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proklklkl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在语文课中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显得十分必要。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揭示语文的审美性质,就一定要唤起学生的审美心理,因为课体(课文)在审美鉴赏中,就一定要唤起主体(学生)才成为审美对象的,没有主体的能动的审美,没有主体的良好的审美态度和审美心境,客体也就失去了审美价值。美育便是通过美得的事物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使之获得性情上的陶冶,受到美得熏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创造性展现教材中的艺术形象或艺术境界 文学艺术作品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创造,他是按美的规律来进行创造的,所以它本身便具有美得特性。在学习鉴赏活动中,当我们感受到某种美的事物、美的言行、美的情操时,就会产生一种兴奋、愉悦和满足,进而激起我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培养高尚情操的理想和愿望。
   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把教材中的美展现在学生面前,启发他们追求美,创造美。比如教王维的《山居秋暝》,开始让学生把它作为一副有声图画来欣赏,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山中秋天的美丽,启发学生从景物的色彩、明暗、动静、构图、画外音等方面感知形象。然后让学生想象这幅诗画中明月、青松、清泉、白石、翠竹、碧莲构成的色彩美,让学生感受到那种清幽、静谧的意境,触摸到那副动静结合、色彩淡雅的山水画,那么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也就达到要求了。
   另外,声情并茂的朗读,能够展示艺术的境界,是使学生感觉到美的方法之一。比如朗读《周总理,你在哪里》,在教师的指导下,凭着学生自己的理解,去朗读出含蕴在字里行间的深切的悼念、急切的需不着、深沉的呼唤、由衷的赞颂、永远的怀念。读出诗的崇高美,学生的情感便会完全沉浸在深幽的境界中。
   还有,教师适时适度的角色化“表演”,形象而具有整体性的板书,直观生动的画图,也能激起学生的审美直觉,并且经过学生生活和知识经验的参与,会使学生创造出更深刻的意境。
   2. 挖掘新奇点,独辟蹊径,激荡学生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是连接审美心理的中介和动力。在艺术欣赏和形象思维中,如果没有情感的参与 ,想象就是盲目的胡思乱想 ,没有情感的激荡是算不得审美活动的 。在语文教学中,审美主体(学生)不能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 ,就得不到精神满足,从而产生美感。文学作品美就美在一个“情”字上,它是以优美的文字,通过各种修辞手法来表达的产物,因此在教学中,要把这种感情转化为学生的感情,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
   教师应通过表情朗读 ,生动描述、 精辟剖析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方式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语言文字中“披文入情”。进入美的境界, 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或喜或怒或怨或愤的深刻而丰富的感情。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感情火花,使学生与作品所表达的外显的或潜在的感情产生共鸣,产生审美愉悦。比如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小弗郎士和韩麦尔老师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表现了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能引导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听课文的配乐朗读。沉重的音乐、激越的语调,一下就把学生带到一个悲愤的情景之中,学生的感情受到强烈的震动。接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都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和郑重严肃的表情感染学生,特别是课文后描述韩麦尔先生的脸色惨白、哽咽地说不出话来,用尽全身力量写下“法兰西万岁”,做了一个痛苦的手势时,教师又用深沉的有力的动作加以表现,使学生深深沉浸在作品的高潮气氛中,仿佛看到韩麦尔先生的高大形象,感受到他同祖国语言告别时的极度悲愤之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 展开审美想象,使美感深刻而丰富 审美想象使审美主体在直接观照审美对象的基础上,调动审美经验,丰富、完善对象隔阂,创造对象的心理过程。自觉的美育实施者,在审美教学操作中,在充分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后,则要把握适当时机,引导学生展开审美想象,以实现自己设置的审美目标。
   要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就必须让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复活”,调动学生美感心理因素中的关键因素——想象。比如讲孟郊的《游子吟》时,在屏幕上展示青灯孤月下慈母缝衣、母子离别、殷殷嘱咐、异乡思母、残月念子归乡等配乐画面,及其生动的创设了该诗的意境,同时让学生参与创设情境,使学生即对诗境有了深刻的印象,有感受到了、创造了快乐。
   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的想象能力,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深刻的想象,向高层次迈进,使学生不仅获得艺术美的享受,而且加深了对文章主题和任务形象的认识。
   4. 把美的感悟融入写作的创造活动中去 一部优秀的作品都有自己的个性、气质与生命的亮色,我们深深凝视就会发现其间浇铸着的作家的思想。那种鲜活的思想,呈现着一种撼人的美。这种美要让学生用心去感受,诱导他们去体味那只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蕴,并用从中获得的感悟去认真观察生活,以美的眼睛去寻觅生活中的美,并且创造性地表现出来,去感动更多的人。
   比如在学朱自清的《背影》时,学生都被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父子深情而感动。教师可以抓住时机,趁热打铁,让学生认真回忆一下自己的父母是怎样关爱自己的,捕捉一下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那极平常的举动中所蕴涵的一片深情,从记忆的相册里寻找同样感人的镜头,用真情的筆写下来。这样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而且因为是亲身经历,所以文章就显得特别富有真情实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里去理解父母的爱。
