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经典诗文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对公民和青少年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社会对中华优秀文化和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提升广大公民和青少年的道德素养和语文素质,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净化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所在重庆永川区来苏小学多年坚持营造书香氛围、开展“33166”读书活动,进行“诵读特色校园”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总结出一些问题,明确了改进方向。
基本情况
开展广泛的诵读对于学生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诵读基本解释是读出声音来,学校提出的诵读是包括诵读在内的各种形式的广义的阅读。小学生处于记忆力非常好的年龄阶段,也是培养其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应该把前辈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记忆下来,牢牢地背记,并烂熟于心中。尽管此时他还不理解其深刻含义,但到了一定年龄自然酝酿发酵,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
清代田兰芳《皇清太学生信袁公(袁可立孙)墓志铭》:“冬夏手一编,常至夜分。邻院梦觉时,犹闻其诵读呜呜未休也。”清代孙枝蔚 《无酒》诗之一:“稚儿勤诵读,音节更琅琅。” 夏丏尊、叶圣陶 《文心》十四:“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 为此,学校把诵读界定为广义的阅读,包括朗读、唱读、吟读、默读、批读等各种形式的阅读。
创建诵读特色学校是来苏小学的发展目标 重庆永川区来苏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前身是清政府1907年创办的公立来苏小学堂。相传来苏镇因苏东坡游经而得名。苏东坡作为一位在文章、诗词、书画方面都有极高造诣的大家,德才均为后人景仰。为此,学校开展了“走进东坡”系列活动,通过“读东坡”“演东坡”“讲东坡”“临东坡”等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受到东坡遗风的熏陶。
来苏人文资源颇丰,不仅有历史文豪,也有当代文人。来苏小学校歌《诵读的童年》的词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永川区政协副主席、诗人、儿童文学作家钟代华曾就职于学校,现受聘为学校名誉校长。《来苏小学赋》作者、辞赋作家、区名校长、语文研究员赵厚庆也曾在学校工作。诵读他们的作品,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也能促进师生的成长。
传承东坡遗风,建设书香校园是学校多年以来的追求。学校自2005年以来坚持开展“33166”的读书活动,开展了《小学生经典阅读实践评价研究》,并尝试建设诵读特色校园,取得了一定阶段性成果,也反映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做法
价值引领 教师阅读缺失是全民阅读缺失的缩影。要带动学生阅读实践,教师先要实践。学校校刊《梳妆台》上的一段话:“一位教师,只有有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信息储备,才能使生命绽放光彩,才能使课堂闪烁思想和智慧的光芒,充满文化气息和诗的意境,才能培养出有责任感、有学识和气质的学子。让我们捧起书本,让阅读成为我们专业提升的前提,更成为我们内心的需要。”此外,笔者还和师生十多人次参加区电视台《悦读经典》节目的制作,提高了师生读书的兴趣。
活动推进 学校自2005年开展读书节以来,读书活动不断发展,现在已成为“33166”系列读书活动。第一个3指建立学校、班级、个人三级书库;第二个3指办好学校、班级、个人三级刊物;1指每个学生一本读书成长册;第一个6指开展六种读书活动:每天晨诵午读各20分钟,每周一节阅读欣赏课,每周升旗仪式一次推荐诵读展示,每月一次读书交流会;第二个6指开展六种评比活动:最佳书库、班级习作荟萃等六种评比。
科研提升 学校于2010年参加了重庆市级阅读课题的研究,学校申报的子课题《小学生经典阅读实践研究》,从诵读文化氛围营造、诵读运行机制建立等方面开展研究,已顺利结题;2011年底启动了诵读特色校园建设研究;2013年承担了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以经典诵读为特色的农村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实践研究》。
