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艺术设计专业体系构建以其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群为根基,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群中,《设计概论》属于专业引导课,是基础理论课程群的逻辑起点,也是联结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设计之间的重要中介,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设计基础知识框架和基本理念。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通过《设计概论》课程教学为切入点,认为构建整体贯通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群生态教学模式是有效路径。
关键词:设计概论; 生态教育; 教学改革; 生态设计思维
全球化的扩张和信息化的大发展,给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以前所未有之影响,为此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学和课程改革规划中从战略高度提出变革培养模式和课程结构,在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手段上实现现代化和科技化。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群是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石,在新时代背景下,其目标和教学手段理当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在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的目标体系下,通过生态式教学体系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使理论课程与技法课程构成生态的教学体系,促进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一、生态式教学及对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要意义
21世纪是生态文明时代,意味着和解人与自然生态关系构成人类生存基本向度,也意味着人与人构成的社会文化也是一种生态关系。因此,人类不但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更需要努力去保护人类社会文化生态。在哲学本体论上,人与自然关系实质是人与人的关系,因而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恶化,其缘由不在其他而在人与人间的异化关系,人本身是自然的,何能制造生态危机?马克思精确指认自然生态问题的根源,他说:“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解生态关系构成,意味着人与人同样构成和解的生态关系。走向生态教育,乃是时代必然和人之发展本性。
我国著名学者滕守尧先生对中国长达几十年艺术教育问题深刻剖析上,断言中国艺术教育问题根源于灌输式和园丁式教育哲学和实践方式,这些极大固化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空间,实际上构成对艺术教育最大戕害,因此应当走向生态式教育,打破各学科、各课程长期以来相互分离、相互矛盾的格局,以培养生态艺术人为教育目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能力,所谓生态式教育“就是一种为改变各种知识之间生态平衡状态,形成各专业知识之间、知识与自我之间的生态关系的教育,它的目的是培养出真正具有智慧的‘开放型专家’。”[2]在滕先生看来,生态式教育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复归感性活动本身,其学习生活将变得有意义,从而解放了学生主体性,学的更有信心和更积极。因此,就生态式教学本性而言,它是批判传统过于强调知识性灌输教育基础上形成的,从而超越片面发展的教育哲学,回归人之感性存在,变成有智慧的人,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彻底解放。
就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在动态发展过程看,先后出现工艺教育、图案教育、工艺美术教育等类型,证明艺术专业体系建构中,专业理论基础课程始终处在学科建设之重要位置,是不可或缺的。艺术教育已经相当专业化了,可以分成音乐艺术教育、戏剧教育、舞蹈教育、绘画教育等,每门学科都有各自学科理论基础课程。尽管人们都知道任何学科基础理论课是极为重要的,但知道这一点并不意味着人们在实践中会支付更多时间和精力措置学科理论基础课,给予高度重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认人类未来发展前景和实践指导,也指认现代人类社会的教育上的异化,就是各学科之间畛域明显且排斥其他外来影响,法学家只会法学,不识科技和伦理,科学家不太愿意花时间在艺术上,因而导致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对立和分割,直接导致现代社会文化生态危机。这一危机根源于人的片面和局限的存在和发展状态,人为利益而战,但这个利益是个体性的,而非为整体性的,人必须走出这一误区。生态教育理论的提出,宗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人必须接受各种学科教育,打破学科间畛域分明格局,这一理论对艺术教育体系建构起着极为重要作用。
二、《设计概论》课程教学中面临问题和挑战
如前所述,我们看到:在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中将艺术基础课分为理论基础和技法基础进行教学,这种教学设置问题在于教学实践中常常忽视基础理论教学,缺乏课程理论的指导与参照和对学生理论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引导和关怀。与国外的艺术设计学生相比,中国学生更重视技术或技巧的获得,而忽视理论和创意的学习,包括很多长期从事高校艺术设计的教育者普遍都认为艺术设计教育就是技法教育,基础理论课教学大可弃置不用。这种思潮在高校艺术学院普遍流行,影响了艺术设计专业理论基础构建和发展,甚至可以说,目前我国艺术学院培养学生专注“技术人”与此不无关系。
