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定义
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写作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文化交流的行为,是人类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信息记录与传播方式。作为人类凝聚思想、表达情感、加工与传递知识的基本手段,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则是语文能力的运用和展现。
背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朱自清、叶圣陶等老一辈教育家提出的“阅读与写作”的研究,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条传统经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它不是一个年轻的话题,但绝对是一个常青的话题。关于读与写的关系,叶圣陶指出:“读与写的关系密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是吸收,是基础,写作是倾吐,是内化;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进,从外到内,一个出,从内到外;先有吸收才有倾吐。”新课程实施以来,读写结合却没有很好地继承下来。不论是从作为典型推广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朗读多了,感悟多了,写的训练却越来越少了。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只字不提作文教学,而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又只字不提阅读教学。大多数的语文教师都习惯将作文教学的阵地完全放到作文课上,往往忽略了小学生在日常语文学习中最先接触的最宝贵的写作资源——教材中的“课文”。这样导致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两相分离,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将课文学习所得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这种阅读与写作分离的教学方式,既浪费了有利的作文教学资源,又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语文课程标准》中写道:“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阅读与写作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的素材往往又来源于阅读中的间接感受。阅读可以影响个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个人的思想和观点一旦形成势必会影响下一步的写作活动。同样,写作也会影响阅读作品的选择、阅读的倾向以及阅读的方式。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广泛阅读,学生才能积累语言,才能提高语言的表述能力和接受能力,由读到写,由写到读,相依相生,相得益彰。
基本规律
阅读和写作各有其特质,二者各有自身的规律和体系,但阅读和写作又是紧密相连、水乳交融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遵循如下原则:
科学性原则 自始至终都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整体性原则 从研究阅读教学读写相互促进的关系出发,把握读→写的逻辑关系,处理好阅读教学中写作训练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发挥整体教育功能。
主体性原则 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获得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实践性原则 阅读教学中有许多的知识点,如何把这些知识转化为技能?课堂练笔就是一种知能转化的途径。小到词句、修辞手法、说明方法的仿写,大到段落、篇章的结构顺序及表达方式的仿写,这都是让知能迁移落到实处的课堂练笔训练。
一般模式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语文教学要构建出一种将读和写的能力融合起来的语文学习模式:以阅读帮助写作,以写作促进阅读。具体来讲,阅读教学,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写作角度解读文本;写作教学,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阅读角度体验写作。阅读中,一要揣测体会作者的写作意识,二要让自己的阅读能够自然延伸到写作;写作中,一要时时揣测读者的阅读心理,二要勾连自己的阅读积累。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通过阅读积累语言文字 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也是为接下来的单元写作做着充分的铺垫。阅读教学就是要实现知识的积累内化。讲授中应让学生充分地读,对精当的语言文字进行品味,在读中明意、读中吸收,将作者的遣词造句积累下来,长此以往,词汇丰富了,写出来的文章也就充实了。
通过阅读习得写作技法 写作技法的具备对于学生独立写作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能力直接决定学生的写作水平。而写作技法的习得离不开阅读,学生只有在日常的阅读中,对文章结构、布局谋篇等展开分析,才能逐渐提升自己的写作技能。因此,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和启发,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文章,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从而实现写作技法的迁移。
一是推敲锤炼课题,指导学生写作。人们读书看报,首先接触到的是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一个好的题目使文章增辉添彩,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古今中外的作家无不重视对文题的推敲锤炼:或是揭示中心,或是交待人物,或是含义深刻,或是提供线索,值得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借鉴。
二是揣摩开头结尾,指导学生写作。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头开得好,下笔如有神,文思奔涌,脉络清楚。尾结得好,收束有力,能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就要借助教材学习如何开篇和收尾。
三是结合精彩片段,指导学生写作。小学各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视片段阅读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化整为零,集中用力,从片段中挖掘写作技法,更易于学生捕捉到关键信息,消化吸收。
通过阅读评价实现读写结合 阅读与写作向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有一个很重要的契合点,就是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评价实现课堂练笔。因此,教师要努力挖掘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相结合的“渗透点”,巧妙利用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一是巧用文本,让读写结合相得益彰。片段阅读,模仿方法,练习访写;文本阅读,深入感悟,练习续写;拓展阅读,情感升华,练习扩写;个性阅读,大胆想象,练习改写。二是把握练笔时机,抓准读写联系点。练在情感升华处,练在理解透彻处,练在知能迁移处。
通过写作训练提升阅读能力 一是写作前,大量阅读。语文基本功最讲求的是厚积薄发。写作前,教师应鼓励学生大量阅读。阅读后再去写作,学生书写的内容就不会过于单调,而是有了许多生动的词汇和内容。二是写作中,回忆阅读。赞科夫曾说:“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学生动笔写作必须要进行更为具体的构思,梳理出清晰的结构脉络。许多小学生不知道从何处着手进行写作,这时,教师就应该提醒学生:写作中要回忆以往阅读过的作品内容,是否可以受到启发。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第4单元关于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漫画写作,对于学生有难度,为了更好地构思、组织语言表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过的4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课文,回忆作者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以帮助自己打开思路,迁移运用。三是写作后,比较阅读。学生完成写作后还需要进行修改,“比较阅读”是一种很好的自我修改方式。那么,如何进行“比较阅读”呢?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后的对比阅读。例如:三年级的学生在学完《爬天都峰》后学写一篇游记,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拿自己所写的作文和课文进行比对,通过对比阅读,抓住阅读与写作的内在联系,感受自己写作的不足,进行修改。
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将“阅读”长期植根于“写作”的沃土中,使学生更好地从“阅读”中学“写作”。总之,阅读和写作各有自己的目的和任务,但在实践中又是紧密结合、相互为用的。因此,需要阅读与写作两手抓,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以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深化阅读。
