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讨了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在课程教学开展中的作用,介绍了行为导向教学模式的定义,提出了机械基础课程在中职学校重点的地位。以行为导向法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为例,介绍了课程教学实践开展的意义。之后,经过分析,提出了课程教学中实践的主要思路,包括:师生角色的转换与重新定位,学生主体性的提高与高效发挥,注重情境与案例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课程教学;实践;行为导向;机械基础课程
1 引言
行为导向教学模式是在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思潮,其核心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习过程的一种模式。具体而言,行为导向教学法以学生行为的积极改变为目标,以各种自主型的教学样式为模式,以共同解决问题为途径来塑造学生认知、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多维人格。因此,行为导向教学法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能力的提高、修养的完善、情感的丰富、社会生存技能的培养等方面问题的教学模式。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同时也是一门最基本、最基础的理论课程。该课程全面、综合地介绍了机械行业里的各种机构和传动,各个章节互不联系,各自独立。但因为该门课程对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很容易陷入课堂乏味无趣、学生听课效率低下的状态。为此,本文拟通过以行为导向法应用于中职学校的机械基础课堂中,以弥补机械类课程缺乏趣味的缺陷,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丰富对课程教学中实践的思路的把握,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在课一堂教学中的运用。
2 课程教学中实践的主要思路
2.1师生角色的转换与重新定位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想达成“教与学”的高效性,首先就要明确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平等交流的关系。自然的,我们就必须对师生关系进行重新定位,改变过去“教师中心主义”的思想,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主体地位与主体思想的发挥。比如,以前的课堂都是教师提问学生,现在思路要转换,重新定位课堂身份关系,学生也可以提问教师。在学生提问教师的过程中,其实本身就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一种考核,因为他能提问出来,提问得有意义必然说明他对这部分知识把握得相当好,否则他不可能提出问题来。或者每堂课留出10分钟,让学生自己主持课堂,按照小组循环的方式,每个小组主持一次,分别针对一个章节中的某个知识点。先是小组商议、查阅文献、整理和组织语言,最后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上前发言,这样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这种方式对于调动一向呆板的机械基础课堂的氛围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2学生主体性的提高与高效发挥
以前,我们中职机械基础课堂上许多教师都认为,教师教的是知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师无关,教师的任务是教书,就是传授书本知识,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特长的培养不是任课教师的任务。因此,大部分教师都是有课就来,下课就走,很少真正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潜力、能力、素养的形成等。其实,教育是“教书”与“育人”的集合体,单纯的“教书”就会陷入培训知识的怪圈,单纯的“育人”就会忽视知识体系的构建,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调动教书与育人的双向发展。比如通过合作学习、差异化学习等方式来探索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各种模式,比如学习常用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等部分知识的教学内容时,以往我们都是教师来讲解通过模拟企业中的机械设备的装配、维护,让学生先观看,然后学习,再去模仿,几乎学生都是在被动地學习。而在现代的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用行为导向法后,就可以让学生自主搜集材料,结合了解到的生产实际,自己模拟演示。比如有学生模拟CA6140车床的装配工作,包括带各种传动部件和轮系的装配、维护,其他小组可能也有模拟别的机床、车床的,然后学生们分小组比赛,教师与其他小组同学一起点评。
2.3注重情境与案例教学的开展
以情境和案例为导向开展教学,是行为导向法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铰链四杆机构”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考虑让学生们分小组各自动手制作某一种类似类型的模型,如曲柄摇杆机构,然后课下让学生布置好材料,想好了步骤,课上开展现场操作制作,然后每个小组的同学通力合作,这种“热火朝天”的情景显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使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程的认识更深了一层。另外,可以结合所学知识,让学生们走进工厂车间的生产一线,现场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通过认识学生们在生产中找到了学习知识的载体,逐渐的也就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3 结语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行为导向教学法显然更符合中职院校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实践操作技能的要求。尤其对于中职学校机械基础这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运算能力要求很强而且实践性也很强的学科,非常有必要通过行为导向教学法来不断完善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为中职学校机械基础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并最终达到促进学生从技能学习、理论学习到更高层次的技能学习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综合素养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课程教学;实践;行为导向;机械基础课程
