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新闻学类专业的就业前景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wen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媒业的严峻挑战
  
  金融危机对我国传媒业的影响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经济低迷会造成广告投入减少。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资金收紧,广告减少,媒体投放大幅削减,对传媒业的影响和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二是对于以上市、风险投资等方式直接融资的传媒,金融危机也会直接影响到其财务状况资本市场方面,一些上市公司的业绩下降在所难免。随着市场的细分,各类媒体的定位和特点不同。所遭受的影响和程度也会不同。
  金融危机对纸质媒体的冲击。以报纸为代表的纸质媒体受到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最大。近年来,许多报纸期刊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就已经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支柱性广告流失所带来的损失让他们难以为继。残酷的市场环境客观上推动了纸质媒体调整经营策略,由于广告收入的减少,国内一些报社已经采取了减版面、减刊期、减发行量、减少赠阅以及控制无效发行等措施减少用纸量:一些报社还通过精简队伍、降低薪酬来缩减人员成本。
  金融危机对广电媒体的冲击。我国电视业在整体经济下滑的趋势下,由于广告结构和行业特点,其增长速度和发展模式都受到一定的影响。但程度相对较小。对于以广告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的广电行业而言,企业广告投放对广电媒体机构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危机对房地产、金融投资保险、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广告投放冲击较大,而对快速消费品和生活必需品的广告投放冲击较小。广电产业的覆盖率高、受众广泛,能在极广的地域范围内快捷、低成本地传播信息。成为广告预算有限又希望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的企业的首选。
  金融危机对新媒体的冲击。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经济面对这次金融危机倒显得镇定和从容。新媒体规模小,潜力大,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2009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受到互联网用户增长速度加快、网络广告成本降低等利好因素促进。经营规模会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我国新媒体市场比相对成熟的国外市场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数字技术的应用、传统媒体的互联网转型、受众基于消费成本控制而更多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等因素相叠加,使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受益匪浅。成为传媒业中受冲击最小的一类媒体。但对金融危机给互联网等新媒体发展带来的冲击仍然不能过分乐观。在广告和融资两个方面,风险投资骤减使为数不少的互联网新兴企业难以为继,互联网因缺乏广告效果的标准化评估,会使得企业在投放选择方面更为审慎。
  
  传媒业的发展机遇
  
  金融危机对传媒业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传媒业造成了冲击,另一方而也是对传媒业重新洗牌、优化升级的过程,是投资整合的好时机。受宏观经济的影响,中国传媒广告收入增速减缓。但金融危机时期受众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增加,文化传媒市场反而出现明显升温,给中国传媒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金融风暴刮来,在广告收入直接减少的同时,传媒的受众人群将有增无减,其受关注的程度也会大幅度提高。人们非常需要金融、经济的资讯,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要求及时,而传媒对相关资讯的解读也变得越发重要。这一时期,报道及时、解读正确,无疑会大大促进传媒^^牌的树立。金融危机也给了传媒业一个进军其他文化相关产业的机会,与其他很多文化产业相比,金融危机对传媒业的冲击可能还会小一些。国内广电传媒可以把握这个机会,抓住在相关产业“抄底”进入的机会,把业务拓展到游戏、影视等领域,开发相关文化、创意产品及服务,做大做强自己。
  
  新闻学类专业的就业前景
  
  面对当前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传媒业在认清困难的同时,必须看到,当前我国传媒业的改革发展也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未来30年中国传媒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它的发展将远远超过其他各行各业。一方面,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其中可能带来相关文化产业产品的开发,而这4万亿元经济刺激本身对恢复市场信心、投资信心、消费信心也有一定的帮助;另一方面,传媒板块巾大多数个股惯性下跌,传媒行业正酝酿一股并购风潮,行业迎来了整合契机,这使中国文化企业有对外国破产文化企业进行抄底和进入世界文化产业竞争核心的机会。
  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我国传媒业也将面临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各种新的报纸杂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些老牌的大报社也不断改版扩版,增设专版々刊。但不同类别报刊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时政财经类、健康生活类、幼儿教育类、老年类等报纸期刊的发行还出现了增加的迹象。电视台、电台的发展也很迅猛,人们对财经信息的关注度大幅提升,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收视率呈现出普遍上升的趋势。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我国动漫、电影、电视等产业在金融危机中的逆势增长,意味着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也有可能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发展的契机。另外,新闻传媒业的巨大市场在于广告费的支持,以及信息社会人们对传媒的巨大需求。目前这一产业仍处于国家控制之下,但还是有一些大财团通过与媒体合作的方式切人这一极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一些国际集团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之后,更多的国内资本将参与这一行业的竞争。随着逐步与国际接轨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的传媒业迅速整合,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新闻学类专业的就业方向
  
