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谐”促进“大稳定”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蓬莱市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探索实行了“一区一警”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即:把全市555个建制村(居)按照区域位置、规模大小划分为184个社区,按照1-3个社区配备1名民警的比例,选拔96名优秀民警,对全市村居实现社会管理“全覆盖”。
  一、实施“一区一警”社会管理模式的初衷
  (一)“一区一警”是“创新机制”的有益尝试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围绕上级的决策部署,蓬莱市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新模式—“一区一警”,统筹考虑“区域面积”与“警力资源”的科学配置,找准“社会大管理”和“基层小隐患”的结合点,实现管理中的创新,创新中的完善。
  (二)“一区一警”是“精细管理”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蓬莱市虽然尝试建立社区警务室,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部分社区警务工作开展得不够深入,没有取得应有的社会管理成效。一是目标定位低。个别警务人员对社区警务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看作是原有警管区的简单调整,态度消极。有的区域警务建设投入不足,警务室民警用“二流警力”,工作流于表面化。二是工作职能杂。警务室民警职责“泛化”,除了履行社区警务的职责外,还要参加派出所的日常值班、保卫警卫、刑事案件的侦破查处以及临时性任务安排,工作头绪多,任务重,难以集中精力深入社区,不能保持在社区警务室执勤在岗。三是管理方式粗。在工作形式上,方法落后、效率不高,该管的管不住、该控的控不了、该放的不敢放,制约了社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社会管理精细化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蓬莱市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建立了力量整合、责任明确、机制联动、运转有效的“一区一警”新型社会管理模式。
  (三)“一区一警”是“亲情服务”的必然选择
  社会管理的核心要素是人,创新社会管理归根到底是要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保障社会管理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蓬莱市“一区一警”的创新,通过“一警”架起了党委政府与“社区群众”之间的桥梁,有效促进了管理前置、服务前移,真正把群众工作主动送到群众身边,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社会管理服务的人性化和亲情化。
  二、“一区一警”社会管理模式引发的启示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从基层作起,从每个家庭每个社区做起,由一点一滴的小事积累成社会和谐这一大事。蓬莱市实施“一区一警”的创新模式,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一)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从矛盾源头抓起,实现由“事后救火”到“事前防火”的转变
  处置和化解社会矛盾,源头是根本。只有从坚持源头入手,增强社会管理的前瞻性、主动性,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蓬莱市正是牢牢把握住“源头”这一关键,将“一警”—这股社会管理力量,下沉到社会基层、深入到矛盾一线,摸清矛盾的根源、找准问题的本质,有效防止矛盾扩大升级和民转刑案件的发生,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社区,有效维护基层的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能大而化之,必须透过社会管理面上的复杂现象,看到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本质所在,将力道用在根上、把重心放在点上,实现从治标向治本的转变,从事后向事前的转移。
  (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从群众利益抓起,实现由“等事上门”到“服务上门”的转变
  对社会的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以维护群众利益为出发点,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一区一警”实施中,蓬莱市推出了“社区群众有事说话,社区民警义务跑腿”的代办服务制度,帮助群众办理代办各类证件1200余个,与195名困难群众结成了帮扶对子。实践证明,蓬莱“一区一警”的成功,很大原因取决于群众的满意。因此,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真正让群众受益、让百姓满意,社会管理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稳。
  (三)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从公共参与抓起,实现由“单兵作战”到“群策群力”的转变
  创新社会管理必须要汇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逐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多方参与”的管理格局,由政府单一管理向社会共同管理转变。蓬莱市的“一区一警”看似“一警单干”,其实是以“一警”为纽带,深入推进警民合作、警企合作,依托居委会、物业公司、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最大限度的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资源,不断提高社会和公众对社会管理的响应度和参与度,有效激发社会活力,形成群治群防的良性互动局面,为完善“齐抓共管”的社会管理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四)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从注重疏导抓起,实现由“管制约束”到“激励引导”的转变
