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语文的回归策略与思考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s245324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两天终于闲了一些,有点时间正儿八经看点书了。随便翻翻,读到于丹的《唤醒心中的诗意》,不免感慨万千。于丹在文章里说:“每个中国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地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这话说得对。小的时候,读李白,孟浩然,背诗的声音起起落落,一如初春的纷纷啼鸟。长大了,学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通过诗歌,寄托情感。再后来,开始工作,忙碌,烦恼纷至沓来。我们又羡慕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今白发丛生,想起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想起我们的孩子,他们的生活物质更繁盛了,他们的个人眼界更开阔了,他们每个人生命中的可能性更多了,可是,他们读些什么呢?漫画,快餐文化,你能感受到他们的诗心吗?他们的心灵有所托付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焦躁,他们功利,甚至势利。他们直接,他们肤浅,甚至苍白。我们,还能不能够唤醒他们心中的诗意呢?
  能!从我们的教育入手,从我们的语文教学出发,引领孩子们回归语文的诗意,徜徉生活的诗情。
  我们不妨放手一搏。
  (一)坚持文本引领,编发校本教材,给诗意语文以自家储备。
  语文教学,常是以课本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唯一”教材,而语文课本与语文中、高考知识的对应上,较之数理化等学科来说,其序列性、针对性、层递性较弱,重复性较强,且漫无边际,不易操作和控制,难免高耗而低效,教者难施教,学者难见效。因此,不要囿于教材,绝不只是“教教材”,只是“用教材教”。教材以外还有很多可教的,如教学过程中就有许多动态生存的资源是教学的内容,万变不离其宗的语文基本知识点……而语文基本知识点,是最常用到、最易准备的、最显效果的。于是我们有必要编发校本语文教材。给诗意语文以自家储备。
  (二)重视阅读积累,坚持广泛涉猎,给诗意语文以各家精粹。
  经典美文文质兼美,经常诵读,养成习惯,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阅读经典美文,体会美文在句子音、韵上的协调,将美文视为一篇不可多得的朗读材料,让学生在朗读之中体会到文章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体会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急迫舒缓;体会到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可以很好的增强学生的语音感。
  阅读经典美文,体会美文中语法、修辞的精美,将美文视为表达形式优美、表达技巧娴熟、表达模式精细的写作范式,让学生进行品味,进行欣赏,进行学用。从发现的角度,用审美的眼光去教学优美的文学作品,指导学生对课文的人物形象塑造、表达方式运用、表现手法应用、谋篇布局技巧等等内容进行“美点寻踪”,进行“妙要列举”,进行“妙点揣摩”。使学生找到“美”的语法感。
  阅读经典美文,读点孔子,庄子,老子。让学生在美的欣赏、美的陶醉之中阅读课文,积累、感悟、熏陶、成长。
  古往今来的语言学习经验都表明,反复诵读,是体会和建立语感的基本途径。我国传统语文学习注重阅读成诵,反复揣摩,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科学价值之一就是体会语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无声的书面文字符号变成有声的语言,有利于体会课文的思想意义和情味,有助于形成语音感、语法感、语义感。琅琅成韵的朗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观协调活动的过程,也更是全方位感受和体会语感的一个基本方式。
  阅读有三个基本系列:课本、名著、自选。
  课本系列:教师讲读的课文;老师没讲的课文,如拓展阅读、相关链接、知识短文——是最基本阅读篇目,是专家为我们选的典型文章,必读这些文章,比课外汪洋大海中去披拣阅读高效得多,不可轻视。
  名著系列:语文老师每学期布置的名著阅读,将有定期检测(如期中、期末卷中可出题检测)。
  自选系列:平时在课外的书刊阅读、语文阅读课的阅读。
  阅读作用一般来说是“熏陶”、“浸染”、“潜移默化”的,对兴趣的培养,感情的陶冶、思想的熏染、收获的教会、知识的灌输、技巧的汲取、语言的磨砺、应是一种长期的、无形的“渗透”。汲取百家精华,成就诗意人生。
其他文献
怎样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教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教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
期刊
“无话可说”是中学生作文的普遍现象,若不突破“无话可说”这一瓶颈,写好作文几乎就成了一句空话。  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教师应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切实的引导。  一、缺乏生活体验的积累,脑中无货,手里无粮,自然也就“无话可说”  当今中学生课业负担普遍很重,一天到晚均有做不完的作业,一年到头都在“封闭式”管理的圈子里生活。他们很少接触学校以外的社会,很少阅读课本以外的读物,回家
期刊
美育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美化人,语文教材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绝大多数作品无不与美有关,与人的美化有关,可以说,语文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这富有情感的学科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在素质教育志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今天,美育与语文有质的统一性。韦志成指出:“语文教学要用‘美’吸引学生,其宗旨是在教学中实施美育,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期刊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牵着她的手可以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差生之所以“差”,往往是由于对我们设置的目标缺乏兴趣所至,给他们一个诱惑力让他们心往神驰——如文科教师要尽量挖掘课文里的思想感情内涵,苦心酿造出使之易于吸收的好营养,并打上能够吸引其兴趣的外包装,我课乃磁石,汝心为铁针,牢牢实实地吸住你,想逃也逃不掉了。用一句幽默的话来说:“全成我的俘虏了”。近年来,我大胆地把“投影仪”、“录音机”、“教学挂图”
期刊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敢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敢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展开合理的想象,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创新环境,提供更多的创  新机会。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在语文教学时。教师在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应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使用的方法能让学生感兴趣,从而学生的思维触角便
期刊
语文是一门具有独特的情感特性和人文内涵的学科。人文教育的核心就是情感教育,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丰富情感,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下面谈谈教学中自己对学生情感调动的认识和一些做法。  一、创设情感氛围,激发学生思维  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处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地学习。首先,在上课伊始,学生的情感,处于蛰伏状态,如何掀起学生情感波澜,促使学生进入最佳情境?实践证明
期刊
新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指明了出路,作为农村语文教师要以新课标为指引,摆脱急功近利,以教育改革为己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还语文教育一篇蓝天。让语文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具体说来就是开放课堂,尽一切可能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读书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多多接触充满时代气息的书刊,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思维习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提出“大
期刊
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应针对学生的差异做出有针对性的正确的个性评价。因为正确、公正的个性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每个学期结束,学生和家长都会从学校发的《学生成绩报告单》(简称“成绩单”)上看到期末考试的成绩的分数和班主任老师写的评价(即对学生的评价)。班主任老师评价好的自然高兴,评价不好的,不管是学生本人或是家长心里肯定是会百感交集、不是滋味。能够正确对待的,会从自身找原
期刊
语文教学担负着人文教育的功能,然而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的法制教育几乎呈空白状态。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呢?  一、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与课文相关知识紧密结合,适时有度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必须将语文教学内容与法律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法制教育因素,而要恰当地把握分寸,适时渗透,潜移默化。如:教“赡
期刊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中的《雪》是鲁迅的一篇经典文章。文中江南的雪与北方的雪之间是对比,还是衬托?  《教师教学用书》第59页是这样解释的:“文章描写了江南与北方的雪景,并在对比中体现出作者的倾向。江南的雪是美的,但它是温润的美,相比而言,最值得称赞的还是在孤单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的雪。”  一个学生对此提出了疑问:“老师,为什么江南的雪与北方的雪之间不是衬托,而是对比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