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语文“不简单”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mi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永正老师的语文课堂。无论是专家学者、一线教师,还是直接参与教学的小学生,无一不为他别具一格的教学魅力所深深折服。于老师的课堂是“简单”的,他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教学生扎扎实实地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小学语文教师》2006年第五期)但是。在这“简单”之中又往往深藏着一种“不简单”。正如于老师经常说的“没有艺术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他的教学总是充满着一股迷人的审美张力,让人如沐春风、心旷神怡,体现了语文教学立美育人的境界。
  本文就对“简单”之中的教学艺术审美特征作一番粗浅的探索,以期能够进一步洞悉和整体把握于永正老师“不简单”的语文教学艺术魅力。
  
  一、充实与空灵的统一
  
  于老师曾经借张田若先生的话来表达自己对一堂好课的看法:评价一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这是最重要的一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课标规定的一项重要教学目标,又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手段。这个目标落实了,就成功了一大半。其次。字、词、旬的训练要到位。字要认得,该会默的要会默;词要理解,该会运用的要会运用。置字词句篇、听说读写于不顾。一味地在“理解”上做文章,在“人文”上渲染,是有悖于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的。有了这样的认识,无论是公开教学,还是日常的课堂教学,于老师总是安排了丰富而扎实的读书活动。
  这里仅以经典课堂《荷花》的教学为例作一个扫描:课始,于老师介绍了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散文语言清新流畅、平实淡雅,写景状物细致优美、耐人寻味。接着,他这样引导学生读书:“《荷花》就是一篇描景的美文,我们要能读出它的‘美味’来。”明确地对学生提出了读书的要求。然后,他又介绍读书方法:“古人把读书叫做‘煮书’(板书)。书越‘煮’才越有‘味’。”在“煮书”过程中,于老师分三步进行教学:
  
  首先,熟读课文。“现在请大家认真读课文。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熟。”(板书:熟读)在学生读书过程中,于老师边巡视边指导让学生读进去,然后指名几位学生读课文。
  
  其次,品读课文。“同学们,请你们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板书:品读)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或语句画出来。”“同学们读得很仔细画得认真,再请你把自己体会的内容批注在旁边。”于老师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提出更高要求.继续“煮书”。深入“体味”。在品读过程中,于老师请学生把一些好的词语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共同交流从画出的词语中“体味”到了什么,并让学生练习如何把体会到的东西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品读逐渐进入高潮,“煮书”“煮”出的味道越来越浓了。如一个学生在课文第一部分画出了“赶紧”这个词:“我体会到了,‘我’迫切的心情,巴不得一下子跑到荷花塘去,同时也好像‘闻’到了塘里的荷花的淡淡清香,荷花一定美极了!”于老师继续引导:“你能把这种迫切和美的感受读出来吗?”学生试着读:“赶紧——”(“赶”字读得很急切,“紧”字则舒缓)于老师这时竖起了大拇指,然后又带领大家读了两遍。此外,于老师又相机引导学生“品读”了“挨挨挤挤”、“冒”、“饱胀”、“翩翩起舞”等关键词语以及第四自然段中的优美语句。
  
  第三,在细细“品读”读出“味”之后,于老师再让学生美美地读课文,读出“美味”来。(板书:美读)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于老师给予指导并范读,如第四自然段要轻声读、用气读、带着想象读。《荷花》的教学没有通常公开课中花样百出的噱头、藻饰和浮夸,我们看到的只有“真实、朴实、扎实”的读书、品味和交流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精力充沛、想象活跃、思维亢奋,由表及里,逐渐深入语言的堂奥。
  语文教学应该深深地根植于现实的大地,让学生受到充实的语言训练。但是,充实不是“堆砌”,不是“浮泛”。或是唠唠叨叨,和盘托出,直奔主题;或是齐读、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一味地呆读,这样给人的感觉势必是学而无趣、单调乏味。
  于老师说:“以前我小瞧了学生,凡是书上标明的生字、词。我总是一个个地教,领着学生读。事实上,不管哪课的生字,学生都是认识的,有的学生甚至全认得。白话文学生基本能读懂,我却不放心,还要一段一段地讲、一句一句地分析,一节课下来不知要提问多少个问题。这样做剥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为‘告诉’只能使学生得到‘兔子’,而得不到‘猎枪’。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能力从何而来?发展从何谈起?”这句话既是于老师对自己语文教学经历一针见血的觯部,也道出了相当普遍的过于“守实”以至“泥乎实”的语文教学现实。于老师郑重地指出:“以往正是我们‘告诉’得太多,无意义的练习做得太多,才使语文教学失去了灵性,使学生失去了兴趣,觉得上语文课味同嚼蜡。”“无论语言文字,还是文章表达的意思、情感,都是很难讲准确的,也是没有必要讲清楚的。”“语文教学要留有空白。学语文是一生的事,因此不要担心学生有些地方暂时感悟不出来,尽管放心把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老师的责任就是指导学生读好课文,在读书的过程受到感染,获得启迪。”
  于老师的教学是“空灵”的,这种“空灵”是师生合作、心灵相互激荡的产物。它“以读为主线”,以“读”为基本方法,但又非常讲究“实”中用“虚”,隐约、含蓄,引而不发,始终赋予学生读书的主动权,呈现出一种“期待”特征。在《荷花》一课的教学中,批注、品味、写词语、交流、美读等活动,给教学留下了一处又一处“空白”,始终期待着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读书中激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感受、想象、体验,进而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潜能,追索、求解词句的内涵,促进、加深了对文本语言的感悟、理解和积累。
  在这种“充实”与“空灵”相统一的教学中,于老师就像是一位导演,全身心地带着明确的读书感悟要求,引导学生潜入文本,与文本展开心灵的对话,在看似简单的“读”书活动中不断丰盈着学生语言和精神,实现语文教学“立人”的教育价值和意义。
  
