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主的无器质性病变综合征,明显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本文简要介绍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关键词】 神经官能症;症状;治疗
引言
神经官能症主要是由于精神因素刺激大脑,导致中枢的兴奋及抑制功能失调而出现的一系列不适症候群。发病者以脑力劳动者为主,属于祖国医学“郁证”、“脏躁”、“百合病”等范畴,如《灵枢·口问》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心脏神经官能症又称心脏神经症或神经血液循环衰弱症,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的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主的功能性疾病,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类型,在病理解剖上无器质性病变。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为主,男女均可患病,女性多于男性。常因过劳、精神创伤、情绪激动等,导致中枢神经活动发生紊乱,受植物神经调节的心血管系统继而失调。病情时好时坏,迁延难愈。归属于中医学的“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畴。
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患者以心慌、胸闷、气短、胸痛等为主诉前来就诊。由于该症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症状极其相似,以致于部分患者经常误服各种各样的心脏病用药,不但不能有效地缓解症状,反而加重了病人对疑似症状的忧虑致使不适感加重,所以正确诊断该症极为重要。
诊断标准
参照上海医科大学编写的《实用内科学》,归纳如下:
1.心血管症状:心慌、胸闷、气短及心前区疼痛等;
2.全身性神经官能症的表现:乏力、头晕、多汗、心烦、失眠及多梦等;
3.体征:心率加快,心音增强,偶有早搏;
4.心电图:正常或有窦性心动过速、期前收缩或非特异性ST-T改变;
5.经全身及心血管系统方面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的可能;
6.其他辅助检查多无异常。
临床表现
症状较多且易变,以主观感觉为主,伴随心血管系统症状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表现。
一是心悸。自觉心脏搏动增强,出现心慌感,常在紧张或疲劳时加重,甚至出现心动过速或早搏;
二是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常感到吸入空气量不足,需做深呼吸来缓解症状,甚至要求吸氧。由于呼吸深度和频率增加可导致过度换气,从而引起呼吸性碱中毒,使症状加重;
三是心前区疼痛。疼痛部位不固定,多与体力活动无关,在静息状态易发作,常为针刺样,持续数秒或数小时不等,一般较长,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
四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多汗、手足发冷、腹胀、腹痛、尿频、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等症状[1]。
心理治疗
首先,医者要对患者表示极大地同情和理解,在建立充分信任的基礎上,耐心询问病史,详细了解患者的工作、生活及心理情况,尽可能多的了解与发病原因有关的因素,还要做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其次通过说理论证,展示疾病诊断的相关客观依据,使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性质和预后有所了解,纠正错误观念,消除其顾虑;最后,通过启发暗示,分析不良情绪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鼓励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中医药辩证诊治
一.肝郁气滞证。
肝主谋虑,为将军之官,体阴而用阳,主疏泄,可调畅气机,使百脉调和。《丹溪心法·六郁》云:“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情志所伤,肝失调达,气机郁滞,郁而化火,扰乱神明,心神不安发为本病。心为君火,肝为相火,在五行中心属火,肝属木,木火相生,称为母子,故肝气通则心气通,肝气郁则心气结,肝火亢则心火旺,肝气衰则心气虚[2]。气滞则日久化火,肝火上炎而成火郁;气滞则津液运行不畅,湿聚成痰,痰气交阻,夹痰上逆而成痰郁;肝木之郁犯及脾土,脾运失常,水谷精微不化而成食郁[3]。症见精神抑郁,情绪不稳,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头晕耳鸣,其舌质多红,苔多白,脉多弦。《医方论·越鞠丸》中说:“凡郁病即气病,气得疏泄,郁于何有”。在治疗上因本病病程较长,用药“不重在攻补,而在于用苦泄热而不损胃,用辛理气而不破气,用滑润燥涩而不滋腻气机。“(《临证指南医案》)对实证肝气郁结者,以疏肝解郁、理气和中为法,方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气郁化火者,以清肝泻火、解郁和胃为法,方予丹栀逍遥散加减。
二.心脾两虚证。
清·蒋宝素《问斋医案》:“忧思抑郁,最损心脾,心主藏神,脾司智意,意无所立,神无所归,以敞神摇意乱。”脾主运化,在志为思,忧愁思虑,日久伤脾,脾虚则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无以化生气血,导致气血亏虚,又因心主血脉、主神明,血虚无以养心,而致心血不足,则神明无以为安[4]。症见头晕,神疲,心悸,失眠,健忘,多梦,食少纳呆,倦怠乏力,肠鸣腹泻,舌质淡,边多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治疗上以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立法。方用归脾汤加减 。
三.肾虚火旺症。
《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云:“水衰火旺而扰火之动也,故心胸躁动。”肾水亏虚,水不济火,心火偏亢。症见失眠,头晕耳鸣,腹部悸动,气逆上冲,多汗,胸胁苦满,口苦咽干,舌淡苔白,脉弦紧而数。治疗上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立法 。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结束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都具有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表现。因此,有必要了解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治疗。
参考文献
[1]韩永达,巴图早日格:《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心神经官能症的心理治疗》,2014年13期,
[2] 张玲:《从肝论治神经官能症病因病机及治则探讨》,《光明中医》,2009年12期
[3] 刘连武:《神经官能症临床综合论治体会》,《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32期
[4] 刘连武:《神经官能症临床综合论治体会》,《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32期