  新闻传媒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满足传播媒体的需要。新闻传媒业的发展与扩张,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但对传媒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门槛”。新闻传媒专业可考虑从以下一些方向就业:
  传统的新闻传媒领域是新闻传媒专业就业的首选。新闻学类专业主要是面向新闻传播领域就业,传统的传媒领域是新闻学类专业就业的首选。新闻学类专业的毕业生可在报业、电视、广播、宣传、出版部门从事编辑、记者及管理工作;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策划、公共关系、广告策划与制作等工作;也可在教育与研究机构从事有关新闻传播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新媒体将是新闻传媒专业就业的新方向。新媒体具有廉价、快捷、互动、个性化获取信息的优势。新媒体的异军突起,给新闻学类专业就业带来了新天地,新闻学类专业的毕业生可考虑从事以下新的职业:
  影视节目制作公司编导。目前,我国有影视节目制作公司1000多家。在电视栏目方面,很多节目都是由影视节目制作公司制作的。这些公司对影视节目的编、播、采人才都有广泛的需求。只要毕业生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写作能力,熟悉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和电视表现手法,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就有可能被录用。而且这类公司往往不排斥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生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根据这些要求,新闻专业的学生平时就应该培养自己的创新与策划能力,关注影视节目的创作风格与趋向,试着把握受众的心理。
  网络编辑。据统计,目前我国的网络编辑从业人员有近300万人,而传统新闻从业人员只有75万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已经从规模和数量上超过了传统媒体。早在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把“网络编辑”列为新职业。在得到国家认可的同时,网络编辑也成为市场上抢手的人才。当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大部分网络新闻人员不再由技术人员充当,而是需要更多具有一定相关专业背景或从业经验的人员去从事。做一名网络编辑,首先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其次要熟知新闻的相关知识,对网络上出现的新闻、信息、趋势要有足够的敏感度;还要能熟练使用Dream Waver、Flash等网页制作软件和一些编辑发布软件等。有志于网络编辑工作,在上学时就得多做准备,多接触互联网产品。要注意活学活用,多参加实习并关注行业前沿的动态。
  企业刊物编辑、记者。由于发展的需要,现在很多企业都会办一些不定期的刊物,这里也是新闻学类专业的用武之地。除了大企业的内部报纸之外,现在很多企业因为业务需要而不得不办一些不定期的刊物,他们对新闻人才有着强大的需求。但这需要从业者的知识面较广,因为公司的主营业务各有不同,对采编人员专业背景的要求也就不尽相同。企业刊物编辑首先需要具备与公司业务相契合的专业背景,那些医药、建筑、展会、营销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多注意相关方面的信息:另外,由于这类刊物对图片的要求都比较高。有兴趣的学生平常应该多练习摄影技术,最好还能掌握一些美术设计技能与图片修改的本领,这样应聘时就更有优势了。
  线下刊物编辑。在网络时代,现实中的一切活动几乎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但网络信息也有到达率不足的问题,为了弥补网络到达率的不足,很多网站在发展壮大后都开始创办线下刊物。因此,汇集这些信息的网站应运而生。线下刊物,是一张集众多分类广告信息于一体的实用型报纸。一般招聘采编人员的要求是具备记者的敏锐、编辑的统筹策划能力、广告人的商业嗅觉,最好还要有旅游、培训、房产、装潢建材、餐饮娱乐行业等工作经验。在招聘时主要看应聘者的工作态度和热情这些软性因素。因此,求职者在应聘这类职位时应该主动展现自己积极肯干的一面。
其他文献
“宅男”、“宅女”是指在当今社会中,每天都在家里,不出门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群人。他们认为参与社会生活已经变得不再重要,每天可通过媒介来了解外界世界,参与其中。而作为电子媒介技术的代表——电视、电脑等媒介成了“宅”一族的主要接触媒介。这些电子媒介带给人们不可比拟的好处,同时对人还有潜移默化的改变。针对这一系列的现象,许多学者都表示了担忧和批判,认为是其内在技术改变了人的主体性,这是技术的反人道主义倾向
期刊
党报的权威性决定了其主流媒体的地位,也成就了其具有其他媒体无可比拟、无法企及、难以超越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  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是党和人民对党报的要求。也是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决定了党报新闻改革必须发挥优势,下工夫抓好包括成就、经验报道在内的政治、经济、改革、发展、稳定等“硬新闻”。  而搞好新闻策划又是媒体增强宣传效果、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重要举措。正确认识新闻策划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之
