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与写作教学模式

来源 :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y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定义
  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写作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文化交流的行为,是人类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信息记录与传播方式。作为人类凝聚思想、表达情感、加工与传递知识的基本手段,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则是语文能力的运用和展现。
  背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朱自清、叶圣陶等老一辈教育家提出的“阅读与写作”的研究,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条传统经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它不是一个年轻的话题,但绝对是一个常青的话题。关于读与写的关系,叶圣陶指出:“读与写的关系密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是吸收,是基础,写作是倾吐,是内化;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进,从外到内,一个出,从内到外;先有吸收才有倾吐。”新课程实施以来,读写结合却没有很好地继承下来。不论是从作为典型推广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朗读多了,感悟多了,写的训练却越来越少了。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只字不提作文教学,而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又只字不提阅读教学。大多数的语文教师都习惯将作文教学的阵地完全放到作文课上,往往忽略了小学生在日常语文学习中最先接触的最宝贵的写作资源——教材中的“课文”。这样导致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两相分离,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将课文学习所得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这种阅读与写作分离的教学方式,既浪费了有利的作文教学资源,又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语文课程标准》中写道:“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阅读与写作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的素材往往又来源于阅读中的间接感受。阅读可以影响个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个人的思想和观点一旦形成势必会影响下一步的写作活动。同样,写作也会影响阅读作品的选择、阅读的倾向以及阅读的方式。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广泛阅读,学生才能积累语言,才能提高语言的表述能力和接受能力,由读到写,由写到读,相依相生,相得益彰。
  基本规律
  阅读和写作各有其特质,二者各有自身的规律和体系,但阅读和写作又是紧密相连、水乳交融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遵循如下原则:
  科学性原则 自始至终都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整体性原则 从研究阅读教学读写相互促进的关系出发,把握读→写的逻辑关系,处理好阅读教学中写作训练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发挥整体教育功能。
  主体性原则 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获得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实践性原则 阅读教学中有许多的知识点,如何把这些知识转化为技能?课堂练笔就是一种知能转化的途径。小到词句、修辞手法、说明方法的仿写,大到段落、篇章的结构顺序及表达方式的仿写,这都是让知能迁移落到实处的课堂练笔训练。
  一般模式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语文教学要构建出一种将读和写的能力融合起来的语文学习模式:以阅读帮助写作,以写作促进阅读。具体来讲,阅读教学,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写作角度解读文本;写作教学,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阅读角度体验写作。阅读中,一要揣测体会作者的写作意识,二要让自己的阅读能够自然延伸到写作;写作中,一要时时揣测读者的阅读心理,二要勾连自己的阅读积累。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通过阅读积累语言文字 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也是为接下来的单元写作做着充分的铺垫。阅读教学就是要实现知识的积累内化。讲授中应让学生充分地读,对精当的语言文字进行品味,在读中明意、读中吸收,将作者的遣词造句积累下来,长此以往,词汇丰富了,写出来的文章也就充实了。
  通过阅读习得写作技法 写作技法的具备对于学生独立写作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能力直接决定学生的写作水平。而写作技法的习得离不开阅读,学生只有在日常的阅读中,对文章结构、布局谋篇等展开分析,才能逐渐提升自己的写作技能。因此,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和启发,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文章,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从而实现写作技法的迁移。
  一是推敲锤炼课题,指导学生写作。人们读书看报,首先接触到的是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一个好的题目使文章增辉添彩,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古今中外的作家无不重视对文题的推敲锤炼:或是揭示中心,或是交待人物,或是含义深刻,或是提供线索,值得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借鉴。
  二是揣摩开头结尾,指导学生写作。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头开得好,下笔如有神,文思奔涌,脉络清楚。尾结得好,收束有力,能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就要借助教材学习如何开篇和收尾。
  三是结合精彩片段,指导学生写作。小学各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视片段阅读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化整为零,集中用力,从片段中挖掘写作技法,更易于学生捕捉到关键信息,消化吸收。
  通过阅读评价实现读写结合 阅读与写作向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有一个很重要的契合点,就是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评价实现课堂练笔。因此,教师要努力挖掘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相结合的“渗透点”,巧妙利用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一是巧用文本,让读写结合相得益彰。片段阅读,模仿方法,练习访写;文本阅读,深入感悟,练习续写;拓展阅读,情感升华,练习扩写;个性阅读,大胆想象,练习改写。二是把握练笔时机,抓准读写联系点。练在情感升华处,练在理解透彻处,练在知能迁移处。
