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议论文是高考考生写作的首选体裁。针对很多高考考生写作的随意性和积累贫乏的特点,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高考议论文提格的方法,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随意性 严谨 大众化 新颖 庸俗化 陌生化
议论文是高考考生的首选体裁。因为议论文信息含量大,比记叙文易于操作,得分也比较稳妥,考生可以避实就虚。据统计,高考考生中大约有八成以上考生选择写议论文。但是,议论文要得高分也并非易事。高考议论文怎样才能得高分呢?下面从三个方面探讨高考议论文提格的方法。
避免随意性,追求结构的严谨。议论文是一种可以考查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文体。严谨的结构使文章思路流畅,层次清晰,论证起来有板有眼,这样的文章观之悦目,思之赏心。现在有很多学生在写作议论文的时候,不重视或者没有意识到结构和层次的科学严谨,写作过于随意,跟着感觉走,写到哪里算哪里,导致结构混乱,难理头绪,论据零散,论证无力。这种“随笔”“杂谈”式的议论文,要得高分是不太可能的。对于高中生而言,比较典型的议论文格式有五段式(即一个中心论点加三个分论点)、正反对比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式、引议联结式等,我在此不展开赘述。这些格式,匀称规矩,一般都有明显的结构标识,使阅卷老师能够在第一时间把握文章的层次结构,避免了埋头寻找学生思路的尴尬。也许有些人会认为这些格式过于死板,束缚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自由性,但是真正一线的语文教师都非常清楚,绝大多数考生其思想的深刻和语言的灵动,远未达到被结构捆绑的高度。再者,思想的深刻、语言的灵动和结构的严谨科学之间并不存在水与火的矛盾。笔者细读历年各省高考满分作文,发现几乎所有议论文的结构层次都非常规范,甚至规范到了“死板”的地步,我们的阅卷老师,面对考生作文,一般会在潜意识中扫描一下文章的结构布局,作文的结构格式,依然是评价一篇优质议论文的基础性条件。
避免大众化,追求事例的新颖。很多考生写作议论文的时候,一个令其头疼的问题就是没有素材,或者说素材陈旧。说到诗人就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说到爱国言必屈原、岳飞、文天祥;说到奋发图强,一定霍金、张海迪、史铁生;说到奉献,无非雷锋、焦裕禄、时传祥。这些例子固然经典,但出现的频率过高,当然容易给人带来审美倦怠,同时也彰显了学生平日积累的贫乏。处在知识爆炸、信息更替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我们的中学生拥有完全有别于过去年代的生活,社会也呈现出了更加多元的价值体系,那些代表时代精神,体现时代追求,彰显时代价值的人和事层出不穷、精彩纷呈。这些闪烁生活光泽、富含时代元素的水汽淋漓、汁液饱满的事例带给人全新的价值呈现和审美冲击。有立足平凡、扎根偏远的乡村教师;有生活素简、默默耕耘的科学家;有舍生忘死、救人于水火的消防战士;追求卓越、引领潮流的商界巨擘;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艺术精英;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时代领袖。一个充满时代精神的青少年,必定会将关注的目光锁定这些散发时代气息的典型形象。这些典型事例也必将给文章带来一种新鲜的、浓郁的审美体验。
避免庸俗化,追求语文的陌生化。因为我们的学生一直受到的是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所以要想思想深刻观点新颖可能有难度。另外,因为应试的必要,大量的参考书、试卷,占据了学生的阅读时间,事实上很多学生并没有拥有大量新颖的有时代精神的材料。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语言上下功夫,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同一个材料,呈现的方式不同,效果显然不一样。陌生化的语言如同一个新瓶子,即使里面装的是陈年老酒,但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这里说的陌生化的语言是指通过词语的新颖、句式的灵动、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这样说,陌生化的语言可以拯救一个濒临废弃的材料,使老树发新芽,这是写作上的一个策略。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托山为钵,剪水为衣,渺渺若垂天之云,悠悠自来去。这便是庄子。他是如此飘忽不定琢磨不透,他穿行于山林间,沉浮于云气中,纵使生活贫困潦倒亦不移本心。他垂钓于濮水之滨,楚王派人寻他入朝为相,“愿以江山累矣!”话说得如此恳切竭诚,而庄子却吝于回头。他凝视着水底匍匐的一只龟,笑言:“龟是愿意被人供养在庙堂里还是愿意自由地爬行在泥地里呢?”对曰:“后者。”莊子笑了:“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或许有人为他放弃高官厚禄而安于贫穷感到不解甚至不值。然我却为他拍手称快,他遵循了心的召唤,不被浮云遮蔽了双眼,坚持自我。孤寂却不孤独地看守着他心灵的月亮树——诡谲难测,却自有一番风骨。
这是2013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惟愿此心无怨尤》里面的一段话。庄子的例子不可不谓之老套,但是这一段话却带给人全新的阅读感受。随处镶嵌的四字词、信手拈来的整句、长短相间的句式、典雅精致的文言文引用、文白相间的雅趣,使这段文字读起来摇曳多姿,口舌生香。
