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和永恒男性和女性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文学家伍尔夫不仅是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性主义者。她的作品以意识流的描写而闻名于世,小说《到灯塔去》是其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小说围绕拉姆齐一家及其朋友1910-1920年的生活展开描写。这部小说颇具印象派的风格,宛如一幅印象派的画作。在这部小说中,伍尔夫使用象征主义表达了自己对死亡和永恒以及两性关系的看法。通过分析这些象征意象,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伍尔夫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思考。
  整部小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窗”是三部分中所占篇幅最长的。在这一部分,小说交代了文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在九月的一个下午,拉姆齐一家及其朋友在拉姆齐家的别墅里度假。拉姆齐夫人答应小詹姆斯如果第二天天气好的话他们就可以去灯塔,拉姆齐先生却明确地表达了第二天天气不会好转,他们去不了灯塔。这让拉姆齐先生和拉姆齐夫人,特别是他们的儿子詹姆斯之间产生了矛盾。这部分以由拉姆齐夫人筹备愉快的晚宴而结束。
  第二部分被命名为“岁月流逝”,是三部分中篇幅最短的。这部分给人以时光飞逝、黑暗以及死亡的感觉。十年过去,拉姆齐夫人已经去世,她的两个孩子也相继离世。普鲁死于难产,安德鲁也在战争中牺牲。因为战争,别墅十年间无人居住,破败不堪。
  在第三部分“灯塔”中,十年后,拉姆齐一家和他们的朋友再次返回别墅。拉姆齐先生决定带着女儿凯姆和儿子詹姆斯完成他们十年前没能实现的灯塔之旅。旅途中,孩子们一直沉默不语,试图对抗父亲,然而最后,詹姆斯得到了父亲的表扬,从而化解了多年的父子矛盾,并且凯姆对父亲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在他们准备去灯塔时,莉丽又开始了她十年前未能完成的画作。整部小说以拉姆齐一家到达灯塔和莉丽完成画作结束。
  伍尔夫自身独特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经验使她的作品充满了对死亡、永恒以及两性关系的思考。本文拟通过分析《到灯塔去》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探究作者想要表达的两大主题,即死亡和永恒的关系以及两性的关系。
  一、死亡和永恒的关系
  年轻时,伍尔夫就先后遭遇了和亲人的生离死别。她的母亲、姐姐、父亲和哥哥相继过世,这给她带来巨大的精神打击,也让伍尔夫觉得死亡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话题。因此,在她的诸多作品中,人们都不难看到她对死亡的描写,她试图通过理解死亡来阐释其和永恒的关系。
  死亡本身就是一种永恒的规律,没有什么生物可以永不死亡。死和生是相辅相成的,就好像是《到灯塔去》中灯塔,有灯光闪烁的时候,也有黑暗寂静的时候。灯光闪烁后总有一小段时间的黑暗,而短暂的黑暗过后又可以迎来新一轮的闪光,这就是一种永恒的循环。在作品中,作者描写了灯光的闪烁,它象征了这一永恒的定律。灯光的闪烁象征着生命,而闪烁间隙的黑暗则象征着死亡。文中三个部分的情感基调也恰恰反映了这种解释。第一部分的《窗》和第三部分的《灯塔》都较为明朗且篇幅较长,就好像灯塔的闪光,充满生命和希望,而第二部分《岁月流逝》描写了破败的房子以及拉姆齐夫人、普鲁和安德鲁的死,充满了死亡的气息。
  然而,通过对整部作品的理解,人们可以看出,伍尔夫对死亡的理解不是消极的,而是怀着积极的态度。小说中对死亡的描写并不十分突出,反而更多地反映出死亡带来的永恒。
  (一)身体死亡和精神永恒
  死亡一般指物理性的死亡,即身体死亡,然而通过伍尔夫的描写,人们可知,身体的死亡并不意味着精神的死亡,相反,精神是可以永恒的。小说中精神的永恒主要通过拉姆齐夫人表现出来。小说中的拉姆齐夫人是一个女神般的存在。她照顾子女,关心丈夫,善待穷人,是一个完全的奉献者。小说的第一部分充分体现了她对世人的关爱,闪耀的灯塔之光就象征着夫人的博爱精神,充满光明和希望,温暖着被它照亮的行人。這种精神之光是超脱于身体之外的,它并没有随着拉姆齐夫人的离世而消亡,反而始终感召着她的亲人和朋友。拉姆齐先生在怀念夫人的同时,也逐渐学到了夫人身上的博爱精神,带领儿女完成了十年前未能成行的灯塔之旅。他们给灯塔看守人带去了礼物,表达了他们的关爱,而这也是拉姆齐夫人生前一直想做的事情。在这次灯塔之旅中,拉姆齐先生给别人送去了关爱,也用爱化解了父子间的隔阂。通过灯塔之旅,拉姆齐夫人的博爱精神得到了延续,灯塔之行,也象征着拉姆齐夫人的博爱精神得到了永恒。
