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之中见高下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m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是一组七言律诗,一共有五首,此为第三首,是杜甫离开夔州东下、途经荆州府归州(今湖北秭归)东北四十里的昭君村时所作。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选入了此诗。《唐宋诗醇》评价这首诗说:“咏明妃者,此为第一。”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我认为,后人对此诗评价之所以这么高,主要是诗圣把明妃这个形象写绝了,把对比这种表现手法用绝了,对比其他写昭君的诗词来说,也就高下立判了。
  首先,生地与死地的对比。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写昭君的出生地,景物描写由面写到点,由大写到小,从“群山万壑”的大环境中点出昭君出生的小村落——昭君村,也是本诗咏怀的古迹。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如此雄奇壮美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不适当。我认为,这正是大小对比的妙处,在如此大环境中点出昭君村,让人很自然联想到由这个小村落走出的小女子王昭君,正是这个小女子,从小村落走出大山,走向大漠,对整个大汉朝将近五十年的边境安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完成了王昭君由一个小女子、弱女子向一个大美人大英雄的转变,正如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评析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所以,杜甫采用“惊天动地”的雄奇景象来对比衬托昭君这一“窈窕红颜”可谓别出心裁。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写昭君的死地,营造出悲凉萧瑟的氛围,景物描写也由面写到点,由大写到小,从昏黄的大漠中点出埋葬昭君的小“青冢”,大小对比,更显昭君一生的悲凉。昏黄的大漠也与昭君出生地的“群山万壑”形成鲜明的地域对比,大漠中的“青冢”也与大汉朝的“紫台”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一个荒凉冷落,一个富丽繁华,透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
  其次,生前与死后的对比。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高度概括了昭君一生的遭遇。“一去”写生前,“去”作“离开”讲,一个人离开的是自己的故土故国、亲戚朋友,“去”是悲剧命运的开始;“独留”写死后,死后独自留在异国他乡、黄沙大漠,“留”是悲剧命运的结束,去与留形成对比。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揭示了昭君悲剧的根源。“画图省识”写生前,生前本来有机会被赏识的,却因为自恃貌美不去贿赂画师而不被识,却因为画师的贪婪和嫉恨而不被识,却因为皇帝的荒淫和昏庸不被识,识与不识形成对比;“环佩空归”写死后,生前想归却不能归,《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死后能归却只能是魂魄空归,归与不归形成对比;“春风面”写生前,“月夜魂”写死后,一写青春美貌,一写冷月孤魂,同一个昭君,生如彼,死如此,将昭君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夜孤魂形成对比,饱含着诗人对昭君的深深同情。
  再次,生人与死人的对比。生人是杜甫,死人是昭君。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点明全诗主旨。诗歌表面看是写昭君的“千载”、“怨恨”,千年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满腔怨恨,怨自己远嫁异域他乡,恨汉元帝无知遇之恩。“千载”则表明乐曲流传久远,可见昭君怨恨之深。但联系杜甫的身世和写作背景就可知道,此诗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怨。杜甫一生的遭遇与昭君很是相似,二人形成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昭君一生才貌双全却入宫见妒,因画图省识远嫁大漠,最终身死异国独葬他乡;杜甫一生才华横溢却入朝见妒,因不分忠奸无辜遭贬,最终漂泊西南老病孤舟。所以昭君的怨恨,正是杜甫的怨恨,作者在咏怀历史的古迹时也在感慨现实的自己,在表达死人的怨恨时也在表达生人的深沉怨恨。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身死异国的不幸遭遇抒写了自己不被重用、漂泊他乡的凄凉身世。■
其他文献
课本,是一座富矿,是一口深井,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源泉。用足语文课本,开动脑筋,灵活处理好这一阅读材料,学生的写作兴趣会被自然地激发,久而久之,水平也会自然地提高。因此,平时我们在讲解语文课本时要有意识、有目的地与写作联系起来。现在,就两者的关系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中心是课文的灵魂,立意是作文的关键    意,就是文章的主旨。立意,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来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们写文章就是
期刊
