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语文能力的发展与提升的角度来说,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可是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导致阅读教学水平低下。文章试着以初中小说阅读教学为例,从语文生态阅读教学的角度着重分析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并探究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态阅读;问题;对策
【基金项目】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南宁市教师网络研修主题拓展延伸——上林县初中语文工作坊生态阅读课堂实践研究 ”(2018C645)论文。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践行者,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偏向于教授文本知识,忽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出现诸多问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善于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应对措施,探究生态阅读教学的良好对策。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模式没有太大的改变
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潜能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1]。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学习,没有自主性,激发不起学习的兴致,不知道阅读的目的,更谈不上自主质疑与探究。
(二)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脱离
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要求语文教学应当与社会生活有机融合,教师要拓宽视野,挖掘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元素,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中来,扩大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语文知识,感受生活,丰富情感。然而,在实际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讲授书本知识,使语文阅读拘泥于文本教学中,导致语文阅读教学失去应有的活力,使得学生对社会生活内容的感知很少,缺乏对生活的认知与判断,缺乏社会经验,不能很好地提升语文阅读能力。
二、初中语文生态阅读教学的对策
(一)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执行者,应当改变陈旧的教学思想,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构建趣味式、体悟式、表演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并有效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的核心素养。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依据文本知识进行重组延伸,鼓励学生拓展课外阅读,拓宽阅读领域;趣味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文本知识要素,采用游戏的教学模式,寓教于乐,提高阅读鉴赏能力;表演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教学中,将语文教材内容表演出来。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情境的实效性,教师应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课件,将学生引入课堂情境中,弥补学生对语文内容认知的不足,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知识[2]。
例如,在教学小说《变色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展示变色龙的特性,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变色龙的特点。然后结合教学实际,编写课本剧,鼓励学生去演绎剧本中的角色,加深對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的理解,从而对小说再次拓展与延伸,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体悟。
(二)将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师应当走出陈旧的课堂阅读教学,善于将语文阅读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将社会生活感知有效地引入课堂阅读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拓展阅读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爱好。比如,在教学小说《孔乙己》时,笔者提示讲解了一些与小说相关的课外知识及当下比较新鲜的社会生活内容,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分配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阅读,以疑促学,运用学生熟悉、关注的话题有效地引出新课知识内容。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孔乙己》之后,先鼓励学生思考与感悟,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总结社会生活事件与小说情节内容的相似与差异,让学生从小说文本走进生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能力。
(三)尊重学生的阅读感悟,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阅读不仅是认识活动,而且是情感活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要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为了激励学生参与阅读,彰显个性,教师应当设计多维度的问题,提供学生认知的源泉,引导学生选择需求的知识,自主参与阅读,让学生循着各自的学习方向,走近作者,走进文本,走进生活。
在《最后一课》小说阅读时,笔者以“可怜的人”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人是“可怜的人”?问题一经抛出,同学们积极讨论交流。小弗朗士是“可怜的人”,平时不认真学习,连分词都不会,现在被剥夺学习祖国语言的权利;郝叟老头儿、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等是“可怜的人”,今天他们坐在这里,仅仅为了纪念最后一堂法语课;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人民是“可怜的人”,因为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不许教法语了;最后进一步理解整个的法兰西人民都是“可怜的人”,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国家陷入空前的危机,小说就是反映这一社会现实。这时,教师辅以小说阅读相关的文体知识,并加以点拨,这样,学生对小说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发散了思维,并张扬了阅读个性[3]。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要善于树立一些靶子,让学生针对目标进行质疑,展开讨论,从不同角度来释疑。这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语文核心素养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培养与提高。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知识重在积累,积累是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的基础。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养成语文阅读积累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收集课内外语文知识,养成勤于摘抄、勤于做阅读笔记的良好习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写作能力。但做阅读笔记有一定的难处,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从简单的记录开始,例如写心得,写批注,写评价,写读后感等,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做好阅读笔记的习惯。
综上所述,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将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尊重学生的阅读感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生态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是解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弊端的良好对策。
【参考文献】
[1]邱彩虹.基于语文教学视角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语文阅读素养提升对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10):33-36.
[2]邹云来.农村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08):103-106.