  通过写作训练提升阅读能力 一是写作前,大量阅读。语文基本功最讲求的是厚积薄发。写作前,教师应鼓励学生大量阅读。阅读后再去写作,学生书写的内容就不会过于单调,而是有了许多生动的词汇和内容。二是写作中,回忆阅读。赞科夫曾说:“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学生动笔写作必须要进行更为具体的构思,梳理出清晰的结构脉络。许多小学生不知道从何处着手进行写作,这时,教师就应该提醒学生:写作中要回忆以往阅读过的作品内容,是否可以受到启发。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第4单元关于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漫画写作,对于学生有难度,为了更好地构思、组织语言表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过的4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课文,回忆作者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以帮助自己打开思路,迁移运用。三是写作后,比较阅读。学生完成写作后还需要进行修改,“比较阅读”是一种很好的自我修改方式。那么,如何进行“比较阅读”呢?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后的对比阅读。例如:三年级的学生在学完《爬天都峰》后学写一篇游记,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拿自己所写的作文和课文进行比对,通过对比阅读,抓住阅读与写作的内在联系,感受自己写作的不足,进行修改。
  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将“阅读”长期植根于“写作”的沃土中,使学生更好地从“阅读”中学“写作”。总之,阅读和写作各有自己的目的和任务,但在实践中又是紧密结合、相互为用的。因此,需要阅读与写作两手抓,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以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深化阅读。
其他文献
“化妆”跟“化装”都是动词,都有打扮、修饰容貌的意思,但使用范围有区别。  “化妆”是指美容,即用化妆品来修饰头部、面部,使容貌美丽。例如:  (1)她每天清晨上班前都要化妆。  跟“化妆”有关的词语,例如“梳妆”“浓妆艳抹”中都用“妆”。表示女子出嫁时陪嫁物品的“嫁妆”中,也要写“妆”。  “化装”是指为了演出的需要,把演员装扮成特定的角色。“化装”不仅指头部、面部,还包括身体。例如:  (2)
期刊
姜绍强,沈阳市第六十三中学校长,同时兼任辽宁省经济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市场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西部教育顾问、中国教育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教育行政管理学术委员会理事等职。他始终怀揣教育情结与愿景奋力躬行,尤其是走上校长岗位后,其教育思想与管理理念在学校教育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姜校长在其教育生涯中始终保持着那份热爱与眷恋,并执着追求着。他于1988年走上工作岗位,先后担任了沈阳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等各种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借助读背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呢?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加强
期刊
在新时期多元文化背景下,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理论,民族精神的培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2009年教育部颁发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在各级各类学校扎实抓好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重点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培养各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提高各族学生维护祖国统一、
期刊
学校所指的“绿色化”,就是让纯真年龄的孩子写纯真的文章。使小学生作文反映真实的生活,使学生学做真人。学校想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与探索,首先,让学生明确习作就是我手写我心,是表达交流的需要;其次,让学生感受生活,捕捉生活的闪光点,解决积累素材的问题;最后是在以上基础上使学生习作升华、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绿色”作文课题研究的提出与研究  在“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大
期刊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风尚的物质反映,优美、整洁和有序的学校环境包含着丰富的、潜在的教育内容。校园文化对于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有着特殊的作用,是课堂常规教学、常规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祥发小学在建设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中,提出了把学校建成“教师工作的乐园,学生学习的乐园”,提出“绿色学校”的口号,设立“以德育为主,突出校园文化”为宗旨的教育目标。  用优美的环境熏陶人  优美的校园环境
期刊
笔者手握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教师文学作品集,欣然品读的同时,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那就是,文学之于人生,究竟意味着什么?文学之于教师,意味着什么?文学之于语文教师,又意味着什么?2014年10月,丰南区第一中学2014届毕业生李彦炜回母校讲座,给同学们分享了他从模拟考试的380分到高考取得570分的励志故事。而造就他能够成功逆袭的诱因,竟然是一篇书写自己心路历程的文章在学校征文活动中获奖并且被
期刊
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要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需要继承传统,但更重要的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这个基础上,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创新办学机制,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拓展和优化学校的生存发展环境,才能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办学理念的创新和学校精神的塑造,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学校能否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是否有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这是办学的动力、导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而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开县汉丰三校在开县“三分教育”(即分层教学、分组学习、分类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坚持学校三句话办学(即主人文化、自主教育、三色校园)的总体思路,以“抓住课程,扭住课堂”为突破口,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提升了学校办学
期刊
教学过程不单是知识获得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特别是对学生的评价,不但影响师生的感情,更能影响学生的发展。积极的评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在教育教学中用好评价,意义重大。  教育心理学告诉教育工作者,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赞誉,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学校正是遵循了这一心理特征,而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是一条成功之路。学校就如何评价学生这一问题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