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烟草、咖啡、酒……上瘾五百年》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re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如今,你我都知道鸦片战争是英国商人与政府为了巩固自己在中国鸦片生意的庞大利润而发动。明知鸦片对中国的危害之深,英国却还是出兵中国,只因为中国决定禁烟。
  此后的中国,历经百年动荡,虽说国家本身积弱不振,让人有机可趁,但为了巩固庞大利润而不惜出兵其它国家,却也是英国必须承认的历史错误。
  然而,過去从鸦片中获得庞大利润的英国政府,后来却决定全面管制鸦片,即便得放弃庞大利润!
  想了解英国政府为何支持对中国开战,后来又决心管制鸦片,像鸦片这样的刺激精神药物(其它还有咖啡因、烟、酒、大麻、可卡因等)在人类历史上的发展过程究竟为何?对人类的饮食与生活习惯有什么影响?David T. Courtwright的《上瘾五百年》是绝对不能错过的重要作品。
  David在书中从精神刺激药物的汇聚开始谈起,无论是三大药物(酒精、烟草与咖啡因)还是三小药物(鸦片、大麻、可卡因),在人类早期,都只是在特定的民族/部落流传的药品(主要作为治疗疾病与巫术的媒介),直到15世纪地理大发现后,越洋贸易崛起,方便携带、保存、药效(好)、成本(低)、货源无虞的药物们,随着欧洲的商船被带回西欧,再透过西欧船只传播到全世界。也就是说,药物,不过是地理大发现后被传播到全世界的动植物的一部分。
  不过,诚如部分植物(如马铃薯、玉米)栽种过程的全球化对人类饮食习惯产生巨大影响,药物透过越洋贸易而逐渐往全世界扩展的过程,也对人类的精神刺激造成了巨大影响。好像前面提到的鸦片,英国不接受中国的禁烟政策,最后决定出兵攻打中国,迫使中国开放港口通商,对日后中国的影响很深。
  要知道,在19世纪之前,无论是三大药物还是三小药物,管制的国家并不多,当时的殖民帝国着眼于药物带来的巨大税收,挟药物之力,开拓世界市场,以刺激精神药物作为控制劳动力的手段,让工人乖乖卖命工作(不只是宗教,烟酒也都是人民的鸦片),还有药物本身的医疗功能,加上当时人们对于药物之危害不了解,让这些获利极高且便于控制劳工的药物,随着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船坚炮利,传往全世界每一个角落。就算是现在被列为禁药的安非他命,过去不但曾经是合法药物,而且还被广泛分赠给上战场的士兵使用。
  此外,David透过药物传播史的文献资料发现,药物们之所以能够席卷全球,广被接受,除了使用之后对人的精神产生刺激(愉悦)、可以减免痛苦、逃避生活中的困难之外,很重要的一个理由,是药物的“提神”功能(如含咖啡因的茶、咖啡、可乐),“提神”能让排满工作与行程的资本主义人提高工作效率,赚取更多利润(赚取利润之后,再将收入用于购买提神药物,形成循环)。
  也就是说,David试图从宏观的人类集体行为的角度来探讨,“人类”这一物种在最近五百年来对于刺激精神药物的集体上瘾史的发展过程。有别于从个人意志力或生活习惯偏差的角度来探讨个人为何染上药物滥用的恶习,David从更广泛的世界政经结构的变迁带出人类集体对刺激精神药物的上瘾乃是不可避免的历史真实。
  Daivd发现,某些刺激精神药物之所以能够广为流行(且在日后不被各国政府查禁),乃是这些药物符合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需要(提神醒脑、麻痹痛苦),能为资本主义服务,能帮助资本家控制、奴役劳工,甚至能让劳工自我规训,成为资本主义体制下的好工人(想想,今天我们有多少白领上班族,每天得先喝一杯咖啡才能上班)。
  另外一些药物(如大麻、可卡因、安非他命),则因为过于强调享乐功能,且容易让人重度成瘾(成瘾之后将无法正常工作,不像咖啡因成瘾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能正常工作,故而此类药物上瘾者多半沦为社会边缘人,且人数相对比咖啡因上瘾者来得少),严重危害国民身体健康,国家也必须为了这些类型药物成瘾者付出高昂的社会成本,于是乎,在进入20世纪之后,世界上主要的国家开始联合起来管制某些类型的药物,不再放任其流通(除了作为医疗使用,但也必须严加管制),即便得放弃庞大的税收(如英国后来还是放弃了对中国继续倾销鸦片,即便他们打赢了战争)。
  现代资本主义为了顺利运转,从欧洲人在地理大发现时期所发现的刺激精神药物中挑选出能够帮助人们提神醒脑(如含咖啡因药品)、麻痹痛苦(如烟、酒),成本相对便宜许多,方便制造流通,且上瘾之后的副作用小的药物,合法地开放给一般民众使用,努力工作之后再掏钱换取能够麻痹痛苦、提神醒脑的刺激性药物。刺激精神药物成了资本主义的永动机,稳定地提供工作机会给所有人,自己再从中获取庞大利润。生活在此一机制下的人类,要从刺激精神药物中完全拔除显得不太可能,唯一能做的,似乎是两权相害取其轻,选用付出的成本小而获利大,也就是各国政府核准的合法刺激精神药物使用,拒绝成本大而收益小的非法(管制)药物的原因。
其他文献