主要成绩
构建了诵读理念体系和书香校园氛围 一是理念体系。学校确定“抑扬顿挫读童年,轻重缓急品书香”的校训;“东坡遗风,诵读乐园”的校风;“胸有万卷,挥洒自如”的教风;“美读,美思,美说,美写”的学风。二是标识系统。学校校徽主画面是来苏标志景观梳妆台,展示自然梳妆和心灵梳妆结合的校园文化;下方为来苏河清波,寓意知识的海洋;书本形状,寓意学校建设诵读校园的努力方向;绿色植物为来苏二字首字母L、S变体,寓顽强攀援之意;太阳寓意在人文之光照耀下生长;下方1907,指来苏小学创办时间。校歌为《诵读的童年》,旋律轻快优美,歌词引导学生走进经典,同时展现了学生在学校的快乐生活;校刊《梳妆台》每月一期,分为教师版和学生版;《来苏小学赋》镌刻在高1.2米、长6.8米的黑色花岗石上,高度浓缩了学校的悠久历史、办学特色、办学成果。
学校楼宇命名均取义于经典,以善为核心。低段教学楼命名为“本善楼”,出自“人之初,性本善”,喻儿童的心灵本是纯洁的,也表示一种以善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高段教学楼为“至善楼”,出自“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旨在表明学校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综合楼为“省善楼”,喻领导干部当慎独,“日当三省吾身”,自省向善,并使教师和学生明白“善”。此外,设置了近百米的经典诵读长廊;修建了诵读园,成为学生阅读之清净场所;浓缩来苏地域景观进校园,梳妆台、东坡塑像、明代古塔等都已进入校园。不仅让人移步移景,顷刻间就游遍来苏名胜,更让学生倍感亲切,热爱家乡的情感得到自然滋养。
初步建构了经典阅读运行机制 一是学校积极开展“33166”的读书活动。二是阅读欣赏课。学校自2006年以来,每班每周开设一节《阅读与欣赏》课,任课教师均为优秀的语文教师。主要欣赏内容(阅读教材)以学校推荐、学生自主购买相结合的方式逐步解决诵读教材,并逐步与强校联手开发诵读教材,直至形成学校通识教材。三是读书沙龙活动。每班推荐一定学生参加读书沙龙,主要推荐优秀书目,向学生推荐中华读书网、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网等网站,引导高年级学生学会网上阅读。四是图书室管理志愿者。为充分发挥图书室的作用,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在学生中招收图书室管理志愿者,做到图书室每天面向学生开放。每班配有图书管理员,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图书和同学们交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探索出了经典阅读的学习方法 一是“读——诵——明义——践行”,既为学习方法,又是基本模式。读:即能读准字音,读通文本,扫清文字障碍。诵:即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读得有味道;明义:要求学生能通过看注解、联系上下文等理解古文含义;践行:学生在习得古文中的精华部分,当指导自己的行为,用于实践。二是“类推、甄别”的经典阅读方法。在学习经典的时候,要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甄别,指古代经典有一些消极的地方要注意甄别,以扬弃的态度学习经典;指古代经典某些内容由于时代原因已经发生了变化,学习时要注意鉴别;指践行经典时要注意区分性质。
启动《阅读与欣赏》校本教材开发工作 学校课题组开发了阅读与欣赏的校本教材试用本,等试用后,即定稿印刷。
提高了师生阅读素养,带动了家庭阅读。
部分获奖和荣誉 2008年学校成为“重庆市百所经典诵读实验学校”;2011年被评为区人文校园。学校读书节影响广泛,被重庆电视台、《重庆晚报》、永川电视台、《永川日报》相继报道。永川区诗词学会在来苏小学成立了首个小学分会。2013年,学校成为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语言文字报社的“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基地学校”。
主要问题和努力方向
主要问题 一是教师态度和能力方面。主动性不足,部分管理者和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经典阅读的意义,缺乏主动性;教师水平问题,很大一部分教师缺少阅读素养和良好阅读习惯;教师负担较重,缺少充沛的精力组织开展经典阅读;学校教师缺编严重,教师工作量相对较大。二是运行机制方面。开幕式很热闹,开幕式过后冷清;每周书籍推荐、每月交流、每期展示也未很好组织。三是家庭影响乏力。四是设备设施守限制。图书量少;图书室阅览室少;电子图书馆几乎未使用。
