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德困生的转化策略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xiaoyan03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困生”是那些在正常生理状况下,由于品德不良而不能融入同龄学生甚至于受到教师或学生歧视的问题学生。抓“德困生”的转化教育不仅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班风,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而且对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教育过程中呈现偏态的学生的数量,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一、“德困生”转化工作的意义
  转化“德困生”是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要求,是建设班集体的需要。首先,班集体的形成要靠每一个个体的积极行动来实现。在好的班集体中,学生的集体目标是为大家所认可并为之奋斗的;但是,“德困生”的言行常常阻碍目标的实现。“德困生”的存在不利于树立榜样。在一个班集体里,榜样就是学生前进的方向,榜样的言行可以直接规范大多数学生的言行。但是,一旦出现几个“德困生”联合起来,对榜样进行打击,则榜样不仅难以发挥作用,而且自身感到无所适从。其次,“德困生”的导向作用。“德困生”并不是各个方面都比别的学生差,相反,他们常常在某一方面还会是优生。如果不及时转化,任其发展下去,“德困生”一旦养成不良习惯,甚至在一个班级或一所学校形成一定“气候”,后果将不堪设想。“德困生”的转化工作虽然有社会力量、家长的帮助,但是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学校。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实际上是党和人民要求的反映。学生的品行形成不是先天的,而是靠后天的教育。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环境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中出现了“德困生”,这是正常的现象。
  二、转化“德困生”的策略
  1.深入了解“德困生”的心理特征
  要教育学生,就得先了解学生。班主任工作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对于学生的了解是否全面深入。只有了解了“德困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德困生”生活的环境以及“德困生”的心理特征,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理论,“德困生”的一般心理特征,表现为如下矛盾状态:
  (1)自尊和得不到自尊的矛盾。“德困生”和一般学生相比,具有社会性较早介入的特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熟”。他们不只不能容忍教师当众批评训斥,即使一句不恰当的话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感情冲动。
  (2)好胜而不能取胜的矛盾。“德困生”有好胜心,这说明他们有上进心的基础,但由于他们学习基础太差,道德认识水平低下,一时取得不了胜利。于是他们便在其他方面,特别是在不良行为上出风头,来满足争强好胜的心理需求。对于这种矛盾心理,班主任要实时引导学生发展道德认识能力,锻炼他们的毅力,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够表现自己。
  (3)有上进心的愿望和意志薄弱的矛盾。“德困生”同样有改变现状和急切上进的心理。即使对前途失去了信心的学生也往往有改好的念头。特别是在外界条件发生较大的变化的情况下,比如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或换了班主任,或自己做了一件较有影响的好事而受到表扬的时候,他们常常有改过自新的愿望和表示。
  2.确立“德困生”也能成才的坚强信念
  “德困生”是相对的,在“德困生”中同样有出类拔萃的人才,这已被古今中外的事实所证明。德国大诗人海涅是学校里尽人皆知的“德困生”,教师常常骂他对诗一窍不通,后来他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物。只要教育得法,持之以恒,“德困生”就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社会上每个人都是人才,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应有各自的工作位置。教育者的重要任务在于能帮助学生找到在社会中属于自己的位置。
  3.善于捕捉“德困生”身上的积极因素
  “德困生”身上的积极因素,正是一个最佳的切入点。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办失学儿童教养院的时候,就非常善于和肯定那些流浪儿童的优点和积极因素。他始终认为,就是那些被学校开除的,非常难以教育的青少年,如果被安置在有正常秩序的环境里,也会变得很好。如果我们把“德困生”看作是未经雕琢的璞玉,那么教师的责任就是把它挖掘出来,琢去那些掩盖着它原来光辉的杂质,使它重放光芒。
  4.要创造“德困生”转化的各种条件,促成转化
  “德困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只是“德困生”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的起点,要使这个起点变成立足点,并成长壮大,还必须创造各种条件。
  (1)培养“德困生”的积极因素。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广泛的兴趣是一个人求知欲旺盛的表现。“德困生”的兴趣与一般的学生相比较有所不同。“德困生”的兴趣是以直接兴趣为主,稳定性、效能性低,这种特点决定了“德困生”的兴趣很容易被低级下流的不健康的东西所感染,教育不好,易走邪路。所以培养和激发“德困生”的积极兴趣是促成转化的首要条件。
  (2)帮助“德困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德困生”绝大多数学习成绩差,对于学习失去了信心,所以,转化“德困生”首要的是改变他们学习落后的状态,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进而,满足他们的自尊心,使之产生较强的上进心。那就是说,只有通过耐心帮助,使他们看见自己学习上的进步,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他们旺盛的精力才能有正当的归宿,也才能彻底摆脱周围的不良影响,对思想品德的进一步转化才有比较坚实的基础。
  (3)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热爱学生,特别要热爱那些“德困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德困生”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
  (4)要发挥集体力量,争取多方支持。做“德困生”的工作,光靠班主任一人奋战,难免力薄势单。因此,为了教育、转化“德困生”,班主任需要做好家长工作,使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的子女,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班主任还要和社区等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共同研究教育“德困生”的问题。
