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茧缚的蝴蝶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35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直觉得柳湾文学方阵近年的创作没有得到省垣文学界足够的重视,此说未免有对生长于斯的故土乡党拔高与回护的嫌疑,但是如果仔细地审视乐都作家李明华、茹孝宏、陈华民、郭守先、蓟荣孝、秀禾等人的文学创作,最起码我个人大有抗辩的理由,足可以泰然处之了。
   在柳湾文学方阵的前沿上,蓟荣孝是特别的一位,以隽永精粹的散文为人称道。翻检蓟荣孝新近结集的《活着的表情》,令我对文学这个概念有了更本真的理解,“文”的本意就有修饰的意思,经他砑磨缀饰的语言之美让人折服,柳湾作家群似乎无出其右者。
   我曾经无数次默默站在湟水河边,凝望淙淙水流东向远逝的背影,凝望着对面的山峦,以及山峦的腰间蹲守四季的烽火台,鼻翼处充斥着树木和青草淡淡的气息。(节自《行走在村庄边缘》)不仅语言十分精粹而且给读者以非常细致的现场情景和感官调度。
   蓟荣孝的特别在于用诗的语言垒砌散文,散文中采用了非常多的诗化意象,例如:
   叶子,在风的鼓舞喝彩声里泛红脸庞,在溪水淙淙的吟唱里不由自主地投入清扬悠闲的“街舞”里;注定激情过后的清寂与往昔的疯狂一齐贮藏,贮存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节自《歌者的吟咏与沉思》)
   待在《沉思录》(爱比克泰德著)的文字里,兔子远遁,我的目力所及处群鸦聒噪,山风快速地抖动它们的衣袂,太阳将我还原成一抹枯坐的影子……(节自《山路弯弯》)
   农村成长的蓟荣孝,对故土的描述很有情感,文字是讲究的,内蕴里是醇厚的诗意。相对于他的心语独白,我更属意他描写故乡的文字,这些文字能引起阅读者强烈的共鸣,表达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惦念,农村的成长经历已然成为他重要的文学营养。站在今天的认识高度,基于我们成长于河湟农村的切身体验,努力发掘这种经验里渗透的难以忘怀的亲近感、疼痛感和家园感,故乡仍不失为我们的精神氧吧,在此他以细腻、诗意、温情、怅惘编制了一个个故乡记忆,我认为是很成功的。
   袅袅的炊烟升腾起来了,包裹着村庄的烟岚次第地扩张。洁净的水泥路上,多了许多急匆匆的脚步声,多了或轻或重的咳嗽声。站在村口,氤氲着绿意的两棵大柳树,在晨风中笑意盈盈,活动着筋骨,注视着孩童们蹀躞的背影在自己的视线里渐行渐远……热气腾腾的,我的村庄在妇人们的手里弥散着五谷的熟香,熟识的香味在村庄里奔跑,柳上的家雀箭镞一般射入村庄的一个个院落。(节自《我的村庄》之二)
   对故乡物态的描画、气场氛围的拿捏令人心生羡慕、击节叹服。相比而言,我个人对故乡的品味就失之于粗糙,甚至可以说是迟钝得没有来得及咀嚼,习惯性麻木几乎磨平了记忆的沟槽。
   尽管蓟荣孝近几年的创作对现实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有所领悟和反思,但也是包裹在修饰的文字里,这是感性的,总感觉欠缺一些理性的力量。克制,无时无处不表现在文字背后的情感里,譬如:
   “当太阳余辉的鞭梢快速地抽打城市失眠的神经时,当月亮孤寂的泪水慢慢浸淫城市湿漉漉的衣襟时,当星辰无助的手悄然捧起城市粗重的喘息时,城市的委蛇和困顿、迷茫和倦怠、抽搐和呻吟就不由自主地附着在城市发达的思维里,城市缜密的逻辑开始成为被告,接受大自然的审判。”
   “城市一味地摒弃和接纳,使得城市的季节只存在于词典的诠释之中,使得城市的版本无法及时升级。”(节自《生长的村庄记忆》)
   在种种主义泛滥的今天,蓟荣孝的文字是文化散文抑或是乡土散文并不好定位,但这无关紧要,无论怎样“定位”,它根本上还是文学品质,最主要的价值要素在于情感的厚度以及思辨的深度,在于它对历史的准确把握和真切审视,也在于它对现实的思考。除了发掘、翻晒我们立足的这块土地上留下的精神文化信息之外,我们有底蕴立足人性的视角,坚定地面向社会人生,以冷峻的眼光和理性思维去反思历史与现实。
   虽然我们可以找寻这样的理由——我们不光需要鲁迅,同时还需要周作人、梁实秋,我们不仅需要发汗解表的青龙汤,也需要口舌生香的龙井茶!