努力方向 一是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价值引领、评价导向;尽可能给教师减负;多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使其身体精神有余投入经典阅读工作。二是健全机制,加强组织。要加大管理力量投入,重视活动方案的制定,明确目标任务、人员职责、时间进度,使活动有条不紊长期开展。可相机开展阅读经验介绍会、每周书籍心得交流等活动。三是加强家校结合。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培训等提高家长对经典诵读的认识;组织亲子阅读展示活动。四是添置设备设施和书籍。提高电子图书馆的使用率。
基本情况
开展广泛的诵读对于学生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诵读基本解释是读出声音来,学校提出的诵读是包括诵读在内的各种形式的广义的阅读。小学生处于记忆力非常好的年龄阶段,也是培养其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应该把前辈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记忆下来,牢牢地背记,并烂熟于心中。尽管此时他还不理解其深刻含义,但到了一定年龄自然酝酿发酵,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
清代田兰芳《皇清太学生信袁公(袁可立孙)墓志铭》:“冬夏手一编,常至夜分。邻院梦觉时,犹闻其诵读呜呜未休也。”清代孙枝蔚 《无酒》诗之一:“稚儿勤诵读,音节更琅琅。” 夏丏尊、叶圣陶 《文心》十四:“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 为此,学校把诵读界定为广义的阅读,包括朗读、唱读、吟读、默读、批读等各种形式的阅读。
创建诵读特色学校是来苏小学的发展目标 重庆永川区来苏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前身是清政府1907年创办的公立来苏小学堂。相传来苏镇因苏东坡游经而得名。苏东坡作为一位在文章、诗词、书画方面都有极高造诣的大家,德才均为后人景仰。为此,学校开展了“走进东坡”系列活动,通过“读东坡”“演东坡”“讲东坡”“临东坡”等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受到东坡遗风的熏陶。
来苏人文资源颇丰,不仅有历史文豪,也有当代文人。来苏小学校歌《诵读的童年》的词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永川区政协副主席、诗人、儿童文学作家钟代华曾就职于学校,现受聘为学校名誉校长。《来苏小学赋》作者、辞赋作家、区名校长、语文研究员赵厚庆也曾在学校工作。诵读他们的作品,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也能促进师生的成长。
传承东坡遗风,建设书香校园是学校多年以来的追求。学校自2005年以来坚持开展“33166”的读书活动,开展了《小学生经典阅读实践评价研究》,并尝试建设诵读特色校园,取得了一定阶段性成果,也反映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做法
价值引领 教师阅读缺失是全民阅读缺失的缩影。要带动学生阅读实践,教师先要实践。学校校刊《梳妆台》上的一段话:“一位教师,只有有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信息储备,才能使生命绽放光彩,才能使课堂闪烁思想和智慧的光芒,充满文化气息和诗的意境,才能培养出有责任感、有学识和气质的学子。让我们捧起书本,让阅读成为我们专业提升的前提,更成为我们内心的需要。”此外,笔者还和师生十多人次参加区电视台《悦读经典》节目的制作,提高了师生读书的兴趣。
活动推进 学校自2005年开展读书节以来,读书活动不断发展,现在已成为“33166”系列读书活动。第一个3指建立学校、班级、个人三级书库;第二个3指办好学校、班级、个人三级刊物;1指每个学生一本读书成长册;第一个6指开展六种读书活动:每天晨诵午读各20分钟,每周一节阅读欣赏课,每周升旗仪式一次推荐诵读展示,每月一次读书交流会;第二个6指开展六种评比活动:最佳书库、班级习作荟萃等六种评比。
科研提升 学校于2010年参加了重庆市级阅读课题的研究,学校申报的子课题《小学生经典阅读实践研究》,从诵读文化氛围营造、诵读运行机制建立等方面开展研究,已顺利结题;2011年底启动了诵读特色校园建设研究;2013年承担了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以经典诵读为特色的农村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实践研究》。
主要成绩
构建了诵读理念体系和书香校园氛围 一是理念体系。学校确定“抑扬顿挫读童年,轻重缓急品书香”的校训;“东坡遗风,诵读乐园”的校风;“胸有万卷,挥洒自如”的教风;“美读,美思,美说,美写”的学风。二是标识系统。学校校徽主画面是来苏标志景观梳妆台,展示自然梳妆和心灵梳妆结合的校园文化;下方为来苏河清波,寓意知识的海洋;书本形状,寓意学校建设诵读校园的努力方向;绿色植物为来苏二字首字母L、S变体,寓顽强攀援之意;太阳寓意在人文之光照耀下生长;下方1907,指来苏小学创办时间。校歌为《诵读的童年》,旋律轻快优美,歌词引导学生走进经典,同时展现了学生在学校的快乐生活;校刊《梳妆台》每月一期,分为教师版和学生版;《来苏小学赋》镌刻在高1.2米、长6.8米的黑色花岗石上,高度浓缩了学校的悠久历史、办学特色、办学成果。
