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瑶乡教育的耕耘者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1日,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田林县利周瑶族乡中心校(以下简称利周中心校)校长罗志坚刚刚放下水杯,一个电话打了进来。放下电话,他便匆匆赶出去了。来电的是田林县利周瑶族乡凡昌小学(以下简称凡昌小学)校长赵龙京。所为何事?赵龙京告诉记者,新学期学校要购置一批学生床架,需要罗志坚校长实地核查批准。赵龙京说:“这么多年,凡是对学校发展有利的,罗校长从不吝惜力气和资金。学校没有资金,他就带我们到处‘跑’。罗校长就是我的成长导师。”每谈及这位“老大哥”,赵龙京的语气里总是充满钦佩。而作为一线教师,田林县利周瑶族乡老山小学的罗仕刚则更喜欢视罗志坚为“专业成长的引领者”,在罗志坚的帮助和指导下,他成长迅速,如今已是学校骨干。
  利周中心校副校长黄仕杰说:“罗校长做事干练、为人低调,为谋学校发展,帮助老师成长,他总是这样默默耕耘着。”
  目标:“让每所学校都变得漂亮”
  “几间简陋的泥瓦结构教室,几张用木板胡乱钉成的课桌椅,这在过去已经是学校的全部家当了。”田林县利周瑶族乡亮福小学校长黄培优感慨道。在当地,有过这种感慨的校长不在少数。过去,该乡教育面临着这样的状况:全乡共57个村校、教学点,点多面广,办学经费十分紧张,办学条件极为简陋,除了中心校等3所学校各有一栋预制板教学楼外,其余各校均为泥瓦结构教学用房,有些甚至是茅草房。
  “条件跟不上,学生如何能安心学习,快乐学习?”多年来,罗志坚始终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1982年中师毕业,罗志坚回到利周瑶族乡成为一名教师。但他没有在一所学校扎根,而是在当地各个瑶寨进行巡回教学。近五年的时间,他的足迹遍及当地的村校、教学点。这段经历不仅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和教学经验,也让他更全面地了解了当地的教育状况,让他深深感到“改变的紧迫性、必要性”。他说:“教育不变,贫穷就会持续下去。”1990年,他担任利周中心校校长,开始“改善办学条件,让每所学校都变得漂亮”。
  25年来,罗志坚带领他的团队一路克难攻坚,行进在“建设美丽学校”的道路上。经费紧缺,他就“跑”领导部门、“跑”企业,争取到了一笔笔学校建设资金。为了节省开支,他又与教师们一起动手,翻新校舍、平整校园、植树种草、扛砖搬瓦。在他的带领下,各村校、教学点的校长和教师们都纷纷投入到学校建设工作中。
  经过几年努力,一座座学生食堂建起来了,学生们吃上了营养搭配均衡的饭菜,再也不用为用餐问题而发愁;一幢幢教师公租房、学生宿舍楼建起来了,师生们住进了安全舒适的楼房,不再害怕刮风下雨;一栋栋教学楼也建起来了,宽敞的教室、明净的黑板、崭新的课桌椅,学生的脸上绽放出了美丽的笑容……过去的凡昌小学,是一所被当地群众称为“建在石头里的学校”,校园里到处是石块,校舍破烂不堪,连围墙都没有,学校白天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夜里就成了牛马栖宿之地。如今,该校却是另一番面貌,校园里绿树成荫,现代教学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成为一所示范性瑶乡村级小学。该校学生赵小艳告诉记者:“学校不仅变漂亮了,还建成了阅览室,里边有许多好看的书,能学到很多知识。”
  “有了好的条件、优美的环境,学生才能学得快乐、学得好,老师才能积极工作、开心工作。”罗志坚如是说。
  愿景:帮助教师成为合格的“教育人”
  3月开学季,当其他学校还忙碌于繁琐的开学工作时,利周中心校却忙起了另一件事:月开放课活动。中心校教学骨干执教公开课,所有村校、教学点教师都前往观摩学习。凡昌小学语文教师黄慧告诉记者:“中心校的月开放课活动很丰富,每个学科都有活动。活动上除了可以观看骨干教师们的精彩演示,还可以跟他们讨论许多实际问题。我从中受益匪浅,学到了设计课堂教学结构的门道,学到了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提问、研究问题的能力。”
  从2010年至今,这个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成为了全乡教师的“最爱”。“教师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源泉。没有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学校尤其是山区学校,想要办得好、办得出色,那是纸上谈兵。”罗志坚校长这样说道。他深知,山区教育缺少先进的教学设备、优质的生源,更缺乏师德高、技能优的教师,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就成了罗志坚的“夙愿”。
  罗志坚总会在教师们碰到疑难的时候给予手把手指导:高效课堂上,教师们不会操作,他就亲自操刀示范课,对课堂导入、问题生成、合作学习等环节一一作出讲解;村校、教学点的教师不会写论文,他就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地跑,从如何选题、立论,到如何构思、阐释观点,反复指导教师写作,并积极为教师联系刊物发表;教师准备参加教学比赛,他也没闲着,从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问题的拟定到突发情况的应对等,他都与教师一起商讨、修改、完善。