  (二)身体死亡和艺术永恒
  在世界中,所有生物最终都将走向死亡,某些艺术作品却可以拥有永恒的生命。很多艺术家都将自己的艺术作品作为生命的延续,小说中的莉丽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家。她不同于传统的女性,她对婚姻毫无兴趣,而把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绘画上。正如拉姆齐夫人渴望留住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一样,莉丽也不断努力地试图将她看到的美好事物记录下来。不同于拉姆齐夫人的是,莉丽希望将美好的瞬间用绘画记录下来,通过色彩和线条把瞬间的美好定格成永恒的纪念。十年前,莉丽就开始为拉姆齐夫人和小詹姆斯作画,希望记录母子二人的美好瞬间,然而始终没有完成画作。十年后,莉丽故地重游,一边重拾画笔一边怀念着与拉姆齐夫人相处的时光。终于,在拉姆齐先生和他的儿女成功到达灯塔后,莉丽的画作也完成了。她终于画出了在她心头萦绕多年的幻境,用画笔记录下了心中美好的瞬间。纵然拉姆齐夫人已经离世,小詹姆斯也已长大,但是十年前的美好瞬间通过艺术的再现得到了永恒的保存。小说中,莉丽的画作就是艺术的象征,艺术可以延续人的思想,艺术的魅力可以超脱生死,让美好的瞬间变成永恒。
  人的生命固然是有限的,精神和艺术却可以超越死亡,得到永恒。在拉姆齐先生的改变中,拉姆齐夫人的精神得到了永恒,在莉丽的艺术创作中,拉姆齐夫人和儿子的美好瞬间也实现了永恒。
  二、男性和女性的关系
  在文坛上,伍尔夫是女权主义的代表作家。她的诸多文学作品都展现了自己对女性主义以及两性关系的思考。小说《到灯塔去》中的两位主人公,拉姆齐夫妇就是根据伍尔夫父母的原型来描写的。通过描写拉姆齐一家及其朋友的日常生活,作者阐述了自己对两性关系的独特见解。   (一)两性关系的对立
  作为小说的另一个重要的象征意象,“窗”象征着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的分隔物。窗外,拉姆齐先生常在平台上踱步思索,探讨学术问题。窗内,拉姆齐夫人同小詹姆斯观察着外面的拉姆齐先生以及其他风景。一个小小的窗口就像一个屏障将以拉姆齐先生为代表的男性世界与拉姆齐夫人为代表的女性世界分割开来。拉姆齐先生身上有男性的睿智、理性和实际;拉姆齐夫人身上则具有女性的美丽、感性和幻想。表面上看似幸福的拉姆齐夫妇,其实在精神世界是不相通的。感性的夫人并不理解丈夫的内心深处,甚至没有精神上的交流,虽然她为他所从事的事业感到骄傲,但有时她又觉得丈夫的行为显得很奇怪。拉姆齐先生总是沉浸在抽象的思考中,不善交际,也不会顾虑别人的感受;而拉姆齐夫人则更善于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对一切都充满爱和同情。以拉姆齐夫人为代表的窗内世界是感性的象征;而以拉姆齐先生为代表的窗外世界则象征着理性、逻辑和原则。窗内、窗外两个不同的世界也体现了这一阶段两性关系的对立。
  然而,看似充满力量的拉姆齐先生也时刻承受着失败感的折磨。在拉姆齐先生的头脑中,人的成功就是从A到Z的直线运行,这种直线型的理性思维使他长期处于Q的位置并迟迟未能达到R的境界。充满挫败感的他不得不依赖拉姆齐夫人的同情和安慰。这也表现出男性的性别特质并非完美。
  充满感性和幻想的拉姆齐夫人也并非作者所推崇的。美丽、善良的拉姆齐夫人是典型的传统女性。她热爱自然,充满幻想,善于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在每天的忙碌过后,拉姆齐夫人总是沉浸在无限的遐想之中,享受着幻想带来的快乐。然而,拉姆齐夫人看似完美的女性形象也并非毫无错处。她循规蹈矩地遵守着男权社会的条约,完全放弃了自我,并把这种价值观强加给他人。由她促成的保罗和敏泰婚姻的失败也象征着她对婚姻美好幻想的破灭。由此可见,伍尔夫并非完全赞美传统女性。
  (二)两性关系的统一
  作为一名女性主义者,伍尔夫与传统的女性主义者还是存在很大的不同的。在《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给小詹姆斯讲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就反映出伍尔夫并非一个激进的女性主义者。故事中渔夫妻子贪婪、强悍,象征着女性在两性关系中占据优势地位。然而,在女性占支配地位的两性关系中,故事的结局并不美好,渔夫的妻子最后也受到了惩罚,这也表达了伍尔夫对绝对女权的不满。
  针对两性关系,伍尔夫在小说中似乎也给读者表明了她的立场。笔者认为,伍尔夫追求的是一种和谐的两性关系,其主要通过文中的象征物灯塔、树来得到解释。
