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岸边的金色人家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youguo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雪节气过后,北方已是隆冬,一片萧瑟。而江汉平原仍是浓浓的残秋,堤坝上的野草变得枯黄,湖畔、沟渠两侧的柳树、白杨,枝叶半枯半黄,随风飘逸,萎黄的芦苇、洁白的花绒在轻吟浅唱,成片的水杉,染成厚重的古铜色,犹如一幅铜版画。
  这是我第一次来湖北监利,与同行的几位友人在长江大堤、洪湖岸边走走,领略江湖原野的秀美风光。一泓泓水田,留下一杆杆挺立、干枯的荷枝和低垂的荷叶,这不是“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真实写照吗?一望无际的稻田,被田埂切割成一格格方块,水稻收割后,留下长长的稻草根部,远远望去,一片金黄。
  从福田镇流金泛银的四湖河到柘木乡赖桥村,迎接我们的是位名叫赖晓平的乡村医生,看上去五十开外,身材高大,头发稀疏,说话当地口音浓重,他热情地把我们迎到家里。这是一栋两层楼房,大门两侧刻有一副楹联:古木卧桥观无边风月,小楼藏宝溯千载文明。細品此联,可揭开柘木乡古村的密码和楼主的人生经历!
  1980年,17岁的赖晓平,读完高中一年级,由大队推荐上了监利卫生学校,1982年毕业,到湖南岳阳第一人民医院进修两年,而后在柘木乡从医至今。其爱人魏杏元,也是村里的防疫医生。怪不得在他家一楼的客厅旁,开了一间药店,门前还挂有“柘木乡赖桥中心卫生室”的牌子。
  赖晓平把我们领到二楼的一个房间里,原来这是他的私人“博物馆”。围绕墙体搭建的架子上,摆放着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斧、石锛、石质箭矢、石锚等。有春秋战国时期和汉、宋代的陶器,诸如陶豆、陶鼎、陶壶等。还有满书架的古线装书籍,以及巾织类物件。“这些古董是怎么搜集到的?”我好奇地问。“凭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呗!”赖晓平答道。参观了他的家庭博物馆,方知赖晓平不仅是位称职的乡村医生,而且是乡土文化的守望者。他自称为“拾荒者”,对江汉平原古老文化有一种特殊的钟爱,只要有历史文物价值,无论是有形或无形的,都精心收集和珍藏。30多年来,他出于一种责任和义务,对一批濒临消失的文物进行抢救和保护,分别向监利县、荆州市、湖北省博物馆和湖南省博物馆捐赠了一批文物。
  随后,赖晓平把我们一行带到河边的另一栋老房子,仿佛进入另一个天地。三间的屋内,陈列着150多件农具。我最熟悉的有碾子、犁、耙、耖、风车、水车、水桶、蓑衣等等。这些农具,虽然无序地摆放着,但有其内在的规律。在我的家乡浙江东南沿海同样拥有,而且小时候跟随父辈们劳作时大多使用过,今天见之,有种亲切感。在没有机械化的时代,这些农具是农民们耕种、收割、储仓必备的工具,这一件件农具,可触摸到祖辈们在劳作中付出的心血和浸透的汗水!