处理好基础理论课教学和专业设计之间的关系,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设计教育不仅仅需要提供学生坚实的基本功,也是为学生提供创意思维和设计理论的重要途径。目前的设计专业基础理论教学主要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实行灌输式方式,采取“由技入道”的教育方式将设计理论的相关知识灌输给学生;或是将基础理论课程理解为作品欣赏课,弱化思考的环节进行教学;亦或是将基础理论课教学割裂于技法课教学,使理论课和专业课程“各自为政”,无法达到教学目的的有效实施。被动的学习方式无法达到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下面,本文将以《设计概论》课程为例,强调如何加强对基础理论学习,转换教学思维,从被动教学到主动教学。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是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根基。《设计概论》课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旨在介绍设计的本质与特征、设计发展的历史与现、设计门类、设计思维表现、设计师等知识。过去,《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往往是单一非独立的,随着艺术学和设计学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设计概论》课程体系日渐完善,其交叉性显现出巨大的影响力。学生通过学习,对设计专业会产生理性的认识,对于当今学生吸收历史文化精华,借鉴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学习古人成功的经验和技巧,了解设计艺术的演变和脉络,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艺术创造力和艺术表达力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使学生大略了解古今中外数千年的设计历史和演变历程, 掌握设计领域所涉及的基知识,引导学生运用具有形式美的眼光和时尚的审美观进行设计思维锻炼,提升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目前,在《设计概论》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课程教学的目的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基础课理论程教学目标并没有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其作用不过起加强模仿训练的辅助作用,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仍然处于消极被动状态,《设计概论》课程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缺乏对于课程重要性的把握,认为只是一门脱离实践的理论课程,与专业学习没有什么关系,因此在学习上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且有些高校在课程课时设置上只有24课时,如此少的课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远远不够的。第二,教学方式陈旧,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创意思维的训练。在教学方式上,《设计概论》采用的是大班教学,有时候人数达到几百人,对于传统的说教和完全的理论教学方式,学生的接受度较差,小组讨论和方案设计等实践教学模式几乎无法实施,课程内容单一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在教学中缺乏实践环节也是目前《设计概论》课程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基础理论课教学根本目的是为专业设计课程打下产生创意并且能用具有美感的形式表达创意的基础。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学生的创作能力不仅仅是技艺上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开发创意思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技巧可以通过反复实践而达到,设计思维的形成和对设计方法的掌握却需要长期的磨炼而获得。
三、构建艺术设计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群的生态式模式
“生态式教育”是一种为改变各种知识之间生态失衡状态,形成各专业知识之间、知识与自我之间的生态关系的教育,它的目的是培养出真正具有智慧的“开放型的专家”。这种人就是现代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文化人”、“贯通而求洞识的人”、“通达而识整体的人和经常获得“芝麻开门”式智慧。生态式艺术教育打通多种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运用各学科自身的优势进行互生互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提倡生态式教育,即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即将教育活动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艺术各专业之间寻求专业知识和自我的一种平衡和协调关系,并形成有效的“生态链”,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艺术学科的全面认识。在此意义上,《设计概论》生态式教学的本质内涵就是坚持艺术设计教育的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以创新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教育的自觉追求,强调整合的综合艺术素养课程,突出体验、学以致用的综合艺术实践教学体系,鼓励创新、强调对话教学。
第一,培养设计思维,加强思维训练。“教育观念是指人们对于教育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持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念,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的教育认识、理想和观念体系”。[3]生态式教育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新的教育思想,在基础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把握,激发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达到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设计思维的目的。艺术设计过程离不开创造性设计思维,无论是在视觉形式上,还是在结构上,设计本身就是对各种设计思维形式进行协调、运转的过程。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创新性思维在设计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进行创新设计,鼓励有独特新颖的想法、与众不同、推陈出新以及有出人意料的答案或反应。在教学实践中,应增加思维训练的课程设置,加强学生对于创造及其表达关系的表述,并鼓励学生对自己设计创意方案进行表述和评价。通过个人讲述和小组讨论,可以增强学生对设计的兴趣以及对创新性思维的开发。