  二、“线"与“面”的交织
  
  于老师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无论是身临其境观摩于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还是凭借书本品味于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从结构上来说,给人的第一感受就是简洁明快、流畅自然。这样一种酣畅淋漓的审美享受。其实就来自他教学设计的“读为主线”的艺术。
  中国的艺术是“线”的艺术,“之所以是‘线’的艺术,正因为这‘线’是生命的运动。所以中国美学一向重视的不是静态的对象、实体、外貌,而是对象的功能、结构、关系;而这种功能、结构和关系,归根到底又来自和被决定于动态的生命。”(李泽厚《华夏美学》)对京剧、绘画等中国传统艺术有着相当造诣的于老师。显然 对这样的规律有着一种自觉的意识和深刻的体会。“以读为主线”体现了他善于总结语文教学实践的“提炼功夫”,是对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规律性概括。语文教学的要素有很多,如听、说、读、写、体验、感悟等等。在这些要素中,抓住了“读”就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可以发挥提纲挈领、以“一”总“多”、出入文本的功能作用。于是,在“读”之线的流动中,无论是课文片段的意象组合,还是学生的听、说、想象、品味、写作等等都融为一个整体,呈现出一种富有生机的动态之美,赋予了语文教学以生命和情感的力量。
  于老师认为:“语文教学如果离开一个‘读’字,就什么都没有了。反过来说,抓住了一个‘读’字,什么语文能力、思想教育、情操的陶冶等等,便都在其中。”因此,于老师十分重视遵循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进行教学,指导学生读和背。对那些小学生“不必解”的东西.坚决做到“不饶舌”;对小学生目前还“不可解”的,常常强调的是“粗知大意”,先“吞咽”后“反刍”;对那些学生一生都用得着的东西,不但要求熟记,而且要想办法让他们记得快、记得牢。在学生应该积累的时候。尽可能更多的、愉快地记下他们应该记住的“精品”,为他们打好“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底子。
  于是,于老师的课堂就有了清晰流畅的“读”之“线”。第一,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畅。指导每个学生把课文读通顺,深切感知内容;指导读好,疏通阅读中的障碍,帮助理解某些词义、某些句子的意思等等。第二,品味赏读,在微观上探究。在这个环节中,或抓住在文章的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词语、表现力特别强的词语,或抓住特别精彩的句、段,或抓住表现手法上的特别处等等,指点和激励学生与老师、与文本之间开展交流,首先是朗读的交流,其次是见解的交流和评价的交流,但是后两者适可而止。第三,抓住精彩之处,指导熟读成诵。这“一波三折”逐层深入、逐步推进,充分体现和尊重了学生阅读学习的心理活动规律。
  如果仅限于此,于老师的语文教学也的确有“简单”之嫌。关键的是,于老师在掌握了这个现在可以说是语文教师人所共知的规律之外,又前进了一步。他说:“一节课哪怕只有一点、两点,哪怕是一个精当的有意思的提问,只要出其不意,就会使学生感到有趣味。‘文如看山不喜平’,上课也是如此。”在每次教学中,他都倾注心力,根据不同课文在内容、情感、思路等方面的个性特色,抓住“读”的主线中的某些局部,巧妙地扩展成“面”,努力拓展“读”的幅度。如:“读中联想,读后描述”;“读中揣摩,读中表演”·“边读边演,边演边读”;“读中板画.边画边读”等等。这些“面”丰富而灵活的延展.既是对前面的“读”的深化和升华,又是对后面的“读”的开始和引导,使“简单”的“读书”不断保持和发扬着“线”的波折和力度,成为一唱三叹、一步三摇,令人流连忘返的艺术。
  这是《燕子》的教学片断:
  