   语文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从课文中得到美的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创造美。语文的世界是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世界。为了生活和感受,我们需要美丽的笑和充满魅力的泪。语文教师要让语文教学引起学生情感的激动,去让学生认识、思考,从中受到教育和陶冶,去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
  
其他文献
【摘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教师提出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科学组织,合理分工,给学生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时间,教师积极参与、正确引导。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语文教学;尝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期刊
当前,正处在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搞好课程的改革,怎样把改革的经验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是一线教师势在必行的任务。经过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摸索、探讨、实验,对改革语文教学有了一点经验。下边就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 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活动的内容或形式没有情感和欲望,没有让学生发挥创造力的余地,那么学生就不可能全心投入到活动中,他们的
期刊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英语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作为英语教师,应指导学生找到更好的学英语的方法,帮助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他们的学习技能。因此,教师必然要进行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的教学策略的改进。   【关键词】英语;教学;方法;策略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中外地域文化的限制,因此学好英语非常有难度,这就需要改进英语教学方法和策略。我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逐渐摸索出了一些提高英语教
期刊
【摘要】生物学属于实验性自然科学,其概念、原理和规律大多是由实验推导和论证的。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思想、方法、态度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生物学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复习;策略;方法;质量   在高中生物学习中要重视实验,在实验复习时,考生要认真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总结实验方法,加强多种形式的实验训练,提高复习的质量。   1. 明确考纲要求,夯
期刊
【摘要】目前,数学正被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教学也被日益重视起来。数学应用是我国高考最大的热点之一,但“数学应用题难教、难学”的问题长期困扰着师生。本文分析了高中数学应用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用题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数学应用;应用题;应用题教学   数学是现实的数学,数学教育也应该是现实的数学教育,应该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加强对应用意
期刊
作为一名教学经验并不丰富的青年教师,教学模式概念模糊,教学随意性很大。因为没有一个可操作的模式去规范,课堂教学不规范、课堂效率低下、课堂道德缺失等一些问题便日益凸显出来。   针对上面的问题,我们一线教师包括学校、市级教育领导都在反思,培育厚重的课堂文化,构建减负增效的课堂,必须强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在“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经过学习、探讨、实践我们生物组构建出如下新授课
期刊
所谓“异步教学”,就是在现有的班级教学中,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正确对待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群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的相互配合、渗透和补充,解决教学要求的整体划一性与学生实际学习可能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根据学生的素质差异划分不同的层次,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形成一种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机制,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使學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探索者,而
期刊
【摘要】教师在小组合作的教学实践操作中的一些误区:重形式轻内容,建立小组却不见合作,脱离目标华而不实,合作缺少独立思考;重合作轻准备:合作缺少独立思考,成员分工不够明确,合作要求不够具体;重合作轻交流:交流结果忽略思路,忽视小组内部交流,教师指导、评价不到位,教师不当合作者。   【关键词】小组合作;误区;教学目标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数学课堂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课堂主体地
期刊
传统教学理念认为,教育的功能就是传承文化。因此,传统教学往往很少考虑学生的需要与兴趣,“满堂灌”式的教学法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师主宰着课堂教学,而本应该作为占主体地位的学生则变成了被动接受知识文化的机器。如果我们能够把一些新的不同的材料带入高中思政课的教学,会紧紧抓住学生的脑袋,从而让学生“欲罢不能”。   1. 灵活的导入手段 导课可以说是一门艺术。
期刊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但是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促进学生全面进步的一个障碍,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1.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忧 有资料显示,我国初中学生中有32%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存在心理问题。有关专家曾对两万多名中学生跟踪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重视对中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