   可是,社会现实当中有诸多霉变的酵母急剧膨大,渐次向我们逼压,有些压力让我们自身感到喘息之难,蓟荣孝何尝不是如此看待和感受,但是他谨慎地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把目光投注到历史陈迹、如画风景、故土乡情,对自己的创作动能和文学精神向度,他有这样的自我剖白:
   没有男人的过分阳刚,也没有女性太过的阴柔,我只是按照自己温润的记忆,铅钝的笔触或轻或重、或深或浅地行进自己的缪斯之旅。我并不复杂的生活历程,不可能给予作品无限的张力和持久的生命力。但是我无法,也不能熄灭业已燃烧在心坎上的那烛火般的光芒。至少它们给予我无数个落寞无助的夜晚,仔细聆听那颗心缠绵跳动所留下的声响;至少我生命的苍白些许地有了一抹油绿的色泽,缀饰空白而单调的人生轨迹。(节自《自言自语》)
   这书写的笔下,这文字的流淌,但不奔涌的背后,只有自己仔细地舐食岁月切割的伤口。(节自《自言自语》)
   对现实的矛盾与无奈,使他蜷缩在个人逼仄的情感世界里,难能舒张自己的血脉。
   除了故土情结,蓟荣孝的写作惯于在大自然的物象上面堆积情感,这本质上是另一种回避行为,他付诸理想和心灵世界的文字不仅成为了自己悒郁情感的出口,也难免有成为社会花瓶里的插花的危险,好比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被金丝束缚了翅膀,难以高蹈飞翔,对此我甚至私自揣度蓟荣孝自己对此种现状也是不满意的,从散文集后面的文字来看,他做了一些突围的尝试:
   童趣如泉,有的时候要从记忆的沟坎中挖掘;闲心大可不必担忧,丢弃世人之所忙,即可;艺术?生活?其间表演的成分过浓!(《心境流水》——我的自言自语)就很具有禅悟的味道。
   扑在书籍上如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构建,不是智慧就是大腹便便。(《心境流水》——我的自言自语)则多思辨的色彩。
   从历史的眼光看,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应该是历史的一个特殊的横切面,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被颠覆,新的文化价值还没有确立,一定意义上我们是住进了高楼、攥着手机、敲打着电脑键盘的精神乞丐。在此境况下,文化人担荷起怎样的历史使命应该有一声自我诘问,一种自我期许。
   以蓟荣孝的文学敏感,他肯定做过一些思考——真正健康的社会框架,除了丰厚的物质经度之外,还应当有价值观的纬度,从某种意义讲,后者将探照未来的行路。说这一层的意思是,我们不仅有义务擦拭被现代物质文明的尘垢遮蔽了的农村依然存在的生机与诗意,更有责任完成对拜金主义和强权意识的矫正与反拨。
   就文学的技术性而言,他具备向文学大树更高的树冠上攀爬的条件和能力,但是年过不惑,我看到的他仍攀抱在大树枝干上咻咻喘息。有这样的语言质地,我认为在文体上的拓展是不难的,向诗歌的转进自不待言,即便是在小说创作上牛刀小试也许不遑多让。但是,正如蓟荣孝自己所言“逻辑和思辨的痕迹使阅读充满紧绷感。”这可能是他即将要面临的瓶颈。
   对于语言,我还有一些额外的建议,散文中的有些语言过于花哨,某些段句实际上经不起推敲,是一种虚浮的装饰,对此我以为——有些文字是可以简净一些的,过多的装饰只能是负担,虽然可能会迎合某些编辑的味觉偏好,雪压青松固然赏心悦目,但是枝干的负担过重了,希望抖落那些阳春白雪的装饰,因为照耀读者的还是作者思想的光芒。
   我并不是要把蓟荣孝手里的七彩笔褫夺,硬要塞给他一把匕首或投枪,在搭建现代人精神殿宇的脚手架上我们没有理由缺位,作为文友我期待蓟荣孝先生挣脱金丝的茧缚,振奋翅羽翩然高翔。
其他文献
一、引言  十七世纪初萌生于意大利的bel Canto演唱风格和技术体系主要强调歌唱者的呼吸技术、起音技术、声音的连贯和渐强渐弱、声区的统一等。早期的此种歌唱风格对优美的音质有严格的要求,至于音量则认为音质好了音量自然会来。歌唱者演唱时应关注歌词的思想、情感内涵,深知其节律、音韵上的特点,把作品完整地表达好,让听众得到艺术上的感染和审美上的愉悦。这些要求对于歌唱者来说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长期
期刊
广惠寺,原名叫郭莽寺,藏语叫“赛科合关巴”,意为“赞波具喜圣教洲”。据历史材料记载,广惠寺创建于清顺治七年,建寺者是西藏哲蚌寺喇嘛端智嘉措,法号称隆巴端智布,当时名为郭莽寺(郭莽:藏语,是“多门”的意思)。属于西藏哲蚌寺郭莽扎仓系统。坐落在大通县东峡镇衙门庄村的北侧,它背靠自东向西连绵起伏的黄伯垭山麓,对面是郁郁葱葱、四季常青的鹞子沟松林。距离大通县城桥头镇15公里。前身是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
期刊