对于一个考生而言,一定要有对于一篇高考优秀作文的标准的清晰认识和自觉追求。有清晰严谨的结构,有折射时代精神的典型例子,有陌生化的语言,一篇好文章不愁不脱颖而出。
关键词:随意性 严谨 大众化 新颖 庸俗化 陌生化
议论文是高考考生的首选体裁。因为议论文信息含量大,比记叙文易于操作,得分也比较稳妥,考生可以避实就虚。据统计,高考考生中大约有八成以上考生选择写议论文。但是,议论文要得高分也并非易事。高考议论文怎样才能得高分呢?下面从三个方面探讨高考议论文提格的方法。
避免随意性,追求结构的严谨。议论文是一种可以考查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文体。严谨的结构使文章思路流畅,层次清晰,论证起来有板有眼,这样的文章观之悦目,思之赏心。现在有很多学生在写作议论文的时候,不重视或者没有意识到结构和层次的科学严谨,写作过于随意,跟着感觉走,写到哪里算哪里,导致结构混乱,难理头绪,论据零散,论证无力。这种“随笔”“杂谈”式的议论文,要得高分是不太可能的。对于高中生而言,比较典型的议论文格式有五段式(即一个中心论点加三个分论点)、正反对比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式、引议联结式等,我在此不展开赘述。这些格式,匀称规矩,一般都有明显的结构标识,使阅卷老师能够在第一时间把握文章的层次结构,避免了埋头寻找学生思路的尴尬。也许有些人会认为这些格式过于死板,束缚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自由性,但是真正一线的语文教师都非常清楚,绝大多数考生其思想的深刻和语言的灵动,远未达到被结构捆绑的高度。再者,思想的深刻、语言的灵动和结构的严谨科学之间并不存在水与火的矛盾。笔者细读历年各省高考满分作文,发现几乎所有议论文的结构层次都非常规范,甚至规范到了“死板”的地步,我们的阅卷老师,面对考生作文,一般会在潜意识中扫描一下文章的结构布局,作文的结构格式,依然是评价一篇优质议论文的基础性条件。
避免大众化,追求事例的新颖。很多考生写作议论文的时候,一个令其头疼的问题就是没有素材,或者说素材陈旧。说到诗人就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说到爱国言必屈原、岳飞、文天祥;说到奋发图强,一定霍金、张海迪、史铁生;说到奉献,无非雷锋、焦裕禄、时传祥。这些例子固然经典,但出现的频率过高,当然容易给人带来审美倦怠,同时也彰显了学生平日积累的贫乏。处在知识爆炸、信息更替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我们的中学生拥有完全有别于过去年代的生活,社会也呈现出了更加多元的价值体系,那些代表时代精神,体现时代追求,彰显时代价值的人和事层出不穷、精彩纷呈。这些闪烁生活光泽、富含时代元素的水汽淋漓、汁液饱满的事例带给人全新的价值呈现和审美冲击。有立足平凡、扎根偏远的乡村教师;有生活素简、默默耕耘的科学家;有舍生忘死、救人于水火的消防战士;追求卓越、引领潮流的商界巨擘;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艺术精英;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时代领袖。一个充满时代精神的青少年,必定会将关注的目光锁定这些散发时代气息的典型形象。这些典型事例也必将给文章带来一种新鲜的、浓郁的审美体验。
避免庸俗化,追求语文的陌生化。因为我们的学生一直受到的是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所以要想思想深刻观点新颖可能有难度。另外,因为应试的必要,大量的参考书、试卷,占据了学生的阅读时间,事实上很多学生并没有拥有大量新颖的有时代精神的材料。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语言上下功夫,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同一个材料,呈现的方式不同,效果显然不一样。陌生化的语言如同一个新瓶子,即使里面装的是陈年老酒,但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这里说的陌生化的语言是指通过词语的新颖、句式的灵动、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这样说,陌生化的语言可以拯救一个濒临废弃的材料,使老树发新芽,这是写作上的一个策略。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托山为钵,剪水为衣,渺渺若垂天之云,悠悠自来去。这便是庄子。他是如此飘忽不定琢磨不透,他穿行于山林间,沉浮于云气中,纵使生活贫困潦倒亦不移本心。他垂钓于濮水之滨,楚王派人寻他入朝为相,“愿以江山累矣!”话说得如此恳切竭诚,而庄子却吝于回头。他凝视着水底匍匐的一只龟,笑言:“龟是愿意被人供养在庙堂里还是愿意自由地爬行在泥地里呢?”对曰:“后者。”莊子笑了:“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或许有人为他放弃高官厚禄而安于贫穷感到不解甚至不值。然我却为他拍手称快,他遵循了心的召唤,不被浮云遮蔽了双眼,坚持自我。孤寂却不孤独地看守着他心灵的月亮树——诡谲难测,却自有一番风骨。
这是2013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惟愿此心无怨尤》里面的一段话。庄子的例子不可不谓之老套,但是这一段话却带给人全新的阅读感受。随处镶嵌的四字词、信手拈来的整句、长短相间的句式、典雅精致的文言文引用、文白相间的雅趣,使这段文字读起来摇曳多姿,口舌生香。
对于一个考生而言,一定要有对于一篇高考优秀作文的标准的清晰认识和自觉追求。有清晰严谨的结构,有折射时代精神的典型例子,有陌生化的语言,一篇好文章不愁不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