在教学中,应注意抓住学生的内在需要,改变单一的灌输论的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学生从“被动”转换到“主动”,进行主动的思考和创作,才能达到课程的真正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独特的、科学的教学手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中常规的、惯性的和单一的认知方式, 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激活学生的原创性。”[4]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运用头脑风暴法,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专题讨论,如椅子设计、自行车设计等专题讨论,使得学生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同时考虑到设计的个性和商业化特性。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也使学生之间可以更多地了解其他同学的设计思维,智慧与创造力的激荡,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设计中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在教学中注重感受和体验,开启启发式教学,注重对学生主动性的引导。艺术设计作品的审美和设计,不仅仅是停留在对作品的“看”和“听”上,还应调动学生对主动参与体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审美经验是读者在阅读作品过程中所积累的审美信息构成的经验。对艺术设计的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所积淀的对设计作品审美经验对课程内容的接受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接受态度上或表现出接受,或表现出抵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效地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积极的“经验”,在教学中预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充分地思考和进行比较,更好地进行接受。同时,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专题讲座讨论、参观博物馆、设计公司等理论与实践环节相结合。通过设计理论-设计历史-设计创作之间的生态组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接受效果,提高教学的实效。
第三,以“打通”的形式,将理论教学与技法创作相关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对于教育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对教育的过度专业化的倾向提出了批评。因此,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是进行艺术设计教育的出发点。理论教学与创造性思维之间是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一个生态系统内的各个生态因子的性质和行为对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是有关联作用的。这种作用是在各生态因子相互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系统整体如果失去了其中一些关键性生态因子,就难以作为完整的形式而发挥作用。[5]`因此,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单元主题的形式将人文知识、各专业设计的理论知识与思维训练融入到每一个主题教学活动中去,经过整合机制,使课程更加凸显其导向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97.
[2]滕守尧.论生态艺术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3):12.
[3]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59.
[4]张玉新, 田崴. 关于思维设计与艺术设计教育范式的研究[J].装饰, 2007( 10) : 94-95.
[5]徐小洲等.高等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5
关键词:设计概论; 生态教育; 教学改革; 生态设计思维
全球化的扩张和信息化的大发展,给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以前所未有之影响,为此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学和课程改革规划中从战略高度提出变革培养模式和课程结构,在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手段上实现现代化和科技化。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群是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石,在新时代背景下,其目标和教学手段理当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在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的目标体系下,通过生态式教学体系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使理论课程与技法课程构成生态的教学体系,促进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一、生态式教学及对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要意义
21世纪是生态文明时代,意味着和解人与自然生态关系构成人类生存基本向度,也意味着人与人构成的社会文化也是一种生态关系。因此,人类不但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更需要努力去保护人类社会文化生态。在哲学本体论上,人与自然关系实质是人与人的关系,因而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恶化,其缘由不在其他而在人与人间的异化关系,人本身是自然的,何能制造生态危机?马克思精确指认自然生态问题的根源,他说:“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解生态关系构成,意味着人与人同样构成和解的生态关系。走向生态教育,乃是时代必然和人之发展本性。
我国著名学者滕守尧先生对中国长达几十年艺术教育问题深刻剖析上,断言中国艺术教育问题根源于灌输式和园丁式教育哲学和实践方式,这些极大固化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空间,实际上构成对艺术教育最大戕害,因此应当走向生态式教育,打破各学科、各课程长期以来相互分离、相互矛盾的格局,以培养生态艺术人为教育目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能力,所谓生态式教育“就是一种为改变各种知识之间生态平衡状态,形成各专业知识之间、知识与自我之间的生态关系的教育,它的目的是培养出真正具有智慧的‘开放型专家’。”[2]在滕先生看来,生态式教育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复归感性活动本身,其学习生活将变得有意义,从而解放了学生主体性,学的更有信心和更积极。因此,就生态式教学本性而言,它是批判传统过于强调知识性灌输教育基础上形成的,从而超越片面发展的教育哲学,回归人之感性存在,变成有智慧的人,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彻底解放。