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写作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文化交流的行为,是人类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信息记录与传播方式。作为人类凝聚思想、表达情感、加工与传递知识的基本手段,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则是语文能力的运用和展现。
背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朱自清、叶圣陶等老一辈教育家提出的“阅读与写作”的研究,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条传统经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它不是一个年轻的话题,但绝对是一个常青的话题。关于读与写的关系,叶圣陶指出:“读与写的关系密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是吸收,是基础,写作是倾吐,是内化;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进,从外到内,一个出,从内到外;先有吸收才有倾吐。”新课程实施以来,读写结合却没有很好地继承下来。不论是从作为典型推广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朗读多了,感悟多了,写的训练却越来越少了。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只字不提作文教学,而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又只字不提阅读教学。大多数的语文教师都习惯将作文教学的阵地完全放到作文课上,往往忽略了小学生在日常语文学习中最先接触的最宝贵的写作资源——教材中的“课文”。这样导致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两相分离,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将课文学习所得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这种阅读与写作分离的教学方式,既浪费了有利的作文教学资源,又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语文课程标准》中写道:“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阅读与写作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的素材往往又来源于阅读中的间接感受。阅读可以影响个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个人的思想和观点一旦形成势必会影响下一步的写作活动。同样,写作也会影响阅读作品的选择、阅读的倾向以及阅读的方式。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广泛阅读,学生才能积累语言,才能提高语言的表述能力和接受能力,由读到写,由写到读,相依相生,相得益彰。
基本规律
阅读和写作各有其特质,二者各有自身的规律和体系,但阅读和写作又是紧密相连、水乳交融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遵循如下原则:
科学性原则 自始至终都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整体性原则 从研究阅读教学读写相互促进的关系出发,把握读→写的逻辑关系,处理好阅读教学中写作训练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发挥整体教育功能。
主体性原则 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获得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实践性原则 阅读教学中有许多的知识点,如何把这些知识转化为技能?课堂练笔就是一种知能转化的途径。小到词句、修辞手法、说明方法的仿写,大到段落、篇章的结构顺序及表达方式的仿写,这都是让知能迁移落到实处的课堂练笔训练。
一般模式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语文教学要构建出一种将读和写的能力融合起来的语文学习模式:以阅读帮助写作,以写作促进阅读。具体来讲,阅读教学,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写作角度解读文本;写作教学,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阅读角度体验写作。阅读中,一要揣测体会作者的写作意识,二要让自己的阅读能够自然延伸到写作;写作中,一要时时揣测读者的阅读心理,二要勾连自己的阅读积累。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通过阅读积累语言文字 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也是为接下来的单元写作做着充分的铺垫。阅读教学就是要实现知识的积累内化。讲授中应让学生充分地读,对精当的语言文字进行品味,在读中明意、读中吸收,将作者的遣词造句积累下来,长此以往,词汇丰富了,写出来的文章也就充实了。
通过阅读习得写作技法 写作技法的具备对于学生独立写作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能力直接决定学生的写作水平。而写作技法的习得离不开阅读,学生只有在日常的阅读中,对文章结构、布局谋篇等展开分析,才能逐渐提升自己的写作技能。因此,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和启发,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文章,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从而实现写作技法的迁移。
一是推敲锤炼课题,指导学生写作。人们读书看报,首先接触到的是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一个好的题目使文章增辉添彩,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古今中外的作家无不重视对文题的推敲锤炼:或是揭示中心,或是交待人物,或是含义深刻,或是提供线索,值得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借鉴。
二是揣摩开头结尾,指导学生写作。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头开得好,下笔如有神,文思奔涌,脉络清楚。尾结得好,收束有力,能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就要借助教材学习如何开篇和收尾。
三是结合精彩片段,指导学生写作。小学各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视片段阅读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化整为零,集中用力,从片段中挖掘写作技法,更易于学生捕捉到关键信息,消化吸收。
通过阅读评价实现读写结合 阅读与写作向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有一个很重要的契合点,就是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评价实现课堂练笔。因此,教师要努力挖掘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相结合的“渗透点”,巧妙利用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一是巧用文本,让读写结合相得益彰。片段阅读,模仿方法,练习访写;文本阅读,深入感悟,练习续写;拓展阅读,情感升华,练习扩写;个性阅读,大胆想象,练习改写。二是把握练笔时机,抓准读写联系点。练在情感升华处,练在理解透彻处,练在知能迁移处。
通过写作训练提升阅读能力 一是写作前,大量阅读。语文基本功最讲求的是厚积薄发。写作前,教师应鼓励学生大量阅读。阅读后再去写作,学生书写的内容就不会过于单调,而是有了许多生动的词汇和内容。二是写作中,回忆阅读。赞科夫曾说:“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学生动笔写作必须要进行更为具体的构思,梳理出清晰的结构脉络。许多小学生不知道从何处着手进行写作,这时,教师就应该提醒学生:写作中要回忆以往阅读过的作品内容,是否可以受到启发。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第4单元关于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漫画写作,对于学生有难度,为了更好地构思、组织语言表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过的4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课文,回忆作者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以帮助自己打开思路,迁移运用。三是写作后,比较阅读。学生完成写作后还需要进行修改,“比较阅读”是一种很好的自我修改方式。那么,如何进行“比较阅读”呢?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后的对比阅读。例如:三年级的学生在学完《爬天都峰》后学写一篇游记,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拿自己所写的作文和课文进行比对,通过对比阅读,抓住阅读与写作的内在联系,感受自己写作的不足,进行修改。
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将“阅读”长期植根于“写作”的沃土中,使学生更好地从“阅读”中学“写作”。总之,阅读和写作各有自己的目的和任务,但在实践中又是紧密结合、相互为用的。因此,需要阅读与写作两手抓,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以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深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