摘要:2011年9月,由陕西出版集团和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何炳武主编《陕西书法史》(上、中、下),是书法史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文章着重评价了陕西书法史研究对中国书法史研究的贡献,介绍了作者在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上的继承与创新。   关键词:陕西书法史研究;图书评论;文化   近期,受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委托,历时两年辛勤劳作,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何炳武研究员主编,王永莉博士、李巍副研究员参与撰写的《陕
期刊
“清不清时天地昏,滚滚风尘神州愤;山东烟熄走铁板,河源薪燃现龙身。丹噶谋举黄表会,乔寿山敢当首领;虽然头悬城墙门,曾喊日月分半轮。”这首诗是丹噶尔黄表会和元山尔反清斗争始末的真实反映。  清光绪末年,丹噶尔(湟源县)以地处海藏咽喉,与蒙藏地区的贸易往来,日见繁荣,城垣商店林立,生意鼎盛,英、美、土、俄等国商人,也不远千里迢迢,前来湟源开设洋行,与当地豪绅富商,串通一气,掠夺少数民族,盘剥当地商民,
期刊
青海省戏剧艺术剧院的新编现代京剧《血沃芳草》(姜朝皋编剧,杨海东导演,朱绍玉、李晟作曲与音乐设计),2011年8月在青海人民剧院首演。剧情跌宕起伏,故事生动感人,既具有革命英雄主义的深刻内涵,又具有诗意的艺术表现手法,舞台上展现了为中华民族的光明而奋勇献身的红军女战士的可歌可泣的故事,让观众身临其境地倾听着她们血写的诗章。  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血沃芳草》观后的感想。  一、一个感天动地的
期刊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新世纪的先进文化吹遍了城市的每个角落,也不应该遗忘广阔的农村。面对迅猛增长的文化信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最便捷的方式,选择最优秀的资源,将其传递到基层群众手中已成为县级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党中央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宁夏青铜峡市图书馆结合当地实际,围绕“延伸服务、深化服务,提高社会效益”这一主题,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完善服务方式,逐步提升了当地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期刊
一、 通济堰民俗文化是人文精神的载体  通济堰兴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公元502年 — 公元519年),坐落于丽水市碧湖平原,是中华大地东部1500多年来始终灌溉受益的大型水利工程,是活着的文物古迹。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保单位。其非物质部分,即《通济堰建造技艺》、《莲都(原丽水县)吹打》、《莲都(原丽水县)鼓词》、《处州乱弹》也先后公布为丽水市和浙江省“非遗”保护项目,通济堰民俗文化——双龙
期刊
文化经济,不同于其他经济类型,因其与生俱来的特点是不可避免地涵盖到意识形态领域,无论是出版、演出、影视,还是传播、网游、艺术品,都在不知不觉中体现着带有主观色彩的社会价值观,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其受众,因此,自古以来、古今中外,文化经济总是备受文化政策限制之“青睐”,文化经济与文化政策之间非同一般的紧密关系也就顺理成章地结成了。文化经济受文化政策的限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们在失败与教训中总结出
期刊
摘要:和谐生活教育是共生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重要内容。在共生道德的视野中,和谐生活教育的基石是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源动力是追寻幸福生活;实现途径是通过师生对话回归生活世界。   关键词:共生道德;生活教育;和谐   共生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人们更好的生活,引导人们过一种和谐、幸福、完美的生活。面对生活现实的变化对道德教育产生的巨大冲击,面对目前道德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这都要求道德教育者
期刊
南宋官方的史书中,对民族英雄岳飞史迹的记述,颇多贬损之处,宋代官史甚至毁谤岳飞为“逃跑将军”,据说这与秦桧之流抹黑岳飞不无关系;那么,对其岳飞的亲人在家史中是如何记载岳飞的事迹的呢?香港《文汇报》刊载安立志先生的文章称,岳飞的孙子杜撰“朱仙镇大捷”,而且避谈岳飞曾当庄客(类似于今之保安或长工),有增美之嫌。   邓广铭先生在《岳飞传》后记中指出,有关岳飞的史料主要有三类,即官史、野史和家史。官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