就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在动态发展过程看,先后出现工艺教育、图案教育、工艺美术教育等类型,证明艺术专业体系建构中,专业理论基础课程始终处在学科建设之重要位置,是不可或缺的。艺术教育已经相当专业化了,可以分成音乐艺术教育、戏剧教育、舞蹈教育、绘画教育等,每门学科都有各自学科理论基础课程。尽管人们都知道任何学科基础理论课是极为重要的,但知道这一点并不意味着人们在实践中会支付更多时间和精力措置学科理论基础课,给予高度重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认人类未来发展前景和实践指导,也指认现代人类社会的教育上的异化,就是各学科之间畛域明显且排斥其他外来影响,法学家只会法学,不识科技和伦理,科学家不太愿意花时间在艺术上,因而导致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对立和分割,直接导致现代社会文化生态危机。这一危机根源于人的片面和局限的存在和发展状态,人为利益而战,但这个利益是个体性的,而非为整体性的,人必须走出这一误区。生态教育理论的提出,宗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人必须接受各种学科教育,打破学科间畛域分明格局,这一理论对艺术教育体系建构起着极为重要作用。
二、《设计概论》课程教学中面临问题和挑战
如前所述,我们看到:在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中将艺术基础课分为理论基础和技法基础进行教学,这种教学设置问题在于教学实践中常常忽视基础理论教学,缺乏课程理论的指导与参照和对学生理论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引导和关怀。与国外的艺术设计学生相比,中国学生更重视技术或技巧的获得,而忽视理论和创意的学习,包括很多长期从事高校艺术设计的教育者普遍都认为艺术设计教育就是技法教育,基础理论课教学大可弃置不用。这种思潮在高校艺术学院普遍流行,影响了艺术设计专业理论基础构建和发展,甚至可以说,目前我国艺术学院培养学生专注“技术人”与此不无关系。
处理好基础理论课教学和专业设计之间的关系,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设计教育不仅仅需要提供学生坚实的基本功,也是为学生提供创意思维和设计理论的重要途径。目前的设计专业基础理论教学主要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实行灌输式方式,采取“由技入道”的教育方式将设计理论的相关知识灌输给学生;或是将基础理论课程理解为作品欣赏课,弱化思考的环节进行教学;亦或是将基础理论课教学割裂于技法课教学,使理论课和专业课程“各自为政”,无法达到教学目的的有效实施。被动的学习方式无法达到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下面,本文将以《设计概论》课程为例,强调如何加强对基础理论学习,转换教学思维,从被动教学到主动教学。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是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根基。《设计概论》课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旨在介绍设计的本质与特征、设计发展的历史与现、设计门类、设计思维表现、设计师等知识。过去,《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往往是单一非独立的,随着艺术学和设计学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设计概论》课程体系日渐完善,其交叉性显现出巨大的影响力。学生通过学习,对设计专业会产生理性的认识,对于当今学生吸收历史文化精华,借鉴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学习古人成功的经验和技巧,了解设计艺术的演变和脉络,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艺术创造力和艺术表达力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使学生大略了解古今中外数千年的设计历史和演变历程, 掌握设计领域所涉及的基知识,引导学生运用具有形式美的眼光和时尚的审美观进行设计思维锻炼,提升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目前,在《设计概论》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课程教学的目的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基础课理论程教学目标并没有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其作用不过起加强模仿训练的辅助作用,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仍然处于消极被动状态,《设计概论》课程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缺乏对于课程重要性的把握,认为只是一门脱离实践的理论课程,与专业学习没有什么关系,因此在学习上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且有些高校在课程课时设置上只有24课时,如此少的课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远远不够的。第二,教学方式陈旧,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创意思维的训练。在教学方式上,《设计概论》采用的是大班教学,有时候人数达到几百人,对于传统的说教和完全的理论教学方式,学生的接受度较差,小组讨论和方案设计等实践教学模式几乎无法实施,课程内容单一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在教学中缺乏实践环节也是目前《设计概论》课程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基础理论课教学根本目的是为专业设计课程打下产生创意并且能用具有美感的形式表达创意的基础。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学生的创作能力不仅仅是技艺上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开发创意思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技巧可以通过反复实践而达到,设计思维的形成和对设计方法的掌握却需要长期的磨炼而获得。
三、构建艺术设计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群的生态式模式