  柘木乡东北方向不远处便是洪湖,河畔的树木大多贴有标签,如重阳木、杜仲、榔榆、枫杨、棠梨等树种。其中,重阳木、杜仲有雌雄之分,仔细观察,雄性重阳木,枝干挺拔,富有阳刚之气;雌性,枝干弯曲,有柔性之美,而且树上结有树籽。这时,我突然想起不久前在电视里看到中国地名大会,陕西神木,是因与树木有关而命名的地名。那么,柘木乡是否也是以树命名?没想到赖晓平对此作过考证。柘木,作为柘木乡地名,已在这个古老水乡沿袭了上千年。在古代,由于当地盛产柘木,水乡古镇桥梁均用柘木建造,故称柘木桥。柘木是古代著名的名贵木材,可与紫檀齐名,最早文献记载始于《诗经·大雅》:“攘之剔之,其糜其柘。”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柘叶饲蚕,丝可作琴瑟等弦,清鸣响彻,胜于凡丝远矣。”柘木因木色呈金黄色而赋予了它的华贵气质,用柘木制作家具,甚为名贵。赖晓平告诉我们,柘木乡现存的柘木,只有一棵,在附近的华新村,树龄有400多年历史,成为活化石。
  在即将离开赖桥村之前,赖晓平让我们回到他家楼前桥头边重阳木树下小憩。眼前这棵雄性重阳木,主干粗大,数人合抱,树冠能遮盖几百平方米。从标识的牌子看,树龄已有近千年历史。
  据村民们讲,1986年夏,这棵重阳木遭雷击以致“昏迷”,18年后的2004年春,古树奇迹般苏醒,长出了新叶。以后,年年枝繁叶茂,与河对岸的雌性重阳木,形影相对,隔岸相望。这时,赖晓平叫来一男三女四名村民,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50多岁,均身穿大红金色龙纹唐装,在重阳木大树底下排成一队,演唱歌谣《啰啰咚》。我们只听得曲调悠扬高亢,旋律舒展欢畅,没有伴奏,自然呼和。因是方言演唱,歌词听不太懂,经“翻译”,大意是:“哥哥挑秧哪,下田来呀;妹妹在田里哪,把秧栽哟;两脚忙忙哪,赶过来哟;与妹并排哪,把秧栽哟……”这是反映江汉平原一带农忙春耕插秧的号子,起源于春秋末期,是千百年来农夫们为了减轻劳作时的疲劳,得以放松而创造的劳动号子,属于带有山歌风味的水乡民歌。由于歌谣都是口口相传,没有歌词记载,为了防止失传,赖晓平从2000年开始,十多年来,遍访水乡村落,把歌词逐字逐句记录下来。为体验歌谣的韵律,还下稻田,边插秧,边学唱。令人欣喜的是,赖晓平已整理出100多首《哕哕咚》,歌词十万余字,出版了《荆南水乡歌谣》集。他的家也成了学唱《啰啰咚》的传习场所,先民们流传下来的乡土歌谣,得以世代传承。
  最后道别时,村民们再次唱响《啰啰咚》,苍老的千年古树,在阳光映照下,如同一张巨幅浓墨枯笔的水墨画,树底下身着红色唐装的村民显得更加靓丽,脸上绽开花一样的灿烂笑容。我们渐行渐远,悠扬的歌谣在广袤的田野上回荡……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初见易安,是在他们夫妇举办的一次家宴上,彼时,我七岁。  那是大宋王朝的仲秋之夜,不管一墙之隔的天空如何彤云密布,风雨欲来,在我的眼里,墙内的每一缕空气都是清甜的,在易安出现之前,这丝丝缕缕的清甜混合着黄花的药香,百合的幽深,连同小桥流水汩汩的氤氲之气,让这处青州城一隅的园林情景如画。但是,一旦易安在场,那弥漫于园林的馥郁之气便悄然散去了。  每个人都有专属于他的气息,如同他的身体发肤,与生俱来的
期刊
这天,我想吃盘菜汤圆。  盘菜汤圆,不是一道下饭的菜,它应该是一份点心。我的突发奇想不是来自我的创造力,而是来自记忆。小时候,奶奶经常做这道点心,当奶奶变成天上的一颗星星后,我才越发想念有关她的日常琐碎。  我不爱吃甜食。芝麻、花生、红豆、核桃、豆沙、各种果仁包在里头的甜汤圆,乍吃一颗,还是香糯的,如果吃第二颗就会驹得慌,但我的妹妹总会经常性地提出想吃这种汤圆,尤其是芝麻花生馅的。我认为她这种念头
期刊
早晨的阳光柔和地映照在房子墙壁上,轻抚着每一件看得到的家具。  打开房门,整个内部变成一片生命的流动体,闻到空气里淡淡的气息,优雅而隆重。沙发、床都是新的,但还有几件红漆旧家具夹杂在其中,虽然有点不协调,但却像默默诉说着已有的历史故事与痕迹。这里是我出生的地方,是我的老家。  小时候,最让我留恋和自豪的就是挨着家门前的这条小河了。它尽管仅一米多宽,可它的水源却是大罗山顶溪流倾泻而下的清澈碧绿、纯净