  社会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而不和谐因素大都来源于社会的特殊人群。针对特殊人群的管理,管控固然重要,但在方式方法的创新上,要树立亲情化的理念,采取心理矫正、帮扶教育、激励引导等方式,使其融入到社会的和谐氛围中,而不是孤立在社会之外,囚禁在管控之中。在管理思维上,注重由传统的防控型管理思维向服务型管理思维转变;在管理手段上,注重由单一防范型向平等型、服务型、无偿型管理的转变;在工作方法上,注重由严格监管为主向管理、教育、服务并重的转变。因此,以教育疏导为主的社会管理模式更加彰显出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也更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李健和.关于社区警务几个问题的思考[J].公安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期赵晓明.建立“一区一警一保安”模式 积极推进社区警务建设[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一责任区一警 巡逻队动态接警[N].长江日报,2012-3-23(11)
其他文献
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两千年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出发,认为“学习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和乐不可分”。由此可见,在学习过程中,浓厚的兴趣会促使学生个体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态度,推动他们兴致勃勃地去进行学习。在低年级阶段,为提高写作有效课堂、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教师必需独具匠心,让他们找到写日记的快乐。如何在低年级阶段引导
期刊
寫过文章的人都有种体会:有时搜肠刮肚挤不出一点“牙膏”;但有时却不用多想,而思泉涌、妙语连珠。学生习作,当然也是如此。这涉及到写作的“灵感”。而“灵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是飘然而来,稍纵即逝,绝不是神妙莫测的东西。夏衍前辈曾说过:“所谓灵感只不过是作家从生活实践中长期积累起来的材料,从量到质的那一瞬间迸发出来的火花而已。”鉴于此,在指导学生的习作教学中,我们不应当让学生坐等灵感的到来,而应该
期刊
摘要:音乐课是传授音乐知识,培养音乐能力的学科。音乐刺激可以直接激起儿童进行各种活动的意向,是引导儿童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因素,对于儿童认识情感、意志的发展都具有意义。音乐可以训练儿童的注意力,可以锻炼儿童的观察力;可以提高儿童的思维力,唱歌可以发展儿童的记忆力。可见音乐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音乐课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说了。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孩子的兴趣,可以让音乐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键词:兴趣
期刊
4月19日,印度宣布从惠勒岛试验场成功试射一枚“烈火—5”型弹道导弹,弹头落入印度洋,其射程可覆盖亚洲和欧洲东部,导弹还可携带多核弹头。这表明印度继美国、法国、俄罗斯、英国、中国之后,成为第六个掌握洲际导弹技术的国家。众所周知,导弹发射需预先设置发射方向,那么,印度 “烈火—5”的战略指向将为谁呢?中国。这就迫使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一、“烈火—5”型弹道导弹之真相   “烈火—5”型弹
期刊
在关于公共政策的决定问题上,历史上争论不休,有人主张应当由精英进行决策的,也有人主张应当由公众来决策……这一争论,至今还在继续。如今,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相信,与其利益相关的决定由其本人来做出,更符合其需要,因为最了解其需要的只有其本人,如果我们尊重其利益、视其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的话,理当由民众对与其相关的公共事务进行决定。  公众参与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的
期刊
摘要:从“文化自觉”的角度审视城市文化建设是研究城市文化建设的新视角。本文以河北省唐山市为例,以“文化自觉”为着眼点,提出城市文化建设要做到正视历史、把握现在、理性展望未来。  关键词:文化自觉 城市文化 建设    “文化自觉”这个词是费孝通先生1997年在第二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提出来的,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
期刊
一、民生警务的概念  民生,顾名思义,就是有关于人民生活、国民生计的问题。民生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意为人民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生计就不会匮乏。近代,孙中山先生将民生概括为四方面“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马克思从人学的角度阐述了民生问题的本质。他认为,人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人为了生存而构成的需要是人的本性的体现,这种需要也就是民生的本质
期刊
坚持发展民主,建设民主法治国家,走中国特色的民主发展道路,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近代民主思想源自于西方, 并随着西方文明的全球扩张而影响世界。人们对民主的关注和讨论,多是西方的选举民主即水平模式“横向民主” 的建构,而较少重
期刊
气候变化是人类当今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它的起因与影响都是全球性的, 需要全球共同行动起来采取对策。碳权交易是实现减缓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机制, 它可以给予各国在温室气体减排投资费用上的灵活性,实现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费用的有效性分配。从而实现低碳经济,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  一、《京都议定书》中的减排机制  《京都议定书》提供的减排机制有如下三种:排放贸易机制( ET)、联合
期刊
一、社会救助的发展历史及理论基础  1、社会救助的发展历史。开近代社会救济制度先河的是欧洲国家出现的国家济贫制度。由国家通过立法,直接出面管理或是兴办慈善事业,救济贫民。1601年英国制定的《济贫法》在社会救助的历史上更为有名,这是世界上解决贫困问题的第一部立法。立法第一次明确承认政府在解决社会贫困问题中负有责任。在其影响下,其他的欧洲国家也相继颁布了类似的即济贫法规。其中,德国还把济贫和早期的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