以“魔幻写实”风格闻名的拉丁美洲小说家贾西亚·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大陆译为“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接受访问时谈到,他的小说每一行字都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他强调,现实中充满了奇特的事物。他并举证历历,以亲身见闻证明,每个魔幻段子都有现实根据。  或许在这光怪陆离的世界,魔幻才是真,写实反而是假的,正应了《红楼梦》那句“假作真时真亦假”。我们如何肯定信奉
期刊
辛亥革命作为历史事件早已落下帷幕,但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却历久弥新,经百年而不衰。经过数代学人的努力,可以说无论是事件本身,还是其后续影响,海内外学界对此的探讨已十分充分。在此背景下,继续研究辛亥革命似乎已山穷水尽,但由罗福惠、朱英主编的四卷本《辛亥革命的百年记忆与诠释》(以下简称《记忆与诠释》)却使人有“柳暗花明”之感。  《记忆与诠释》全书共分四卷,约240万字,主要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
期刊
去年末,我编辑的新书《洗脑术:思想控制的荒唐史》问世,它是我构思“历史拼图译丛”的第一本书。要说《洗脑术》的策划,就不得不说到“历史拼图译丛”的初衷和选择标准。  書业流行一句话:酒好也怕巷子深。再好的书也要有大众捧场才行,毕竟是生意,曲高和寡就只能孤芳自赏。此言不虚,但此理演至极端便是跟风逐流,而不图社会价值。所幸近一两年来大陆《看历史》、《文史参考》等文史类杂志火爆,民国史、近代史类型畅销,社
期刊
也许不存在博大精深的客家传统,也没有原汁原味的客家土楼,但是融合了传统客家山歌与客家历代精神的客家原创歌曲,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起,在台湾开花结果,创造了客家新页。  现居台湾的客家移民从广东、福建带来了客家山歌,直到今天许多传统客家聚落山村的平时与节庆日,仍听得见客家音乐,且都属于传统客家山歌;随着流行文化的稀释与过去“语言政策”的限制,客语急速流失,直接导致客语使用人口与客家文化式微。  9
期刊
马华新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1919年,新加坡《叻报》等提倡白话文后,马华新文学最早的政论和杂感散文顺势诞生。1925年,新加坡《新国民日报》创设以白话文作品的“南风”副刊后,旧文学的副刊逐渐没落。  1932~1936年,丘士珍于《民国日报》连载了代表作《峇峇与娘惹》,林参天则出版了马华第一部长篇小说《浓烟》,曝露教育界的阴暗面。1934年丘士珍以废名提倡“马来亚地方文艺”后,一直到1936年,“
期刊
甫落幕的第20届台北书展,号称参观人数创新高,不知道其他人看到会不会很高兴,我看了倒有点五味杂陈。和出版沾上点边的人该心知肚明,若没有动漫馆(二馆)充人气,书展的发源地(一馆)早已边缘化。主办单位越想对外夸耀“每年创新高”,就越无法回避二馆是书展“业绩达阵”的关键,而一馆变成与国际交流和本地知识界唱和的装点门面。  一个商展若被唠叨诟病,表示还有救,心还未冷,只怕一馆的读者和业者已越来越提不起劲。
期刊
我不再吟唱了,有谁愿意吟唱呢  大家根本无意聆听,只装出在听的样子  大家有的只是冷淡的心  根本不在乎吟唱的是怎样的歌  即便如此,却还装出倾听的样子  然后热烈鼓掌  日本昭和十二年(1937),当时最耀眼的诗坛彗星中原中也(1907~1937)因罹患结核性脑膜炎与世长辞,甫及而立之龄的他,早将生命的热情全部投注在文学创作,于生前留下了包含上述这首表述灵魂遭受创伤者深感阴郁孤独的自白写照《诗人
期刊
“在经历多年出版编辑工作之后,我一直认同的一个观点是:出版业属于服务业。无论你有任何想法、企图、抱负,最终目的都是要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以及满足作者出书的需求,因此心态上面最合理的选择就是将自己定位为服务业者。”在笔者的采访中,陈颖青感慨道。  猫头鹰出版社社长陈颖青,是一个从事出版工作27年的老编辑,主编过200多种图书。在1994年到猫头鹰出版社任职之前,他在台湾一家小型出版社做编辑,就像所有
期刊
难以定义的马华文学  要整体性地介绍马华文学,如果不是说不可能,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它深受认同的困扰,直至今日。它并非简单的区域华文文学,也不是一般“海外华文文学”、“世界华文文学”、“华文文学的大同世界”之类的泛民族主义范畴可以轻易处理的。“马华文学”中的“马”、“华”、“文学”都是有疑义的。一般都想当然地以为“华”指华文,其实也可以指华人,如果是后者,就可能包含华、马、英三种语言,那是华人在马
期刊
采访许知远是去年12月份的事。电话里的他,声音谦逊却难掩疲惫。谈话不时地被开会通知等各种杂事打断,而许知远的思维就这样在日常工作琐事与他的写作世界之间来回自如地穿梭。  2011年,许知远的新书《一个游荡者的世界》出版。与之前关注国内社会民生不同,在新书里,许知远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全世界。这在笔者看来,是许知远写作的新尝试。但他本人则不以为然:“表面上是一种写作的转变,但实际上我一直都对世界充满了兴
期刊