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如果把我们身边的这些课程资源能有效地利用起来,那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肯定会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
一、挖掘文本资源,激活语文教学
目前,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仍是主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应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充分利用课堂的文本资源。现行的教材所选的课文大都堪称经典,它在编排上融规范化、多样化、民族化、多元化、现代化、生活化于一体,注重人文和科学的融合、注重学生发展,代表了世界各国母语发展的趋势。教师应将教材作为鲜活的例子,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从中挖掘有用信息并获取知识,这必然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如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人物风采”。所学的课文都是表现古今中外著名人物的,写作写训练是对人物的刻画,口语交际“学做小记者”也是采访自己设定的对象……让学生去查找有关课文的资料,学生可获得更多资料,将这些材料进行整合,指导学生根据课的文内容、自己的兴趣,把整理好的资料进行分析、裁剪、归类,制作成可供同学们交流的手抄报或者幻灯片,并在课堂上展出、演示,这不仅能促进学生个体的有效发展,而且还使群体(老师和其他同学)都受益。再比如这单元中有“学做小记者”的口语交际教学。除了介绍记者的一些客观性的操作技能,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自己设定采访对象,进行实地采访,做好采访实录,写采访花絮,完成“人物印象”的写作。每册教材都会编排几篇生动感人的文章:像《“诺曼底”号遇难记》、《父母的心》等,可选择其中的几篇,辅导学生改编成课本剧,在年级内演出,这样既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发展,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
二、开发家庭资源,拥有丰满情愫
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生动的课堂。在家庭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孩子的启蒙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家长是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之一。家长自身的知识结构、一言一行同教师、教学用书等其他物质形式的课程载体一样,对教育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常把学生的学习与家长联系在一起,如让家长每天和孩子交流获得的信息和对事件的看法。因为家长分布在各行各业,信息广,生活经验丰富,看问题也更为深刻。和家长交谈时,让学生把他们的一些个性化的语言,丰富的阅历,精辟的见解记录下来,拿到活动中和同学们交流,就是鲜活的写作素材。请家民为孩子的作文和日记写评语,让他们也了解孩子的写作水平;在开家长会的时候,让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写封信,以加深彼此的了解,缩短彼此的距离;叫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出去旅游散心,增长见识等等。通过利用这种最富亲情的课程资源,学生们不仅会增长语文知识,还会有丰满的内在情愫。而丰满的内在情愫则是学生作文情真意切的一个大前提。所以请家长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
除了家长以外,家庭物品也是很好的课程资源。家中的物品天天与学生生活在一起,伴着他们渐渐成长,学生对它们充满了深厚的情感。我们的语文学习如能和家庭物品挂上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得到充分的激发。每个家中都有会有不少的书籍,把这些书籍集中起来建设成家庭图书室(柜),养成每天的读书看报的习惯,经常性地写下些读后心得,就会在家中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学生从小到大都会留下不少照片,鼓励他们把自己的照片制作成一本成长相册,为相册拟定一个有深意的名字,给每张照片配上诗一般的文字说明,扉页请父母写上一篇“成长寄语”。然后让他们在小组交流中与同学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电视、电脑如能合理使用,更是能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增长知识。
三、利用生活资源,提高人文素养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教室是小課堂,社会是大课堂。语文学习的外延既丰富又宽广,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科技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以及自然环境、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及日常的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的课程资源。
1 巧借传播媒体。当今是信息时代,社会瞬息万变,不断更新,我们的教学也应紧跟时代脉膊,与社会一起跳动,一起前进。我们要巧借传播媒体,通过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渠道把握社会动向、顺应时代潮流、及时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增添新鲜血液。如利用网络搜集语文资料,鼓励学生参与网评,学发电子邮件,让电脑成为他们写作的平台。另外,网络还可以补充我们的课堂教学资源,许多诗歌散文的朗读音频、与课文有关的影视音乐都能从网上下载,这就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语文课堂。
2 走进各类场所。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符种场面,走进各类场所,对学生也是一种能力的综合考验,比如应变能力、辩别是非的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等。如果把这些场合变成一个个课堂,其收效要远远超过一节课的价值。一场报告会可以明辨道理,一次辩论会可以训练思维……走进博物馆、参观展览会能扩大知识视野、满足审美享受、传承历史文化。不同的场所赋予了不同的内涵,能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和收获,这给学生组织各种文学、文艺社团。开展读书节、文化节等活动提供了参考和经验。也激发了学生探究自然、探究社会的兴趣,增强他们在生活的大舞台上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
3 把握风土人情。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是最能上出地方特色的一门课程。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都是语文的课程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资源。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学生们可游览考察,了解家乡的历史地理,搜集写作的素材。作为数学泰斗华罗庚、语言学家段玉裁的故乡,他们的纪念馆会带领学生寻觅他们成功的足迹,激励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坚定的信念。
风俗民情是民族文化的根,如清明、端午、中秋等这些传统节日,还有立夏、冬至等民间节气,在老百姓的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应该把这些丰富的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这样会不断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提高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传统的文化习俗对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愫起着重要作用,让学生学会裹粽子、包饺子,珍惜亲情、懂得感恩比坐在教室里上几堂课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积极为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让学生由课堂到社会,从课堂到生活,关注时代,留心生活,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只要我们努力去开发利用身边的这些课程资源必将成为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
