景的具体想象,该题即可自圆其说。而这恰恰是疑点,即为问题2中所说的“症结”。能够分析出“症结”,知道哪儿卡壳,是需要一定语文素养的,这对部分学生来说,需要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但正是因为问题2的设定,使学生对不会做的题不做变成了一种“合法行为”,再也不会有人做抄袭的傻事。
  至于问题3,它可以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对所用技能、方法的巩固,是作业过程中的点睛之笔。
  众所周知,对学生减负决不能以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我们要争取以最小的劳动付出去换取最大的收获。如果说策略一是为实现“量的减负”,那么策略二是为了“质的增效”。对学生而言,完成作业是成功,个别题目没完成但明确了哪儿卡壳也是成功。在这宽松和谐的气氛中,他们将由苦学变为乐学,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对教师而言,在批改作业前,先浏览一下上述三个问题的回答情况,首先做到对该生心中有数,然后有针对性地选题评判,大部分题目则可略判,从而大大节省了处理作业的时间,以便为研究教学、精选作业题投入更大的精力。
  过去我们长期奉行强制性教学,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正像古人所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而近年来,上述两条教学策略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把对两条策略的兴趣逐渐转变成为对语文的兴趣。我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了认真的观察,有许多证据支持学生所发生的这种积极变化,以下只是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成绩一直不太好的某学生说:“过去我们的作业不仅量大,老师还逼着交,没办法只好抄别人的。现在我们把过去只重视‘交没交’变成了关心‘会不会’,这是个质的变化,作业量虽小了,却练得实了。”而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却有另一番积极的评论。如一位学生说:“我最欣赏老师让我们找症结这一条,它不仅有效杜绝了抄袭别人作业和凑结论的做法,而且还诱导我们由浅入深地分析问题,许多作业题都是在一步步寻找症结中解决的。”平心而论,虽然考试成绩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但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进步。笔者所教班的统考平均分明显高于兄弟班,这至少可以作为学生发生积极变化的证据。其次,学生的学习风气、思维习惯也比过去有了长足的进步。
  两条策略的精髓是“精练”与“反思”,而且反思愈深刻,练习就可以愈精巧。因此,能否使全体学生对每次的语文作业都进行深刻的反思,逐渐养成自查、自省的良好思维习惯,是两条策略能否实现既“减负”又“增效”的关键。实践中,总有个别学生钻“对不会做的题可以不做”的空子,而不去认真分析症结,这是两条策略尚待进一步研究的地方。但是,只要我们深刻认识到“减负”的真正含义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我们就会在培养学生爱学习、会学习、肯于刻苦学习的路上勇往直前地走下去,而且会越走路越宽。
  减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是“减负”的具体执行者,所以“减负”必须从自身做起。至于怎样改,用什么方式,应因人因内容、对象不同而异。不管用什么法,都要引导好“主体”,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教给他们自学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学习,这才是我们所期望的。
其他文献
摘 要:加德纳认为,人际关系智能是“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人际交往智能是人的智能最重要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与人的交往与合作中对他人表情、声音和动作的敏感性并据此做出的反应。当今世界的任何一项技术的发明与创新以及生产与运用都离不开合作,合作不仅是人类的生存方式,还是人类达成某种目的的重要手段。通用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该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实践
期刊
地理新教材非常注重对同学们读图能力的培养,教材中图表数量增多了,除地图外,还有统计图、示意图、素描图、景观图、表格类图、曲线图、柱状图等。这些图表简洁明快,但功能各异,教师可借助它们,为我所用,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之目的。而在教学实践中,读图习惯的培养恰恰是许多同学学习地理、了解地理知识关键所在。  那么如何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同学们以图析文的能力?通过两年的课改实践活动,我有以下收获: 
期刊
摘 要:新课改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提出了新的目标。这些目标多数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因此,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尤其是高效率的教学过程,对于实施新课程、有效推动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效课堂 新课程理念 开放性教学 反思学习  新课改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也提出了新的目标,而这些教学目标多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不管是教学工具还是教学方式都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课程的理念要求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及时地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探讨。  一、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期刊
摘 要: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是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数学生活为
期刊
摘 要:有效性教学已经成为初中生物教学积极探索的课题之一。笔者认为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六个方面的内容来展开:转变教学观念,把握改革方向;激发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手段;深入研究教法,提升教学能力;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能力;合理设置实验,提高动手能力;拓展第二课堂,深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 有效性 生物教学 艺术性  初中生物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诸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但是目前初中
期刊
教学创新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为了适应历史教学新形势的需要,必须遵照新课标下历史教学的要求,创新历史教学原则、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等。  一、历史教学原则要创新  历史教学原则的内容具有多层次、多方位联系性的特征,它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中国历史和世界
期刊
摘 要:要尽量做到使数学教学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过程,让他们感悟到实际生活中数学的奇妙和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科学知识的最大潜能,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把数学课堂同“枯燥”、“繁琐”、“空洞”、“深奥”这些词语分开,变枯燥为有趣,变繁琐为有味,变空洞为实在,变深奥为浅显、形象,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关键词:新课标 中学数学 课堂教学 措施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在义务教
期刊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近几年来,我们的物理教育工作者在加强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出现了不少教学模式,如洋思课堂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等。我借鉴和学习了国内一些比较先进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分析  1.自主学习,质疑为先  (1)预习。在每一节课后,我会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作业。
期刊
课后练习题是教师在备课时设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和参考,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有效路径,具有很好的导学、导练功能。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用好思考练习题,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我在教学中打破了先讲课文后处理练习的陈规,将课后练习分散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灵活处理,充分挖掘发挥课后习题的有效价值,使课堂教学更加简约有效。  一、结合课后习题,制定教学目标  例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课后题有: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