期刊
以标题、图片、摘要等形式,引导读者在众多的版面、大量的信息中找到并详细阅读自己所关注的新闻,新闻导读日益成为众多报纸的“重头戏”,成为增加头版信息量、增强报纸吸引力、美化报纸版面的有效手段。    一、新闻导读的产生    公众日益膨胀的资讯需求、出版技术的优化升级、新兴媒体的强力冲击,给传统报媒带来机遇和挑战,促使传统报媒不断改版、扩容、升级。从1987年《广州日报》率先扩版,一股扩版狂潮迅速席
期刊
摘要:自从互联网出现在人们生活中以后,人类世界的信息传播形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从前只能通过人际传播,或是通过报纸、电视等单向传播的方式变为了即时的双向性网络传播,无限大的信息空间为人类沟通带来了便利,也增加了人类接受信息的负担,为此我们呼吁媒体与大众携手共建一片洁净的信息天空。  关键词:大众媒介 信息 传播 网络    一、网络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的诞生标志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人们
期刊
摘要: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发了2008年全球经济动荡,并波及了中国金融市场。本文以2008年英国《经济学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财经”和“商业”两个栏目的内容分析,描述了该杂志在经济危机中对中国问题报道的概况。《经济学人》持续关注中国经济,对中国经济形象刻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并把中国视为世界经济复苏的拯救者:但由于固有的历史、意识形态成见的影响,其报道措辞和数据来源都值得玩味。  关键词:经济危机 
期刊
摘要:“去年母亲节刚过,汶川大地震撕开一道深深的伤口,数以万计的母亲,失去了她们的孩子:数以万计的孩子,失去了他们的母亲。又一个母亲节悄然而至。为那些失去孩子的母亲,为那些失去母亲的孩子,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能够做些什么?”为帮助灾区母亲圆梦,《楚天都市报》推出“心系汶川,母亲节特别动”,重回震区,寻访那些在灾难后仍乐观生活下来的坚强女性。本文以该报“心系汶川·母亲节特别行动”系列报道为研究对象
期刊
1985年《真理报》头版分析    《真理报》作为苏共中央的机关报,与苏共的关系密不可分。《真理报》直接反映了不同时期苏共的方针、政策和新闻思想,在苏联报业中享有无上的地位。作为苏联共产党的唯一机关报,《真理报》的社论和其他重要文章不仅在苏联国内,而且常被许多国家重要报纸转载,因而有“报纸的报纸”之称。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上任之初即提出加速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
期刊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称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学者。他一生活动非常复杂,著述颇丰,涉及政治、哲学、学术、文化史等诸多方面,且卓有成就。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发展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图书馆实践    梁启超一生酷爱读书,他的饮冰室藏书达3470种、41819册,且以珍本、类书居多。1929年梁启超逝世,“所藏书数十万卷
期刊
21世纪是人类科学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而在人类传播史上,每一次新媒体的出现,都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不仅是知识领域的革命性变革,更是人类思想、行为、观念、生存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变革。手机具有高度的便捷性,这是手机最基本的功能,现在随着功能的增强和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手机还可以读新闻、看电视、写博客、玩游戏、炒股票等,手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  手机的便捷性和多功能性
期刊
大众传媒的发展总是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就像印刷术催生了纸质报纸的传播、无线电成就了广播事业的大发展一样,20世纪中后期,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快速普及,使得DV、手机、数字电视、BBS、博客等都成为信息传播的手段,社会信息传播进入了名副其实的新媒介时代。当然新媒介时代并不仅仅体现为传播媒介手段的多元化,更重要的是由此带来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的新特点,如信息数量的空前增长,信息生成得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