“生态式教育”是一种为改变各种知识之间生态失衡状态,形成各专业知识之间、知识与自我之间的生态关系的教育,它的目的是培养出真正具有智慧的“开放型的专家”。这种人就是现代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文化人”、“贯通而求洞识的人”、“通达而识整体的人和经常获得“芝麻开门”式智慧。生态式艺术教育打通多种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运用各学科自身的优势进行互生互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提倡生态式教育,即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即将教育活动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艺术各专业之间寻求专业知识和自我的一种平衡和协调关系,并形成有效的“生态链”,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艺术学科的全面认识。在此意义上,《设计概论》生态式教学的本质内涵就是坚持艺术设计教育的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以创新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教育的自觉追求,强调整合的综合艺术素养课程,突出体验、学以致用的综合艺术实践教学体系,鼓励创新、强调对话教学。
第一,培养设计思维,加强思维训练。“教育观念是指人们对于教育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持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念,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的教育认识、理想和观念体系”。[3]生态式教育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新的教育思想,在基础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把握,激发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达到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设计思维的目的。艺术设计过程离不开创造性设计思维,无论是在视觉形式上,还是在结构上,设计本身就是对各种设计思维形式进行协调、运转的过程。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创新性思维在设计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进行创新设计,鼓励有独特新颖的想法、与众不同、推陈出新以及有出人意料的答案或反应。在教学实践中,应增加思维训练的课程设置,加强学生对于创造及其表达关系的表述,并鼓励学生对自己设计创意方案进行表述和评价。通过个人讲述和小组讨论,可以增强学生对设计的兴趣以及对创新性思维的开发。
在教学中,应注意抓住学生的内在需要,改变单一的灌输论的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学生从“被动”转换到“主动”,进行主动的思考和创作,才能达到课程的真正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独特的、科学的教学手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中常规的、惯性的和单一的认知方式, 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激活学生的原创性。”[4]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运用头脑风暴法,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专题讨论,如椅子设计、自行车设计等专题讨论,使得学生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同时考虑到设计的个性和商业化特性。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也使学生之间可以更多地了解其他同学的设计思维,智慧与创造力的激荡,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设计中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在教学中注重感受和体验,开启启发式教学,注重对学生主动性的引导。艺术设计作品的审美和设计,不仅仅是停留在对作品的“看”和“听”上,还应调动学生对主动参与体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审美经验是读者在阅读作品过程中所积累的审美信息构成的经验。对艺术设计的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所积淀的对设计作品审美经验对课程内容的接受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接受态度上或表现出接受,或表现出抵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效地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积极的“经验”,在教学中预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充分地思考和进行比较,更好地进行接受。同时,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专题讲座讨论、参观博物馆、设计公司等理论与实践环节相结合。通过设计理论-设计历史-设计创作之间的生态组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接受效果,提高教学的实效。
第三,以“打通”的形式,将理论教学与技法创作相关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对于教育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对教育的过度专业化的倾向提出了批评。因此,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是进行艺术设计教育的出发点。理论教学与创造性思维之间是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一个生态系统内的各个生态因子的性质和行为对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是有关联作用的。这种作用是在各生态因子相互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系统整体如果失去了其中一些关键性生态因子,就难以作为完整的形式而发挥作用。[5]`因此,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单元主题的形式将人文知识、各专业设计的理论知识与思维训练融入到每一个主题教学活动中去,经过整合机制,使课程更加凸显其导向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97.
[2]滕守尧.论生态艺术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3):12.
[3]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59.
[4]张玉新, 田崴. 关于思维设计与艺术设计教育范式的研究[J].装饰, 2007( 10) : 94-95.
[5]徐小洲等.高等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