学校楼宇命名均取义于经典,以善为核心。低段教学楼命名为“本善楼”,出自“人之初,性本善”,喻儿童的心灵本是纯洁的,也表示一种以善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高段教学楼为“至善楼”,出自“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旨在表明学校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综合楼为“省善楼”,喻领导干部当慎独,“日当三省吾身”,自省向善,并使教师和学生明白“善”。此外,设置了近百米的经典诵读长廊;修建了诵读园,成为学生阅读之清净场所;浓缩来苏地域景观进校园,梳妆台、东坡塑像、明代古塔等都已进入校园。不仅让人移步移景,顷刻间就游遍来苏名胜,更让学生倍感亲切,热爱家乡的情感得到自然滋养。
初步建构了经典阅读运行机制 一是学校积极开展“33166”的读书活动。二是阅读欣赏课。学校自2006年以来,每班每周开设一节《阅读与欣赏》课,任课教师均为优秀的语文教师。主要欣赏内容(阅读教材)以学校推荐、学生自主购买相结合的方式逐步解决诵读教材,并逐步与强校联手开发诵读教材,直至形成学校通识教材。三是读书沙龙活动。每班推荐一定学生参加读书沙龙,主要推荐优秀书目,向学生推荐中华读书网、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网等网站,引导高年级学生学会网上阅读。四是图书室管理志愿者。为充分发挥图书室的作用,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在学生中招收图书室管理志愿者,做到图书室每天面向学生开放。每班配有图书管理员,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图书和同学们交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探索出了经典阅读的学习方法 一是“读——诵——明义——践行”,既为学习方法,又是基本模式。读:即能读准字音,读通文本,扫清文字障碍。诵:即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读得有味道;明义:要求学生能通过看注解、联系上下文等理解古文含义;践行:学生在习得古文中的精华部分,当指导自己的行为,用于实践。二是“类推、甄别”的经典阅读方法。在学习经典的时候,要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甄别,指古代经典有一些消极的地方要注意甄别,以扬弃的态度学习经典;指古代经典某些内容由于时代原因已经发生了变化,学习时要注意鉴别;指践行经典时要注意区分性质。
启动《阅读与欣赏》校本教材开发工作 学校课题组开发了阅读与欣赏的校本教材试用本,等试用后,即定稿印刷。
提高了师生阅读素养,带动了家庭阅读。
部分获奖和荣誉 2008年学校成为“重庆市百所经典诵读实验学校”;2011年被评为区人文校园。学校读书节影响广泛,被重庆电视台、《重庆晚报》、永川电视台、《永川日报》相继报道。永川区诗词学会在来苏小学成立了首个小学分会。2013年,学校成为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语言文字报社的“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基地学校”。
主要问题和努力方向
主要问题 一是教师态度和能力方面。主动性不足,部分管理者和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经典阅读的意义,缺乏主动性;教师水平问题,很大一部分教师缺少阅读素养和良好阅读习惯;教师负担较重,缺少充沛的精力组织开展经典阅读;学校教师缺编严重,教师工作量相对较大。二是运行机制方面。开幕式很热闹,开幕式过后冷清;每周书籍推荐、每月交流、每期展示也未很好组织。三是家庭影响乏力。四是设备设施守限制。图书量少;图书室阅览室少;电子图书馆几乎未使用。
努力方向 一是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价值引领、评价导向;尽可能给教师减负;多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使其身体精神有余投入经典阅读工作。二是健全机制,加强组织。要加大管理力量投入,重视活动方案的制定,明确目标任务、人员职责、时间进度,使活动有条不紊长期开展。可相机开展阅读经验介绍会、每周书籍心得交流等活动。三是加强家校结合。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培训等提高家长对经典诵读的认识;组织亲子阅读展示活动。四是添置设备设施和书籍。提高电子图书馆的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