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澜:相逢巨流河》书后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Dot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本围绕着巨流河而形成的时间之书,如千川注入江河,洄澜激荡。
  2009年7月7日,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在台北天下文化出版。她八十一岁开始写此书,在山间养生村里用古老的书写方式,一笔一划,足足花了四年时间,完成史诗场景的自传,将家族史和个人奋斗史悲喜交集地放置在百年的舞台上,读完的人,无不心潮激涌,感叹不已。昔日学生简媜以“一出手,山河震动”形容此书重量;哈佛学者王德威以“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描述此书令人低回咀嚼,一唱三叹的感受。
  《巨流河》出版后,无以数计自发性的书评、读后感出现在报章、网络;媒体纷至沓来;读者致敬、请安、提问的函电不断。事情还不止如此,出书不久,简体字版、日文版的版权引进都来谈了,“排山倒海而来的事务;每一件都独特且重要,重要到必须抽几根疏松的八十六龄骨头才能击退。”齐先生每日跟酸痛、气喘、寒热、无力等身体不适搏斗,还必须“从泥泞般的疲惫里爬起来,稍作喘息,继续与下一个笑呵呵胖嘟嘟的敌兵做殊死战。”
  2010年底,《巨流河》简体字版由北京三联书店取得授权,虽在少许删节的立场上有些折冲与磨合,但终能顺利出版,并立刻引起大陆读者既广且深的触思。北京资深记者卢跃刚形容,这是本“拿在手里不敢轻易打开,打开了不能轻易合上,合上了心里却时时牵挂,隐隐不能释怀的书。”
  这时的回响更如绵延巨浪,一波接一波,在两岸三地获得十多个评选票选奖项,引起大陆媒体的关注、追逐。齐先生也觉得诧异,竟然有那么多的大陆读者被陌生的台湾作家感动,她收到更多“贴了邮票的信函,书中人物和记者的电话,然后是越洋的访问,当选十大好书的红色通知,得奖的通知……有一段时期,我常常似由梦游中醒来,问自己,这是真的吗?这怎么可能?”
  大陆的媒体原本对齐先生毫不熟悉,不方便立即越洋访问,齐先生希望他们先提问题。有一位认真的记者发采访提纲至台北,时隔两个多月,她收到回复,手写,十页纸,密密麻麻。除了笔答外,齐先生另附有一信:“你一定吓了一跳,收到这样的手写访问稿。我收到三联出版社转来你的三十四个问题时也吓了一跳,数了两次确是三十四题呢。它们在我心中竟然盘旋不去……我在一切年节喧嚣之间一点点回答,思考回答,终于答了三十二题,可以缴卷了。我一生教书总是考别人,如今自己回答试题,很似报应……谢谢你对《巨流河》一书的关切,更谢谢你花了时间问了我那些很中肯、令我愿回答的好问题。你们这一代的女孩子,喜爱文化,能如此好好地做文化记者工作,是我那一代女子年轻时所想不到的。”
  自此,一问一答的往返文字日日累积,问题也越来越深入贴切。看见对岸对一段陌生历史的关切,及于她忘不了的人和事,齐先生开始慎重考虑,是否要给热忱写信的人、提出许多类似问题的人,用一种方式做个整体回答。但是,仍有诸多考虑,让她踌躇犹疑。
  2011年,《巨流河》日文版毫无删减,全书照译出版了。齐先生很感动于以抗日战争为主轴的这本书,得以全貌在日本出版。而更多较有深度的采访者提出的问题,或是代表了读者心中疑惑的更直接的问题,让她再次的思索面对。
  记者问:为什么能把过去所有的波涛汹涌化为了波澜不惊?
  她说:“Sing the anger of a man”(歌唱愤怒──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第一句话。)失去了,能怎么办?在养生村的小书房里,经常一面看史料,一面哭得不能自已。可是哭八天八夜也没用,我反正就没有家。二次大战的那些法国人、德国人、捷克人等到战争后,终于回了老家。可我们回不去了。
  记者问:你在八十高龄离开家人,自己住进养生村闭关写作《巨流河》,出书后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她说:上报父母,下报儿子,回答朋友——我这些年做了什么?给自己争了好大一口气,同时给老人做个好榜样,老年生活要做点事,要优雅地活着。当你们老的时候要想到我──要振作、乐观、感恩。
  记者问:目前你在大陆有很多读者,因此书影响,继续追寻张大飞的故事,这种“热”是你期望看到的结果吗?