一、挖掘文本资源,激活语文教学
目前,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仍是主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应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充分利用课堂的文本资源。现行的教材所选的课文大都堪称经典,它在编排上融规范化、多样化、民族化、多元化、现代化、生活化于一体,注重人文和科学的融合、注重学生发展,代表了世界各国母语发展的趋势。教师应将教材作为鲜活的例子,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从中挖掘有用信息并获取知识,这必然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如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人物风采”。所学的课文都是表现古今中外著名人物的,写作写训练是对人物的刻画,口语交际“学做小记者”也是采访自己设定的对象……让学生去查找有关课文的资料,学生可获得更多资料,将这些材料进行整合,指导学生根据课的文内容、自己的兴趣,把整理好的资料进行分析、裁剪、归类,制作成可供同学们交流的手抄报或者幻灯片,并在课堂上展出、演示,这不仅能促进学生个体的有效发展,而且还使群体(老师和其他同学)都受益。再比如这单元中有“学做小记者”的口语交际教学。除了介绍记者的一些客观性的操作技能,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自己设定采访对象,进行实地采访,做好采访实录,写采访花絮,完成“人物印象”的写作。每册教材都会编排几篇生动感人的文章:像《“诺曼底”号遇难记》、《父母的心》等,可选择其中的几篇,辅导学生改编成课本剧,在年级内演出,这样既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发展,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
二、开发家庭资源,拥有丰满情愫
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生动的课堂。在家庭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孩子的启蒙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家长是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之一。家长自身的知识结构、一言一行同教师、教学用书等其他物质形式的课程载体一样,对教育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常把学生的学习与家长联系在一起,如让家长每天和孩子交流获得的信息和对事件的看法。因为家长分布在各行各业,信息广,生活经验丰富,看问题也更为深刻。和家长交谈时,让学生把他们的一些个性化的语言,丰富的阅历,精辟的见解记录下来,拿到活动中和同学们交流,就是鲜活的写作素材。请家民为孩子的作文和日记写评语,让他们也了解孩子的写作水平;在开家长会的时候,让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写封信,以加深彼此的了解,缩短彼此的距离;叫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出去旅游散心,增长见识等等。通过利用这种最富亲情的课程资源,学生们不仅会增长语文知识,还会有丰满的内在情愫。而丰满的内在情愫则是学生作文情真意切的一个大前提。所以请家长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
除了家长以外,家庭物品也是很好的课程资源。家中的物品天天与学生生活在一起,伴着他们渐渐成长,学生对它们充满了深厚的情感。我们的语文学习如能和家庭物品挂上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得到充分的激发。每个家中都有会有不少的书籍,把这些书籍集中起来建设成家庭图书室(柜),养成每天的读书看报的习惯,经常性地写下些读后心得,就会在家中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学生从小到大都会留下不少照片,鼓励他们把自己的照片制作成一本成长相册,为相册拟定一个有深意的名字,给每张照片配上诗一般的文字说明,扉页请父母写上一篇“成长寄语”。然后让他们在小组交流中与同学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电视、电脑如能合理使用,更是能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增长知识。
三、利用生活资源,提高人文素养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教室是小課堂,社会是大课堂。语文学习的外延既丰富又宽广,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科技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以及自然环境、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及日常的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的课程资源。
1 巧借传播媒体。当今是信息时代,社会瞬息万变,不断更新,我们的教学也应紧跟时代脉膊,与社会一起跳动,一起前进。我们要巧借传播媒体,通过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渠道把握社会动向、顺应时代潮流、及时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增添新鲜血液。如利用网络搜集语文资料,鼓励学生参与网评,学发电子邮件,让电脑成为他们写作的平台。另外,网络还可以补充我们的课堂教学资源,许多诗歌散文的朗读音频、与课文有关的影视音乐都能从网上下载,这就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语文课堂。
2 走进各类场所。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符种场面,走进各类场所,对学生也是一种能力的综合考验,比如应变能力、辩别是非的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等。如果把这些场合变成一个个课堂,其收效要远远超过一节课的价值。一场报告会可以明辨道理,一次辩论会可以训练思维……走进博物馆、参观展览会能扩大知识视野、满足审美享受、传承历史文化。不同的场所赋予了不同的内涵,能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和收获,这给学生组织各种文学、文艺社团。开展读书节、文化节等活动提供了参考和经验。也激发了学生探究自然、探究社会的兴趣,增强他们在生活的大舞台上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
3 把握风土人情。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是最能上出地方特色的一门课程。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都是语文的课程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资源。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学生们可游览考察,了解家乡的历史地理,搜集写作的素材。作为数学泰斗华罗庚、语言学家段玉裁的故乡,他们的纪念馆会带领学生寻觅他们成功的足迹,激励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坚定的信念。
风俗民情是民族文化的根,如清明、端午、中秋等这些传统节日,还有立夏、冬至等民间节气,在老百姓的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应该把这些丰富的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这样会不断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提高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传统的文化习俗对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愫起着重要作用,让学生学会裹粽子、包饺子,珍惜亲情、懂得感恩比坐在教室里上几堂课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积极为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让学生由课堂到社会,从课堂到生活,关注时代,留心生活,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只要我们努力去开发利用身边的这些课程资源必将成为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