[3]杜亚丽.关于生态与生态课堂的解读[J].现代教育科学,2013(01):15-17.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态阅读;问题;对策
【基金项目】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南宁市教师网络研修主题拓展延伸——上林县初中语文工作坊生态阅读课堂实践研究 ”(2018C645)论文。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践行者,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偏向于教授文本知识,忽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出现诸多问题。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善于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应对措施,探究生态阅读教学的良好对策。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模式没有太大的改变
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潜能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1]。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学习,没有自主性,激发不起学习的兴致,不知道阅读的目的,更谈不上自主质疑与探究。
(二)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脱离
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要求语文教学应当与社会生活有机融合,教师要拓宽视野,挖掘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元素,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中来,扩大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语文知识,感受生活,丰富情感。然而,在实际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讲授书本知识,使语文阅读拘泥于文本教学中,导致语文阅读教学失去应有的活力,使得学生对社会生活内容的感知很少,缺乏对生活的认知与判断,缺乏社会经验,不能很好地提升语文阅读能力。
二、初中语文生态阅读教学的对策
(一)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执行者,应当改变陈旧的教学思想,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构建趣味式、体悟式、表演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并有效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的核心素养。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依据文本知识进行重组延伸,鼓励学生拓展课外阅读,拓宽阅读领域;趣味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文本知识要素,采用游戏的教学模式,寓教于乐,提高阅读鉴赏能力;表演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教学中,将语文教材内容表演出来。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情境的实效性,教师应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课件,将学生引入课堂情境中,弥补学生对语文内容认知的不足,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知识[2]。
例如,在教学小说《变色龙》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展示变色龙的特性,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变色龙的特点。然后结合教学实际,编写课本剧,鼓励学生去演绎剧本中的角色,加深對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的理解,从而对小说再次拓展与延伸,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体悟。
(二)将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师应当走出陈旧的课堂阅读教学,善于将语文阅读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将社会生活感知有效地引入课堂阅读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拓展阅读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爱好。比如,在教学小说《孔乙己》时,笔者提示讲解了一些与小说相关的课外知识及当下比较新鲜的社会生活内容,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分配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阅读,以疑促学,运用学生熟悉、关注的话题有效地引出新课知识内容。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孔乙己》之后,先鼓励学生思考与感悟,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总结社会生活事件与小说情节内容的相似与差异,让学生从小说文本走进生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能力。
(三)尊重学生的阅读感悟,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阅读不仅是认识活动,而且是情感活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要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为了激励学生参与阅读,彰显个性,教师应当设计多维度的问题,提供学生认知的源泉,引导学生选择需求的知识,自主参与阅读,让学生循着各自的学习方向,走近作者,走进文本,走进生活。
在《最后一课》小说阅读时,笔者以“可怜的人”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人是“可怜的人”?问题一经抛出,同学们积极讨论交流。小弗朗士是“可怜的人”,平时不认真学习,连分词都不会,现在被剥夺学习祖国语言的权利;郝叟老头儿、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等是“可怜的人”,今天他们坐在这里,仅仅为了纪念最后一堂法语课;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人民是“可怜的人”,因为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不许教法语了;最后进一步理解整个的法兰西人民都是“可怜的人”,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国家陷入空前的危机,小说就是反映这一社会现实。这时,教师辅以小说阅读相关的文体知识,并加以点拨,这样,学生对小说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发散了思维,并张扬了阅读个性[3]。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要善于树立一些靶子,让学生针对目标进行质疑,展开讨论,从不同角度来释疑。这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语文核心素养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培养与提高。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知识重在积累,积累是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的基础。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养成语文阅读积累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收集课内外语文知识,养成勤于摘抄、勤于做阅读笔记的良好习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写作能力。但做阅读笔记有一定的难处,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从简单的记录开始,例如写心得,写批注,写评价,写读后感等,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做好阅读笔记的习惯。
综上所述,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将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尊重学生的阅读感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生态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是解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弊端的良好对策。
【参考文献】
[1]邱彩虹.基于语文教学视角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语文阅读素养提升对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10):33-36.
[2]邹云来.农村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08):103-106.
[3]杜亚丽.关于生态与生态课堂的解读[J].现代教育科学,2013(0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