  罗志坚认为:“教师培养工作是系统化、制度化的,靠一个人东打一枪、西开一炮,效果不好。”为此,他在给予教师专业指导的同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构建教师培养体系。经过不懈努力,如今利周瑶族乡教师培养体系已经成型并常态化,该体系包括两方面内容:技能提升和师德修成。
  在技能提升方面,罗志坚提出了“学、比、研”三位一体的成长模式:学,即“走出去,请进来”,去区内外先进学校观摩以开拓教师眼界、增长经验,请名师现场指导以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比,即组织教师参加自治区、市、县各级各类技能比赛,让教师在实战中不断总结、提升;研,即以中心校教师为“龙头”,分片区组织各村校、教学点教师围绕教学薄弱环节和课题进行研究活动。教师们学有所仿、比有促进、研有提升,一大批教师从中成长起来:2009年,教师潘艳芳参加自治区级赛课获得三了等奖;2014年4月,教师罗佩顺参加百色市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获得了一等奖,并代表百色市参加全区比赛获得了三等奖……此外,近三年来该乡教师在各种教育刊物上共发表论文108篇,获奖论文78篇。
  在师德修成方面,罗志坚以活动激发教师的自觉性、积极性。他把每年的教师节变成“师德评比活动日”,通过学生评选、学校推荐、校际互评、信息公示等环节,确保评选的公开公正。这个活动得到了教师们的热切关注和积极响应,利周中心校教师陆海燕说:“我要为‘师德评比活动日’点赞,它为我们树立了许多榜样。”多年来,利周瑶族乡涌现了许多师德典型:教师赵秀英会在半夜里把生病的学生送到30多公里外的县医院进行救治,如母亲一样照顾每一个孩子,被评为“八桂优秀班主任”;赵龙京校长用实际行动帮助了一个又一个贫困学子走出大山,成为了“百色市最受喜爱的教师”,百色电视台对他做了专题报道……   期许:让学生成为快乐的天使
  利周中心校2005届毕业生岑小云现已是云南省体工队队员,虽然每天都要重复枯燥、高强度的训练,但她总保持着乐观和自信。她告诉记者,这种性格是在小学阶段养成的。当初,她的学科成绩一般,但她有运动特长,在罗志坚校长的鼓励和帮助下,进入学校田径兴趣小组参加训练,小学毕业后被百色体育学校录取,后来又被云南省体工队相中并吸收为队员,6次在云南省级田径运动会上获金奖。采访时,电话那头的岑小云动情地说:“当初是罗校长的帮助,让我重新找到了自信,我的生活也从此有了欢乐的色彩。感谢罗校长!”
  想表达感谢的不仅仅岑小云一个。当初有“瑶山小百灵”之称的黄邓梦贞和赵雨萍,被罗志坚发现并招进了利周中心校音乐兴趣小组,2003年4月12日,她们参加广西小歌手大赛双双获得金奖,一时轰动全乡。2004年7月18-23日,黄邓梦贞代表我区到北京参加全国少儿音乐大赛获得新苗奖金奖,后被广西艺术学院录取。赵雨萍则考上了湖南音乐学院,两人都圆了自己的音乐梦。
  多年来,罗志坚秉持“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金子,要让学生个性化成长”的育人理念。“尤其是农村孩子,他们的文化基础没那么好,要想与县城甚至市里的学生竞争,是很困难的。但我们农村的孩子也有自身的优势,他们能吃苦耐劳、性格活泼开朗,而且拥有丰富优质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学校要从这些方面着手,挖掘、培养学生的特长和个性,让他们有竞争的资本。”罗志坚这样解释道。担任中心校校长伊始,罗志坚就要求各村校、教学点根据当地的民俗风情等积极开设兴趣课,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发展一项兴趣,每一名学生都能掌握一项特长”,效果明显。赵龙京校长告诉记者:“学生很喜欢这样的课,每到上课时间就显得特别兴奋。这些课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前不少学生一上课就打瞌睡,现在这种现象几乎没有了。”
  学生的快乐还源于安心。在平时,如果学生支付不起伙食费,罗志坚就帮垫上;冬天里,学生衣衫单薄,他就拿家人不穿的衣服给他们穿。他还积极为学生争取社会的资助,三十多年来,全乡共有500多名贫困生在爱心人士和社会团体的帮助下圆了读书梦。
  25年来,利周瑶族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黄仕杰副校长说:“这要感谢罗校长的领导和付出。多年来,罗校长默默付出,不求名利,把许多获得荣誉的机会让给了老师和下面的村小校长,他是一位值得我们敬重的校长。”
  (人物小档案:罗志坚,百色市田林县利周瑶族乡中心校校长,2011年获评“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先进个人”,2013年获评“百色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广西教育》《小学教学参考》等刊物上发表,曾获得多个自治区级、国家级论文评比一等奖。)
  (责编 蒙秀溪)
其他文献
编者按:在桂林市教育局举办的2014年争当“教学能手”劳动竞赛活动中,唐娜老师展示了一节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外研版八年级上Module5 Lao She Teahouse Unit 1 I wanted to see the Beijing Opera一课。该课课堂教学设计新颖,突破了传统的听说课教学模式,受到了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最终荣获本次竞赛一等奖。为了展示作者设计革新的思路,本刊特约唐娜
期刊