  她说:你这个问题也许代表了现在年轻人对感情的态度吧?你我之间这六七十年的代沟在此似乎很深。因此我回答很慢,很难跨越这现实层面的种种距离。我曾试过一些答案,都不能令自己满意,也无法令你们这一代完全了解,如同上世纪四十年代由四川到云南一样,需要多少的跋涉!
  多日的思量、尝试之后,我终于明白,《巨流河》中写张大飞的故事,是我纪念他唯一的方式。一个十二岁、瘦骨嶙峋的病弱女孩,遇到一位满心创伤的十八岁无家男孩,他在寒风中曾由山上牵她下山脱困,在十九岁投身战斗前,赠她满载信、望、爱的《圣经》,祝福她“可爱的前途光明!”──在那个烽火遍地奔跑求生的年月,谁会梦想“可爱的前途”?我漫长的一生时时感到他的祝福,努力令他灵魂欣慰。
  八年抗战全部的历程中,我们不停歇地写信,两个在战火中摸索成长的心灵,一个找到了战斗救国的枪座,一个找到了文学的航路。──那些信,哪怕我只留住一封,也必能胜过我今日的千言万语。
  我在书中用的名字并不是他的原名。1932年他十四岁,父亲被日本人浇油漆酷刑烧死,他离家逃亡时,把父母取的吉祥名字“张乃昌”改为“张大非”;十九岁时考上空军,改名张大飞。他的一生木讷寡言,他笃信基督教,对人生有更深一层的思考,读者何不多追寻他为国献身的诚心和他那个时代爱国的真挚?何不多去研究当年“飞虎队”以少击多的精湛战术,救了多少黎民百姓?他二十六岁的生命如流萤,却有难忘的价值,我很为他高兴,在他为国捐躯之前享受了短暂的家庭温暖。“寂寞身后事”又何必追寻?我们祝他安息吧!也请《巨流河》的知音留给我文学上的宁静。少年时代的钟情,隔了半世纪,应已潭深无波(Still water runs deep)。
  一个不寐的夜晚,一个单词, Anachronism,来到她的眼前,意思是时间的错置。齐先生回想她的人生,在时代与时代、居所与居所残酷的断裂之际,所有的失落与寻觅,似乎在这所有的问与答、关怀与书写、了解与情谊中可以瞥见。
  齐先生终于决定用一本合集的方式,把最具代表性的了解与交流收进纪念之册,她最后想谈的“生死”,也早先邀约简媜对谈执笔完成──她担心面临人生大限,想说的话没说完(现在,她放下担心了)。
  为了让从千篇文字精选而出的近百篇,能涵容在一本书中,只得精简浓缩,征得原作者同意删去许多重复的资料,过奖的赞美,齐先生想对所有写过片纸只字的人说:“无论收没收得进来,篇篇都是厚重情意,直扣我心,读了又读,不忍释手。我充满感谢与你们在书里书外有缘相逢!”
