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激情教学初探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fu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教师因激情而魅力四射
  语文教师因特有的身份而特别要有激情。有了激情,脸谱语言、肢体语言、身态语言、装饰语言、动作语言就特别能表情达意,传情传神,以至神采飞扬,激扬文字。有了激情,思维更敏捷、思路更清晰、思想更活跃、感情更丰富、涵养更优秀;有了激情,对事业全身心的追求是不懈的、有成的,并且更自信、更自励,时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责任感、使命感;有了激情,新课程理念活了,钻研教材活了,运用教具活了,采用方法活了,每个环节活了,并且充满了灵性;有了激情,听、说、读、写的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组织,综合实践的安排,都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人文性定会得到很好的落实。有了激情,有了魅力四射的形象、内蕴、人格、技巧、艺术等,定会使学生入目、入心、入情、入理、入神;有了激情,就有了生动的情境,有了感染人的意境,就又能产生新的激情,如此优化的循环,定会魅力无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饱满激情的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中学课本中,一些教师的形象都是充满激情的典范,我们不妨借鉴:三味书屋中的先生读到动情处“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虽然不是在指导学生读书,但是他的充满激情的表现给学生做了极好的示范,以至学生“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
  2、学生因激情而主动学习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要想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基础,设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思考和感悟来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并最终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学生是学习这一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从本质上自发的学习,充满对知识的渴求,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那么如何才能促进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呢,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组织生动的教学,设置课堂教学的氛围,改变教学的模式,利用语文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从而达到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由于学生具有能动性和灵活性,所以课堂教学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3、通过读与写的结合增强教学生动性
  语文教学包括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如何使学生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是语文生动教学比较好的方法之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自我理解、自我评论、自我欣赏并通过阅读发现文章的写作特点和风格,记录下来,丰富自己的写作知识。学生通过反复阅读,不断思索去发现问题、感悟文章,在感悟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同时语文教师还要注意指引学生在写作的同时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有目的的设计写作的题目,使学生只有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上才能写好所安排的写作任务,这样就促使学生去阅读,去理解文章的特点和意境,并最终写出自己的感悟。写是读书的出发点,读书是写的落脚点,只有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阅读中感悟写作,在写作中巩固阅读能力,养成读写结合的学习习惯,才能真正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4、运用“文”“情”“理”之间的融合来进行教学
  语文是一科艺术性的学科。优秀的文学作品必然有其精神实质,也必然包含其独特的“文”“情”和“理”。要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生动性,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会学生通过阅读欣赏文章中优美文字的描述和写作特点,体会作者蕴涵在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领悟作者通过作品所表达的道理,并把三者真正融合起来去理解作品真正的内涵。教师通过运用“文”“情”“理”之间的融合来进行教学,从而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
  总之,在语文教育中,提高教育的生动性非常重要,是教师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的必要做法,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要运用各种方式来增强语文教学的生动性,并最终达到培养现代化人才的教学目标。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但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重读写而轻听说、重理解而轻表达的现象。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从小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如何加强“说话”训练呢?  一、保护表达欲望,让学生“敢”说  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学生在低年级,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然而,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他们反倒越发不愿发言了。随之而来的是发言时的
期刊
放眼当今的语文教育,不难发现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害怕作文是中学生的普遍现象。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的原因还是在教师身上,因为教师没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但目前却是老师在不知不觉中“包办代替”而成的。教师既在作文题目上限定,思想内容上规定,也在结构模式上加以确定。针对以上现象,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尝试素质教育,大胆进行语文教学改革,采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我们的写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实际上是在建立有序的课堂规则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孩子。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常规,就不可能将这些孩子有序地组织在教学活动中。   二、解决问题   (一)落实课堂常规训练   首先我们要防患于未然,抓好初期工作。在第一节导言课上,就要向学生提出一些行为要求。如专心听讲、不讲废话、善
期刊
写作是人类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倾诉情感的一种内在需要,是对自我、对生活、对世界的一种碰触、认知和对话,它应该成为每个学生的一种很有兴趣的自发自觉的行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但“写作文难”是许多初中生的烦恼。怎样才能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阅读,唤起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
期刊
作为语文教师,作文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很多语文教师颇感头痛的难题。那么,如何高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就成了每个语文教师的奋斗目标。笔者经过反复思索和实践检验,觉得运用教师的示范力进行作文教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读书示范   即用教师博览群书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进入书香四溢的芳草地,走进美丽的文学殿堂。   古人云:读书破
期刊
刚接手初四五、六班的语文课时,心里很迷茫。除了课代表外,一个学生也不认识。上课提问只能喊几组的几号请回答,自己都听着别扭,感觉和学生很遥远,学生对我也是敬而远之。   两个半月的朝夕相处,师生间的关系日渐亲密,或许他们觉得语文老师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肃,活泼点的男生开始和我开玩笑,有的甚至向我提出要求,还要击掌为誓。具体情形如下:   初四的时间比较紧张,大量的诗词背诵都是利用早读和课外时间来完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使学生感受、体验、升华这些感情是实现语文教学目的、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必由之路。”这就是说,语文课堂要渗透着情感教育。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文本中作者所有的渲染都只为了自己情感表达的需要。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起桥梁作用,沟通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因此,语文课的成功与否,要看老师是否倾注激发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为
期刊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可能会扼杀一个人才。”的确,在我的班级里就演绎了这样一个真实故事,它犹如那句话的缩影一样……   “钟老师,现在我们这个组谁当组长?”一个可爱的女生用稚嫩的声音催问我。我疑惑地说:“你们那个组的组长是付子凡呀!”她连忙解释着:“你上次不是说过,‘谁考的分数高,谁就是组长’吗?”我愣住片刻,忽然想起确有此事。她刚好
期刊
一、教师批改学生作文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   1.批改及时不及时,影响学生的作文兴趣。   学生的作文过程是学生的一次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本周写好了一篇作文,下周的作文课上学生就盼望教师对自己的作文如何评价。如果不及时批改及时下发,就会影响学生的作文兴趣,甚至形成写作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应在一周之内将学生的作文批改完毕,把批改好的作文按时发给学生。   2.批改心态公正不公正
期刊
中学生作文中,总是或多或少出现些毛病,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    一、察物不精,浮光掠影,叙述描写抽象空泛    这个毛病,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这些事情或景象观察不细心,甚至从来未见;另一方面是因为有些是他们凭空捏造的,无法具体描述。如:一位同学在《小园雨景》中写道:“小园的里面种着一些花草树木。树是各种各样的,一片郁郁葱葱。花也是各种各样的,五彩缤纷。”这段描写就显得有些空泛:空间有哪些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