期刊
了解一些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人,都不会忽略茹志娟这个名字。  那时候,茹老的家在上海闹市区,但一进入她的寓所,市井的喧闹顿时被关在门外。初见茹老,我立刻被她高雅的气质吸引住了:67岁的她,中等身材,穿件白毛衣,步履轻盈,精神矍铄,宽阔的眉宇充满了智慧和灵气。我感到,用她文章里的那些形容词来形容她本人,不仅不算过分,似乎她自身比她笔下的人物显得更加深沉、委婉、清新、柔美。  话题从茹老目前的状况谈起。茹
期刊
白蛤  白蛤,四五月份肉质最肥、最鲜嫩:清水浸泡,放点盐,让沙粒吐露出来。姜片葱段,清煮,原汁原味,汤汁鲜美可口。天气热,口渴,吃饭时喝汤,真是惬意。  这片好空、好阔的涂滩上,洋溢着风的舌尖上有咸水的腥气。这里的泥土受潮水时涨时落的冲击,于是形成泥坎坷的,或是硬邦邦的沙滩。各有千秋的地貌,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年是沙滩,明年可能变成泥泞一片。它们相生相克,且并行不悖。涂滩上的沙滩,不像西北大沙漠无水
期刊
75岁高龄的岳父,身体硬朗,走路带风,让人怎么也看不出来已是年逾古稀之人。  岳父一生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从行政岗位上退下来后,回到老家当起了农民,种起了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劝他,工作了一辈子,也该歇一歇、享享福了。老人终究拗不过我们,答应在家就养养鸡、种种菜什么的。勤劳这种品性,如同一颗种子,已深深地扎根在岳父的骨子里。  “爸爸要喂猪!”(湘北农村称养猪为喂猪)当老婆告诉我这个消息时,
期刊
那年小学毕业,我跟着姐姐到镇上的重点中学读书。开学的第一天,在镇中心幼儿园当园长的大姐领我住进镇政府的一间小屋里,屋里光线不好,有8平方米左右,我且称之为小黑屋。这间小黑屋,是镇政府分配给我姐的住处,但我姐跟着姐夫在附近的中心校住,我则享受了政府一般工作人员一样的住所。  小黑屋是土木结构的两层小阁楼。一楼是砖,楼基是石头砌的,与邻东一面的三层办公大楼呈水平,但比西面的平地高出两米左右,在西面平地
期刊
自古以来,中国就多出隐士,且喜与垂钓结下不解之缘。  在中国历史长河里,真正的隐士高人,当属严子陵。他不属于姜太公愿者上钩式的功利性垂钓,也不是柳宗元那种万念俱灰的郁闷与孤独的垂钓,更不是厌世与颓废,促使他意志丧失,无赖与乡野为伍的垂钓,而是以一种是非判断、审时度势、适时取舍的睿智做出的一种人生大转移。我觉得,这是他的一种生存策略的精确筛选,与对生存危机感的正确解读。走向隐士、垂钓山水、修身养性,
期刊
年味已渐渐浓厚,灰色的天空中不时响起鞭炮的爆炸声。一个个冲天炮在半空中炸开,时而天女散花、时而满星齐耀、时而百花齐放。散放在空气中烟花的味道,将年味的色彩浸染得更加隆重。那是放了寒假的小孩儿放的。  县城街道上早已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年货。甜甜的糖果、咧开嘴笑的开心果、五颜六色的水果、气球、红红的灯笼,正仰着一张张鲜艳的笑脸将大人、小孩儿诱惑。小商小贩们手提喇叭,拼命地鼓着腮帮子在叫喊:“买年货啦!买
期刊
孔老先生是我的恩师、老领导、老前辈,上世纪80年代的气象局局长。  那年,我18岁,一个懵懂少年。“文革”后期,按“老大下放,老二分配”的政策,初中毕业的我就参加工作了。计划经济年代,我一心想分配到“商粮供”等单位,本来已经分配到镇上供销社,后来听说是孔老先生把我从几百份的人事档案中挑选出来,特地要到气象部门的。  看到一个个同时分配工作的朋友“志高气昂”地到供销社、粮管所上班,我心里又气又恼,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