其他文献
2006年,侯正光从英国留学归来,创立了上海木码设计机构,涉及家具设计、空间设计和平面设计等领域。2010年,他又发起创立多少MORELESS原创设计品牌。  侯正光七十年代生人,虽是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的次子,却没有子承父业去学习通讯技术,而是先选择了汽车设计专业,后改行从事平面设计,之后索性跑到英国白金汉郡大学留学。28岁时,侯正光明确了自己的家具设计之路。  “多少”的创立,对侯正光或其设计
期刊
首先有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待家务?  如果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再来看下一个问题:在通风良好、地板干净、床单整洁、厨房也安全卫生的家里,相比在落满灰尘、没有干净衣服可穿、屋里散发出霉味的环境里,你的幸福值域是否相差很大?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光凭感觉就可以意识到家务很重要。不过,大多数人可能仅仅停留在“它很重要”的感知上。  我从小就喜欢去二婶家,因为总能在那个不太富有的家里感受到整洁带来的惬意。待
期刊
知道《断舍离》,是在台湾生活、教养畅销作家蔡颖卿的读书会书单上。那时,大陆还未出版这本书。为什么把这样一本书放在读书会上讨论?身为作家、空间设计者、家事教育者,蔡颖卿为何被这本书吸引?年轻朋友该如何读这样一本书?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跨洋电话采访了蔡颖卿老师。  我的父母都已到了耄耋之龄,他们有一群非常忠诚的朋友,彼此间经常交流读书的感受,又因为这群长辈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受日本教育,常读些日文书。有
期刊
“年轻的流浪,这一切的来去,都有它的道理,如水之就下,人之离群。这样的四年,在自己身上贴满标签再一一撕掉的日子,是浮躁愤怒满身又归于平和的日子,也是从渴望声名到静静生活的日子。甚至可以说,这个刚毕业的愣头青,竟然开始像个男人了。”  有时在想,四年前刚毕业的那个我,看到现在的我在做的事,一定会吓到先骂一句粗话,然后说:这样也行啊?四年前的我,肯定不会想到,有天可以带着吉他去流浪,用相机和文字,记录
期刊
三年前,上海国际文学周曾经举办了一次关于“城市文学”的讨论。上海作家孙甘露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大致是说,要记得上海曾经也是乡村。很朴实的事实,却道出一种对“刻舟求剑”式的“城市/乡村”二分法的质疑。若城市文学可能是个伪命题,那么当我们谈论城市与文学关系的时候,我们该谈论什么呢?  巧的是,今年广州书墟的主题正是“阅读我城”。从创作者的视角看,作为客体的“我城”是如何被书写的,这当然重要;然而
期刊
Publication  值得高兴的是,近几年一直在阴霾笼罩下的图书市场终于迎来了重大利好消息,国家财政部在2013年末下发了《关于延续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从2013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的五年间,国家将免征图书批发、零售环节的增值税。  1月9日~11日,第二十六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如期举行,作为年度书业界“风向标”的展会,不断释放出新年度书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态。而
期刊
二十世纪,是属于设计的好时代。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极简主义(minimalism)在这一时间段出现并且流行。作为一种艺术或者艺术流派,极简主义最初通过视觉领域发声。比如这一类绘画创作者在创作中往往将绘画语言削减至色与形的关系,摒弃一切对主题造成干扰的不必要元素。类似的,雕塑、装置艺术、设计等等诸多领域中的一部分艺术家和作品开始主张以物自身最原初的形态来作为展示,意图消弭作者借由作品对观者的压迫
期刊
2013年夏天第一个高温日,我踩着几乎融化的马路来到北京最北端的一处度假村,华中师范大学的彭晓辉教授正在那里开会,此去是为感谢他为我策划的一本书《枪与玫瑰的使用方法》撰写了序言。  跋山涉水地跑过去,除了当面道谢,更重要的是,我对彭老师实在好奇——他在华中师大开设的性科学概论选修课、他掌门的人类性学专业,都是全国高校独一份。我太想亲眼看看这么独树一帜的老师,真人到底是何形状。  是的,这本书,讲的
期刊
“当了农夫最大的改变是我的生活中又多了不同的元素,以前我的生活主要是写稿、遛狗,到处找朋友玩,现在要增加劳动。理想的生活就是三分之一工作,三分之一兴趣,三分之一劳动,劳动之后我跟太阳、风的接触的时间变长了,有时候我会把手套取下,用手直接接触土壤,那个时刻很幸福,很满足。这种感觉胜过我去百货公司购物,去电影院看电影。”  挥动锄头、踩下铲子、捧起松软的土壤,大量的汗水从发迹、背部、前胸、四肢流下……
期刊
不经不觉来到第四回的广州书墟,今年主题是“阅读我城”,焦点集中在寻找和展现城市暗藏的文化脉络。策划富心思的广州书墟是爱文字者的年度赶集,安排惯常采用高密度集聚的形式,在一个周末内,覆盖两岸四地的人文议题,让来自不同城市的讲者和读者,自由地遇见和交流,高剂量的活动吸纳了多个地方的灵动气息,让爱书人一次进补。除了讲座工作坊等安排外,今回还新添了一项,在歌莉娅总公司的“行云”树屋上,进行“深夜朗读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