  师:下面仔细读第一节,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生: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俊俏的翅膀,一条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师:还没变成自己的话。谁再说?·
  生:(动情地)燕子的羽毛乌黑发亮。一对翅膀轻快漂亮,一条尾巴像把剪刀,多么活泼可爱呀!
  师:说得真漂亮!你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朗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一个学生朗读,师生作画)
  师:同位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同位互相说)
  师:谁愿意到前边来把我画的燕子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用教鞭指着黑板上的燕子)看,这只燕子多么关!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翅膀与众不同。(教师插话:“的确和别的鸟的翅膀不一样。”)飞起来又轻又快,一条尾巴像把剪刀……画得栩栩如生!
  于老师抓住课文中描述燕子的语言小心地进行“点染”,让学生仔细读书,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读书感悟;再让一个学生慢读课文,师生作画,同桌之间互相介绍自己所画的燕子;最后指名学生登台介绍老师所画的燕子。这样,引导学生进行了“语言——形象——语言”的转换,加强了对语言形象的感受,促进了语言文字的内化。
  除此以外.于老师还非常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地融合于“读”之中,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从篇幅看,或三言两语,或长长大篇;从内容看,或课文借用,或课外引进;从方法看,或内容挖掘。或想象补充等等。这些丰富多样的“写”,不断增加着读书的厚度和宽度。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中。于老师精心设计了一个教学的“意外”环节,引导学生就“遗漏”了的“饱经风霜”这个词进行想象: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一张什么样的脸,想好了用几句话写出来。这不仅检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蕴涵和情感内涵的理解程度,还有效进行了具体叙述的训练。赋予了“饱经风霜”以具体的形象和丰富的情感。真可谓是“意文兼顾”,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读与写的能力。有人说,于老师“以读为主线”的教学是一种“程式化”了的教学。这话只能说是说对了一半。语文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考虑课堂教学的“习惯”,这样学生才能易于接受,老师才能易于操作。如果要求每堂课都是“新”的,势必让学生眼花缭乱、食而难化。凡是艺术家要有一半是诗人,还要有一半是匠人。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人们的审美、接受的习惯,有所承继,中规中矩;还要有自己的创造和个性,给艺术品增添一份属于自己的独特之美。语文教学要有一定的“程式”,有了符合规律的教学“程式”,才能有师生之间的默契和心有灵犀。于老师的教学也不例外。但有“程式”不等于“程式化”。在“万变不离其宗”“以读为主线”的“程式”背后,其实还隐藏着于老师匠心独运的教学机变,在“简单”中蕴含“丰富”。使教学呈现出一种五彩斑斓的艺术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做到“以读为主线”不难,难的是在“以读为主线”的过程中做到拓“点”成“面”,“线”与“面”交织,将大千世界引入语文教学的园林之中。映带沟连,展示出课堂教学狭小天地之中的万千气象。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很有可能会把于老师的“以读为主线”误作一般的“大路活儿”,领略不到其中的精髓和神韵。
  