  总之,转化“德困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转化“德困生”需要一个过程,要有满腔热忱、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而其核心就是给“德困生”更多的爱,让爱温暖“德困生”的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使他成长为一个有理想的人。如果孩子在冷漠无情中长大,会成为对善与美无动于衷的人。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爱的力量,真正爱学生,让学生生活在爱的阳光中,使之健康成长,也让他们成为一个爱别人、爱集体的人。
其他文献
摘 要:苗族虎故事数量较多,类型丰富,内容多为与虎婚媾和斗智斗勇的故事,故事中的虎多有浓烈的人情味和多方面的人性美。本文以《云南苗族民间故事集成》中关于虎的故事为例,分析苗族民间故事中“虎”的形象,探究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虎;特征;成因;文化内涵  苗族,一个古老但没有文字的民族,虽没有留下汗牛充栋的典籍,但却建造了一座独具特色的文化宝库----口头文学。对云南境内苗族口头
期刊
随新课改的进行,各地对新课程进行了多种多样的研究,尤其是对教学的有效性、课堂的有效性的研究,但对练习的有效性研究甚少,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课程理念的认识仍然很浅薄。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抓住生物学核心概念进行教学,教学中缺乏贯穿始终的生物学思想主线,致使学生对生物学现象本质的认识不到位,解决生物学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有限,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不利的。多以教师视野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中更多体现的是“以教
期刊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点,课程改革的理念大部分是通过课堂来实施的,那么如何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才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经过一段时间教学实践和反思,谈谈个人对新课程背景下对优化课堂的几点看法。  一、在课堂中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1.创设情景法  情景教学法在各科目中都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在历史科中可以说是至关重要。因为逼真的历史情景,能以丰
期刊
在学校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传统的教学中,主张“师道尊严”,教师至高无上,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是遵从者,学生的独立性丧失了,实际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个性的摧残。发展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走改革创新之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既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教育改革的内容和任务。素质教育
期刊
中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这两年中考命题的明显变化和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出台,已体现了教育部有意将“指挥棒”指向了素质教育。这其中包括了扎实而全面的知识结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发明的能力。中考试卷将不再拘泥于教学大纲,会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水平的考查,题目比较接近生活,而随着答题的深入,题目难度逐渐增加,所需知识点也越来越多。我们来看看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有哪些值得我们留意。  1注重知识来源
期刊
一、选题目的  所谓“文化”,有两种含义,既“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之意;所谓“底蕴”,按《现代汉语词典》,有“详细的内容”之意。因此,“作文的文化底蕴”,就是指考生在文章中透过一般的叙事写景,谈古论今,能反映出不同国家、民族、地区、行业等的某种历史文化传统、氛围、特征、风格,显示出考生的文化积淀、学识素养等等。网络
期刊
摘 要: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使“学为中心”成为教学的主旋律。但在课堂教学变革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新酒装旧瓶”的现象。本文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就“学为中心”的教学策略进行了一些尝试:(1)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真正实现权利的下放;(2)整合教学内容,把时间还给学生;(3)重感悟,轻分析。  关键词:学为中心;课堂改革;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变革的浪潮滚滚而
期刊
对职高、中、小学儿童的教育应该怎样正确定位呢?  多年来教育实践表明,我们更多的做法是“培养理想的儿童”。这固然是由于经济建设对人才的急切需要,对此我们的教育也做出了巨大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和缓解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我们这种“培养理想的儿童”做法,是培养适应升学考试这种“理想”的儿童,培养适合于教育的儿童。这虽然是长期的大学招生供大于求矛盾的折射,但也存在着社会对教育功能的异化问题。一味地追
期刊
随着旅游业在”大湘西¨地区优势产业的确立,区域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也显得愈来愈迫切。各地市政府和旅游局相继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离职培训、岗位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从业人员素质,先后采取选派旅行社管理人员参加湖南省旅行社经理资格培训,选派旅游管理人员,宾馆经理参加星级饭店新标准学习等举措,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大湘西”旅游人力资源从整体上来讲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期刊
我校学习广东顺德区容桂镇四基中学的“讲学稿+小组合作” 课堂教学模式已一年多了。实施这样的教学模式,真正把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救出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讲学稿+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初始阶段,学生的合作小组未能如我们所设想的那样开展合作学习,经常是组内较优秀的学生包办了所有的学习任务,将原来由教师的满堂灌变成由优秀学生所主持的一言堂,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刚刚开始实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