近几年,新材料作文占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平时的作文训练和考试作文都是这类作文。  新材料作文本身有别于命题作文的局限和话题作文的无边无际,所以在审题立意上比较难把握,稍不留意,就有偏题跑题之嫌。对此学生们很困惑,不知道如何去把握材料的内涵来立意。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命题意图,选准切合题旨的最佳角度立意呢?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学生掌握剖析材料的方法和技巧。作文的时候,看到材料,让
期刊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这是我会背诵的第一首唐诗,就是它把我领入古诗的海洋。中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是祖国文学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凝练含蓄,绚丽生动,感情丰富,节奏鲜明,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诗歌在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古典诗词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的良好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审美教育,
期刊
摘 要:意象是诗人情感意绪的载体,它有“驭文之首术,谋篇尤端”的作用。在古诗词教学中明确“月”的意象特征,也就抓住了咏月诗的意境、风格及蕴含的作者感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艺术鉴赏的能力。  关键词:诗词鉴赏 月亮 意象     所谓意象,《辞海》是这样解释的:想象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发,而在作者头脑中形成了形象显现。据前人解释:“意”就是意念,“象”就是物象。“
期刊
曹操于建安元年将汉献帝迎到许昌。从此以后,他“奉国威灵,仗钺征伐”,南征北讨,为恢复国家统一竭力尽智。《短歌行·对酒当歌》一诗当写于赤壁之战前后,此时的曹操已是烈士暮年,自然感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为不能有更多的贤士来帮助他完成统一大业,而“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诗中巧用比喻,反复倾诉了一位政治家求贤若渴的复杂而深厚的情感心曲。其特色有下面三点。    一、引中含喻,意蕴丰富    曹操对
期刊
随着山水意识的演进,在审美经验积累、文学体裁开拓的基础上,山水游记至唐代获得了真正独立的文体生命。唐宋八大家之中,柳宗元、欧阳修、苏轼都留下了不少颇有影响的山水游记,且此类作品多创作于贬谪外放之时,但同样徜徉山水,他们的文笔却摇曳出不同的风情。本文拟以柳宗元《小石潭记》、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轼《前赤壁赋》为个例,从作品的时空处理、物我关系、言说方式、情感轨迹四个方面探析三人山水游记的差异。   
期刊
别云间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别云间》是夏完淳《南冠草》中的第一首诗。写于作者在故乡云间(今上海松江)被清军逮捕后,诗人即将被清兵押往南京,临别故乡,写下这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这是一首用血和生命谱写出来的诗篇,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英雄末路的悲哀淋漓尽致的展现给我们,极具艺术震撼力。    一、它是一首志
期刊
作为中国诗歌的源头和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并没有因为距离今日社会的日渐遥远,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今天阅读《诗经》,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它是活着的。一直以来,它不仅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而且构建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我们今天学习《诗经》,固然要回到《诗经》描绘的世界,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从中走出来,从中汲取力量、汲取营养,让古老的文明放射出现代的光辉,照亮现代人的心灵世界。  其中,《卫风
期刊
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奇思妙想》有两句口号:“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让想象飞起来!”这两句话对激发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非常大的鼓动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鼓励学生积极发挥想象。儿童年龄越小,好奇心越强,条条框框越少,培养创新思维素质效果会更显著。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我们必须创设民主宽松的环境,要有接纳孩子不同意见的雅量和态度,尊重儿童,给儿童自主选择的自由和权利
期刊
王维(701——761)字摩诘,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品读王维的山水诗歌,我们常常会被其笔下的那种清寂空灵的山林景象所吸引,但更会被其创造的那个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于明灭瞬间寄寓生命感悟的审美想象空间所感染所陶醉。无论是小桥流水的恬静,还是丛林古刹的幽深,他都能运用最自然、最凝练、最生动、最富于特征性的语言,点缀成一幅形象鲜明、意境深远的优美画卷。王维精通书画和音乐,对自然美有着特殊的敏感,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