  三、庄雅与情趣的共振
  
  明代著名学者王阳明先生曾说:“大抵童子之惰,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这段话曾经给予于老师以深刻的启发。他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和谐,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心情不舒畅,谈不上学习,更谈不上思维活跃,当然也谈不上创造。”
  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语言训练,要重视学生的感悟、积累和迁移,这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要求。但是,从当代脑科学的角度来说,语文教学还应该重视学生学习的情趣。对一堂课优劣的评判,不仅要看语言文字的训练是否扎实有效,还要看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否有良好的情感体验(包括兴趣),是否从老师那里感受到了尊重、民主,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学生是否学得轻松、主动。
  能“庄”,故能“实”;能“趣”,故能“活”。语文教学呈现给学生的应该是一种庄雅与情趣和谐共振的美学风貌。于老师的语文教学就是如此。在他的课堂上学生总是能够遵循教学要求进行严肃认真的语言实践,但这种严肃认真又不是死板着面孔、一本正经、义正词严,而是在不时发出的会心一笑中产生的智慧的涌动和心灵的愉悦。
  于老师说:“在教学上,我追求的是‘有意思’,而不是‘有意义’。”语文教学应当有情趣,有情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自由王国。在《语文教学实录荟萃》一书的扉页上,于老师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心中藏着爱意和善意,有着民主和尊重,它一定会自然地流露。这种流露,便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一种令人陶醉的教学艺术。”这种令人陶醉的艺术。就是情趣的艺术,而情趣的艺术又体现为一种善待学生的艺术,让学生乐学。
  回顾中外教育史,最令人心动的莫过于一个“乐”字。可是,一旦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现实,却发现这愉快悦乐的教学实在是一种难得一见的稀缺物件。大多数的课堂教学。展现给人们的往往是庄重严肃有余,而情趣不足。老师满脸沉重,学生正襟危坐,这种“偏枯”的状态不免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遗憾。然而,有幸的是在于老师的课堂中,我们寻觅到了“笑”的复苏,感受到了“乐”教传统的巨大魅力和师生教学生命的生动活泼。
  这“庄雅”与“情趣”的和谐共振,是于老师语文教学的境界,也是我们所有语文老师应该期待和永远追求的境界。
其他文献
摘 要:音乐是比较古老的,并且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中的一种,同时也是我们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表达情感的一种方法。音乐能够影响我们每个人的思想以及发展。在新课改 的背景下,提倡的是全面发展。在音乐学科的教学中,美育教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让美育教育走进课堂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就如何让美育教育走进音乐课堂提出自己的拙见,希望能够引起广
摘要:留守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学校关注的重点,教师应关心留守学生,精准辅导他们高效学习。运用数据收集、分析,促进了精准的知识补差、习惯养成、心理调整和个性化作业,使辅导更高效。大数据的收集、推送促进了在外工作的家长对留守子女的学业情况不再只停留在冷冰冰的分数上,而是更精准地了解学习过程,使得家庭交流更有温度。  关键词:学业档案;数据分析;精准辅导;家校联系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
摘 要:一堂好的数学课,首先得有“数学味儿”,所谓“数学味”,就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出数学学科的性质来,从而使数学课洋溢着一种数学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引领下,要想使数学课有意味有韵味,笔者认为以下几味不可少。   关键词:数学味;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受到学校与教师的关注,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是我们当前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应当创新教学方法与授课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针对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进行研究,探讨出培养
摘 要:“微课程”是当前教育系统中常见到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不断发展的。“翻转课堂”的兴起,也带动了“微课”模式的有效创新,通过二者的有效结合凸显了教育中学生的地位,极大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有效地达成。当前高中美术教学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于美学的思考,提高美术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微课程;高中美术;翻转课堂;
摘要: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正视学生审美能力上的差异,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让他们的审美个性在自由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鼓励;教学;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4-061-1  学生的审美个性是千差万别的,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
改革开放财富大量涌出后,最大的问题是贫富差距的扩大。而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靠经济手段解决不了,靠传统手段也解决不了,只有靠政治体制改革才能解决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也认为政治环境决定性地影响了经济上的不平等,因此贫富差距靠市场自发调节无法有效解决。     要制约大大小小的无限膨胀的权力    政治体制改革首先要从权力的制约开始,首先要制约大大小小的无限膨胀的权力。不
摘要:爱国之情、黍离之悲是南宋这一时期众多词人词作的共有主题。本文对这一主题进行例谈。  关键词:南宋词人;黍离之悲;爱国情感;战乱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4-082-1  南宋是靖康之变后由宋皇族在江南建立的小朝廷,宋金分疆而治,但战火始终并未停止。战火的侵袭彻底改变南宋词人的人生轨迹和创作方向,所以文章的主旨大都是表现战乱时期民族社会
摘 要:在教育体制改革的作用下,初中体育教学为了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加大了体育教学力度,让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其健全的人格,进而为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然而,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足,导致体育教学效果不佳,而且学生的身心健康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本文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性不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主动参与的实践思路,从而为提升
摘要:笔者任教的两个班级共73个孩子,他们大多天真善良,活泼可爱。可是有些孩子因为各种原因,心理上“生病”了。他们深陷泥沼,孤立无援,需要家人、老师和同学伸出援助之手。其实“生病”并不可怕,只要教育方法得当,对症下药,他们也能走出泥沼,也会健康成长。  关键词:网络游戏;狂躁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4-114-1  在当今网络时代,有不少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