1 引言
行为导向教学模式是在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思潮,其核心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习过程的一种模式。具体而言,行为导向教学法以学生行为的积极改变为目标,以各种自主型的教学样式为模式,以共同解决问题为途径来塑造学生认知、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多维人格。因此,行为导向教学法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能力的提高、修养的完善、情感的丰富、社会生存技能的培养等方面问题的教学模式。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同时也是一门最基本、最基础的理论课程。该课程全面、综合地介绍了机械行业里的各种机构和传动,各个章节互不联系,各自独立。但因为该门课程对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很容易陷入课堂乏味无趣、学生听课效率低下的状态。为此,本文拟通过以行为导向法应用于中职学校的机械基础课堂中,以弥补机械类课程缺乏趣味的缺陷,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丰富对课程教学中实践的思路的把握,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在课一堂教学中的运用。
2 课程教学中实践的主要思路
2.1师生角色的转换与重新定位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想达成“教与学”的高效性,首先就要明确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平等交流的关系。自然的,我们就必须对师生关系进行重新定位,改变过去“教师中心主义”的思想,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主体地位与主体思想的发挥。比如,以前的课堂都是教师提问学生,现在思路要转换,重新定位课堂身份关系,学生也可以提问教师。在学生提问教师的过程中,其实本身就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一种考核,因为他能提问出来,提问得有意义必然说明他对这部分知识把握得相当好,否则他不可能提出问题来。或者每堂课留出10分钟,让学生自己主持课堂,按照小组循环的方式,每个小组主持一次,分别针对一个章节中的某个知识点。先是小组商议、查阅文献、整理和组织语言,最后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上前发言,这样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这种方式对于调动一向呆板的机械基础课堂的氛围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2学生主体性的提高与高效发挥
以前,我们中职机械基础课堂上许多教师都认为,教师教的是知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师无关,教师的任务是教书,就是传授书本知识,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特长的培养不是任课教师的任务。因此,大部分教师都是有课就来,下课就走,很少真正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潜力、能力、素养的形成等。其实,教育是“教书”与“育人”的集合体,单纯的“教书”就会陷入培训知识的怪圈,单纯的“育人”就会忽视知识体系的构建,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调动教书与育人的双向发展。比如通过合作学习、差异化学习等方式来探索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各种模式,比如学习常用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等部分知识的教学内容时,以往我们都是教师来讲解通过模拟企业中的机械设备的装配、维护,让学生先观看,然后学习,再去模仿,几乎学生都是在被动地學习。而在现代的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用行为导向法后,就可以让学生自主搜集材料,结合了解到的生产实际,自己模拟演示。比如有学生模拟CA6140车床的装配工作,包括带各种传动部件和轮系的装配、维护,其他小组可能也有模拟别的机床、车床的,然后学生们分小组比赛,教师与其他小组同学一起点评。
2.3注重情境与案例教学的开展
以情境和案例为导向开展教学,是行为导向法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铰链四杆机构”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考虑让学生们分小组各自动手制作某一种类似类型的模型,如曲柄摇杆机构,然后课下让学生布置好材料,想好了步骤,课上开展现场操作制作,然后每个小组的同学通力合作,这种“热火朝天”的情景显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使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程的认识更深了一层。另外,可以结合所学知识,让学生们走进工厂车间的生产一线,现场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通过认识学生们在生产中找到了学习知识的载体,逐渐的也就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3 结语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行为导向教学法显然更符合中职院校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实践操作技能的要求。尤其对于中职学校机械基础这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运算能力要求很强而且实践性也很强的学科,非常有必要通过行为导向教学法来不断完善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为中职学校机械基础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并最终达到促进学生从技能学习、理论学习到更高层次的技能学习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综合素养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