【摘要】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主的无器质性病变综合征,明显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本文简要介绍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关键词】 神经官能症;症状;治疗
引言
神经官能症主要是由于精神因素刺激大脑,导致中枢的兴奋及抑制功能失调而出现的一系列不适症候群。发病者以脑力劳动者为主,属于祖国医学“郁证”、“脏躁”、“百合病”等范畴,如《灵枢·口问》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心脏神经官能症又称心脏神经症或神经血液循环衰弱症,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的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主的功能性疾病,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类型,在病理解剖上无器质性病变。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为主,男女均可患病,女性多于男性。常因过劳、精神创伤、情绪激动等,导致中枢神经活动发生紊乱,受植物神经调节的心血管系统继而失调。病情时好时坏,迁延难愈。归属于中医学的“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畴。
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患者以心慌、胸闷、气短、胸痛等为主诉前来就诊。由于该症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症状极其相似,以致于部分患者经常误服各种各样的心脏病用药,不但不能有效地缓解症状,反而加重了病人对疑似症状的忧虑致使不适感加重,所以正确诊断该症极为重要。
诊断标准
参照上海医科大学编写的《实用内科学》,归纳如下:
1.心血管症状:心慌、胸闷、气短及心前区疼痛等;
2.全身性神经官能症的表现:乏力、头晕、多汗、心烦、失眠及多梦等;
3.体征:心率加快,心音增强,偶有早搏;
4.心电图:正常或有窦性心动过速、期前收缩或非特异性ST-T改变;
5.经全身及心血管系统方面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的可能;
6.其他辅助检查多无异常。
临床表现
症状较多且易变,以主观感觉为主,伴随心血管系统症状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表现。
一是心悸。自觉心脏搏动增强,出现心慌感,常在紧张或疲劳时加重,甚至出现心动过速或早搏;
二是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常感到吸入空气量不足,需做深呼吸来缓解症状,甚至要求吸氧。由于呼吸深度和频率增加可导致过度换气,从而引起呼吸性碱中毒,使症状加重;
三是心前区疼痛。疼痛部位不固定,多与体力活动无关,在静息状态易发作,常为针刺样,持续数秒或数小时不等,一般较长,含服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
四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多汗、手足发冷、腹胀、腹痛、尿频、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等症状[1]。
心理治疗
首先,医者要对患者表示极大地同情和理解,在建立充分信任的基礎上,耐心询问病史,详细了解患者的工作、生活及心理情况,尽可能多的了解与发病原因有关的因素,还要做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其次通过说理论证,展示疾病诊断的相关客观依据,使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性质和预后有所了解,纠正错误观念,消除其顾虑;最后,通过启发暗示,分析不良情绪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鼓励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中医药辩证诊治
一.肝郁气滞证。
肝主谋虑,为将军之官,体阴而用阳,主疏泄,可调畅气机,使百脉调和。《丹溪心法·六郁》云:“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情志所伤,肝失调达,气机郁滞,郁而化火,扰乱神明,心神不安发为本病。心为君火,肝为相火,在五行中心属火,肝属木,木火相生,称为母子,故肝气通则心气通,肝气郁则心气结,肝火亢则心火旺,肝气衰则心气虚[2]。气滞则日久化火,肝火上炎而成火郁;气滞则津液运行不畅,湿聚成痰,痰气交阻,夹痰上逆而成痰郁;肝木之郁犯及脾土,脾运失常,水谷精微不化而成食郁[3]。症见精神抑郁,情绪不稳,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头晕耳鸣,其舌质多红,苔多白,脉多弦。《医方论·越鞠丸》中说:“凡郁病即气病,气得疏泄,郁于何有”。在治疗上因本病病程较长,用药“不重在攻补,而在于用苦泄热而不损胃,用辛理气而不破气,用滑润燥涩而不滋腻气机。“(《临证指南医案》)对实证肝气郁结者,以疏肝解郁、理气和中为法,方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气郁化火者,以清肝泻火、解郁和胃为法,方予丹栀逍遥散加减。
二.心脾两虚证。
清·蒋宝素《问斋医案》:“忧思抑郁,最损心脾,心主藏神,脾司智意,意无所立,神无所归,以敞神摇意乱。”脾主运化,在志为思,忧愁思虑,日久伤脾,脾虚则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无以化生气血,导致气血亏虚,又因心主血脉、主神明,血虚无以养心,而致心血不足,则神明无以为安[4]。症见头晕,神疲,心悸,失眠,健忘,多梦,食少纳呆,倦怠乏力,肠鸣腹泻,舌质淡,边多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治疗上以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立法。方用归脾汤加减 。
三.肾虚火旺症。
《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云:“水衰火旺而扰火之动也,故心胸躁动。”肾水亏虚,水不济火,心火偏亢。症见失眠,头晕耳鸣,腹部悸动,气逆上冲,多汗,胸胁苦满,口苦咽干,舌淡苔白,脉弦紧而数。治疗上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立法 。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结束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都具有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表现。因此,有必要了解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治疗。
参考文献
[1]韩永达,巴图早日格:《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心神经官能症的心理治疗》,2014年13期,
[2] 张玲:《从肝论治神经官能症病因病机及治则探讨》,《光明中医》,2009年12期
[3] 刘连武:《神经官能症临床综合论治体会》,《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32期
[4] 刘连武:《神经官能症临床综合论治体会》,《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