2014年12月初,北海市责任督学张琰、包棉先对北海市机关幼儿园、北海市第一幼儿园等4所幼儿园进行了专项督导。两位责任督学使用该市制定的“督导工具”之《幼儿园一日活动评价细则》,认真检查了幼儿园的办园情况,现场反馈了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张琰督学告诉记者,此次督导结束后,他们还将对受督园进行随机督导,检查整改情况,督促幼儿园不断提升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类似这样的教育督导工作,在北
期刊
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今年两会上,教育依旧是热点话题。今年两会上,究竟有哪些教育话题受到代表、委员们的重点关注呢?请看本期的“热点播报”。  如何解决“校闹”问题  今年两会上,有不少代表、委员专门就“校闹”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所谓“校闹”,通俗地说,即学生遇到了某些事故后,不管有理无理,家长总会找学校“理论”“理赔”,把事情“闹大”。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
期刊
在湘桂边境线上,坐落着一所山村小学——桂林市全州县白宝乡北山村委完全小学(以下简称北山完小),这所学校里有一位独臂教师。每天朝阳升起时,这位50岁的黝黑汉子,便踩着晨露来到学校,打开教学楼那扇陈旧的大铁门,站在门边微笑迎接到校的每一个学生。等学生全部到校后,他就用他孤独的左臂敲响铁钟,学生们一天的学校生活就在这悠扬的钟声里开始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位普通教师就这样开了28年的铁门,敲了2
期刊
“唱就来,梧州狮子就开台,初一开台十五唱,任你四方八方来……心想唱歌就唱歌,心想打鱼就下河。兄拿竹篱妹拿网,同妹走过这条河……”在梧州市蒙山县陈塘中学(以下简称陈塘中学),记者被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山歌吸引。唱歌者是该校131班的女生黄神凤,她是从村里的老人那里学会的。她告诉记者,学校开设乡土历史校本课程后,她参加了很多社会实践活动,在调查中不仅学会了许多有意思的民歌,还了解到很多历史知识、民俗风情
期刊
桂林市第十八中学(以下简称桂林十八中)的前身是桂林地区高中,创建于1981年,于2003年通过自治区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在30多年的教育教学中,学校历任领导和全体教职工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成绩。近年来,我们对学校的发展进行了更深度的思考,不断深化“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内涵。我们认为,要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就是要培养具有“民族情怀、朴实作风、国际视野、大家风范
期刊
当我们到达玉林北流市六麻镇南山小学长田分校(以下简称长田分校)时,李丕昆、宋英兰两位老师正在与孩子们在操场上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只见李丕昆老师扮作凶猛的老鹰,宋英兰老师则扮作奋勇护雏的母鸡,一群孩子跟在女教师的身后,扮作惊恐的小鸡。师生们在操场上快乐地玩耍着,欢笑声在宁静的山村里格外响亮。  他们是一对特岗教师夫妻,主动请缨来到这个偏远的教学点任教。这里没有网络,“80后”的他们基本不用QQ、
期刊
1月8日至9日,由广西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广西教育杂志社、漓江出版社、崇左市大新县教育局联合主办的广西第四届合作课堂展示暨2014年度合作课堂文化节在崇左市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成功举行。本届活动是继第一届南宁隆安合作课堂精彩展示、第二届河池金城江合作课堂精彩展示、第三届南宁合作课堂精彩展示暨合作课堂文化节之后的第四届合作课堂文化活动盛事。广西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农克忠、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期刊
本刊讯 2014年12月5日,南宁市教育局召开普通高中突破发展工程课题培训会。会议由南宁市教育局副局长杨捷主持并作工作布置,南宁市教科所科研处主任耿春华、全市18所普通高中突破发展工程申请立项学校科研处主任参加了会议。  会上,杨捷副局长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普通高中突破发展工程的实施背景、实施步骤以及推进计划。他指出,近年来,南宁市普通高中虽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学
期刊
他是“70后”,被同行誉为“数学王子”;他拥有令人称赞的教学艺术,课堂上有方法领悟,有思想启迪,更有精神激励。在课堂上,他带领学生感知数学的本源、感受文化的熏陶。他呈献在我们眼前的不再是那一两页薄薄的教材,而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精美画卷……他就是被许多青年教师奉为“偶像”的张齐华,江苏省新生代数学名师。  语言之美:未成曲调先有情  张齐华的教学语言之美,来源于他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扎实的语言功底,二者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