  很多研究者认为,从两性关系的角度考虑,灯塔也象征着两性关系的统一。灯塔下面是海水和岩石。海水孕育着生命,是女性的象征;岩石坚硬,象征着男性的刚强。海水和水中的岩石相伴,象征着男性和女性的统一。另外,灯塔塔身象征着男性的力量之美,灯塔的光芒象征着女性的柔和之美,因此,灯塔本身就象征着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的结合,是两性同体的一种完美状态。最后,詹姆斯看到的灯塔和他心中的灯塔也能体现出作者追求两性统一的愿望。在小说的第三部分,詹姆斯终于实现了他的灯塔之旅,然而他看到的真正的灯塔是单调乏味的,与他儿时想象中的灯塔全然不同。可他最后突然领悟到心中的灯塔也是真实的。这里两座不同的灯塔,其实分别代表着追求现实的拉姆齐先生以及善于幻想的拉姆齐夫人。詹姆斯对于两座灯塔的认同,体现了他既承认了以父亲为代表的现实世界,也没有抛弃以母亲为代表的女性幻想,两性的特质被詹姆斯很好地继承。
  两性的统一在莉丽及其画作上也得到了体现。在小说的第一部分,画画时,有个问题始终困扰着莉丽,即如何将明、暗两部分连接起来。笔者认为,“明”“暗”两个部分实则象征着男性和女性的两个不同方面。因此,如何把“明”“暗”两部分和谐地连接起来即意味着如何使得两性关系达到和谐统一。晚宴上,莉丽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即把画中的“树”挪到更中间的位置以避免不自然的空白留下的尴尬。把“树”放在“中间”象征着莉丽试图在两性关系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并且利用“树”这个平衡点把两性连接起来,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当时,莉丽身上更多地具有男性的特质。她不同于传统女性,她勇于拒绝婚姻,追求当时看来是男性特权的艺术创作,且没有太多的同情心和爱心。这样的莉丽无法深入了解具有浓厚女性特质的拉姆齐夫人,以致她的绘画始终没能完成。十年之后,莉丽重返故地,又开始了她未完成的画作。然而在这次创作中,在对拉姆齐夫人的思念中,莉丽不知不觉地领悟到了拉姆齐夫人身上女性的美德,学会了给予同情和关爱。此时的莉丽,身上兼具了男性和女性的特质,达到了双性的和谐统一,终于完成了画作。
  通过“窗”,伍尔夫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两性对立的世界,然而,作为一个有着独特见解的女权主义者,伍尔夫也提出了她所认同的两性关系,即和谐统一、双性同体。
  三、结语
  伍尔夫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文学家,也是一个有着独特思想的女性主义者。《到灯塔去》作为她的一部代表作品,蕴藏着她对很多人生问题的思考。针对死亡和永恒的关系以及两性关系,笔者认为伍尔夫已经在小说中给出了她的见解。身体的死亡不意味着精神的消失,精神是可以通过人的继承得到永恒的,并且生活中美好的瞬间也可以通过艺术作品达到永恒。除了生死的问题,复杂的两性关系也是众多学者想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小说中,伍尔夫通过描写两性的对立,表达了她对绝对男权和绝对女权的反对,并提出了两性统一的主张。两性的统一才是人类最完美的状态。当然,伍尔夫对这些思想的表达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各种象征物表现出来的。通过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義,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伍尔夫的思想,从而领悟死亡与永恒、男性和女性的关系。
其他文献
作为一个极具知识分子气质的女作家,方方历来十分关注知识分子题材,就像她自己所说的:“当我写知识分子生活时,感觉有一种冲动,有一种情感力量在里面,因此与市民题材的作品相比,我更喜欢《祖父在父亲心中》《乌泥湖年谱》这些作品,那些人物是我的亲人,我身边的人,所以写起来用的是心和血,其中很微妙的情感在这种状态下会比较敏锐地体现出来。所以要说起来,这些小说更接近我为内心写作的原则。”本文探究了方方小说中父辈
期刊
作为影响儿童心理成长的关键环节,对其尊严的教育是最为重要也是最易被家长忽视的教育方面。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儿童题材小说始终凝注了对尊严教育问题的深深思考,《一厘米》即是以工厂食堂炊事员陶影为主人公,通过“一厘米”风波展示了她对儿子的教育以及在现实中遭遇的阻挠与困境,以精炼的篇幅折射出尊严教育的根本性质、内在特征及现实困境,对以母亲为主体的培养者有着广泛的启迪、借鉴作用。  马斯洛指出“社会上所有的人
期刊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著名作家约瑟夫·海勒的代表作,作品以其“黑色幽默”闻名于美国当代文学。然而在作者玩世不恭的笔调中,其作品又时时透露出深层次的现实主义人文关怀。笔者从儒家社会理想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和剖析。  一、书中的黑色幽默主义  所谓“黑色幽默”,就是指那种“从残忍中寻求乐趣”的“病态的、荒诞的幽默”。实际上,它就是透过种种荒诞无稽的描写来反映这个病态的社会、扭曲的现实。而这种病态的描写
期刊
《荀子》一书共三十二篇,以《劝学》打头,此种编排,其中有无深意,值得探讨。另加上《修身》《不苟》《荣辱》《非相》《非十二子》《仲尼》《儒效》共八篇论“学”,可见荀子为学之态度。然荀子为何重学?他作《劝学》究竟想劝人们学什么?又该如何学?他的这种思想对后世产生了何种影响?本文将从《劝学》篇谈起,就荀子“劝学、重礼”等态度对以上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荀子缘何劝学  (一)“饰邪说,文奸言”之背景 
期刊
“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都是广泛存在的概念和命题。西方文化没有“势”这个概念,也没有“势”这个命题。但是,古今中外绘画者在作画时都不会忽视画面中“势”的存在。中国绘画者在鉴赏古代优秀作品时都会讲到作品是怎么布势的,可是对于“势”在绘画作品里的运用研究并没有得到重视。事实上,“势”在各种绘画中都可以运用。“势”是产生画面全局的态势、阵势、趋势和气势,并没有确切的定义。绘画中的“势”制造出了画面的整
期刊
当前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除了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之外,一些原本立足于传统媒体的文艺节目却借助互联网平台又重新兴起,《圆桌派》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本文将从互联网发展的互动性、资本价值的趋利性以及意见领袖的引领性与号召性等方面来分析这种现象。  作为优酷“看理想”系列节目之一的《圆桌派》,是优酷视频与理想国出版社联合打造的高品质内容节目。优酷“看理想”系列前期一共推出了三档文化类节目,分别为《一千零
期刊
一、墓山石棺画像  墓山位于利国镇西南部,石棺埋于深2.5米的竖穴内,南北向,长2.3米、宽0.95米、高0.94米。头、足档、棺两侧档板及铺底石板各由一石构成。头、足档为近正方形的石板,宽0.74米、高0.7米、厚0.05米。棺上以两块长方形石板封盖,南侧一石略小,长1米,北侧一石长1.3米。铺底石板由于受压,从中部断裂。  头档画面中部为相互交叉的两条直线带。足档为平行线组成的三角纹。西侧棺板
期刊
《续诗品》是清代诗人袁枚标举“性灵”的代表作,仿照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重真情、崇个性、尚自然,并进一步讨论诗歌创作的必备条件、构思途径、鉴赏与修改方法。同时,作为以诗论诗的典型作品,《续诗品》自身的构思布局、语言风格也成为袁枚诗歌主张的说明范例,体现了袁枚对“真”与“雅”、结构美与韵律美的鉴赏标准。  《续诗品》是清人袁枚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以四言十二句诗的形式所作的一篇论诗著作。袁
期刊
日本女作家三浦绫子在1964年因《冰点》获得朝日新闻悬赏小说大奖而蜚声文坛,从此开启了创作道路,其作品大多为民众喜爱。1999年逝世后,人们在北海道札幌为她建立了“三浦绫子文学纪念馆”,她的作品因通俗易读而常常被忽略其研究价值,尤其是在我国对她的研究更是有限,《泥流地带》是她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中展现了她的人生观、文学观,以及三浦绫子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来的人生哲学。《泥流地带》发出人应该怎么活的疑问
期刊
人性在失去道德准则、社会规则的约束后会变成什么样呢?原本生活在文明社会的殖民者来到殖民地,是否又能保持文明的做法呢?约瑟夫·康拉德是现代主义潮流的引领者之一,他的中篇小说《黑暗的心》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小说充分展示了现代西方文明的末日之感,折射出日趋严重的人性扭曲和道德沉沦。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纪之交是欧洲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英、法、德、意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